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在這世界的角落》監督分鏡解說:締造真實與樸實

《在這世界的角落》監督分鏡解說:締造真實與樸實

圖片來源:《在這世界的角落》分鏡書

動畫電影《在這世界的角落》在之前有過從企划到配音全方面的專題介紹,本次為各位讀者帶來監督片淵須直先生在分鏡集後的解說,讓各位讀者了解這部作品中的種種細節。由於本文包含劇透,希望讀者看完本片後再進行閱讀。

執著造就真實

在專題的監督篇中就已經為各位讀者介紹過片淵先生在還原真實方面花了許多心思,本文將利用部分篇幅,再對這方面進行補充介紹。

電影中有一段阿鈴家乘坐巴士前往周作家的劇情,經過片淵對於當時路線的調查,這部分內容也發生一些改變。分鏡中繪製的是畫面左方往藏本通的路線,然而在當時他們所乘坐的木炭巴士沒有足夠動力爬上山坡。因此改變路線,選擇向畫面右側的西循環路線。

部分人物台詞也隨著路線而改變。畫面中阿鈴一家在山坡上遇到小林伯母,小林伯母最初的台詞是「木炭巴士怎麼還沒上來」,由於之前提到木炭巴士沒有足夠動力進行爬坡,台詞也就變為「木炭巴士上不來吧」。

如果原作中出現的建築沒有相關考證資料,監督會選擇加入其他真實建築加以替代,或者去除沒有資料的部分。比如阿鈴在家鄉廣島畫速寫的場景中,監督想盡各種辦法也無法找到原作中廣島站的外觀。監督想在電影中加入一些真實的建築,就把廣島站換成福屋百貨店。

監督最初考慮到當時是戰爭時期,在分鏡中備註福屋百貨店正在進行迷彩塗裝的施工。隨後經過調查後發現,阿鈴速寫時塗裝工作還沒開始,所以最終呈現出的還是福屋百貨店的原貌。

在電影中以「何年何月」的字幕來告訴觀眾時間的變化,而隨著年代的改變,作品中的部分場景也發生變化。從第二個鏡頭開始,電影中就出現好幾次廣島江波本川沿岸的鏡頭。但在阿鈴長大後再回到家鄉後,可以發現對岸有塊區域已經被填成陸地,變成軍用飛機場。另外監督特意去飛機場取材,畫面中正在降落的飛機是1式雙發高等練習機。

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廣島,所以在人物配音上也採用廣島方言。製作中請到吳市出身的栩野幸知先生來擔任廣島方言監修。栩野先生同時為沒收阿鈴畫的上等兵配音,上等兵也是參考他的外形進行設計的。

讓故事更加豐滿

為了讓故事能在2小時內更好的傳達給觀眾,監督也在原作基礎上進行一些改動。

在阿鈴小學畢業照後,出現一張阿鈴畫的漫畫,漫畫中講述的是阿鈴眼中如同惡鬼一樣的哥哥,浦野要一參軍出征的故事。在原作後期才提到要一參軍的事情,監督認為應該在電影中先要有要一從軍的情節,也示意觀眾戰爭開始了。順帶一提,在原作中是通過每話後的小章節來講述這個惡鬼的故事。在電影后半部分,出現的鱷魚也是阿鈴筆下的角色之一。

女主角阿鈴是一個樸素的女孩,在電影中監督也加入許多關於她性格方面的細節。剛嫁入周作家中的阿鈴,用手指數著著天花板的木紋。不難注意阿鈴小時候在奶奶家也做過一樣的事情,監督想要展示當時阿鈴外形雖然像大人,但其實內心還是沒有改變。

在阿鈴看到海軍時,分鏡中監督本打算利用兔子海浪的畫面(阿鈴小時候在畫中以兔子描繪海浪)來表現出阿鈴想起水原哲。但監督認為這樣的畫面使得阿鈴的想像力太豐富,在那個時間段,監督覺得阿鈴現實一點比較好。

原作者河野史代先生在單行本最後補充到,吳市第一次空襲警報是發生在昭和19年6月19日,然而原作中並沒有直接描述第一次空襲警報的畫面。那麼監督就考慮將這段內容放入到電影中。同時也能讓觀眾意識到,已經進入會被空襲的時代。

8月日本戰敗的消息無疑對阿鈴是不小的打擊,而到10月份後,阿鈴的表現就開朗許多。監督在分鏡階段就在考慮,通過怎樣的方式來解決阿鈴內心變化的過程。

作品中出現過周作的父親將用於燈火管制的遮光布拉開的畫面。所謂燈火管制就是在戰爭期間,一般日本家庭中會用遮光布來減弱燈光,防止夜晚敵人借光源尋找目標進行空襲。所以讀者們可以注意到在之前的場景中,夜晚的村莊幾乎是漆黑一片。

當遮光布被拉開後,此時在港口外的軍艦乘務員就看到村落中居民家中的燈光,這件事是監督從港口驅逐艦乘務員的書信中所得知的。當時看到書信時,監督就想到,「這可以來當做是阿鈴家周圍的燈光」,所以在這裡加入原作中沒有出現的部分。

