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當代西方思潮的共同特徵

5.當代西方思潮的共同特徵

5.當代西方思潮的共同特徵

它們共同的特徵主要有: 第一,著眼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剖析。當代西方社會思潮作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物,集中反映了各個時期現代資本主義的政治和經濟狀況。無論是思潮的衝突融合,還是思潮的興衰,都根源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矛盾。例如,從唯意志主義和存在主義思潮的悲觀色彩中,映照出西方資產階級在資本主義全面危機面前所表露出來的消極、頹廢心理。尤其是存在主義,在其學說中明顯地描繪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異化現象、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們所受的物質和精神壓抑,以及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種種危機和矛盾。存在主義者由此聲稱自己是對人的異化表示抗議的「勇士」,是關心人的個性自由發展的激進的人道主義者。從凱恩斯主義和自由放任主義的種種方案中,映照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種種困境。二次大戰後,西方世界多次爆發經濟危機,西方經濟學家在不得不承認經濟危機與周期波動的規律性現象的同時,從各自的角度對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及避免危機產生的對策作了探究,凱恩斯主義和自由放任主義正是當代西方經濟學理論中最有影響的兩股思潮。第二,注意向現實生活世界的轉向。現代西方哲學·文化變革首先衝破了傳統哲學的實體觀念和形上理性,從而轉向現實生活世界和直面事物本身的哲學·文化思考。哲學自身實現了由客體到主體、由理性到非理性、由抽象到具體的世俗化、具體化轉向。人與科學成了哲學關注的主題。生活世界是人的世界,於是人的存在和價值,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直覺、信仰及人的意識、行動都成為哲學·文化研究的對象。先於本體論和認識論的生存論,先於科學和哲學的日常語言及其說話方式,先於邏輯和理論的日常生活信念和直覺,受到哲學從未有過的熱切關注。可以說, 現代西方哲學·文化轉向生活世界或生活體驗是20世紀現代西方哲學變革的主題。現代西方哲學正是從世界生活的變革中獲得了新的生活世界的根基,並在對舊哲學的拆解和解構中,重新獲得對生活世界的哲學理解。從觀念轉向語言,從科學和理性轉向非理性和人文,從邏輯轉向生活體驗或原始經驗,是現代西方哲學轉向生活世界的不同途徑,這些轉向共同地顯示著生活世界的優先地位。胡塞爾、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等對現代西方哲學轉向生活世界的變革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第三,非理性主義的色彩濃厚。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非理性主義特徵首先體現於現代西方哲學,而後影響到心理學、文化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的某些領域中。現代西方的人本主義思潮拋棄理性,以非理性的意志、情感、直覺作為領悟存在本質的惟一途徑。人本主義思潮的開創者、唯意志主義的頭一個代表人物叔本華一反古典理性主義者認為人的本質在於理性的觀點,把世界的本原和人的本質歸結為「生存意志」。以後,尼采進一步把世界的本原和人的本質歸結為權力意志:「這個世界就是權力意志——豈有他哉!你們自己也是這個權力意志——豈有他哉!」(註:洪謙主編《西方現代資本主義哲學論著選編》,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第24頁。)人本主義思潮另一個開創者,存在主義的先驅克爾凱郭爾認為傳統理性主義哲學根本忽視人的存在,忽視人生最基本的內容,主張把「孤獨的個體」作為哲學的出發點,以非現性的自我作為哲學的主要內容。以後,作為第二代非理性主義的生命哲學以及第三代非理性主義的存在主義等都繼承和發展了叔本華、克爾凱郭爾等人的基本觀點。生命哲學把非理性的「生命衝動」和「生命之流」看作是最真實的存在、萬物的本原和宇宙的本質。薩特則把孤立的個人存在作為全部哲學理論的出發點,並進而把個人的存在歸結為非理性的純粹意識活動。 第四,呈現出派別眾多、變化頻繁的多樣性和可變性。這一特徵,首先表現在20世紀,尤其是近二三十年以來,科技、社會、文化的繁榮進步,各學派內部、學派之間相互接近、理論上的交流、對話,出現了滲透、分化和融合的趨勢。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兩大思潮並存的局面被打破。許多派別在思想、觀點及存在形式上都發生了變化,而且在學派內部和學派之間又融合或分化出許多學派,出現了同一學派中又有許多在思想、觀點、方法上有很大差異的學說。所以很難確定某學派是實用主義學派或分析哲學的哲學派別。在這方面最典型的代表是被冠以20世紀西方哲學主流的分析哲學。嚴格講分析哲學不是一個學派,而是一種思潮,在其發展中,融合和分化的特徵最為顯著;其次,表現在「後現代主義」、「後文化」崛起,研究對象也由科學與人的問題轉向對整個社會的關注,研究視角也拓展到整個社會。科學、人、社會、文化等諸多問題都成了研究的對象。