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代,近代,古代,藝術品收藏的abc

當代,近代,古代,藝術品收藏的abc

藝術品投資的重中之重自然是繪畫和書法。雖然藝術品拍賣已經經歷了二十多年,而書畫的交易古來就有,這是從傳統而言,另外便是引進國外的當代油畫了。那麼偏向傳統的、多以紙、絹、墨、彩為媒材的書法與繪畫,加上了以引自西方的架上繪畫——以油彩、丙烯與麻布、木板為主要媒材的繪畫,大致上構成了目前中國藝術品最大宗。

我們知道現在收藏家或者帶有投資傾向的買家們通常出自財富階層,而他們在這個看似歷史悠久實際在成長期的中國,接觸書法、繪畫這樣的造型藝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美術並不深入。他們很自然根據時代的先後把美術作品按照創作先後的時間軸分為古代、近現代、當代,傳統書法、繪畫三個時代皆有,而油畫或者類似的媒材作品僅限於近現代與當代,並且大部分買家還沒有財力、眼光或者興趣去購藏國外大師的作品。

由於時代較遠的作品欣賞對於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買家較為困難,古代書畫收藏人群還是相對較少,近現代書畫則或多或少與他們親近些,但真偽問題比較複雜,當然也需要請專家掌眼。而當代作品不論是偏傳統的書畫或偏當代的油畫類作品,由於藝術家還在世,所以真偽沒有疑問,所以初步收藏試水時,據我所知都是從當代作品入手,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書畫或當代藝術作品。那麼最可靠的方式通常是通過與藝術家所簽約代理的畫廊購買作品,一般購買之後都會有購買憑證,來源清晰可靠。在北京、上海、香港都有集中的畫廊區,同時畫廊會定期參加這三地的大型藝術博覽會,他們大多針對當代油畫類作品,可以多多關注,從藝博會中搜尋自己鍾愛的作品,與各個畫廊的專業人員溝通中,逐漸建立起對藝術家作品認識。同時關注各個畫廊舉辦的藝術家群展與個展,尤其個展透露出畫廊著力培養、推廣的藝術家,對於藏家而言可以不斷地跟進。

畫廊一般稱為一級市場,他們致力不斷地發覺年輕藝術家,在展覽、藝博會等方式中不斷促進其藝術精進、成長,在一段時間之後,某些藝術家成為某個他們所探索領域的佼佼者,更有甚者再若干年不懈努力之後成為影響深遠的大藝術家,這都是有可能的。收藏當代作品的樂趣或許就在於此,藝術家的成長讓人充滿了期待,因為人生軌跡總難被預測,也讓人更加覺得神秘而有趣,期望他們創作出妙不可言的作品,這種種吸引力在畫廊的推動下,在歲月推移之中,逐漸累計、擴大了對藝術家作品的收藏群體。

買家無論對欣賞美術作品是否半路出家,多少需要一些興趣,最好是熱愛。因為收藏它們同時是一個學習、精進的過程。現在很多買家純粹將藏品當成商品的心態,自然和這個時代冒進與急躁心理相匹配,但是相信這樣的情況會逐步改變,並不反對買進賣出進行交易獲利,買家和藝術家及其作品一起成長乃是不容忽視,令人興奮的。

那麼等買家接觸當代作品,有了一定認識之後,他們自然而然會轉到近現代作品,以傳統類的書法、繪畫為大宗。收藏這類作品專業人士的建議變得愈加重要,因為時代久遠,幾易其手,真偽需要更為慎重的辨別。首先最大的來源自然從一級市場畫廊轉到了二級市場拍賣公司,拍賣公司目前還無法承擔藝術品的真偽,購買藝術品還憑買家自行判斷,這更為刺激而精彩,或許有人會覺得難入手,考驗眼光的古玩收藏傳統從此才算初步介入,個中的樂趣也多是行家可以體味。簡單地說,只會買可靠作品不能充分激活買家對藝術品的欣賞,只有真偽錯雜其間才能體現藝術品收藏與鑒賞不可取代的魅力,讓人覺得充滿挑戰與機遇,如同商界的投資,甚至有類似賭博的刺激。據我從業的經驗,有很多原本不接觸藝術品的藏家在多年購藏之後練成火眼金睛的多有其例,其中方面的精熟程度讓從業人員都自嘆弗如。而實戰訓練是需要財力去支持的,不是每一場戰役都能獲得勝利,無論買對買錯,從中養成平和應對的心態,這也算是在現實中的一種修行吧。

那麼真偽優劣的市場判斷該如何進行呢?離開了一級市場的定價,完全和市場接軌之後,作品價格就變成了一個需要自己衡量的問題。藝術品基本是獨一無二的,因而變得更難判斷,最簡單地說可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藝術價值與美術史上的地位

