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藝術的他們因為愛茶在798開了間「茶所」

做藝術的他們因為愛茶在798開了間「茶所」

藝術家蔣志所寫兩百多塊茶牌成了一道別樣風景 攝影:董林

這間「茶所」位於文化氛圍濃厚的北京798藝術區陶瓷一街,由藝術家梁銓、王光樂、金石,策展人鮑棟,拾萬空間負責人焦雪雁五位資深「茶仙」與空間設計師歐陽崑崙聯合創立,是一家集合茶葉品飲、茶器展銷、茶文化推廣的機構。

攝影蔣鵬奕

攝影:董林

試圖從共同的興趣愛好出發,將當代藝術的創造力延伸進生活化的場域,提供一個集合藝術、文學、戲劇、音樂及學術研究等多樣文化形式的展示分享聚點,構建一種屬於當代中國的生活方式。

攝影:董林

由台灣第一茶室紫藤廬掌門人周渝親筆提字攝影:董林

梁碩+歐陽崑崙 《亦吾安園》場地定製園林裝置 不規則尺寸 2016攝影:董林

建築師:歐陽崑崙 「方合建築」創始人,「茶所」聯合創辦人 。

他在茶所建造手記如此寫道:穿過00年代簡易玻璃房進入60年代建構,地上60年代水磨石和混鋪的80年代肉色瓷磚……如中國一樣的混雜狀態,除了調整光線,動線,我想盡量保留它。同時也就這樣把「今天」置入進去,延續混雜。希望「茶所」是茶生態,也是整個現實生態的切片。

攝影 歐陽崑崙

建築原來的居住痕迹

老茶道具來自茶所創始人之一、藝術家「金石」多年的鑒賞收藏,新茶器一部分來自茶所定製,例如德化瓷青灰釉具輪珠茶壺,一部分來自日本迴流的海外茶器,一部分來自當代藝術家出於興趣愛好親自研發的茶器產品,例如空白空間畫廊代理的藝術家謝帆的「明白生活」茶器、廣東藝術家孫曉楓的「手象堂」茶器等等。

攝影:董林

茶所款的鐵釉鎏金茶倉攝影:董林

茶渣也成為另一種藝術創作

以茶入畫著稱的梁銓,小包間里掛了三幅他的《茶樂》系列攝影:董林

2017年新茶

而茶葉的品種覆蓋了包括烏龍茶、普洱茶、白茶、黑茶、岩茶、紅茶、綠茶、黃茶、花茶等主要茶類,單泡茶(不限位數)的價位多樣,既有從親民的48元普洱茶、紅茶、白茶,也有高達1298元的豪華級老茶,例如1920年代的普洱金丹。作為一家買手店,他們每款茶都必須通過6位創始人的盲選評比,並採取一票否決制度,每款茶無論價格幾何,都必須有令人一喝難忘的特點,讓人記得住那口獨特的茶之味。

《亦吾安園》 藝術家梁碩與設計師歐陽崑崙合作的園林項目 攝影 歐陽崑崙

攝影:董林

茶所展事|『旁枝』

展期:2017.4.29—6.28(周一到周日10:00- 24:00)

主辦:茶所

贊助:北京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

地址:北京市798藝術區陶瓷一街

旁枝是主幹之外的樹枝,沒有旁枝的樹,不是一顆完整的樹,不是一顆自然的樹。

「旁枝」暗示一種業餘性,讓我們可以逃逸出既定的軌道,從一種職業化的、身份化的人變成一個生活的人。

「旁枝」關涉一種旁逸的精神,一種可以隨時開啟另一段敘事的狀態,植物可以通過扦插來傳播,事情通過閑筆來跳躍。

「旁枝」是一個活動,我們邀請藝術家及各種朋友們來展示他們與茶相關的作品,或者主線之外的創作,或者只是純粹的業餘愛好。

展覽參與:

蔡磊、陳小冰、何杉、姜吉安、蔣志、金石、梁銓、仇浩然、申亮、石青、王光樂、小河、陽江組、楊俊嶺、楊心廣、張旭東、朱昱

楊心廣《五石池》頁岩、沙、木、塑料管、金屬 29cm × 39cm 2017 攝影:董林

朱昱《茶漬No.33》布面油畫 180cm × 180cm 2016 攝影:董林

石青 《腹地計劃》茶葉罐 直徑10cm,高6cm 2015攝影:董林

陽江組 《由無知無覺到正等正覺》60cm × 40cm 茶渣、墨、書法 2013攝影:董林

楊俊嶺《月光》綜合媒介、錄像裝置 25cm×32cm×28cm 2015攝影:董林

姜吉安《三醍醐·之三》現成品繪畫 25cm × 11.9cm × 9cm 2016攝影:董林

elvita威的生活便簽

微信ID:elvita-v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賣茶翁茶器圖,讓你真正地喝一杯茶
一曲濃濃的《潑茶香》聽醉了
喝茶穩控血壓,擺脫高血壓宿命
文章換茶,從此喝茶不花錢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好好的皇帝不做,偏要做藝術家,最後被囚禁在金國還生了14個孩子
前人做藝術,後人做噩夢
做人,才做藝術家
離開多年還是這麼紅,芳華絕代用心做藝術,他很「娘」但更有魅力
紙除了擦屁股,還可以做藝術品啊!
這才叫做藝術,你那隻不過是PS而已!
傅雷: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
真正做藝術的人是溫暖的
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
香蕉也可以做藝術品?荷蘭藝術家的腦洞讓網友大開眼界
一塊不值錢的木頭,木工加工後成品給人眼前一亮,放家裡做藝術品都可以
先做攝像師再做藝術家,他一直是被選中的幸運兒
全球「個性化」槍械:每一把都是「槍中王者」,當做藝術品收藏!
大神用氣球都可以做藝術品,佩服了
想做藝術家必須先吸貓?原來我和大師之間差了一隻喵!
把滾燙的鋁化成水,倒進螞蟻窩,居然是為了做藝術品
玉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做市場的多做藝術的少
用生命去做藝術,好好的牙醫不做,偏偏愛雕這些人體……
和藝伙一起,做藝術生活的引領者
吳昌碩:做藝術,哪怕差一點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