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向滅亡的莫德爾元帥和B集團軍群

走向滅亡的莫德爾元帥和B集團軍群

1945年4月15日,拜爾萊因將軍率部3萬多人及一批將軍投降了。美軍第1集團軍把業已形成的走廊擴大,轉向東西兩側,以便縮小2個隔離的包圍圈。遠在柏林的希特勒獲悉之後,電令莫德爾把被分割的2部分軍隊合攏起來,莫德爾早已經筋疲力盡,據說他只看了一眼電文,已不屑去傳達這一無法執行的命令。

1945年4月5日—14日「魯爾口袋」的態勢圖

4月16日凌晨4點,希特勒又給莫德爾元帥發來了要B集團軍群「繼續戰鬥,殺開一條血路到柏林與元首一起保衛首都」的電文,因為此時蘇軍已經在對柏林城發起最後的總攻了。希特勒還授意B集團軍群可以去老百姓那裡奪取他們所需要的力量(大概是指糧食和燃料之類的東西),可以開始強制拘押行動,包括必要情況下向老百姓開火等等。這樣荒唐透頂的命令B集團軍群司令的軍官直到凌晨6:00才傳遞給莫德爾元帥。

莫德爾的情緒失控了,他尖聲叫罵著,揚言要把瀆職者就地槍決。實際上這樣的電文只是一張廢紙。當然,最後莫德爾什麼也沒有干,他已無力應對,也沒有足夠的執行軍法的槍支和子彈。

也是在這一天,他麾下被美軍分割為較小部分的德軍東部集團(第5裝甲集團軍)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了,德軍在以驚人的速度投降,美軍一晝夜之間就俘虜了德軍士兵多達8萬之眾。在眾多的投降者中,有一個叫托霍爾特(Karl Thoholte)的炮兵上將很惹人注目,他是德軍的炮兵總司令,算是B集團軍群司令部的高官,曾經是德軍中唯一一個炮兵師—第18炮兵師的師長, 在「胡貝口袋」里作戰時,他的師負責殿後,打得很是英勇,剛升為上將不久,現在也是一槍未放就投了降。

4月17日上午,美國第18空降軍的馬修?李奇微將軍第二次派出司令參謀弗蘭克?布蘭德斯泰特(Frank Brandstetter)上尉前往勸降,給莫德爾捎來了一封信。在這一封頗具騎士風度的書信中,李奇微這樣寫道:「在歷史上和軍人的職業中,再沒有比美國的羅伯特?李將軍具有更崇高的聲譽、更顯赫的戰功和更忠於自己對國家所承擔的義務的人。……他於是選擇了體面投降的做法。同樣的抉擇也擺在您面前,為了一個戰士的榮譽,為了全體德國軍官的聲譽,為了對您的國家的愛,為了貴國的未來,從現在起放下武器吧。您挽救下來的這些德國人將會為貴國人民重新得到(國際)地位而做出有益的貢獻,您保存下來的德國城市將對貴國人民的繁榮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莫德爾讓一個德國軍官隨著軍使返回,給李奇微將軍捎去了口信,該軍官說:「受到效忠希特勒誓言的束縛,所以陸軍元帥不能投降;如果考慮接受李奇微的建議的話,元帥的名譽將被玷污。」 對戰局全面情況的了解,莫德爾比B集團軍群內最下級的尉官強不到哪裡去。他的閉塞是因為受束於1940年1月13日頒布的「元首一號命令」,該命令規定:「任何官長不得多知分外的事情。」莫德爾不了解政治談判是否已在進行,他十分關心的是西線軍隊是否能夠作戰到底,以便保障東線袍澤的大後方。但是被分割包圍的B集團軍群不僅缺乏大炮、坦克,而且缺乏汽車、通訊工具,甚至一般必需的供應品也沒有,很多士兵已經好幾天沒吃飯了,他們能起到的作用實則已十分有限。

莫德爾已經在聽天由命了,不再對下屬抗命、離職、投降採取任何措施,但誰想要說服他投降,他就會毫不客氣地咒罵威脅他們,哈爾佩、呂特維茨、賴希海爾姆等人都被他指著鼻子罵過,但B集團軍群肯定是毫無出路的, 覆滅已指日可待了,抵抗完全是一條死路。

終於,莫德爾做出了一個軍事史上很罕見的決定,他親筆簽發了就地解散B集團軍群的命令。在命令中,他寫道:年齡較大或較小的士兵可以脫下軍服自行回家;允許被包圍的衛戍部隊投降;其餘官兵們則可以自行決定繼續戰鬥、進行突圍或投降,一切的責任由他本人(即莫德爾)來承擔。這樣,那些曾宣誓效忠希特勒的部下就不必背負著軍人的誓言白白送死了。在那一天,莫德爾還對司令部的工作人員和其他在場的人員講了話,莫德爾說他不再是他們的指揮官,他沒有更多的權利,因此也不會再發出任何命令。

