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服飾分析|20世紀50年代、西方優雅年代與中國女性服裝記憶

服飾分析|20世紀50年代、西方優雅年代與中國女性服裝記憶

為什麼20世紀50年代是服裝史上最經典、優雅的時代?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服裝不再像戰前「男軍裝,女工裝」的單一裝扮。在社會變化和一批設計師的努力下,創造了50年代西方高級時裝的輝煌,成為永遠的經典,載入了時裝的史冊,也使高級時裝業的發展達到了劃時代的高峰。

1950年代的盆領、大翻領使頸部和肩部的線條顯得柔和。取代過往的荷葉邊裝飾,新的「彼得潘式」領口採用針織與皮草的層疊使用。舊式百褶半裙、大幅的裙擺被改良成無褶A字裙,長度也相應縮短,使穿著者活動更加自如。細腰帶是值得投資的單品,用來提示腰部線條。

「新風貌 NewLook」

1947年2月17日,克里斯蒂迪奧(Christian Dior)在巴黎推出以「花冠」命名的系列時裝,這個設計可以說是震驚了整個世界!幾乎世界所有的媒體都以其為頭版頭條。有人甚至驚呼:是Dior的「New Look」真正的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讓人們遭受戰爭重創的心靈重歸美好與寧靜。

「新風貌」具有19世紀上層婦女的那種高貴、典雅的服裝風格,但運用新的技術和新的設計手法,重新演繹,表現出的女性化與戰爭時期的男性化形成強烈的對比。

袖子長度通常到小臂中央,即所謂3/4袖,裡面襯以長手套。圓潤平滑的自然肩線,用乳罩整理的高挺的豐胸,連接著束細的纖腰,用裙撐撐起來的寬擺大長裙,長過小腿肚子,離地20CM,搭配細跟高跟鞋,整個外形十分優雅,女性味十足。

裙子有兩種,一種是包得緊緊的,另一種則是稍寬鬆的百褶喇叭裙。

百褶喇叭裙很費料,所以最初在面臨饑荒的歐洲推廣十分艱難,結果在富裕的美國首先流行起來。儘管如此,「新風貌」確確實實給戰後的歐洲服裝拂去了壓抑、灰暗情調,將快樂和美重新帶了回來,成為時裝時尚的經典樣式。「Swing Skirt」大傘裙是1950 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服裝,多以綢緞等面料來集中體現華美雍容的女性形象。

當「New Look」穿到美國時,Dior因此而成為僅次於戴高樂將軍的法國名人。他不僅設計了一條新裙子,還設計了一個生活新機遇,一個和平時期才能有的悠然華美的姿態。

法國時尚人Marie France Pochna這樣評價道:「New Look的出現使世界Look New。」Christian Dior先生徹底打敗了Coco Chanel夫人,成為了笑傲50年代的時尚巨頭。自1947年Dior的首次發布會以來,Dior一直是高級定製時尚的領導者。

在上世紀50年代,女子外出時如果沒穿長外套或風衣,紳士們就會體貼地遞上自己那件——可想而知風衣外套在彼時的重要性。

寬鬆過膝的長外套亦是本季標誌性的服裝,但多選擇皮質或其他挺括的面料來營造硬朗的線條,同時搭配腰帶,凸顯柔美感,與內里的無袖收腰連衣裙相呼應。

歷經了殘酷戰爭,壓抑女性本能很久的中產階級婦女們,渴望服裝的變革,被適時推出的「New Look」系列優雅柔軟的女性線條,和奢侈華麗的材質所打動。

對於女性來說,50年代毫無疑問是物質的年代。各種音樂,娛樂,好萊塢文化伴隨著新科技的發展進入大眾生活,洗衣機、電視、汽車和各種度假、派對的生活方式,也使穿著優雅奢華(或者仿效高級時裝)的時裝成為可能。

作為學服裝設計的小夥伴們,你們更要加油啦。讓我們的時尚更快的與國際時尚接軌,也相信我們新生代獨立設計師能夠闖出一片屬於我們自己的時尚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裝 的精彩文章:

想要氣質減齡還想要遮住小粗腿更顯高,當然夏日短褲裙套裝來搭配
Prada時尚女裝新高度 度假日期專屬
曼谷插畫家Gigi Thanawongrat將時尚異想描繪拼貼

TAG:時裝 |

您可能感興趣

屬於60、70、80、90年代,童年的共同記憶
1970年代的麥收記憶
記憶:70—90年代左右的陝西銅川老照片
北京記憶:20世紀30年代外國人拍攝的北京天壇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著名建築組圖
記憶:1970年的中國老照片
記憶:80—90年代的長治老照片
1966年版《畫皮》6、70年代的人,包括部分80後,絕對對該片記憶猶新
中國記憶1930年代,延安抗大林彪辦公室
紅色鐵幕記憶:1980年代匈牙利人民軍的T-55坦克涉渡訓練
中國記憶:生活在1980年
190205 王俊凱送新年祝福 分享兒時記憶的年味
10罕見歷史老照片、1980年的中國是這個樣子、時代的記憶
老照片:杭州記憶·1984年-1985年
記憶:80年代的銀川老照片
記憶 2004年的房寺
190205 王源送新年祝福 分享兒時記憶的年味
中國記憶:生活在1965年
83版電影《霍元甲》為什麼能夠成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華人的經典記憶呢?
中國記憶:生活在1973年
記憶:90年代的衢州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