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把所有的鍋都甩給演員

別把所有的鍋都甩給演員

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說真話和笑話

文|密陽編輯|朴芳

據悉國內一線小鮮肉的電視劇片酬,已經邁入2億時代。

自此,從業內到觀眾,對「小鮮肉」和演員的的撻伐之聲不絕於耳,多年爛劇和爛片橫生積攢的怨氣也找到一個合適的出口。但細究起來,當行業整體頻髮狀況時,小鮮肉的「摳像」、「圈錢」、「濫用替身」不過是整個變壞的肌體上一塊表皮。單單把罪名扣在這一方頭上,不是隔靴搔癢,便是對深入追究的迴避。

犀牛君分析如下:如今很多大劇的演員片酬已經佔到總製作成本的50%-70%甚至更高。但人為限制價格,治標很難治本,頭部大劇依然是搶手貨,很可能催生各種陰陽合同及暗箱操作。

回到演員片酬。之前對小鮮肉的討伐主要在於兩點:一,不敬業;二,圈錢。過於逐利而忘記本分,拍攝中囫圇吐棗又佔用大筆經費,批評本毋庸置疑,但把槍頭只對向演員,卻忽視其他工種也存在同樣的弊病。屢被吐槽「喜劇色彩濃重」的國產驚悚片,劇情人設嚴重套路化,不乏少數淪為「幾日游」,但雷同作品產量只增不減;低成本誘惑下,撈一把就走成為主流想法。

演員因為身處產出終端而屢被吐槽,但並不能因此認定投資方、製片人、以及劇組其他部門的運轉就健康;最該被吐槽的,是行業整體浮躁撈快錢之風甚喧塵上。

影視圈亂象的鍋,哪裡是演員一方可以背得起的。

大量資本帶來了熱錢,卻沒有帶來完善的運轉規則

單部影視作品的投資額水漲船高,相對應的,卻是觀眾吐槽與醜聞爆出的齊飛。摳像演員照拿千萬片酬的怪象只是最前端的冰山一角,在受資本裹挾愈發嚴重的影視工業流程中,一名高關注度和話題度的年輕演員的選定,與炒熱的IP、摳像合成的快產,都是綁定在這台巨型異獸上的砝碼。而演員本身也只是一枚被錢驅動的馬前卒。

當把禍端均指向演員時,不應忽略背後為撈快錢而再所不顧的商人。前日陸續曝出某影視劇男女主角大量用摳像、替身演戲,連後期製作也是緊趕工期,這並非偶然殺出的個例問題,而是整個行業都在追逐資本、又被資本催趕的惡性循環。屢被評論人和觀眾吐槽的個別「毒劇」,也是毒素點滴累計到一定極致的突然爆發。

最該被詬病的,是驅動這條利益鏈條周而復始運轉的投機方。特別是網路平台崛起,傳統媒體平檯面對其時間和渠道優勢也漸漸開始失去耐心,加入搶IP、只認明星的浩蕩大軍;在觀眾喜好變化堪如六月天的形勢下,一人得鹿,群起逐之,製作流程之快,有時可以由一個不太成熟的IP概念,找編劇+槍手兩月完工,從拍攝到後期也是緊趕慢趕;在製作環節粗製濫造時,自帶流量收割功能的明星的作用就被無比地放大了。

熱錢大量湧入的出發點本來是促進資金的流轉、盤活影視市場,而現在反倒加劇了市場的無序、混亂;借鑒了好萊塢吸納組合投資基金的方式,卻不能照搬製片管理模式。「製片人」作為兼具影視、經濟、法律等多門知識的綜合職位。

供需打造的畸形市場,不是一聲吶喊能根治的

當一個話題已經成為眾矢之的,引發眾怒沸騰時,說明它已經在很長時期內存在甚至被默認。小鮮肉演技一般甚至不敬業,卻享有天價片酬,對此批評的附合已經從業內遠遠幅散到普羅大眾,但問題卻不是依靠幾聲怒吼和吶喊能根治的,甚至有時會助長這把火的愈演愈烈:陷入輿論風口的作品或藝人,話題度、影響力不降反升,並非孤例。

市場即使趨於畸形,但仍受最基本的經濟規律和供需原理的掌控。初出茅廬的小鮮肉依靠露個臉就獲千萬甚至上億片酬,還是眾粉絲尤其少女「迷妹」的巨大市場需求在施法。全憑業內人士一味奔走呼號成效甚微,因為一不能說服「迷妹」多讀書、理性追星,二不能讓資本棄現成的利益而走,三不能要求鮮肉短時間內演技飆升、趕超表演藝術家。輿論當前,很多觀眾也會認同附議,但回家後看的還是同一藝人出演的電視劇。

撬動供需槓桿的方式之一,是培養更多的新興藝人,打破現有的少數壟斷高價的格局。在引進先進造星機制的基礎上,鮮肉偶像多了,觀眾選擇的餘地也增加,圍繞單個或幾個人的市場緊俏局面會逐漸緩和;與此同時,年輕演員內部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在拔升。提升演技的最好方式,不是外部力量的窮追不捨,而是內部篩選的加壓。

