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朝大明宮變「棚戶區」!13朝古都,竟守著金飯碗餓肚子?

唐朝大明宮變「棚戶區」!13朝古都,竟守著金飯碗餓肚子?

一提起西安,大家都會想到這座城市曾經的榮耀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西安,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史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古都之一。在西安,可以說大小遺址區無數,在國內像這樣遺址遍布,環繞城市,與建成區高度重合的城市很少。那麼如何在遺址保護與開發建設兩者之間找到平衡,是對這座城市提出的挑戰。

古都西安遍地古迹!一城之力如何保護滿城文物?

初夏的午後,艷陽高照。在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工作人員正小心翼翼地對一座古墓進行考古發掘。

陝西省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技工魏哲輝:這是一個典型的唐墓,因為唐墓跟漢墓不同的是唐墓有甬道,墓形一般比較小而且刀把墓,這就是屬於唐墓典型的特徵。

GIF/1231K

考古現場,戒備森嚴,四周都是防護圍欄,並安裝有監控設備。文物發掘和清理,都要在探頭的監控下進行。

魏哲輝:不能用硬物來處理了,因為硬物很容易傷到器物,也不能急只能慢慢來清理。棺底灰這些東西都要把資料保留好,這都是第一手資料。

GIF/1645K

就在魏哲輝用鏟子和刷子耐心仔細地對墓穴里的文物進行清理時,記者看見,在這個考古圍欄外,近在咫尺的地方就是一片建築工地,工人們也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事實上,包括魏哲輝他們正在考古發掘的古墓,這一大片佔地近900畝的區域都是西安市鄠邑區正在進行的一個水系修復工程。去年10月,為了配合工程施工,魏哲輝和同事們開始對所有施工區域進行地下文物勘測,一共勘探出147座古墓,搶救出了大量珍貴文物。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崔建:出土的文物大概有1000餘件,種類包括陶器、青銅器 還有部分鐵器,種類比較多。所有的這些工程建設過程,都要等全部的考古發掘工作結束之後才能繼續開展。

工人們現在施工的地方,都是經過勘探沒有地下文物或是已經完成考古發掘的區域。因為遺址保護而開展文物勘探,意味著會無形中增加項目成本,然而作為13朝古都,西安的每一處開工建設都可能會涉及遺址或文物,為了保證文物不被施工建設所破壞,2012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專門發文要求,「西安市行政區域內進行的建設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報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在工程範圍內進行文物勘探。勘探完畢,經文物部門同意,規划行政管理部門方可辦理審批手續」;「對未經文物勘探而擅自施工的建設單位,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並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GIF/1729K

西安擁有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這也成為西安最為鮮明的城市名片。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資料顯示,西安目前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點有3246處,其中有級別文化保護單位392處,世界遺產2處6個點,另外還有3座國家級的考古遺址公園。厚重的歷史積澱,讓西安這座千年古城成為了無與倫比的文化寶庫。然而,由於建成區與遺址區的高度重疊,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建設之間的矛盾也異常凸顯。

西安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處處長唐龍:西安市主城區有400多平方公里,其中200多平方公里都是遺址區域,這個面積非常大等級也很高。所以我們也提出來這個想法,就是讓文物保護成為我們城市發展的一個動力。我覺得文物應該講是一個真正的、優質的、可持續發展的一個資源。

GIF/1466K

鐘樓,西安的標誌,也是西安市的中心。這座建於明代的磚木結構建築,已經在西安古城中央屹立了600多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古城牆內,東西南北四條主幹道在此交會,這裡也成為西安市區最為繁華熱鬧的地段。

就在鐘樓的地下,運行著西安市最繁忙的地下軌道交通線路——地鐵2號線,這也是西安市開通運行的第一條地鐵線路。然而,三秦大地上的基礎設施建設,總是與文物保護相伴相生。

GIF/1004K

西安市地下鐵道有限責任公司技術處總工程師康佐:在西安修建軌道交通,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文物,要考慮對文物保護才能對這個線網考慮落地。比如說像我們這個八號線,就得避開咱們的漢長安城遺址;咱們的11號線就得避開阿房宮遺址;這個五號線咱們就得考慮豐京和鎬京的遺址的情況。

作為西安地鐵公司技術處總工程師,康佐全程參與了西安市地鐵線路的設計與建設。對文物遺址進行繞行避讓,是康佐在設計地鐵線路時的首要任務。然而,2007年,地鐵2號線和4號線分別進入明城牆城區裡面,怎麼辦?