B集團軍群的官方解散通知書上最後寫道:「莫德爾對我們說:『諸位, 一切都結束了,再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了,現在隨便你們去幹什麼。』」

1945年4月17日,淪為美第18空降軍俘虜的德國B集團軍群士兵們。

做完所能做的一切,莫德爾對參謀長卡爾?瓦格納將軍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為了證實我們的行動是正確的,我們是否已做了應該做的事?」隨後,他談及自己的個人命運,他認為作為戰敗者自殺是一種選擇。作為莫德爾元帥的傾訴者,瓦格納少將很快就開車投奔了美軍陣營,他幸運地活到了戰後,後來開了一家書店,直到1988年6月才病逝於漢諾威。瓦格納在回憶錄里這樣寫道:「在權衡了各種可能性之後,B集團軍群司令部做出了軍事史上沒有先例的決定。集團軍群將以命令和嚴格的方式來解散它自己。所選擇的日期是4月17日,離開時既沒有口糧,也沒有彈藥。

莫德爾吩咐他的私人司機開來了梅賽德斯—賓士轎車,轎車載著莫德爾來到野外。據說,莫德爾取下眼鏡擦拭,淚落不止,他傷感地對司機說:「我對第三帝國失望透了,心力交瘁,需要休息……」之後,莫德爾離開了自己的座車,率領著一支由一輛Sd.Kfz.234重型步兵戰車、一輛歐寶無線通信車和一輛奧迪「小奇蹟」(DKW)轎車組成的小分隊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莫德爾在魯爾包圍圈裡視察部隊時與一位裝甲連長談話,這張照片據說是陸軍元帥的遺照。

莫德爾遺棄的那輛梅賽德斯-賓士轎車最終被美軍第18空降軍繳獲,李奇微把這輛車送給了布萊德雷將軍。據說,布萊德雷還發布了一份「永遠都無法兌現的」緝拿莫德爾的懸賞通緝令。

莫德爾解散B集團軍群試圖為德國軍隊贏得最後一點的尊嚴,這樣的話, B集團軍群的士兵們理論上已經不再是軍人而是平民了,但是美軍並不買賬, 還是把這些「平民」都趕進了戰俘營。當然,對於沒有糧食的軍或民來說,回家的路太過遙遠,走進戰俘營至少還可以暫時活下去。

直到4月18日18:30,德軍完全停止了在魯爾區的抵抗(少量的德軍在魯爾區一直頑抗到戰爭結束),被圍西集群德軍亦被殲滅。這場持續了近3個星期(從4月1日「魯爾口袋」形成算起是18天)的攻防大戰終於落幕了,它是美軍歷史,也是盟軍歷史上最大的殲滅戰,還是盟軍在歐洲的「最後一戰」。

4月19日德軍的系列公告充滿了矛盾,它首先高度讚揚了B集團軍群,類似於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公告:「連續幾個星期的激戰後,戰鬥在萊茵河和魯爾區已經走到了盡頭。在莫德爾元帥的指揮下,各兵種的部隊成功地拖住了美軍2個集團軍群的優勢兵力,履行了自己的職責,模範地戰鬥到了最後一口氣, 給敵人造成了人員和設備的重大損失。」然而,戈培爾在代表中央宣傳部祝賀元首生日時,又指責魯爾區瓦解的B集團軍群為「叛軍」,痛斥:「陸軍元帥(指莫德爾)和他的集團軍群是一群背信棄義的傢伙,這些人的懦弱、失敗, 導致了德國的失敗。」

莫德爾用一台攜帶型收音機收聽到的恰巧是戈培爾的這個講話,他頓時暴跳如雷。在他身邊的溫里希?貝爾(Winrich Behr)少校後來回憶說:「我不記得他說的所有的話了,就聽莫德爾在叫嚷著:『那些人是可相信的嗎?我曾在戰爭中閉目塞聽,盲目地信任他們,盲目地服從及遵循著一個軍人的職責,可這些騙子能帶來一場公平的戰爭嗎?我的士兵付出了多少的犧牲,就是為了這些豬玀?』」莫德爾還首次談到了他一直以來諱莫如深的政治問題,承認自己是在「為一個犯罪的政府效命」。部分西方史學家因此認為,這一事件標誌著不管莫德爾願不願意,他已經與納粹政權徹底地決裂了。

4月21日清晨,在B集團軍群覆滅後的第3天,莫德爾把給妻子的信件和物品託付給了副官貝爾少校,然後帶著皮林上校、羅格?邁克爾(Roger Michael)中校和貝爾少校3名軍官從廷根附近美軍縱隊縫隙中滲透而出,他們的目標是哈茨山。途中,莫德爾多次談到了投降問題,他說:「我不能投降。我已被宣布為戰犯,俄羅斯人和美國人會毫不猶豫地把我給弔死!