注意鏡頭把握

在監督上一部作品《新子與千年魔法》(以下《新子》)中出現較多小pan鏡頭,而對於《角落》而言,監督認為固定機位更為適合這部作品。在進行《角落》第二稿分鏡整理時,監督對部分鏡頭進行修改。

周作的姐姐徑子回家遇見阿鈴的鏡頭。原本分鏡中出現的是徑子的下半身從畫面右下角入畫,再進行動作剪輯至第二個鏡頭。第一個鏡頭中可能因為廣角鏡頭使得徑子入畫時產生較強的透視感,但監督認為強透視並不適合《角落》這部作品,最終取消這樣的用法。

阿鈴與晴美兩人之間的pan鏡頭被取消,但可能為保持她們兩人最初的聯繫,監督還是將晴美的腳出現在阿鈴的鏡頭中。

阿鈴與晴美看到砂糖壺被螞蟻侵襲的片段,原本在分鏡中是採用一個大幅度T.B來展現「大事不妙」的感覺,顯然會與整體風格不一致,還是取消這樣的鏡頭使用方法。

阿鈴與晴美突然聽到防空警報後,監督以一個複雜的運鏡來展現出街道的景色,繼而出現防空炮擊退敵軍飛機的場景。監督認為要在畫面上也表現出空襲警報逐漸變響,所以保留那段運鏡。

反覆斟酌得到滿意的答案

這部分描述阿鈴與鄰居之間的小鬧劇。相比分鏡,電影中運用時間更短的三個片段來展現。不過分鏡中所注釋的時間跳躍效果還是在電影中表現出來,似乎這樣的改動頗有喜劇效果。

和分鏡相比,將周作一家吃飯時的機位調整得更高。監督在分鏡中構想的是廣角鏡頭的構圖,但似乎這樣的安排就破壞河野先生在漫畫中所表現出的氣氛。

漫畫中的場景

監督表示最初在畫分鏡時可能還會有與《新子》類似的描繪方式,但後來思考如何修改來靠近河野先生所描繪出的世界。

留下爆炸印記的時代

電影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發生在阿鈴與晴美身旁的爆炸。這部分使用類似在8mm膠片上製作動畫(シネカリグラフィ)的效果。這樣的效果是通過在膠片上刮畫的方式來實現的,這部分由野村建太擔當。在《新子》中野村也有參與,當時還只是日藝動畫系的學生,如今已經成為動畫系的老師。

廢墟中的孤兒遇見阿鈴的片段的鏡頭組合問題一直困擾著監督。本來在孤兒母親與阿鈴之間還穿插著爆炸前最後的回憶,但最後電影中還是去除了。直接通過疊化將母親的斷手與阿鈴的手形成聯繫,如此一來可能感情的表達也更為直接。

電影中對於凜與阿鈴間的關係看似只是一面之交,但原作中出現原子彈爆炸後阿鈴回想起凜的劇情。漫畫中以阿鈴失去的右手用口紅來描繪出凜的過去,在電影中正片沒有對這部分進行敘述,而是將其放在影片最後,類似彩蛋的部分。在電影中也使用口紅與鉛筆來進行繪畫,以還原漫畫中出現的效果。

【參考資料】:

《在這世界的角落》分鏡集

《在這世界的角落》官方 Guide Book

《在這世界的角落》官方 Art Book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大沼弘幸講述聲優業界基本常識(一)
Anitama新聲:無心的謠言
MC 00高達 7S/G 三紅模式 測評——變革者之力
早見沙織、悠木碧談《聲之形》劇場版:向無聲的世界呼喚愛

TAG:Anitama |

您可能感興趣

《怪物獵人:世界》監督:如何創造一個無縫的開放世界
切實履行監督職責 深入推進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貫徹落實
讀懂貿易戰,先看清特朗普身後的美國,這隻能是一場有監督的戰爭
看了故事自己眼眶濕潤,石立太一監督介紹《紫羅蘭永恆花園》的魅力所在
雍正王朝:四爺免李衛死罪並不是善心,其實是為了監督一個人
專訪《戰場女武神》監督:這個系列是如何迎難而上,堅守陣地的?
明朝的權力監督體系:你以為只有錦衣衛和嚴酷的《大明律》嗎?
《銀魂真人電影》監督用橋本環奈演神樂的理由:因為和我老婆很像
小主人認真在寫作業,泰迪一旁嚴肅「監督」,狗:我是被迫山崗的
新《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即將出台,看看他們怎麼說?
《鬼平》監督宮繁之在為誰在創作?
監督石立太一談《紫羅蘭永恆花園》:是什麼激發了監督的父性本能?
金毛認認真真監督主人給自己挑魚肉,看看這軟綿綿的趴姿,等到沒脾氣
鏟屎官在家健身,喵星人坐在前面監督,不得不說這效果還是挺棒的嘛!
《向山進發》監督:努力實踐很重要,交流學習不可丟
沉重的世界觀就讓主人公擊飛!——動畫《虛空魔境》雙監督對談
因果推理和監督學習的統一概念框架:兩者並不是對立的
監督、系構、總作監,動畫製作中的這些大佬們究竟是幹嘛的?
深度|因果推理和監督學習的統一概念框架:兩者並不是對立的
谷歌對無監督解耦方法進行了大規模評估,還開源了用來實驗的開發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