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貨幣泛濫物價不漲之謎:高房價、去庫存鎖定了M2!抑制了通脹!

貨幣泛濫物價不漲之謎:高房價、去庫存鎖定了M2!抑制了通脹!

前言:

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事物之間,卻隱藏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

1、從中國不漲的物價說起

近幾年,跟我國貨幣供應M2高增長相比,物價顯得非常穩定,自2014年至今,CPI在2%上下波動,最近的兩三月數值還跌破過1%,甚至出現了通縮苗頭。

也許有人會說統計局數據做假,我的觀點是統計畢竟是一門科學,或許跟實際有些出入(主要是樣本選擇/統計方法等),但能反映出大致趨勢,基本是可信的。我們可以自己的日常消費為例,感受物價到底漲了沒有?從最近的蒜薹、雞蛋、豬肉、水果等價格就能略知一二。

物價不漲說明物資供應充足甚至過量,也可以說貨幣沒有大量流入消費品領域,商品多貨幣少物價自然漲不起來——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做實業的不易,不能賣高價怎麼賺到錢呢?

問題來了:這兩年代表貨幣流通量的M2每年都以12%左右的幅度增加,到2016年末已達160萬億,為什麼物價漲幅卻在2%左右?錢為啥流不入實體呢?

2、貸/還款如何增減著貨幣

錢是怎麼印刷的,我們之前說過很多次:央行「印刷」出的是基礎貨幣,當它們進入商業銀行系統,通過「貸款變存款、存款變貸款、貸款再變存款」的往複循環創造出了更多的貨幣,是的,貸款就是在印錢。

我們以按揭買房為例:

小王要買套1000萬的房子,用自己多年的300萬積蓄做了首付,再向銀行貸款700萬付了尾款——這是憑空增加的,專業的說法是銀行創造出的貨幣(實質是信用)。地產商拿到的是1000萬的全款,它可以用來支付原材料、建築款、工資、稅費等等。此時,市場中就增加了700萬的流通貨幣。

在還了兩三年月供後,小王的父母覺得兒子壓力太大,影響了生活,於是就向親朋好友借了700萬,用於提前還貸。此時出現了什麼變化?對了,市場中減少了700萬的流通貨幣——親友本可以用來進行其他消費的700萬拿來歸還了小王的銀行債務,再仔細想,實際上是給了地產商,就是地產商兩三年前拿到的1000萬房款中的700萬部分,只是有著時間上的錯配。如果去掉所有的中間環節,就是小王用自己300萬的積蓄,加上父母親友借來700萬,支付了地產商1000萬的房款,整個過程沒有增加錢,只是錢的轉移。

是的,貸款創造著貨幣,當貸款被歸還時,增加的貨幣就會消失,也可以理解成:當欠銀行錢時,就增加了市場中的貨幣;當債務被清償時,增加的貨幣就被消滅了。

3、地產去庫存如何穩定物價

我們常說房地產是蓄水池,吸附住了超發的貨幣,所以貨幣沒有在市場中流通,由此物價穩定。

這樣理解蓄水池當然有問題:買賣是雙向的,有賣才有買,有買才有賣。買房子的人把錢換成了房子,看似市場中的錢變少了,但賣房子的個人/地產商可是拿到了買房人的錢啊,也可以在市場中流通的(只是錢從買房人手中倒手到賣方人手中罷了),市場中的錢並沒減少,怎麼起到了蓄水池功能呢?

通過上文「貸款創造貨幣,歸還貸款消滅貨幣」的原理,就能知道房地產如何成了蓄水池。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其資金及上游的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很大部分來自於銀行貸款(即創造了貨幣M2),當購房人付了首付再貸70%的按揭款購房後,是創造了大量的M2,但開發商拿到這些錢後一部分歸還銀行貸款,另一部分支付了上遊行業的工程款和員工工資,而上遊行業拿到錢後又有一部分歸還了銀行貸款……購房人創造著M2,地產商及其上遊行業歸還貸款卻在消滅著M2,其差額才是M2的實際增加額啊。

2015年底開始的去庫存同樣符合這個原理:資金從一線趕到二線,去庫存完成之後限購/限貸/限售,再把資金往三四線城市趕,並配合著銀行信貸……

等等,那錢不是越印越多嗎?因為貸款就是印錢啊!可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開發商拿到購房款後並不全部吃喝玩樂消費了啊,很大一部分歸還了銀行貸款、支付了工程款又被上游企業歸還了銀行貸款,這是在消滅M2啊!

去庫存這招夠狠——消化了過剩房產、置換了銀行債務(由開發商負債轉移到購房人負債)、緩解了金融系統性風險、還穩定了物價……

但這並不是房地產蓄水池的全部,房地產還是聚集M2的介質。

4、房子鎖定了市場中的貨幣

M2每年增長12%以上,CPI每年才增長2%左右,悖論背後啥邏輯?反正錢沒有進入生活消費品領域(也是實體經濟),是的,房地產屬於投資品,不屬於消費品。

房地產成了貨幣聚集的媒介,讓錢集中起來,而沒有流入市場。怎麼聚集的?貧富分化是一種聚集,讓錢聚集到部分富人手裡從而讓市場中流通的錢變少(人的消費是有上限的,一日三餐、豪車豪宅總有度);讓錢聚集到一些機構當中,並限制它的支出,從而讓市場中的錢變少;讓房價以後會更高的預期,來影響並限制人們的消費,從而讓市場流通的錢變少……以此實現了穩定物價的意外效果。

