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里夫地區事端再起,北非花園摩洛哥能否渡過新一輪危機?

里夫地區事端再起,北非花園摩洛哥能否渡過新一輪危機?

胡塞馬示威集會,圖片來源:路透社

導讀:去年十月以來,摩洛哥拉巴特、丹吉爾等各大城市均時常出現不同規模的柏柏爾人示威遊行活動。半年間,這場名為「希拉克」(Hirak)的群眾運動呈愈演愈烈之勢從摩洛哥北部里夫(Rif)地區逐漸蔓延開來。日前,運動領袖納賽爾·澤夫扎非(Nasser Zefzafi)被捕,其故鄉胡塞馬(Hoceima)及周邊城市已連續數日出現午夜遊行及罷工活動。人們拒絕在政府運營的清真寺禮拜,並在街頭與警方發生多起衝突。這場運動緣何而起?人們的訴求又是什麼?「阿拉伯之春」以來一直相對穩定的摩洛哥王國又該如何應對這次危機?本文貫穿歷史與現實,為您詳細解讀這場里夫地區正在進行中的柏柏爾人運動與其帶給摩洛哥社會的影響與啟示。

一、魚販之死

摩洛哥北部、地中海西南岸橫亘著綿長的里夫山。與南方不同,這裡非但沒有沙漠,反而山清水秀、氣候宜人。五百萬里夫柏柏爾人世居於此。他們看上去與其他摩洛哥人沒什麼兩樣,但只要一開口,他們引以為傲的民族身份便盡人皆知。這裡的很多年長者還沒有忘記他們的柏柏爾語。

此外,與摩洛哥南方絕大部分地區的法國殖民史不同,這裡過去是西班牙殖民地,里夫山的人們大多講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他們的阿拉伯語方言也因而極為獨特。獨特的語言往往伴生著獨特的身份認同。雖與絕大多數摩洛哥人一樣,里夫柏柏爾人多是穆斯林。

但與宗教身份不同的是,民族方面,他們很介意被稱為「阿拉伯人」,或不加以區分地被貼上「摩洛哥人」的標籤。地理、語言及歷史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里夫地區與摩洛哥中央政權間嫌隙由來已久。

近年來,得益於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摩洛哥總體經濟發展不失體面。大西洋一側,拉巴特、卡薩布蘭卡等城市區位優勢依舊顯著,商貿繁榮;內陸腹地,以非斯、馬拉喀什為代表的古都旅遊業蒸蒸日上。而相較之下,地中海沿岸,經濟長年邊緣化的里夫地區產業升級困難,失業率居高不下,年輕人紛紛出走大城市以謀生。按常理講,即便被中央政府邊緣化,地中海沿岸靠近歐洲的里夫地區大可興修良港發展商貿。

然而,西班牙的兩座自治市梅利利亞(Melilla)與休達(Cueda)像一對鐐銬,一東一西將里夫海岸死死鉗制已數百年。前殖民者的兩座城市至今仍神氣地俯瞰著這片桀驁的土地。兩塊飛地間,摩洛哥綿長的海岸線正中坐落著小城胡塞馬,大自然饋贈於此的盛宴被吃剩下骨頭丟在胡塞馬灣,漁業是這塊骨頭上還算耐啃的肉渣。

胡塞馬位置,圖片來源:GoogleMap

三十一歲的費克里(Mouhcine Fikri)與胡塞馬很多人一樣靠捕魚維持生計。2016年10月28日一早,費克里出海打上來一網劍魚,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因為這幾條劍魚送命。當時時值政府規定的劍魚休漁期,其間捕撈、販賣劍魚是違法的。但費克里有足夠的理由說服自己明知故犯。

首先,按當地潛規則,即便非法捕獲的劍魚只要向警察「上稅」便可照常販賣無礙。其次,家境並不富裕的費克里需要這筆錢,並願意為此鋌而走險。然而,那一天警察「剛直不阿」地沒收了費克里的劍魚。

費克里並不死心,他知道,在胡塞馬,這種事情「法」雖然在警察手中,「理」卻往往在自己這邊。拉巴特政府不信任里夫地區,這裡大多數警察並不是本地人,而是柏柏爾人口中派來管束他們的「阿拉伯人」。違法的是費克里不假,但在當地人眼裡,壞了規矩的是警察。

當晚,憤怒的人群圍住了警方派來銷毀劍魚的壓縮式垃圾車。僵持中,費克里膽子大了起來。他與兩個朋友跳上垃圾車後自己鑽進了壓縮斗試圖取回他的劍魚。沒人想得到,壓縮機在這時開動了。費克里就這樣被活活碾死在垃圾車中。

