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校園霸凌再襲,特朗普母校教務長教家長和孩子如何應對

校園霸凌再襲,特朗普母校教務長教家長和孩子如何應對

閱讀本文,你將看到:

北京中學生受辱,引網友熱議,學生如何避免受害?

家長如何防範孩子校園受欺?

如何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特朗普母校教務長Jonathan Gastel如何看待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再次來襲

近日,北京某中學學生在廁所受辱視頻在網上曝光,不足兩分鐘的視頻中,身穿綠白色校服的男生被同學要求觸碰糞便,在網上引發極大反響。

讓100萬初高中生免費學300節公開課,2017暑期三好網公開課,正在搶報中(sanhao點com)!

(視頻截圖來源於網路)

經調查,網傳延慶二中學生受辱視頻內容屬實,事件發生在6月22日上午課間,此前該學生還曾遭到索要錢財累計100餘元和傷害身體等欺凌。

警方通報:7名涉案學生構成尋釁滋事違法行為,其中5人被行政拘留並處罰款處罰,但因屬已滿14歲不滿16歲依法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2人因不滿14周歲不予處罰。

(來源於微博@延慶警方)

過去幾年內,校園欺凌頻頻發生,無論是被害者還是欺凌者,究其出現的根本原因,缺失家庭教育,依法不追責,都不可避免地給孩子造成一生的陰霾。

1.延安吳起縣中學發生了一起校園暴力事件,6名高二女生持刀威逼5名學妹脫光衣服集體猥褻。

2. 曾有一篇題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中稱,孩子長期遭到同班兩名同學的霸凌,更是被兩人用廁所垃圾筐扣頭。事發後,孩子出現失眠、易怒、恐懼上學等癥狀,經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

......

「校園霸凌」與成長的戒尺

校園暴力,並非玩笑過度,依法不追責,不是沒有戒尺。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一個簡單的嘲笑,甚至是玩笑,都有可能引發校園暴力,而校園霸凌是青少年和兒童面臨的一種特殊問題,它可能導致一系列持續的心理和生理的創傷。

從本質上看,校園霸凌的出現是青少年行為的一種偏差,需要父母以及學校、老師和孩子共同努力才能糾正這種錯誤。因此,從某種程度上,校園霸凌需要的是父母和老師對事件的認知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決能力。

處罰過輕,無外乎等於縱容。依法不對未成年人追責,不代表沒有戒尺,不追究一時的責任,往往會埋下更深的隱患。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孩子缺乏對生命的認知,沒有父母的引導,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不知避免悲劇,那麼即使孩子成績名列前茅,又能怎樣?

成為校園暴力主角的背後,誰又是幕後推手?

(1)互聯網時代的青少年對信息的接受方式早已不同往昔。青少年的自我認識、人格健全均處於成長期,他的行為模式多來自效仿。不乏有些不文明行為,成人暴力行為,網路迅速曝光後,為青少年做了壞榜樣。

(2)教育理念的錯誤認知導向。很多家長一門心思讓孩子考名校,注重成績,關於如何培養孩子處理情緒卻是少之又少。這些隱蔽的心理問題容易被家長忽視,不代表不重要,反而為暴力行為埋下伏筆。學校里,老師們關注的更多的是孩子的成績,對於學習之外的事情選擇「睜隻眼閉隻眼」。

(3)對以往發生的校園暴力處懲罰力度太小,起不到震懾作用。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門常以涉事者是「未成年人」為處理原則,大事化小。施暴者沒有得到相應的處分,很容易再次施暴,且對身邊的未成年人造成不良的示範效應。

特朗普母校教務長如何看待校園暴力

2016年12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母校——紐約軍事學校教務長 Jonathan Gastel先生到訪三好網,並與教育界相關名人就諸多教育問題展開交流。

會談中,Jonathan Gastel先生還提到了備受關注的「校園霸凌」情況,我們來看看美國的教育專家,如何看待「校園霸凌」。

當暴力真的降臨時,如何判斷孩子可能已經遭到侵犯呢?

