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偉大的媽媽她用良好的教育把兩個孩子送進了清華北大

偉大的媽媽她用良好的教育把兩個孩子送進了清華北大

她是一個60後媽媽,身材苗條、優雅動人,至今還堅持每周跳一次芭蕾。

她有兩個陽光帥氣優秀的兒子,一個上了清華大學,一個進了北京大學,但她似乎並沒有因此沾沾自喜,她說,這是孩子們自己努力學習的結果。

她說自己育兒並沒有學習過什麼高深的理論,只是一直遵從自己的方式,20年來只堅持做到了一件事情:不吼孩子。

在和她聊天的過程中,我清晰地看到了一個現象:媽媽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有絕對性的影響。如果說情緒是一片大海,孩子就是在大海上航行的小船,它能否順利前行,取決於這片大海是否平靜、深邃。

今天,我們分享的就是她的家庭教育故事。也許她的經歷和經驗不具有普遍性,但真正能做到20年「零吼叫」的媽媽,真的很少很少。

學校,我只選不死讀書的

坦白講,我不是特別欣賞國內那些知名小學的教育方式,尤其是那些以題海戰術取勝的教學方式。

我覺得孩子小小年紀不應該學那些專業方面的東西,他需要的是去體驗在他們這個年齡段應該體驗的事,這些以後再說。

在我看來,情商、抗壓能力和堅強是最重要的,這都需要孩子一點點去學習和成長。

後來,我見了一所民辦學校的校長,他帶我參觀了學校,我看到很多孩子自己做的手工和寫的作文,感受到這個學校是以孩子為主的。

校長也經常會到世界各地去學習各種教育方法,在當時來看,他的思想也是比較開放的。

孩子入學後,我每周都要去學校跟所有能見到的任課老師溝通,我說我對孩子沒有成績的要求,只要他在班裡能跟上就行,最主要的目的是讓他習慣中國文化,學好中文。

因為我不想給孩子們太大的壓力。他們不但要適應新學校,還要適應新環境和新語言。尤其是老大,如果按年齡,他回國後直接就該讀三年級了,可他一句中文都聽不懂。

我想,只要他能渡過這一關,將來就一切都沒問題了。

老大花了一年時間去適應。老師說他特別孤獨,每天自己站在窗前看外面的小朋友玩,而且所有的功課都是中文,他需要一點點啃下來。

老二適應起來相對容易一些,因為他是從一年級開始就在中國上小學了。雖然之前沒有上過學前班,但他數學非常好,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當上了數學課代表。

我更看重他們是否快樂

我覺得,學習這個事情,就看孩子是否能把心沉下來。而我所能做的,就是讓他們自己去體驗這個世界。

孩子的心境很關鍵,好的心境來自母親和家庭。

有一天,老二放學回來跟我講,老師說要上奧數了。我馬上說,別學,沒用,有時間休息一下。

我家孩子挺聽話,我這麼一說他也就不學了,每天放學之後就去運動。

我覺得,奧數特別不符合孩子的年齡,在日本就完全沒有聽說過。奧數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這個要求超出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能力——不僅腦發育水平沒有達到,體驗也不夠。

