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不能用西方標準解讀中國哲學

不能用西方標準解讀中國哲學

近代以來,在接觸西方哲學特別是康德哲學和黑格爾哲學後,一些人覺得中國沒有哲學,即使有也只是准哲學;或者說只有具體的哲學,如政治哲學、倫理哲學、歷史哲學等。對此應該怎麼看?關鍵在於我們是站在哪個角度看這個問題。

一位美國軍事學家在分析《戰爭論》和《孫子兵法》的差異時說,克勞塞維茨的軍事思想是理想主義的絕對論,是要把敵人徹底消滅掉;而《孫子兵法》則是現實主義的中庸之道,在現實中可以有各種變通的方法,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在一定程度上既說出了中西方軍事思想的不同,又說出了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西方文化的傳統,不論是哲學還是近代興起的實證科學,都在追求變動世界背後的本質或本原,追求現實之外的普遍真理。這是一種二元分離乃至對立的哲學模式,本質與現象、本原與現實因為對立而無法統一。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取向會轉變成對標準的追求,認為只有建立一個普適化的標準,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實際上,用標準來規範個體,常常會導致個體差異被抹平。

如果以康德哲學為標準來看,中國沒有脫離形而下的純理性思想,自然也就沒有哲學。但是,哲學並不等於形而上學。中國文化的傳統從不把現象與本質、形而上與形而下割裂開來。《周易》講的是「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與「器」在名義上雖然可以分開,但在現實中無法分開:「道」不離「器」,「器」不離「道」。這個特點可以用宋明理學的範疇來說明。宋明理學在形而上層面有了頗為深入的思考,但「理」和「氣」同樣是不可分離的。朱熹就認為,「理,形而上者;氣,形而下者」「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在作理論分析時需要區別「理」和「氣」,但在現實世界,「理」和「氣」是融為一體的。據《論語》記載,子遊說子夏的學生在洒掃、應對、進退等日常禮儀上的表現是不錯的,但這些都是細枝末節,根本的道理卻沒有傳授。子夏聽說了以後,大不以為然:不從人倫日用入手,怎麼能認識天道性命呢?理學家對子夏的話非常推崇,認為「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為兩段事,洒掃應對是其然,必有所以然」。「然」背後必有「所以然」,二者是統一的。「道」就在人倫日用中,不是離開現實另外有「道」。形而上與形而下是貫通的還是分離的,這是中西哲學乃至中西文化的一個重要差別。

概念層面的邏輯分析與純理性在中國文化里確實沒有得到很好發展,但「道不遠人」的實踐性正是中國文化的特色和優勢。中國哲學有自己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為什麼要用西方哲學的標準來評判呢?舉例來說,對於如何理解《道德經》中的「道」,很多人都在分析「道」到底是精神實體還是物質實體。這就是西方哲學的思維方式在起作用,要去思索獨立於萬物之外的本原。如果從整體上理解老子的思想就會發現,不是獨立於萬物之外有個「道」,「道」就在萬物之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天從「道」得到「清」的特性,地從「道」得到「寧」的特性,「道」在不同事物上表現為不同的特性。老子最推崇水,「上善若水」,觀水可以悟「道」。水是無形的,但又可以隨物賦形。如果撇開這些去研究「道」是精神實體還是物質實體,顯然就偏離了老子最核心的思想。

人類創造了多種多樣的文化。正因為有類型上的差異,文化的互補才有可能。當下,我們要學習西方文化的優點,但前提是要有文化主體性。以西方哲學為標準來解讀中國哲學,就不可能了解中國哲學自身的特性,結果往往是在解構中國文化。我們不能削足適履,而要量體裁衣。只有轉變思維方式,摘下有色眼鏡,才能理解中國文化本身的獨特價值,更好地選擇性吸收西方文化的精華,用中國智慧去思考和解決當代中國與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

(作者:樓宇烈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疆網 的精彩文章:

容易過敏的女人該怎樣來受孕呢?
Angelababy高定禮服現身晚宴 飄逸夢幻仙氣十足
敘利亞否認有意發動化學武器襲擊
阿斯塔納世博會新疆周活動開幕
下半年,新疆19項旅遊活動邀客來

TAG:新疆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用文學解讀國畫
當代學者借用西方學術觀點解讀中國書法藝術
擺脫西方話語禁錮,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
拆解東方美學,解讀文化新語
中國學者宗白華對西方哲學的解讀!一起來扛中國哲學轉化之大旗
歷史學家如何解讀美國革命
精滿不思淫,用《黃帝內經》科學解讀劉強東
為您全方位解讀澳洲式醫療
解讀「智能工廠」
面對西方制裁,俄羅斯為何不用核武?請聽專家解讀
英國留學之「管理學」專業解讀
悅讀國學解讀《道德經》:絕學無憂,幸福長久
解讀:西方的「中國威脅」論調,為什麼站不住腳?
波西亞時光使用烹飪鍋的最佳方法解讀
關於肝胃不和方的解讀
韓國醫療美容技術專業解讀
空洞騎士學習實用技能二段跳位置和方法詳細解讀
用中國話語體系解讀傳統文化
解讀中美經貿問題,準確理解中國是關鍵
解讀丨中國傳統文化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