有以下特徵的孩子,更容易成為校園欺凌和暴力的對象:

1.性格懦弱,回到家裡不愛交談,精神恍惚。

2.有一些不討人喜歡的特徵,情緒不穩定,易激動。

3.缺少夥伴,同學之間不再溝通。

4.厭學,以各種理由逃避上課。

5.缺乏自信,總是沉溺在網路世界等。

因此家長要經常關注孩子性格是否懦弱?平時與家長和教師的溝通怎麼樣?孩子在班級的人際交往又怎樣?以及他們的學業狀況等等。

如何教會孩子應對校園暴力

1

學會自我保護

教會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冷靜應對傷害。不管遇到怎樣的恐嚇,都要及時與家長溝通,不要獨自承受。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從容面對誘惑。

2

記住施暴者特徵

遇到特殊情況,一定讓孩子記住施暴者的人數和體貌特徵,以便事後及時報警。告訴孩子,最好是運用自己的智慧與施暴者進行周旋,達到既能保護自己,又能巧妙制服施暴者的最佳效果。

3

及時找到解決方法

如果受到傷害,一定要及時向家長、警察申訴報案。不要讓不法分子或是欺負弱小者留下「這個小孩好欺負」的印象,如果一味縱容他們,最終只會導致自己頻頻受害,陷入可怕的夢魘之中。

4

緩和氣氛少動怒

遭遇眾人包圍時,應從雙方共同認識的人或知道的事情入手尋找話題,防止激怒對方。拖延時間或是轉移注意力,看對方有什麼目的。

5

保證安全多求助

不貪戀隨身財物,以保障人身安全為第一要務,尋機向周邊高年級的同學、老師、警察或路人求助,脫離險境。

暴力有時候不僅僅發生在校園,甚至是一些公共場所,因此家長對孩子一定要多一些細心、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公心。

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如果家長長期忽視孩子身上顯現出的反常細節特徵,而孩子又因種種原因不願意敞開心扉,可能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如果不及時幫助孩子克服壓力,受辱孩子還會受到精神上的傷害。他們會變得焦躁不安、沮喪,甚至自虐。孩子們因受辱而自殺的報道經常見諸報端,有時僅僅是口頭侮辱也會使他們走向極端。

高中生家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中生家長 的精彩文章:

高考前慎說的10句話,說錯一句孩子崩潰十年的書就白念了

TAG:高中生家長 |

您可能感興趣

斯坦福大學校長與教務長發表聯合聲明
對話國科大「教務總長」郭正堂——教學改革怎麼改?
斯坦福大學新生教務長告訴父母: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
大學為何需要「教務長」
清政府為什麼要建立天津水師學堂,李鴻章又為什麼選擇嚴復作為教務長?
專訪ESCP歐洲高等商學院校長、教務與國際事務副校長
殺手古德:教務處長的一句話,就讓古德暴露了本性?
斯坦福大學教務長演講:正確教育方式,是避免過度呵護(文字版)
活活將黑產搞崩潰的教務系統,你的母校可能在列
清政府為什麼要創辦天津水師學堂,並且選擇嚴復作為教務長?
斯坦福教務長:過度養育的陷阱,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廢物」
豐盈飽滿的氣質小姐姐,同樣是九年義務教務,你怎麼這麼優秀?
哈佛教務長講座實錄:哈佛到底希望錄取什麼樣的學生?
清華這門新課,何以引發全網熱議?副教務長:「開設這門課程,已經到了很迫切的時候」
惡搞漫畫:教務主任的魅力
19年潮到爆的六條褲子,學生黨根本不敢穿,教務:回家喊家長吧
關於景行湖畔教務小程序
搞笑漫畫:教務主任出現,量體溫的男子竟猛踩溫度計!
斯坦福教務長:比進名校更重要,是18歲前具備這8種能力
斯坦福大學教務長:比進美國名校更重要的,是18歲前具備這8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