這十餘年依靠投資房產而成了高凈值人群,在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佔了不小的比例,他們在成為金字塔頂尖富人的同時,把貨幣集中在自己手裡,也就鎖定了貨幣在二級市場的流通量。除了他們,這些年與房地產相關上下游從業者業有部分成了富人,由此也鎖定了一些貨幣。

大型開發商及其相關行業/公司也在地產財富大爆炸中聚集了相當的財富(也就是貨幣),它們中不少是國有企業,因反腐和限制消費,也把很大一筆貨幣鎖定起來。這就像當年反腐反公款吃喝一樣,各國家機關都有錢,但不讓花,錢被鎖定起來,並短期影響到高端酒樓的生意。

因為預期以後房價更高、更買不起、買了還會升值,所以人們就省吃儉用壓縮其他消費,拿積蓄甚至借錢去買房,後果就是錢進一步聚集或準備聚集於房地產,從而減少了市場流通的貨幣量。

誰也沒有想到,高房價竟成就了抑制通脹、穩定物價的一劑良藥!這是高房價產生的出人意料的副作用!

5、如何在資產和消費間套利

國家年年M2超發,但超發的貨幣又被集中起來,並沒有流入市場當中去,錢的集中卻意外的穩定了物價。

錢集中的最重要表現形式就是貧富兩極分化,專家經常談到我國儲蓄率多高,但這些儲蓄被多少人佔有呢?1人1億存款,9個窮光蛋,十人平均下來都是千萬富翁,得出的結論當然就是消費潛力大有可為。

當一種東西人人追逐時就會產生溢價和泡沫,遠的如鬱金香和南海股票,近的就是國人最愛的房產。有些東西因為資金的流入追逐價格水漲船高,把資金吸附其中,相應的其他商品對應的資金就會減少,價格就難以上漲甚至還會出現下跌,就像當下中國出現的資產通脹(高房價)和商品通縮(CPI低位徘徊)並存的奇觀。

這就是期間的套利機會,理想狀態是參與資產的泡沫並獲利了結,拿著錢去消費,購買已經「折價」的商品/服務。是的,資產是溢價的,性價比低的;消費是打折的,性價比高的。現在消費能用更少的錢獲取更好的商品和服務。

當然,我並不是讓你全部拋售掉房產,拿著錢去消費,或用本來剛需的首付去進行性價比高的消費,因為沒人知道房價的頂在哪裡。

如果你資產較多或儲蓄較多,確實可以趁著物價低迷的近些年,去消費享受生活,本來應是大水漫灌雨露均沾的資金卻過於集中在了資產領域,造成更大範圍的消費品領域饑渴乾涸,你去消費就是去救急,自然獲得超值的回報。另外么,也是為國家實體經濟做貢獻。

這就是資產和消費間的套利機會,我們既能發現溢價的東西,也能尋找到折價的東西,及由此判斷出錢花在哪裡更物超所值。我們應有獨立的思考和清晰的頭腦,因為隨眾的結果往往是高位接盤或高價買單。

後記:

事物是關聯的,後果是很難預測的,房地產去庫存及高房價卻意外的起到了抑制通脹的效果,估計大多數人、包括高層也未曾預料到這樣的結果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筐投資 的精彩文章:

5月財經10萬+文章都是哪些?這6篇文章憑啥刷屏?
貨幣泛濫物價不漲之謎:高房價/去庫存鎖定了M2!抑制了通脹!
米筐觀全球:人民幣暴漲/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香港競爭力全球第一/證監會發布減持新規/北上廣深二手房價下跌/順豐開撕菜鳥
全民投機炒作股市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從30年地鐵發展史,看透2020年中國城市戰爭格局!

TAG:米筐投資 |

您可能感興趣

5招快速鎖定食物里,低GI的那一種!
糖尿病的「剋星」終於被鎖定,常吃不僅降血糖,還防三高!
鎖定你的假歲錢!這9雙爆款聯名現在原價可以買到!
誰捅了「火藥桶」?火箭彈騰空而起,目標鎖定以色列,美國急眼了
預售價不到6萬買七座SUV!已經鎖定爆款席位?
速看!iPad密碼輸入錯誤鎖定時間超48年,數據被鎖定怎麼辦?
你被鎖定了,快來買!
北京房租漲幅恐「被鎖定」,反壟斷執法能破解嗎?
你的磁場,鎖定了你的命運。
你的能量場,鎖定了你的命運
看了這些天價高定,今年爆款運動褲要鎖定工裝款
一眼鎖定,超能力MAX!
你家的冰箱塞滿了沒?小心鎖定了溫度鎖不定細菌!
解說米勒:RNG基本鎖定S8名額!粉絲:理論不出線的可能性存在
美最先進空空導彈,最大射程180公里,一旦被鎖定基本逃不掉
易出油,愛脫妝?用這招鎖定你的妝容!
「通俄門」不斷發釀,伊萬卡被鎖定,秒變「撮合人」!
比「響尾蛇」還先進,低空過載過50G,一旦被鎖定毫無生存機會
戰鬥機一旦被導彈鎖定,能規避的幾率佔多少?90%都躲不開!
最近「網紅」拍照火了,躲過了水盆,躲過垃圾桶,卻被飲料瓶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