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征夫隨筆 女人為何愛美

征夫隨筆 女人為何愛美

女人何愛美

文|征 夫圖|蔡豐燦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話講得鏗鏘有力,男女都喜滋滋。由於性別差異導致價值觀大相徑庭,男人追求社會定位,女人看重情感歸宿。

雖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可女人花費在打扮上的精力、心思、金錢讓男人們嘆為觀止。圍繞女人的『容』催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鏈,全球數以萬計的科研隊伍、產業工人、營銷人員甘願效犬馬之勞,當然美容業也成了萬能的吸金黑洞。

春天如此多嬌,只因花下有佳人。旁聽一講座,一位西安女子講大唐時的「她」,色香俱全,突然發現,身旁冒出許多大唐人。一陣驚悚,頭皮發麻。仔細一看,原來是許多年輕女子,著古代紗裙,飄逸如仙,典雅古樸,差點把人穿越到大唐宮廷。原來是天津漢服社的一幫年輕人,乘機聯歡一次。秀是做給別人看的,可自己先醉了。

世界如此多姿多彩,嫵媚動人,女人功不可沒。打扮自己,實際是在裝扮世界。她們對美的追求永無止境,宛如飛蛾撲火般。給社會呈現美,是尊重別人,也是為了贏得尊重,一旦自信了,人的潛能便被開發。於是如魚得水,個個成了美人魚,風生水起。

古往今來,女人的裝扮幾乎有套路。先是描眉粉臉染唇,接著是項鏈戒指耳墜耳環鼻環,最可愛的還是頭髮,纖纖柔絲如情愫,那何止是一堆頭髮,簡直是一曲紅塵頌。接著是各種服飾,彰顯大千世界之奇妙,各種藝術流派大顯身手。

然而美的概念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快速發展。有人說,慈禧曾是個大美人,可現代人看了她年輕時的照片,嚇得想跑。中國最典型的說法是環肥燕瘦,不同時代人的口味不同。女人創造了美,同時又受到美的奴役和擺布。一切為了迎合君王,帝王的嗜好竟成了社會的潮流。這正是歷史的荒誕之處。

但不可否認,人體美學是一種科學,如黃金分割、曲線視覺等。女性是美的,但不要成為花瓶,不要一味討好男人,或者成為依附男人的資本,或者成為攀爬到上層社會的藤條。男人亡了國,不要推卸責任,歸咎那些紅顏了。

如果說男人重色輕友,儘管它是事實,可人們還一本正經批駁它。如果說女人重色輕友,儘管它不是事實,人們反而認為這是一個現代獨立進步的女性。

美並不一定美。科技的發展,使得美容手術大放異彩,於是許多人前仆後繼奔赴韓國。儘管中韓關係出現變數,抵制韓貨風起雲湧,可讓女人選擇不用韓國的美容技術,還是有些糾結。女人會問,男人幹什麼吃的,滅不了薩德,又拿女人說事?

不由得想起中國歷史上的七寸金蓮,那些小腳女人。我們都是她們繁衍而來。社會的扭曲,是以犧牲女人為代價的。然而可怕的是,摧殘女人的竟是她至親的人。小時在農村,見過那些老婆婆們,走路顫顫巍巍,走過了一生。我幾乎不敢看她們的小腳,內心有許多恐懼。聽說小小年紀時,她們的母親便給她們裹腳,鑽心的疼,長夜哭泣。但不裹腳,就嫁不出去。直到今天,裹腳究竟起源於何時,竟成了迷。四大美人,如都是裹腳女子,現代人大概都避而遠之。

革命了,不愛紅裝愛武裝成了潮流,美成了墮落的代名詞,讓人哭笑不得。看那個年代影視照片中的女性,莫名其妙產生憐憫之情。統一的著裝,簡單的裝扮,禁錮人的本能。大概是現代版的「存天理,滅人慾」。

然而現代人推崇骨感,為美消得人憔悴。瘦,弱不禁風,反而更激起男人的憐香惜玉。這又是一幕悲喜劇。

如果讓女人選擇,最想生活在哪個城市,肯定是巴黎。最想生活在哪個朝代,肯定是唐朝。那時,女性生活的無拘無束,大度開放,處處彰顯活力。可以肆意打扮自己,並且紛紛學習胡人,其胸襟氣魄非常人可比。自信是建立在開放交流學習基礎上,而不是保守固步自封。

大唐是美的,大唐的女人也是美的。

女人永遠是美的,因為身體中孕育著生命。美,而不是別人,更不是社會。美是一種心情,更是一段年華和記憶,是一種獨立和自信。

交流是一種能量,傳播是一種功德

閱後請點贊、留言、轉發,就是對星月最好的支持

點擊下邊的題目鏈接,閱讀作者的其他熱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歌病院 的精彩文章:

明知蜀道難,偏向蜀山行
忠誠的足跡,遍布山河大地

TAG:詩歌病院 |

您可能感興趣

馮遠征夫人梁丹妮懷念父親,與耿蓮鳳重溫《紅色娘子軍》主題歌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重讀唐詩三百首:愁苦哀怨的征夫思婦之情,在李白的筆下變了模樣
馮遠征夫婦合影引熱議,結婚26年無子,大8歲老婆美得像少女
33歲岑參在邊塞寫給妻子的一首唐詩,28字盡顯征夫之愁,思念之深
全國政協委員朱征夫:建議修改《國籍法》第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