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針療法》學習筆記1:經絡病症的一針療法

《一針療法》學習筆記1:經絡病症的一針療法

第一章 經絡病症的一針療法

(2017.6.26-2017.6.27)

1、頭痛

(1)頭維:經前期頭痛,點刺出血則止。

(2)盲俞(臍旁0.5寸):用腦過度,腎虛沖氣上逆頭痛,喜重按,時作時已。

(3)束骨:太陽頭痛(後溪也好:我用內針|頭痛鼻塞怎麼辦?3個穴位搞定)

(4)中脘:陽明頭痛

(5)俠溪:少陽頭痛(中渚有效)

(6)太沖:厥陰頭痛

2、眉棱骨痛

(1)崑崙:風寒、風熱外感所致者。針後囑睜眼、閉眼、皺眉以活動痛處。

(2)解溪:胃經濁熱上攻所致者。

3、麥粒腫

上瞼:足太陽膀胱經;下瞼:足陽明胃經。

(1)肩胛區反應點:上眼瞼。肩胛區太陽膀胱經循行區凸起小紅點。點刺出血,血變而止。

(2)足中趾趾腹:下眼瞼。多脾胃積熱,火毒循經上攻。剌足中趾趾腹靠近趾甲處,令出血。

4、牙痛

風火、胃火、虛火、蟲牙

「齒為骨之餘,齦為胃之絡」,牙齦腫痛多屬胃火應清胃;牙齒鬆動而痛多屬虛炎宜滋腎。

手陽明大腸經入下齒;足陽明胃經入上齒。

(1)翳風:風火牙痛,遇風加重,遇冷痛減,遇熱加重。屬三焦,可瀉三焦之火

(2)內庭:胃火牙痛,痛劇,牙齦紅腫。

(3)太溪:虛火牙痛,隱隱作痛,午後夜間加劇,常伴牙齒鬆動。此為腎虛不足,虛火上炎。太溪有補腎陰、降虛火之用。常酉時發病或加劇,先其時針效益佳。(註:近日侄女牙齒鬆動1周余,針太溪效佳!)

(4)大抒:齲齒或虛火牙痛。齒為骨之餘,骨會「大抒」。

(5)偏歷:各種牙痛,尤其是齲齒,其它穴無效時,此穴往往有效。按壓此處的條索狀物,或針。

5、落枕

後項者多屬太陽,仰卧者多見,分手太陽(頸項部後外側為甚,痛引耳後及肩胛,不可以顧)、足太陽(痛以後正中線附近,牽及後頭或項背,不可俯仰)。

(1)後溪:手太陽穴,又通督脈,又與足太陽經氣相通,落枕常用效穴。

(2)束骨:足太陽落枕。

(3)懸鐘(絕骨):少陽落枕。頸部疼痛或壓痛明顯。多見於側卧者。外踝上三寸,腓骨前緣。按壓痛減後,隨咳進針。囑活動患部。

(4)落枕穴、中渚

6、頸椎病

頸椎病病在骨筋,本為腎虛。主要與督脈、腎經和膀胱經有關。

(1)束骨:項筋急型頸椎病。

(2)崑崙:椎動脈型。伴頭暈、耳鳴、目眩、頸不能轉動。

(3)後溪:頸項強痛,牽及肩胛及上肢疼痛麻木者。

(4)腕骨:

(5)太溪:「足少陰之筋……循脊內挾膂,上至於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其病……所過而結者皆痛及轉筋。」,適用用腦過度或腎虛者。

(6)大鐘:一穴通腎與膀胱經。用於頸椎病尤為適宜。

(7)足跟腱中點:此為董氏奇穴。

7、肩周炎

(1)陽陵泉:案例:右側肩炎,左側是陵泉顯著壓痛點,按壓(、《靈樞》:「按已刺」),囑活動,痛減。醫生數一、二、三,病人在數到三時大聲咳嗽(《針經指南》:隨咳進針,轉移注意力,緩解恐針,減輕進針時的疼痛,避免暈針。咳嗽還可宣散氣血,提高療效。)同時活動肩部,醫生數到三時扎針。立即不痛。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肩周炎病在筋,陽陵穴是八脈穴之筋會,可統治一切筋病。

找准穴位,隨咳進針,用對手法,活動患部是一針療法取效的關鍵所在!

(2)條口:肩周炎陽氣虛衰表再明顯時,條口為常用穴。可透承山!

