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維地震物探:給地球做個「核磁共振」

三維地震物探:給地球做個「核磁共振」

看穿地下7000多米,並準確找到7000米以下的石油儲集體,聽起來似乎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開發的大沙漠三維地震斷裂成像物探技術,賦予石油勘探人員「透視眼」,讓他們透過幾千米的地層,精確地找到油氣資源。近日,該技術通過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鑒定,被認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要尋找石油天然氣資源,首先要了解、掌握和研究地下的有關地質結構和含油氣性。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油氣勘探管理部副主任張劍介紹說,這需要動用地球物理勘探手段。也即用炸藥、人工震源等方式激發地震波,接收地震波在地下岩層傳播中反射到地面的地震波場特徵,進而處理分析探測地下岩層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狀,認識地下的古河流、古湖泊、古高山、古喀斯特地貌等構造,並尋找油氣藏的形態信息。「該技術與醫院使用的B超、彩超等技術類似。」張劍說。

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這一方法的應用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不同的地質構造、油氣埋藏深度都會使地震波發生不同程度的衰減。尤其是位於塔里木盆地的順北油氣田。在這裡,有17億噸油氣資源埋藏在7300米以下的地球深處,並被沙漠覆蓋,造成地震波衰減嚴重、解析度較低。特有的火成岩對地下結構成像也造成了不利影響。

「要滿足地質解釋需求,就要從地震資料的採集、處理和解釋方面進行攻關研究。」張劍說。

早期石油物探主要採用二維地震勘探技術,只能大致搞清地下岩層界面的基本情況。「三維地震技術可以比較精確地搞清地下含油氣的某些細節,查明地下幾千米深處極為複雜的油氣層分布範圍、厚度大小等信息,為油氣開發提供可靠的資料。」張劍說。

研究人員對地震激發方式、資料採集技術、資料處理和解釋技術進行攻關研究,形成了一整套適合塔里木盆地沙漠覆蓋區的三維地震斷裂精細成像技術方法系列。「利用可控震源激發方式開展地震勘探,在西亞、非洲比較普遍,在國內相對較少,主要受地形條件的限制。新疆塔里木盆地沙漠區具備施工條件,但推土機工作量很大。」張劍說。

如果說二維地震勘探是給地球做B超,那麼三維地震勘探就好比是給地球做核磁共振,拓展了地下油氣勘測的極限,使地下地質特徵和油儲情況更加精確地展示在人們眼前。目前,該技術已成功運用於塔里木盆地順北油氣田勘探。隨著我國老油氣田持續開發、複雜油氣藏勘探開發的推進,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將迎來更大應用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技網 的精彩文章:

邁過「三道」門檻 細胞免疫治療將逐步進入快車道
二手火箭或「變身」單人空間站
X射線發現水存在兩種不同液態形式
ETC+,從高速公路出發全面開啟汽車生活新模式
武漢首創「科技懸賞獎」 每年獎金2個億

TAG:中國科技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自主研發 打破封鎖:物探中國「芯」強勁跳動
超現實主義繪畫:「孩子和動物探索城市。」
歐洲空間局的火星地外生物探測器傳回首張圖片
地球記憶工作室「五一碓臼峪博物探索」親子活動回顧
以文物探索夏朝的起源和去向,石峁、二里頭和三星堆可能一脈相承
賦能數字化轉型 寶德助力中海油物探領域新突破
星太奇:「寵物精靈」強勢來襲?星太奇:你的寵物探親去了!
爆炸物探測儀的原理是什麼?
「863計劃」對秦皇陵地宮物探,有何新發現?探測成果令人激動
中國散裂中子源: 「超級顯微鏡」帶你格物探微
大漠深處找油人——中國石油東方物探阿曼項目紀行
從「江口古戰場遺址」等面世實物探張獻忠鑄幣
不明飛行物探訪美軍事基地,超高音速遠超六代機,飛行員險遭襲擊
貽方:從蟬璫、金博山到惠文冠、通天冠的名物探究
有一種狗叫瀕危生物探測犬,帶你見識一下!
AI+老舊小區:上海北新涇用無線生物探測保障獨居老人安全
戰略前沿周報 | 班組X、神經技術新興療法、人工智慧、生物探測、離子風無人機
動物探秘:大角羊長距離遷徙的奧秘
中山之死,從出土文物探究古中山國興衰史。
萬物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