康佐:拿二號線來說,我們從永寧門的兩個城洞下面下穿,從鐘樓的兩側進行繞穿,那麼從北門也是繞穿兩個城門洞下去採取加大埋深、平面上採取繞穿,然後再結合咱們的減震措施,對咱們這個文物的本體的影響減到最低。

GIF/1216K

在西安市雁塔區地鐵四號線的施工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地鐵軌道鋪設作業。在這裡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看見,工人們鋪設的軌道和普通地鐵軌道不同,這是專為特殊減震路段鋪設的鋼彈簧浮置板減震道床。

康佐:鋼彈簧浮置板道床一般用在我們的特殊減震段落,它對列車產生的震動能夠消減大概70%左右的能量。那麼我們一般都是在文物保護段落,一般都要採取這種特殊減震措施。

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地鐵施工運營對西安遺址文物的影響,西安地鐵把線路施工定在15米以下,以避讓地下8米的文化層,同時再通過增加減震設施、定期監測等措施,進一步降低地鐵運行對文物的影響。「洞穿」古城,成為了文化遺址保護和現代城市雙贏發展的樣本。而這背後,既需要智慧,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GIF/1008K

康佐:我們當時大概匡算了一下,有近三千萬的費用來專門對這三個點的文物保護採取的措施,這只是一條線。

事實上在西安,地鐵項目完工投入運營,還並不代表文物保護工作的結束。對文物狀況的長期監測,是線路正常運行和文物安全的保證。

上午八點半,工作人員已經登上鐘樓,他們要趕在客流高峰來臨前,給鐘樓做例行「體檢」。

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環境工程院院長錢春宇:現在我們就是用地質雷達做無損探測的方法,來對鐘樓的地基做一個全面的體檢。簡單地說也就是跟我們醫學裡面做CT一樣,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能通過後期的圖象,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們台基這些夯土層裡面含水量、這個夯土層的密實度以及其他回填材料,均不均勻的這些隱患。

GIF/1272K

而作為地鐵建設者,康佐也十分關心鐘樓的健康狀況,每年鐘樓體檢,他幾乎都要到場。由此看來,文化遺址保護與軌道交通發展之間絕非博弈。

康佐:實際上就是我們建設地鐵二號線以後,實際上為交通量的影響,就是公交量這一塊的就是市民選擇的方式上來說,都是選擇地鐵,實際上對周邊的交通公交量也是有所減少。那麼這個方面對咱們文物的保護這一塊也是有一定貢獻的,是這樣的情況,也就是說建設地鐵也就是保護文物。

保護漢城遺址限制發展 老百姓守著千年古城受窮 如何破?

歷史遺址保護與軌道交通發展之間絕非博弈,文化遺址要發揮作用,離不開便捷的交通帶著更多遊客前往參觀,否則文物就真正「埋沒」了。而只有處於發展之中,文化遺址也才能真正得到保護。不僅如此,如果歷史遺址保護不能夠惠及民生,這項工作同樣也是不可持續的。那麼西安如何在遺址保護和民生髮展上尋求平衡呢?

GIF/986K

位於西安城北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丹鳳門遺址博物館,遊人如織。大明宮,大唐帝國的王宮,既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為宏大、規制最為嚴整、規劃最具特色的宮殿群;也是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的交融點和對外傳播的動力中心。一千多年後的今天,透過丹鳳門遺址堅實的夯土,密集的柱礎石,人們依然可以感受到當年這座宮殿的雄偉建制。

事實上,這座曾經無比煊赫的帝國宮殿,經過幾個世紀的朝代更迭、戰火破壞,當初的地上建築幾乎已經不復存在。大明宮遺址區域,也一度被西安市規模最大的棚戶區「道北棚戶區」所佔據。市民在遺址上生產生活,環境無法改善,遺址也難以得到有效保護。

GIF/1096K

2007年開始,當地政府結合棚戶區改造項目,把大明宮遺址區域的10萬名居民全部搬遷出遺址區,並對整個遺址進行重新規劃保護和開發。

2010年,唐大明宮,這座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皇家宮殿,被開發建設為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對外開放。當年髒亂差的道北棚戶區,永遠地成為了歷史。

西安市市民:經常來,每天兩趟,早上一趟晚上一趟。現在環境好了就過來,比原來好了千倍萬倍。

一個大明宮,一場關乎保護、安置、規劃、建設的探索,那麼它能否成為西安其它遺址保護可複製的樣板呢?

剛剛入夏,位於西安市北郊附近的一處歷史遺址區里,草木茂盛。

這裡是漢長安城遺址,西漢的都城所在地。這座曾經無比輝煌的都城,經過了2000多年的歲月洗禮,地上建築,幾乎已經蕩然無存。一段段斑駁的夯土城牆,依然挺立,訴說著塵封千年的往事。

漢長安城文物保管所所長甘洪更:最著名的絲綢之路這個事情,就發生在漢長安城未央宮。這個宮殿裡面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授命漢武大帝的使命,執節完成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1961年,漢長安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又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由於漢長安城的重要歷史地位,建國之後到現在,漢長安城遺址區域內沒有規划過任何工業項目,西安的城市道路建設規劃,也都繞開了漢長安城的範圍。為此,當地政府和百姓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漢長安城遺址內外兩重天,收入相差過萬元。」

GIF/1191K

甘洪更:城牆外圍一圈幾乎就是西邊、南邊、東邊,外圍不到100米以外的地方都是高樓林立。漢長安城你現在看找不出高樓,老百姓的民居都是兩層樓超不多8米,沒有高大的建築。裡面群眾的收入是城外群眾的一半,就是比人家低一半,就是經濟收入非常差。