肩周炎,雙稱「五十肩」,並非純實證,而是本虛標實證。虛主要是肝腎陰虛和陽氣虛。腎陽氣虛,陽氣最多的陽明胃經也虛。

女子「五七,陽明脈衰……六七,三陽脈衰於上……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

男子「五八,腎氣衰……六八,陽氣衰竭於上……」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故,肝腎陰虛和陽明脈虛是肩周炎發病的內在機制。

(3)魚肩:高樹中發明治療肩周炎穴位。魚際穴向拇指方向約0.5寸,赤白肉際處。適用於肩前部疼痛者,此屬手太陰肺經經脈及經筋不通。

(4)三間:對痛在肩髃穴處的效果更好。

(5)後溪:善治肩後疼痛,痛及肩胛者。

(6)束骨:作用用前述穴位效果不滿意者,用該穴。

「足在陽之筋……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其病……肩不舉,腋支……」

治療應首先最痛的經脈,一次不超過2穴,多了反而效果不好。

8、中風手指拘攣--腕骨

9、乳腺增生病--人迎

基本病機:肝脾失調,氣滯痰凝。

經脈:足陽明胃經過乳房,足厥陰肝經至乳下,足太陰脾經行乳外側,足少陰腎經、任脈行乳內側,沖脈散胸中。手厥陰心包經出乳外上。

本人最近治療乳痛證,辨經取穴,往往一針治癒。厥陰者,取內關。陽明者,取合谷。

10、急性腰扭傷

(1)人中:適合正中督脈循行上的疼痛。

(2)後溪:通督脈。

(3)齦交異點:腰正中受傷後,上唇系帶可見米粒大結點。挑刺。

(4)手三里:《針灸甲乙經》:「腰痛不得卧,手三里主之。」 《靈樞經筋十三》:「手陽明之筋……挾脊。」

(5)太沖穴處壓痛點:治療距離腰椎正中線較遠部位的腰肌扭傷。肝主筋,扭傷腰痛是傷筋之病。《靈樞經筋十三》:「肝足厥陰之脈……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

(6)腰痛1穴~腰痛5穴

11、膝骨關節炎

本病在筋骨,與肝腎虧虛有關。

(1)大杼:骨會大抒。《針灸聚英》:大杼主治「下肢痿痹。」向下斜刺0.5寸。

(2)尺澤:膝關節痛點明確局限者,針對側相應壓痛點。膝關節內側明顯者,對對側尺澤穴。

12、腓腸肌痙攣--承山:可以用溫針或火針

13、癔病性失語--湧泉

心得體會

一口氣看完第一章,作者所載穴位的證治均有案例佐證。勤學是基礎,信印是前提,方法是保證。「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找准穴位,隨咳進針,用對手法,活動患部是一針療法取效的關鍵所在!有些方法與《黃帝內針》有相似之處,但《一針療法》的取穴非左病右治,右病左治,而是多採取同側穴位治療。在將來的臨床中,我覺得可以嘗試用對側取穴的方法來觀察上述穴位的療效是否會更好,將此學與《黃帝內針》相結合起來學習應用,或許會有更大的進步。

筆記者簡介

南方醫科大學副教授、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近期鑽研火針、針灸治療皮膚病、各種痛證,略有心得。

更多醫案,歡迎關注微信公從號lmsys2013,然後輸入「案例」、「內針」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 的精彩文章:

神奇的面部九條經絡!
6個動作,分分鐘打通經絡!讓你多活10年!
一個不為大眾所知的經絡秘密!
經絡穴位千萬不要隨意按敲,會出大事!
小腿經絡不通要警惕,或有疑難雜症在等著你

TAG:經絡 |

您可能感興趣

巧用中醫經絡療法
頭療經絡按摩手法
學習中醫基礎篇:巧記經絡穴位的趣味記法
經絡收放療法
手相:手掌經絡全息診療法
舉手療法:可通經絡,排毒素,治百病!
經絡通百病消,1套經絡調理法,疏通經絡、腰椎頸椎病一用就好!
五臟六腑,中醫經絡學,舉手療法,打通經絡,按摩手部也可以養生
經絡和腧穴真的存在么?從神經生理學認識針刺療法
《黃帝內經》經絡穴位療法口訣速記歌訣
頸椎病的本質是經絡堵塞,有效疏通經絡的療法在這裡
健康睡眠養生拍手療法,五臟六腑由經絡聯繫起來互為一體拍打法
腸胃經絡調理手法
針灸刮痧拔罐刺血經絡穴位療法
《零基礎學經絡艾灸課》,輕鬆掌握多種病症艾灸調理方法,即學即用!
轉載《針灸刮痧拔罐刺血經絡穴位療法》
疏通經絡防治疾病 梅花針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直播課 |《零基礎學經絡艾灸》,12節課掌握常見病艾灸調理方法,養生從業者必學!
用生物電做一次胸部理療相當於打了一支抗衰針,可疏通九條經絡,
被誤解的刮痧療法,經絡暢通即為大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