我們與一幅作品相遇為它所吸引,我們通常會問這是誰的作品。近現代畫家的地位經過了一個較長時間的積澱之後,在美術史上的地位基本不可動搖,美術史上的地位行話則稱為「名頭」。時常看到畫得很好的作品,但是籍籍無名,讓人望而卻步。而名家的作品也分等級,那麼開始該買一線名家作品,還是二三線名家作品呢?這個根據自己財力、喜好而定,難以給出明確建議。但是有些經驗或許還是可以供參考的:一線名家雖然價值不菲,但多限於精品力作,而普通或者應酬作品價值則低得多。很多買家在買了普通作品之後再次送拍時會宣稱是大名家的作品,心理價位頗高,然而市場無法達到其預期,主要問題即未把握住其藝術價值。一般藝術家一生的高峰也就一個,有些人出現得早,有些人出現得晚,因人而異,需要加以留意。而一線名家普通作品有時不如二線名家的精品更有潛力,當然這不絕對,需要具體作品比較分析,同樣可酌情購買。

作品為誰而作、曾為誰藏

這相對名聲與質量更為外在的問題,也可以說是附加值。在傳統作品中會在款識上寫上受畫者也就是第一任收藏者名字、字型大小等,行話稱為「上款」,名人上款自然比無上款或非名人上款的作品附加值更高,更為受關注,同時還有不同的名家為同一上款人作畫,通常會一起拍賣,稱為「同一上款作品」,這類拍品就廣受買家關注。與此相關的,如果無上款,出自名家收藏,他們會在畫面上蓋上自己的收藏印,經過他的鑒定,這同樣值得留意。

作品上的名家題跋

古代文人之間喜歡詩文酬唱,這一傳統延續到近代,在得意之作上請名人好友作詩文題跋。特別有些手卷,作品本身不大,但是題跋有時網羅了同時代與後來名人題跋,積累成為長至三、五米甚至十多米的長卷,洋洋大觀,對於研究書畫家及同時代文化圈都頗有價值,也需買家留意。

作品的出版與著錄

著錄是指作品沒有畫面或照片出現,但是有作品尺寸、材質、題跋等內容的記載。出版即是作品印刷在畫冊之中。兩者最好都是與現代時間間隔較遠,這樣對於流傳、真偽都是一種憑據。拍賣公司也會上拍民國時期出版的珂羅版畫冊、老藝術期刊雜誌,通常會放在古籍一類拍賣專場之中。有時一件作品查到一個出版或者著錄,有時會價值大增甚至翻倍,有條件可以多加購買,不但有機會意外發現佳作出現在拍賣場,對於提升個人眼光幫助也很大。

以上簡單說了下近現代書畫的投資,至於古代書畫則更具文化含量,其大體與近現代書畫需要注意的要點一致。一般來說購買古代書畫作為投資的少,收藏的多,因為它的持久價值,流通也相對少,但較為穩定,在買家認識逐漸加深之後也可購藏,這裡不多贅述。

大致循著從當代、近現代到古代的步驟去實踐藝術品的投資,從中練就火眼金睛,稱為收藏大家並且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這和其他領域不同的是不僅可以獲利,同時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藝術品投資的魅力或許就在於此,也許與世界文明接軌的路上我們也會更進一步。

以心齋接物,怡心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怡心齋微聊 的精彩文章:

TAG:怡心齋微聊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近現代、當代,哪個時代的藝術品最值錢?
後奢華時代的藝術品收藏
古代女人的盛裝——鳳冠霞帔,從唐朝美到了現代的藝術品
鼻煙壺:被譽為「袖珍藝術品」,清代美學工藝的代表作
文化的最強音,中國獨有的古代藝術品!
老照片:80年代中國的民眾生活,山寨的咖啡廳,可以當藝術品的糖人!
iPhone、華為碎屏之後,都成了藝術品,唯獨它卻像廢品!
古代藝術品的億元體系,我們應巧妙應對!
清代外銷藝術品,精美絕倫!
光與影之間,這才是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無視法律的藝術?Banksy 假鈔藝術品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用資產換信用,古代藝術品的信用,誰來簽發?
他將歷史上最著名的藝術作品融入現代文化,成了新的藝術品!
最drama的藝術品
藝術品黃金時代來臨
被MoMA永久收藏,這個丹麥品牌把傢具變成了藝術品!
央視:當代書畫藝術品,將成為中產階級未來最好的投資方向!
藝術品金融化時代,藏品出手渠道
鄂爾多斯出土大量青銅古刀,酷似現代藝術品
眼中的香蕉,更是一種藝術品——來自荷蘭鹿特丹的藝術家Stephan Brus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