2013年,為配合申遺,當地政府把在漢長安城未央宮區域居住的15000名村民,進行整體搬遷安置,對未央宮約6.11平方公里的遺址範圍進行整理展示。

甘洪更:當地政府花了過百億了,這個負擔是非常大的。而且對於這個區級財政,幾乎把它已經拖得差不多了。

然而,未央宮區域外還有30多平方公里的遺址沒有開發,而這個區域仍居住著近10萬名村民。再進行整體搬遷安置,政府的資金顯然很難再撬動如此大的項目。該如何在保護遺址的同時,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成為了擺在西安市面前的又一道難題。

甘洪更:光文物保護老百姓受窮不行,如果說把犧牲文物保護為代價讓老百姓致富,我覺得這樣更對不起祖先和後人,所以這就是給我們出的一道難題。

GIF/1371K

2010年,漢長安城遺址通過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具體的規劃還在設計論證。可以確定的是,遺址內的居民不會像大明宮和未央宮一樣大規模地外遷,而是就地進行村莊整合聚集。

甘洪更:我們提出來一個村莊整合或者村莊整理這個概念,避讓出遺址就行了,把遺址有效地保護。老百姓這一塊,民生要得到妥善地安置讓他在裡面能生存得住,而且生活得好。裡面沒有老百姓的話,這是一座空城面積又這麼巨大,也失去它文化遺產的意義了。

遺址村有著歷史使命,但是生存的困惑也十分突出,如何讓留下來的老百姓不要守著金飯碗要飯,這對西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安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處處長唐龍:能否把這種周秦漢唐的大型的都城遺址,列為國家文化項目,從中央來統籌安排,超前於地方經濟的發展來實施這些項目,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從根本上能夠有效地對這些重要大遺址,進行保護和展示的一種想法。

半小時觀察:遺址重保護還要憂民生

由於不準建工廠、不準深耕等保護要求,遺址所在村落經濟發展水平與周邊相比有著明顯的差別,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百姓對民生改善的期待越來越高,遺址區如果因為經濟社會發展遲滯不前滋長了群眾的不滿情緒,也會威脅著遺址保護的質量。

一些文物保護專家就曾建議,可將殷墟等重要大遺址納入文化主體功能區規劃,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對於因保護遺址蒙受損失的村莊,建立相應的補償機制或予以政策傾斜;或發揮遺址本身的資源優勢,通過文化旅遊項目為周邊居民帶來收益等等,這些都不失為尋求矛盾破解之道。

事實上,文物保護與民生改善是相輔相成的,遺址區居民無形中承擔著大量的遺址保護工作,若長期無法安居樂業,參與文物保護的積極性勢必會受到影響。因此,重保護也要憂民生,莫讓遺址成遺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財經 的精彩文章:

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傳統能源股上漲 三大股指刷新高!
車主請注意!今晚,油價迎年內第四次上調!快看漲多少?
樓市變天?多家銀行出大招!深圳首套房貸利率全線上調!
華爾街:期待減產協議延長,國際油價迎來五連漲!
淘米水千萬不要倒,聰明的女人都這樣做!太贊了

TAG:央視財經 |

您可能感興趣

活到老,富到老!3大生肖下周你們的「金飯碗」就來了!
三晉之聲:捧著金飯碗討飯的山西省,讀懂了山西就讀懂了中國!
男子發明「炸金飯碗」特色小吃,從負債到買房,很多人都沒見過!
古董金融要來了:藏家「捧著金飯碗討飯」的苦日子到頭了
二股東逼宮董事長背後:「捧著金飯碗要飯」的地產商華聯控股
老天給的金飯碗,論NBA十大變態身體巨星,詹姆斯僅第三!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青詞宰相,竟然「捧著金飯碗餓死」,他是怎麼做到的?
台長說:我們不能再「捧著金飯碗,過著苦日子」……
八十年代四大「金飯碗」職業,誰家有這些人,一般都昂著頭走路!
這個大學:「金飯碗」到「泥飯碗」,這兩個原因導致衰落如此之快?
看臉的社會,網友:她真是老天爺賞的金飯碗!
為了替父還債,跟了大51歲的富豪,成為乾女兒收到金飯碗
靠山「吃」風景 甘南「熊貓溝」村民端上鄉村旅遊「金飯碗」
奇門遁甲的金飯碗
老百姓俗稱「金飯碗」的3個專業,不知道的抓緊看看吧!
第十八期《武夷岩茶的「金飯碗」》
明年國企工資或下降,「金飯碗」變「鐵飯碗」,對此你怎麼看?
金飯碗,銀飯碗不如自己的鐵飯碗!3生肖未來10年財路穩定順暢
在迪士尼玩,一根冰淇淋40元,雞腿飯95元,網友:黃金飯?
這大3生肖的「金飯碗」有著落了,4月份一到,財神親自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