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聶曉陽:人為什麼要讀書?

聶曉陽:人為什麼要讀書?

在諸多關於書的比喻中,我最喜歡威爾遜的這一句:住宅里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

古人有很多讀書的典故,比如懸樑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等等。小時候母親也給我講過這些故事,我對這些千百年來激勵了一代又一代讀書人的楷模也充滿了崇敬。但是,真正影響我養成讀書習慣的,還是母親的言傳身教。

母親因為出身不好,很早就被迫輟學,但是她酷愛讀書,經常做飯時碰到半張舊報紙也會讀上半天。

我小時候家裡沒有多少書,記得第一次讀大部頭是堂哥從學校借回來的一本《西遊記》。當時我半懂不懂,但是很喜歡,不但堅持讀了下來,而且還能在班裡現販現賣,講給別人聽。當時我上小學四年級,大概也就八九歲的樣子。

印象中還有一件很深的事情,就是當時實在缺少書看,偶然間在閣樓看到父親廠里發的一本有關鍊鋼的書,也愛不釋手,一遍又一遍地翻閱,尤其對書上那些我看不懂的名詞和化學方程式感興趣。

對當時不到十歲的我來說,那些我還讀不懂的符號代表了另外一個世界。僅僅是那個世界的遙望和想像,已經足夠令我沉迷。

後來書多了一些,才體會出讀書的樂趣。印象最深的是在炎炎夏日的午後讀古龍的《七劍下天山》,讀得忘記了酷暑,也忘記了時間,往往是天黑得是在看不見書上的字了,才戀戀不捨地合上書本。

小學畢業那年暑假,因為晚上在被窩打手電筒讀《三國演義》,結果書讀完了,眼睛也近視了,初一就早早地戴了近視眼鏡,當時還頗有些得意,因為戴上眼鏡看起來更有點像個讀書人的樣子了。

對我來說,讀書的一大樂趣,在於從書中可以讓人看到你不曾出生之前的過去,也能夠看到你也許不會親見的未來。同時,如同照鏡子可以讓人看到自己的面孔以及身材一樣,讀書可以讓人看到自己的內心,也看見別人的內心。這樣,看到的越多,人就會有更多的方向感,就越不會在人生的岔路口迷失,同時內心也會少了很多迷茫和焦慮。

是的,當人深夜讀書的時,人從書中找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讀書人往往在靜靜地傾聽作者訴說的時候能夠更好地看到一個平常並不十分了解的自己。碰到一本好書在某個深夜捧讀,讀書實際上是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能夠照見自己的鏡子。

我經常想,如果自己小時候沒有讀過那麼多歷史、散文和小說,而只是把課本背得更加滾瓜爛熟,那麼自己現在的個人志趣、審美甚至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會是怎樣?其他不說,至少會比現在的自己更加無趣。

在我看來,讀書的樂趣最重要的在於「吸引」,沉迷其中,如饑似渴,津津有味,若有所思。有了這四個特徵才叫讀書,否則只不過是啃書或者消遣而已。尤其是那種漫無目的的翻閱並不是讀書,因為有一搭沒一搭的瀏覽往往心不在焉,而只有沉迷其中才能讀出味道。

讀書從來就是把自己沉浸進去,深入書中具體的細節和情境,而不是浮光掠影的看熱鬧式的圍觀。

現在很多人在屋子裡、辦公室里或者地鐵里「手不釋卷」,捧著個手機目不轉睛地看朋友圈的各種零碎日常動態,這只是一種社交,相當於人際關係里的寒暄和閑談,並不是實質性的閱讀,或者最多是一種注意力無處安放、藉以讓自己刷刷存在感的消遣。

真正的閱讀需要情感和思想的投入,需要能夠進入忘我的境界。

是的,閱讀首先需要一種忘了周圍世界的專註的心境。安靜、專註和深入才是閱讀的真諦。

叔本華曾經說,不加思考地濫讀或無休止地讀書,所讀過的東西無法刻骨銘心,其大部分終將消失殆盡。可是我想說的是,那又怎麼樣呢?更多的時候,我們讀書不是為了記住所讀的東西,而是享受閱讀時那份專註、沉迷的樂趣和自由自在的心。

曾國藩曾言道:素食則氣不濁,獨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也就是說,只要堅持讀書,人的談吐就不會乏味。也有古人說,讀一日書,便有一日之益。但我對於那些談論讀書功用的名言總是心懷警惕。

讀書是人生的樂趣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和打打遊戲看看電影並沒有多大區別,難道打遊戲看電影也要追求什麼益處嗎?