16:00,莫德爾等人逃到了杜伊斯堡(Duisburg)北部一片寂靜的森林(橡樹林)中,在這裡,他用收音機收聽到了一些關於蘇聯報復德國人的消息,其中包括蘇聯將以「戰爭罪行」起訴納粹軍政領導者,重提那些集中營里的罪行和奴役勞工等等話題。想像著西伯利亞集中營的情景,莫德爾十分絕望。

不願意再苟且偷生,寧願無疾地戰死在沙場上,莫德爾要求第二參謀副官皮林上校(另一種說法認為莫德爾自殺時身邊的最後一個人是情報官勞戈?米爾切)向他開槍,遭到皮林的拒絕。於是,莫德爾用手槍槍套指著兩棵他所選定的櫟樹,道:「你們把我埋在這裡。」2名軍官(皮林和邁克爾)竭力勸阻元帥的自殺行為,莫德爾不聽,他絕望地再次談到了對蘇聯西伯利亞勞改營的恐懼。隨後,莫德爾握著麾下軍官們的手跟他們告別。最後,他說: 「我從未想到自己會如此絕望,我只效忠於德國。」莫德爾元帥隨即把一支6.35毫米的紹爾M1913手槍對準太陽穴,自殺身亡。邁克爾中校把莫德爾埋葬在一棵橡樹下,這時失散的貝爾少校回來了。然後,3名軍官離開了森林,各自逃命,貝爾和邁克爾還是莫德爾那個思路,在極力地躲避、繞開盟軍搜捕, 後來被關進美軍的戰俘營。

關於莫德爾自殺的情景,在特奧多爾?皮林上校的另一次描述中,時間變成了14:00,他寫道莫德爾自殺時「手槍是豎起來頂在頜下」,2次描述的出入很大,因此他有作偽證的嫌疑。所以,直到1952年6月10日,德累斯頓市政廳才開出了 「莫德爾死於1945年4月21日」的死亡證明。

本文摘選自《希特勒的救火隊員:元首寵將莫德爾元帥》

他是「防禦大師」、「東線的救星」、「元首的救火隊員」,被譽為「國防軍*傑出的將領之*防禦戰術天才」,但又被評為「政治將軍」、「納粹狂徒」、「純粹的機會主義者」……他為逃避罪責自戕而亡,並在此前銷毀了許多與他相關的文字資料,致使他的生平履歷成為軍事研究史的*個缺口。本書耗時數年,查閱各方資料,揭開了莫德爾神秘、曲折又耐人尋味的*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肅順,晚清國人皆曰可殺的改革家
朱元璋為什麼一定要殺藍玉
從黑船開國到明治維新,日本如何快速實現工業化並晉陞列強行列
古代中國邊疆土司制度的起源
這項馬背上的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的發明出現在中國

TAG:戰爭事典 |

您可能感興趣

德軍由強大走向衰落的見證:三戰哈爾科夫!
清帝國滅亡前夕 大清軍隊軍服走向西化
麵包曾影響二戰走向?德國組建麵包中隊,蘇軍用黑麵包砸死德軍?
賈廷峰:中國當代水墨走向義大利卡薩雷斯!
歐洲華人婦女走向大團結
紅軍長征將台堡:三軍會師 走向勝利
中國奧林匹克事業走向世界的推動者,永遠的薩馬蘭奇
前國米後衛:伊卡爾迪扛著球隊走向勝利
英超的問題:于爾根·克洛普的韌性能讓紅軍走向輝煌嗎?
走向人生巔峰?門德斯欲運作AC米蘭主帥加圖索執教紐卡斯爾
中國海軍走向藍水的輝煌歷程
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大唐-阿拉伯之戰!
人民網評:走向大洋,呼喚現代化的中國海軍
二戰彩色老照片:在盟軍的一路反攻中,納粹德國走向滅亡
愛爾蘭-走向英國的綠色通道!邁向英國名校的直通車!
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大唐-阿拉伯之戰
神奇的C羅!走向神壇的C羅!
美利堅海軍預備隊:走向世界的漢密爾頓級大型巡邏艦
中國人工智慧走向全球,馬來西亞宣布引入阿里雲ET城市大腦
中國AI醫療走向國際 阿里健康聯姻阿斯利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