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批合資多牌照證券公司獲批 年底前將完成工商登記

首批合資多牌照證券公司獲批 年底前將完成工商登記

[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路妍 北京報道

6月30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就日前滙豐、東亞兩家港資金融機構獲批入股境內多牌照證券公司一事表示,批准兩家港資金融機構入股境內多牌照證券公司,是證監會落實《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補充協議對港擴大開放政策的重要舉措,立足於實現內地與香港證券市場共同繁榮、共同發展。

6月19日,證監會批准設立滙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滙豐前海證券)、東亞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亞前海證券)。滙豐前海證券、東亞前海證券是根據2013年8月內地與香港CEPA補充協議十設立的兩地合資多牌照證券公司,其中滙豐前海證券是境內首家由境外股東控股的證券公司,港資股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持股51%;東亞前海證券的港資股東東亞銀行持股比例為49%。

對於首批外資多牌照證券公司獲批一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卞永祖告訴記者,這表明了我國對外開放金融市場的態度。「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步伐與我們資本市場的發展情況密切相關。」

合資資券商入場不是「狼來了」

「相比歐美髮達國家,中國金融行業開放步伐相對晚一些,特別是在證券領域。」卞永祖告訴記者,監管層延緩開放金融市場與我國證券資本是以散戶為主發展情況有關,大多數散戶在證券市場投資中處於弱勢,限制外資金融機構進入證券投資市場主要是為了保護散戶投資者,維護國內資本市場的穩定。

但從近兩年資本市場的發展來看,雖然監管層對資本市場的監管正不斷成熟、完善,但本土資本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在發展中依然存在大股東惡意套現、上市公司規避分紅等一系列不合理現象。

從這個層面來看,卞永祖認為,進一步擴大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有利於我們在競爭中學習外資金融機構的先進經驗,不斷完善自身。「其實,經過多年發展,監管層也意識到過度保護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有步驟地開放金融市場則有利於中國資本市場的完善。」

近年來,滬港通、深港通的相繼推出,以及今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打破了外資在合資券商中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49%的限制。雖然目前合資券商在A股券商中的比重不大,但放開准入條件,意味著越來越多外資券商加入,必將加劇證券行業的競爭。

那麼,本次證監會進一步向外資金融機構開放證券市場的多牌照經營許可權,是否會對本土券商的經營造成影響?業內人士對此觀點不一。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告訴記者,外資金融機構在幾年前就可以在國內入股證券公司,但其經營許可權為單一牌照。對此,本次證監會放寬對外資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的准入限制,勢必會對本土券商形成競爭壓力。「相較於國內券商,歐美券商國際市場經驗豐富,且擁有專業人才和資源,在產品創新方面具備較強實力。」

卞永祖對此持有不同觀點,他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內券商成長迅速,其在人才國際化方面已相當完善,全球化的人才儲備讓本土券商對國際資本市場的運作模式也有充分了解。「我認為本次中國證券市場對外資金融機構准入限制放寬不會對本土券商的國內業務造成太大的影響,畢竟本土券商在獲取客戶、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了解方面有更加明顯的優勢。」

對於本次外資准入限制的放寬,卞永祖認為最大的挑戰可能來自監管規則與國際接軌以及本土資金加速流出方面。

「走出去」壓力不減

在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方面,業內專家認為,金融市場的開放有利於中國資本市場學習國外先進的理念、技術,推動本土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完善,但中國金融機構在「走出去」時,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壓力。

董新登表示,資本市場的開放包括「引進來」和「走出去」,我國目前在「引進來」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在「走出去」方面發展還相對緩慢。「我國每年有上千億美元的資本輸出,但真正走出國門的券商寥寥無幾。」

對此,以券商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在「走出去」方面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麼?

董新登告訴記者,這其中除了有本土監管的因素外,更多的原因是國內券商不具備走出去的能力。

考慮到歐美等國外資本市場發展已相對成熟、飽和,卞永祖認為,未來本土券商在實現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布局上,其可獲取的市場空間已非常有限。「但加速開放本土資本市場,則可以為中國股市吸引國際資金,利於本土金融市場獲得增量資金。」

本次證監會對港資金融機構申請在中國設立多牌照證券公司的批覆顯示,在批覆下發之日起6個月內,東亞前海證券、滙豐前海證券需完成工商設立登記工作。

編輯:劉春燕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公眾號:china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香港回歸20周年H股收政策大禮包 2000億險資獲監管層鼓勵南下「淘金」
小股東擬「撕票」阿德勒 金力泰反擊求償千萬
易鑫生態化戰略再落一子,「淘車」打造大交易平台
雛鷹農牧集團三獲國際大獎 凸顯供應鏈競爭力
銀監會限額網貸「20萬、100萬」 某些省正制定條例擬突破

TAG:華夏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大集合「變身」公募進行時,東方證券等3家券商申請獲批
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並重啟內資證券公司設立審批
國信證券:非公開發行股票獲證監會核准
香港證監會季報出爐,招商證券香港子公司等5家機構被罰
瑞士聯合銀行成首家在內地申請控股證券公司的外資機構
證監會公布對趙薇夫婦的處罰決定:禁入證券市場5年
證監會就《公開募集證券投資資金側袋機制指引》公開徵求意見
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最早在12月份批准ICO
證監會公布2019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
野村證券:已提交申請在中國境內設立一家合資證券公司
證監會核准設立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
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ICO項目必須在60天內完成
老虎證券宣布獲得新加坡資本市場服務牌照
從審批制到註冊制:中國證券市場三十年市場化征程
中國投行業變天:證監會允許外資控股合資證券
證監會核准設立摩根大通證券有限公司
證券時報與衡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共商資本市場發展大計
新矽谷證券交易所獲SEC批准
廣發證券與工商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將開展全面互補合作
證監會:野村申請設立持股51%合資證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