後現代主義在思維方式上發生了進一步變革,出現了研究面更廣,內容更細的現象,使現代西方哲學·文化在研究內容、存在狀態、理論表達方式和研究方法上更為豐富、多樣。後現代主義對傳統哲學·文化的「消解」,以及理論上的多元化相對主義、反中心主義傾向,也使20世紀西方 社會思潮的多樣性、可變性、新穎性特徵更為明顯。 第五,注重全球問題,預測人類未來。最近幾十年來,科技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微電子學和生物技術所激起的加速變化,一方面為生產力的發展開闢了更廣闊的前景,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影響人類生存的許多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相互聯結、相互糾纏、難解難分,它們在規模上具有全球性,在性質上涉及全人類的利益,在解決時要求全世界範圍內協同一致的努力,因而被稱為「全球問題」。對這些「全球問題」,唯科學主義思潮作了充分的反映,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羅馬俱樂部的一系列報告。這些報告把眼光轉向全球,從宏觀角度探究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這是世界經濟、政治的新發展賦予現代西方社會思潮的新特點、新境界。儘管在這股思潮下的理論觀點中,有把本來是資本主義條件下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特有的消極後果誇大為全球性普遍問題的錯誤傾向,但它們所提供的內容豐富的材料,卻是難能可貴的。唯科學主義思潮是西方未來主義思潮發展至當代的一個新階段。自二次大戰後,西方的一些學者就把眼光投向人類的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人類未來發展的預測越來越基於現代科學技術,逐漸形成技術樂觀主義和技術悲觀主義兩種思潮。這兩種思潮都表現出超前性和預測性。這是當代西方思潮的一個新特點,它體現了當代西方理論思維方向的轉變。 開闊世界眼光:研究當代西方思潮的意義 在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的眼光」看來,所謂現代化就是「世界化」,是要使民族社會的發展與大工業「首次開創」的世界歷史相接軌;所謂人的現代化,就是要使傳統社會的「狹隘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歷史性的、真正普遍的個人所代替」(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第39頁。)。所以,馬克思特彆強調人類的「世界歷史的眼光」和人類的世界歷史性,而反對任何「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中國要建立市場經濟體制,要和體現市場經濟的世界秩序的國際準則接軌,就必須具有對全人類共同性的現代價值觀念認同的世界眼光。這意味著建立市場經濟的文化意義遠遠超過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經濟意義,意味著中國人將由狹隘的地域性的個人變為馬克思所說的世界歷史性的、真正普遍的個人。中國人民偉大的改革開放實踐乃是促進民族精神現代化和世界化的最強大的推動力。加強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研究與揚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要想迴避、封鎖或消極地抵制西方思潮是不可能的。正確的態度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入研究和分析西方思潮的思想內容,既注意政治方向的辨別,又注意理論正誤的分析,還要認清每種思潮在我國流行的客觀性和必然性,既有效地抵制不利於社會主義的錯誤思潮,又有效地吸取其有益的內容。具體說來,把握並研究現代西方社會思潮的意義主要有:第一,能有效地提高我們對思潮的政治鑒別力與政治敏銳性。應該看到,現代西方社會思潮雖然存在總體上、根本上的錯誤,但又有局部的合理性。這些合理性能給我們以啟示。研究現代西方社會思潮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正是不僅要看到其根本性錯誤,而且要看到其局部的合理之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天方夜譚 的精彩文章:

妙語連珠江南路(4)
193.?陳寅恪論大學精神

TAG:新天方夜譚 |

您可能感興趣

入賞鴿的共同特徵
1 比特幣與現金有哪些共同特徵?
自戀者和煤氣燈的6個共同特徵
桂柳1號甘蔗的特徵特性及高產
北半球的氣候特徵談2018年的流感特徵
從北半球的氣候特徵談2018年的流感特徵
同性八字的特徵跡象總結
官二代的3大命理特徵
干安全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膽小如鼠!
萬象的特徵-株型
長壽臉『』的10個特徵
中華民族的特徵——一個外國人的認識
8個月大寶寶各方面的發育特徵
90%以上超遠程鴿都共同具有的外部特徵
財運旺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徵
自戀者的共同特徵:眉毛
「王者」的意義:奧運冠軍報道的特徵與話語中的國家意識(1984-2016)
不同朝代的瓷器古玩特徵
周易象數思維方式的特徵及其影響(四)
宋元青白釉的時代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