初中畢業後,他們通過考試進入了北京市最好的高中之一,就讀國際班。兩個兒子選的都是理科,老大要學醫,老二要學金融。

我覺得老大很會照顧人,善良有擔當,很適合當醫生。後來,他考上了北大醫學部,連讀六年直接拿博士學位。他說,學醫是要持續一輩子的事情。

老二數學本來就好,選擇金融順理成章。也許他未來的選擇不一定拘泥於金融行業,但那是他的事,對我們來說,父母做好榜樣才是最重要的。

我從來不要求孩子考一百分,因為我也做不到。在學習上,我也從來不著急,我相信他們有自己的節奏和規劃。

我堅持了20年「零吼叫」

其實,在養育孩子方面,我就堅持了一個原則——不吼他們,不向他們亂髮脾氣。如果我忍不住了,我就會去隔壁屋冷靜一會,等情緒穩定了之後再溝通。

這一點得益於我的媽媽。我小時候,我媽媽很少發火,所以我活的很開心,也不緊張。朋友來家裡玩,把家裡弄得很亂,我媽也從來不說,所以我的那幫朋友也最喜歡去我家玩。

我自己的體會就是,能有一個自由的空間,不擔心隨時挨罵,也不用害怕自己說錯什麼或做錯什麼,會惹得媽媽不高興。

我是在單親家庭里長大的,從小沒有見過爸爸,是媽媽一個人把我和哥哥帶大的,哥哥比我大12歲,但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有缺失。

在我準備要孩子的時候,我認真地想了半年,孩子生下來後我就得照顧好他們,我能不能做到不發火?他們哭鬧、不聽話,我能忍受嗎?

我想像了很多場景,覺得自己沒問題了,就下決心要了。我已經想好了,既然我是一個媽媽,也做好了當媽媽的準備,就一定要做到。就一個原則,決不發火,一定要忍住。

孩子的需求非常重要,尤其越小的時候越重要,那是安全感建立的時期。我想讓他知道,任何時候他是最優先的,他需要的時候,我永遠會出現。

有一次,我正在做飯,老二哭著跑過來找我,我馬上就把火關了,飯做到一半就停下來陪他玩。直到他滿足了,我再繼續開火做飯。

這讓他知道,媽媽總是在的。這個時期肯定非常辛苦,尤其是孩子6歲前。做媽媽的要有這個思想準備,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在心態上做好轉變。

當你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媽媽時,你什麼辦法都能想出來。很多辦法其實都沒有人教我,但我就想要讓他感受到,我時刻都在。

讓孩子自己完成

溺愛是什麼?就是該做的事情不讓他做,捨不得他做。

很多孩子都上了小學,媽媽還替他穿衣服,這就不對了。如果學不會就慢慢穿,今天要是用1個小時,明天用半個小時就是進步,總會學會的。

孩子的學習能力非常強,你得有耐心。家長沒有耐心,往往是因為總按照自己的節奏來,不考慮孩子,覺得他們慢了,就替他們去做。

替他穿衣服這件事,永遠都不要替孩子去做,學會穿衣服這件事,本身就能帶給孩子成就感,你替他穿,就會剝奪他的這種成就感。

當媽媽很不容易,要有足夠的耐心,還要能放下身段。如果孩子小時候父母的工作做得不夠,對他的關愛不足,將來及要加倍地償還。

我當時就想,現在不定下心來陪孩子,18歲以後,他就會出現各種問題,發作給你看。

比如,陪伴孩子這件事,一定要做到位。下班回到家,手機放下,至少兩個小時就是給孩子的時間。一定要訓練自己,看著他的眼睛和他說話,蹲著和他說話。

如果做不到每天兩個小時,哪怕先半個小時也行。面對面地坐著,抱著也行,滿足他心理上所有的需求。

孩子會有感覺的,堅持一段時間,三個月就能看到孩子和你在親密度上的變化。

要有耐心等他。日本有個視頻,關於一個5、6歲的小女孩學習怎麼打雞蛋。她搬個板凳,坐在上面煎雞蛋,先打了一顆,咵,掉地上了。

怎麼辦?這個時候你吼嗎?那個日本媽媽說,再來再來。然後,小女孩再打一次,又掉地上了,連續掉了6次,直到第7次才成功,她的媽媽全程都在耐心等待。這就是教育。

現在的父母一個小時交幾百塊錢去培訓班學習,卻不捨得這幾個蛋錢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孩子的大腦明明沒有發達到可以去學奧數,父母卻送得很積極,可自然生活中需要學習的東西,父母卻放在那裡不讓孩子去學。

