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金石氣,書卷氣

金石氣,書卷氣

金石氣與書卷氣本是貫穿於書法風格史的兩大書法美類型,它們既具有各自獨立的書法審美的特徵與價值,又相輔相成地活躍於書法風格的歷史演化進程中,所以,我將它們作為書法風格學中的一對大範疇,也是書法風格史演進中的兩大風格系統。

「金石氣」與「書卷氣」在本書中是兩個相對應的概念。所謂「書卷氣」,是直指 「書卷」形式的書法作品本身所表現出的輕鬆、流暢、遒勁、靈巧的形式美感。而古來文人書畫家一向強調的所謂「書卷氣」,亦可謂「學問氣」,則是從屬於「金石氣」與「書卷氣」兩大書美類型的文人書家作品共同具有的深層內蘊與氣息。

所謂「金石氣」,「金」乃指金屬,這裡說的是種種銅器銘文,如鼎彝、銅鏡、錢幣及各式銅器上的銘文書跡。「石」乃指刻石書跡,諸如碑、志、造像記、摩崖刻銘及其他各式刻石書跡。「氣」則是「氣息」、「趣味」之謂。早在明末清初,王鐸即提出:「學書不參透古碑,書法終不古,為俗筆多也。」(轉引自香港《書譜》總第58期22頁)但他並未明確意識到所謂「金石氣」,而是以追求古意的審美意識提倡取法碑刻書跡的。實質上,其所謂「古」,即是碑與帖迥然不同的書美意趣,這種意趣凝重、樸厚、剛多於柔,並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因歷史久遠而造成的剝蝕、風化的非人工意味,所以我們看王鐸的書法,雖以帖法為其主幹,但又兼含有濃重的碑意,這一點在其真書、行書中十分顯然,即其行草、狂草的線質和點畫的起止、轉折用筆形態也顯示出其參透古碑而養成的骨力。

至清代碑學盛期,有阮元著《北碑南帖論》,文中提出「短箋長卷,意態揮灑,則帖擅其長;界格方嚴,法書深刻,則碑據其勝」,已在實際上明確點出了金石氣與書卷氣的不同趣味。阮氏將北碑與晉帖相較,前者往往端嚴沉厚,因鐫刻更增其剛直朴茂之質;後者則出自隨意揮寫,往往流美靈潤,巧妙多姿。而崇尚質樸,正是碑學書家們的意趣追求,所以碑學書家們競相取法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刻鑄銘文書跡,致使一個時代的書風以金石氣為其書美特徵。

近世書畫家潘天壽先生說:「石鼓、鐘鼎、漢魏碑刻,有一種雄渾古拙之感,此即所謂『金石味』。......古人粗豪樸厚,作文寫字,自有一股雄悍之氣。然此種『金石味』也與製作過程、與時間的磨損有關。金文的朴茂與澆鑄有關,魏碑的剛勁與刀刻有關,石鼓、漢隸,斑剝風蝕,蒼古之氣益醇。古代的石雕、壁畫,也都有這種情況。這些藝術品,在當時剛剛創作出來的時候,自然是已經很好,而在千百年以後的現在看來,則往往更好。」(潘天壽《談漢魏碑刻》)之所以「在千百年以後的現在看來,則往往更好」,就是因為這些刻鑄銘文書跡經過製作工藝的作用和悠久歷史的風化剝蝕過程,這些因素使書法的面目增添了許多原本所不具備的美感,即所謂「古意」、「金石氣」等。清代碑學書家們就是在這裡發現了與帖系書跡迥然不同的新的書美,並以柔翰仿效其意。 其成功的藝術實踐,不僅創造了清代碑學書風的新的書美境界,而且創造性地發展了書法藝術的形式表現技巧,尤其是筆法。必須指出的是,石鼓、鐘鼎、漢魏碑刻等古代刻鑄銘文書跡的金石氣,本出自工藝製作的必然和風化剝蝕的天然,非人為追求。後人的自覺效法,將其意趣融入筆法,是出自其主觀的審美意識和藝術表現欲,這是一種自覺的藝術創造。