歷來很多讀書人都強調「十年寒窗」,這樣的讀書即使在客觀上能夠充實自我和提高自我,但畢竟其主要目的是功利性的科舉,所以這樣帶有強烈目的的讀書往往是「苦讀」,談不上什麼樂趣。這時候,讀書和務工甚至種地也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不過是一種個人奮鬥性質的任務而已。

在紅樓夢裡,賈寶玉對苦讀興趣並不大,但是對讀諸如西廂記之類的閑書卻十分上心。可惜在那個時代,讀書人讀這樣的書是被認為沒有稱出息的,因為對科舉意義不大。就如今天如果把所謂的讀書理解為為了高考的啃課本,這只能叫作做功課,和真正的讀書還有是本質的區別。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讀書人的歷史上,真正能夠史上留名的往往不是什麼科舉的狀元,而是那些並不熱衷仕途、不願意一心削尖腦袋往上爬的書生。可見,死讀書、讀死書的啃書儘管也可能取得科舉的成功,但對於人生和歷史來說卻往往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沒出息」。

關於讀書,我最不喜歡的一個口號就是「知識改變命運」。如果讀書只是為了知識,而知識只是為了改變命運,那麼人與人之間就只剩下了競爭關係,甚至是惡性競爭,再也沒有讀書了。

如果沒有樂趣和熱愛,工作就會如同勞役,生活只是活著,而讀書也就成了一件苦差事。閱讀這個生活中最可寶貴的東西,不能成為用來被我們交換那些最淺薄的東西的籌碼。

對個人來說,其實也不必賦予讀書過於宏偉的意義。這只是一個個人的愛好,與民族復興人類進步之類的宏偉目標扯不上多大關係。人之所以買書、與書親近,通常只是出於吸引和好奇,讀書的目的在於心靈的愉悅、靈魂的清凈和思想的自由。

有一次在為一個讀書會做準備的時候,我在北京石景山一帶轉了一個新華書店,發現偌大的店裡幾乎全部是考試的書、教人怎麼成功的書。我要找的那本書(《正見——佛陀的證悟》)也不能不算是一本名著,但一查店裡新華書店內部的網,全北京只有少數幾個書店有。西單圖書大廈只有六本,其他店都只有一本兩本。這讓我大吃一驚。

在我看來,讀書是最不應該帶有過多功利目的的精神活動。真正的讀書是和一群有智慧的人、有慈悲心的人、有不凡親身經歷的人進行心靈對話。讀書的目的,在於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在於對生活和我們自己有更好的理解,從而獲得心靈的平靜和愉悅。

讀書不應該為了光宗耀祖,或者為了戰勝別人。在課堂上我們學習的目的可以是怎麼讓你的公司贏,那是我們的職業目標。但是閱讀是很個人的事,是我們自己在業餘時間用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時間去交換的內心體驗,不是在給公司加班,所以我們讀書一定是為了培育心靈更好的狀態,為了心靈能夠更加柔然、包容和平靜而讀書。

當然,你的心靈進入到更好的狀態,你就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自己就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更大的進步,包括你的事業。但這本身並不能成為讀書的直接目的,這個只是讀書所帶來的巨大客觀利益的一部分。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當然是比喻讀書會帶給人精神的富足和靈魂的豐沛。但是為了科舉的讀書那只是俗世的個人奮鬥,而不是一種作為精神生活的閱讀。

西漢時的劉向說,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但是法國思想啟蒙的先驅盧梭卻說,書讀得太多,反而會造成一些自以為是的無知之徒。可見讀書得會讀,也不能沒有選擇。

就如胃裡不能被亂七八糟的油膩填充著,每天也要喝點粥吃點鹹菜啥的。在我看來,讀書最好是雜一些,培養廣泛而高雅的興趣,這樣的讀書才能體味更高層次的愉悅。

但是,儘管書有好壞之分,但是閱讀卻並不能劃分出高低上下的區分。對成年人來說,只要喜歡,能讀進去並且讓心靈放鬆愉悅的就是好書。曾經有人說喜歡讀《故事會》,惹來一片嘲笑,但是我並不覺得讀薩特的就一定比讀故事會的人更加高大上。個人口味和水平固然有差異,但是對於閱讀這件事來說,閱讀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足夠高貴的習慣。

古人把讀書分為三類:苦讀、痴讀和閑讀。在我看來,讀書最好的狀態莫過於一個閑字。有閑心才能讀出書中真味,「知於天地外,意在有無中」。所以往往那些官高權重、春風得意的人不容易養成讀書的習慣,整天忙碌奔波或者頻於應酬的人,也大都難以體會讀書的樂趣。因為他們難得有閑心。

所以,每當我聽到一些官員說到自己喜歡讀書時,我都心存懷疑,恨不得追問他們一年到底能讀多少書。真正的讀書,是要在心境淡然時才最有味道。仕途順利而能每天享受閱讀樂趣的,大概自古就不多見。

但是,如果在仕途遭遇挫折,或者榮華富貴慣了的人經歷了某種巨變,那麼讀書就可能是最好的療傷方式。因為讀書直指人心,浸潤人心,從而也會滋養人心。

明人鄭超宗云:「嘗反覆諸賢文,一讀之蠲愁,再讀之釋涕,三讀之不覺呻吟疾痛之去體也。」所以,有書讀真好。無論這個世界如何變幻無常,至少還有書可以給我們慰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濤匯悅讀 的精彩文章:

聶曉陽:如果能像習慣抱怨那樣習慣感恩

TAG:長濤匯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聶曉陽:今年的達沃斯實際上是馬雲的「加冕禮」
聶曉陽:在「長安畫派」陰影下被低估的大寫意巨匠陳茄詠先生
聶曉陽:我,一個吃過狗肉的人的狗年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