一定要讓孩子做家務,擦桌子、墩地,告訴他「今天你值日」,「今天吃完飯,媽刷碗你幫著擦桌子好不好?」他特別高興。

我不太相信興趣養成有最佳時間這個說法,我覺得任何時候都是最佳時間。

關於孩子的興趣培養,那不是我的任務,我的任務就是讓他心靈健康,沒有缺失。他有一顆熱愛生命的心,什麼都不需要培養,沒有那顆心,你培養他什麼都不可能,因為他是拒絕的。

老大高中時喜歡吹長笛,我問你為什麼喜歡長笛?他說,聽過一個千尋的故事,有一個歌特別好聽,愛的不得了。他上學在校園裡吹,回家怕吵別人,就跑到地下車庫裡去吹。

後來,在一次家長會上,有位家長說,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個吹長笛的男孩子,特別專註,全神貫注投入一件事情太難得了,以後了不得啊。

老二開始也對音樂沒什麼感覺,後來有一天,他突然說想學吉他。他真正開始練習吉他時,已經上初中了。只要在我經濟能力範圍之內,我肯定全力支持他,但一定是要等到他願意學的那天。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練琴耽誤時間,但我覺得,孩子自己心裡有數。

他已經十幾歲了,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即使他不知道,他也需要去試錯。

感受孩子的內心

一定要去體會孩子的內心,這樣你會很舒服,孩子也會很舒服。

關注孩子是否快樂非常重要,但快樂不是說,他要什麼我們都答應。比如,某個問題出現了,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要找到答案,就要花點心思, 不能圖快,圖簡單。

孩子哭一定是有他的委屈,這個時候就要和他溝通,把他抱起來,放到腿上,問他能不能和媽媽講講為什麼哭?也許會講,也許不會,不講就不要強迫,先讓他在心裡整理整理,他就清楚了。

給孩子空間,不替他去思考,他不想讓我知道的我也不問,但如果需要我,我隨時都在那裡,我會問他,你需要媽媽怎麼幫你?

孩子知道自己的需要。

日本有這樣的說法,孩子到7歲之前是上天給你的禮物,你就要負責把他照顧好。那是禮物,到你家來的客人,你想想要怎麼對待他呢?

一個孩子,當他感覺特別有愛的時候,是傻瓜都會變聰明;但天生再聰明,如果在情感上是空虛的,也成為不了一個快樂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好厲害的媽媽!一套教育法,她把3個孩子送進了斯坦福
家長養成說話和氣的習慣,能把孩子送進清華北大!
她把「腦癱兒」送進北大、哈佛,這位單親媽媽用愛創造奇蹟!
將三個孩子送進斯坦福,港星陳美玲: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成為最好的媽媽!
媽媽把墊底女兒送進武大:這是給她最好的保護,看哭了!
這位媽媽教育孩子的家規太厲害了,把女兒送進哈佛!(值得收藏)
差生兒子保送進清華附中,有一種奇蹟叫媽媽的付出
把三個孩子都送進了斯坦福大學,看這位成功的母親怎麼做
真正疼孩子的家長,不會把娃送進這樣的幼兒園,影響孩子一生
她從不像狄鶯一樣標榜自己是好媽媽,但把三個孩子送進了斯坦福
孩子兩歲半就被送進幼兒園這個陌生的大環境,這樣真的好嗎?
清華教授:能把孩子送進清華的家長,身上都有這14種個性
這位佛山媽媽把女兒送進清華!因為成長過程中,做對了這些事!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這位華裔媽媽總結出幾個訣竅,值得一看
寒門再難出貴子?農民父親把女兒送進北大,一句話震驚所有人!
她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這位傳奇媽媽是怎樣做到的? | 特別關注
寒門難出貴子?農民父親把女兒送進北大,一句話震驚所有人!
貓媽媽為了保護小孩,將小奶貓從狗洞中,偷偷送進好心人家
媽媽分娩後被送進重症監護室 爸爸變媽媽 用母乳喂新生女兒喝奶
貓咪玩電插座被送進醫院,大夫一看就笑了:小東西長得還挺別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