另一方面,是在整體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年輕一代觀眾審美逐步升級。在這方面電影市場的表現是最直觀的,隨著渠道的下沉,觀眾見識的爛片多了,對於明星也不再如以往一般迷信,屢屢票房撲街的爛片就是明證。最近,沒有高片酬演員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的火爆態勢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另外,比建立法規更有效的是行業內部協會的高效運作。好萊塢各個工種均有相應的工會或協會,保障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在維護整個行業生態的健康。趕工圈錢之風最終灼傷的,是觀眾的認可度,就像前兩年盛行的綜藝電影,遭痛批的不只是競逐快錢,更是引發的跟風潮以及被破壞的行業生態。

反智化的土壤還在,新結的果子還是會受污染

知名的《娛樂至死》一死將批判矛頭對準當時蓬勃上升的電視業,而如今,攪動人們日常生活的不只是電視,網路平台甚至一款被追捧的APP,都捲入「大眾話語娛樂化」的潮水中。當中國的95後、00後追逐小鮮肉時,美國的年輕人也陷入類似的「文化低谷」,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對美國歷史、文化名人所知甚少。特朗普逆襲般打敗眾多名人加持的希拉里,歐洲露出苗頭的民粹主義,都在昭示一個反智化、泛娛樂化的社會現實。我們在批駁之餘,更應該的是正視。

反智化的顯著表現之一,便是文化精英和大眾的分裂。大眾已越來越少地希圖從前者身上獲取什麼,甚至去嘲諷、反駁前者的論調。這也就是,為何當業內前輩和專業人士對小鮮肉問題砸下巨響,但在流量主力的年輕群體里卻動靜甚小,或者激起更大的反駁。

鮮肉天價片酬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也是因為供養他們的土壤還在。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小鮮肉的一張俊榮,跟老藝術家扎紮實實地表演一比,流量來的太多太快,風險比較低;視頻網站聞風而動,在混戰階段不惜斥資天價爭搶有鮮肉參與的劇,甚至點名某某主演;用心製作但缺乏鮮肉的劇,反而被擱置冷落。目睹刷臉出名成功的人那麼多,磨童子功、認真演戲的人就更少了;同樣是急於出名、演技不紮實的演員,為什麼不選顏值高粉絲眾多的呢?影視劇片方和小鮮肉也是互相成全。

看似最壞的時代,也蘊藏了最好的轉機

影視劇被「帶壞了」,並不用為此哀嘆「最壞的時代」。事實上,每個世紀末的起點或終點,當一批人哀嘆「時代精神已死」時,新的轉口也出現在不遠處。

每當我們拿好萊塢電影工業作參照物時,卻時常忽略對方發展過程的漫長和波折。從演員不署真名,到明星制的確立和鼎盛,貫穿其中的是美國數次文化運動。無論是製作者還是觀賞者,遞進都是需要時間的。

如今關於鮮肉「摳圖」「天價片酬」的批責、上影節的關注、業內人士的行動,都在指向一個改良的出口。國內影視業從缺乏資金,到資本湧入,再到業內外著手規範,也是歷經相似的階段。

別人的經驗永遠是借鑒,彎路總是避不開的,遲早要走的。只是長與短的問題。

把鍋都推給演員是不合適的,投資人、製片人、導演、編劇有沒有責任? 恐怕責任不一定比演員小,只是演員是站在前台的人,容易被集火罷了。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票房透視鏡 的精彩文章:

盤點2017暑期檔電視劇,哪一部有望成為爆款?
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獲獎名單;黃渤獲最佳男演員;中國電影銀幕數超美國居世界第一
賈樟柯張楊管虎高群書李楊六代導演齊聚監製《拿摩一等》
漫改IP成為唐僧肉,國內漫改真人劇究竟如何突破?
《王者榮耀》要拍成明星5V5真人秀,看好嗎?

TAG:票房透視鏡 |

您可能感興趣

鑰匙一扔就把裝修甩給了設計師,最後卻擁有了人人都嚮往的家!
有了孩子不適合養狗?把這個甩給他們打臉!
丟人現眼稀巴爛,別把鍋甩給景甜
不要把電子時代的問題都甩給了「遊戲病」
賞石有什麼用?我把這些話都甩給你!
陝州有啥好玩的!再有人問你,就把這個甩給TA!
別把鍋甩給手機,該死的爹娘,失敗的教育才是罪魁禍首!
我承認《極限挑戰》拍得不好,但把鍋都甩給導演就過分了吧?
如果你身邊有人特別愛喝酒,把這些解酒技巧甩給Ta吧!
再有人嘲笑你的啤酒肚,就把這篇文章甩給他
印度贈送給馬爾地夫的直升機被退貨,為何印媒卻要把鍋甩給我們?
搭配|別把幼稚的鍋甩給背帶褲
三星遭「全球打臉」!摺疊機在體驗期間就壞掉,還把鍋甩給用戶?
如果再有人問你來火山島玩什麼,就把這條甩給他!
其實早就可以淘汰勇士,有人把鍋甩給哈登,現在分析看來還真是!
我承認本期《極限挑戰》很爛,但你們把鍋都甩給王迅就太過了吧?
男朋友再抱怨你買買買,把這篇甩給他就夠了!
胃癌 這個鍋不能都甩給幽門螺桿菌
你「記不住」的這個鍋,到底該甩給誰來背?
如果有人問你江寧有什麼好吃的,就把這篇文章甩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