與之相對而言,晉唐法帖則為書卷氣的典型。諸如尺犢、卷、冊之類的墨跡皆歸於帖,而《閣帖》之類則是以這些墨跡勾摹刻成(刻帖是在印刷術未發明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其功用同於印刷品),力求忠實於墨跡,但筆墨的微妙變化則無法再現。並且,因幕、刻、拓的工藝程序的作用,與原跡有相當的距離,幾經翻刻的法帖就更加失真嚴重。但是由於歷史條件的局限,宋以後、清代碑學書風大盛以前,學書者一般均依靠刻帖,有條件直接取法於法書墨跡者甚少。

馬敘倫曾說:「鮮於伯機(鮮於樞)書以雅勝松雪(趙孟i頃),張伯雨(張雨)不及伯機而尤雅於松雪。余所謂雅者,以山林、書卷為主要對象。有山林、書卷之氣韻,書自可目。」(馬敘倫《石屋余沈》)他以書卷氣為雅,此趣味乃靈潤流美而用筆以輕捷為本,與金石氣之樸厚沉勁而用筆以凝重為本不同。

書體演變期中的刻鑄銘文,因其傳世頗多,後世書家學習篆、隸古體皆以此為法,自然接受其滲透著金石氣息的體勢及其筆法。清末以來,篆、隸時代的手書墨跡實物出土日多,在人們面前展示了一種與刻鑄銘文的篆、隸書跡不同的書美意趣,這是從屬於書卷氣的書美趣味。自此以後,學篆、隸又可取法於手書墨跡了,而屬於金石氣書美類型的刻鑄銘文篆、隸書跡也就不能專美了。

後世書家的所謂金石氣、書卷氣的書美風格類型的產生,與書家的主要取法對象有緊密的關聯。如在碑系(包括各種刻鑄銘文)書跡中繼承與創新,其風格必然表現為金石氣的書美類型;如在帖系的書跡中繼承與創新,其風格必然表現為書卷氣的書美類型。有的書家兼融碑與帖為一體,其書則兼具金石氣和書卷氣。但一般來說,往往偏重於一方。如前舉王鐸,則偏重於帖,吳昌碩書則偏重於碑。又如于右任的行書偏重於碑,而其草書則帖味較重。

一般觀點所說的書卷氣,是由讀書多、學識修養高而產生的一種學問氣息。拙見以為,讀書多對書法風格中的書卷氣的產生固然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書卷氣作為與金石氣相對應而存在的書美趣味,它主要還是取決於其書的取法對象應是帖系書跡,是由此直接的繼承關係造成的。而清代碑學風潮中湧現出的許多書法自成風格並具有濃郁的金石氣的書家,在讀書多、學識修養高這一方面並不比帖學書家欠缺,但其書在形式美感上並不因此而具有明顯的書卷氣。其書有金石氣還是有書卷氣,主要取決干書家的主觀追求和取法途徑。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藝公社 的精彩文章:

墨觀——書藝公社書法入門公益現場教學活動報名
暑假將至,孩子要不要學習書法?
簡繁體字對照表,絕對實用!

TAG:書藝公社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書法不拘一格,其書有「四氣」,靜氣、書卷氣、文雅氣和金石氣
梁啟超臨張遷碑,金石氣秒變書卷氣
書卷氣,書卷氣,什麼是書法的書卷氣
梁實秋:最美的氣質是書卷氣
筆意與「書卷氣」「匠氣」
如何化金石氣為書卷氣?看看梁啟超怎麼做的!
書卷氣,是最高的素養
書卷氣,最迷人
些子景——文人味,書卷氣!
書卷氣,是最高級的素養
儒雅之風,解讀何為「書卷氣」
劉羅鍋的書法,書卷氣太濃!濃得化不開!
范成大《雪晴帖》,道勁可觀,洋溢著濃郁書卷氣
他是明朝書畫家,書法點畫運筆精準,散發出淡淡的書卷氣息!
最具書卷氣之西班牙王后:典雅莊重,簡樸大氣,彰顯國母風範
沈尹默題跋,一股「書卷氣」!
參軍從政,擅大字榜書,書作疏朗空靈、風神婉美書卷氣濃!
他寫的小楷,書卷氣撲面而來!
書卷氣:不可複製的高雅
沈尹默題跋,一股濃郁「書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