第二天,記錄費克里慘死的視頻傳遍網路。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不敢怠慢。六年前,與費克里年紀相仿的突尼西亞攤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在被警察沒收貨物並公開羞辱後自焚身亡,「阿拉伯之春」由此開始並迅速席捲整個阿拉伯世界,本·阿里,穆巴拉克等強人紛紛倒台,敘利亞戰亂至今。一切都無比相似。國王即刻派內務部長穆罕默德·哈薩德探訪費克里家人,並承諾對此事開展細緻調查。然而,里夫柏柏爾人與中央政權的「新仇」早已點燃無數「舊恨」堆積的乾柴,古老的怒火瞬間燃遍整個裡夫山……

二、里夫共和國

里夫柏柏爾人永遠也忘不了他們當初是如何被自己的摩洛哥同胞「背叛」的。事情要從法國殖民時期說起。1912年,法國幾經談判獲得其他歐洲列強許可,將摩洛哥納入其北非殖民版圖。同年三月,摩洛哥蘇丹哈菲茲(Moulay Abd al-Hafiz)被迫與法國簽署《非斯協定》(the Treaty of Fez),摩洛哥淪為法國「保護國」(Protectorate),主權喪失殆盡。

條約剛剛簽署,法國便放棄「保護」摩洛哥的領土完整。當年十二月,法國與西班牙籤署《馬德里條約》(the Treaty of Madrid),摩洛哥北部里夫地區及周邊總共兩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割讓與西班牙。摩洛哥人沒有放棄抵抗,法國與西班牙在其各自殖民地上艱難前行。

法國派駐摩洛哥的利奧泰將軍(Louis-Hubert-Gonzalve Lyautey)是位經驗豐富的殖民軍人。他深諳對殖民地人民「分而治之」的道理。1914年,利奧泰將軍簽署法令,給予摩洛哥境內柏柏爾人自治權,並大力鼓動柏柏爾人民族意識。十年後他將為自己的手段感到慶幸。

與北部的西班牙人相比,利奧泰將軍的殖民進展相對順利很多。一戰期間,他已經基本得到所有南方主要城市大家族與宗教領袖的支持,甚至還徵召了三萬餘名摩洛哥士兵加入其與德國的戰爭之中。而與此同時,里夫山的柏柏爾人並沒有屈服,他們與西班牙殖民者的鬥爭才剛剛開始。

1921年7月,西班牙軍隊貿然進攻里夫山區。三千餘名柏柏爾士兵在阿卜杜·克里姆(Abd el-Krim al-Khattabi)的領導下於阿努埃爾(Annual)大敗敵軍,西班牙軍隊損兵八千,退守梅利利亞,指揮官西爾維斯特將軍戰死。柏柏爾人收復里夫地區絕大多數土地,繳獲軍械無數並士氣大振。同年九月,克里姆宣布建立里夫共和國,脫離西班牙殖民與南方尤素福蘇丹的傀儡政權。接下來的四年里,克里姆數次大敗侵略者,沒落的西班牙帝國在里夫山遭遇了整個西方殖民史上罕見的失敗。

里夫共和國國旗

擊垮西班牙人以後,克里姆決定揮師南進,向法國殖民者宣戰。1925年,法國早已在摩洛哥南部站穩腳跟。為了得到更為廣泛的群眾支持並動搖法國殖民根基,克里姆嘗試以宗教為武器,自立為摩洛哥真正的蘇丹,號召人們在他的領導下向法國侵略者發動「聖戰」。1925年6月,克里姆兵臨非斯城下並致信城內卡拉維因清真寺的宗教學者希望獲得他們的支持。

古都非斯承載著一次足以改變摩洛哥歷史的選擇。如果宗教學者們選擇為克里姆正名,蘇丹尤素福與其背後的法國殖民者將霎時失去執政根基,克里姆解放整個摩洛哥的道路或將就此一片坦途。

然而,利奧泰將軍已推行十年的民族政策最終拯救了自己。非斯城內的人們並不覺得這位來自里夫(阿拉伯語意為『郊外』)地區的「柏柏爾人」有資格以宗教之名領導一場「聖戰」,業已習慣法國殖民體制的宗教學者們更不願冒險做出任何改變。

里夫共和國由此走向了盡頭。一年後,面對法國與西班牙的夾擊與不斷投向戰場的化學武器,阿卜杜·克里姆最終投降。1956年摩洛哥獨立後,國王穆罕默德五世曾兩次邀請克里姆回國。出於對國內君主立憲體制與摩洛哥所謂獨立的懷疑,柏柏爾領袖拒絕了國王的邀請。

三、「希拉克」

六十年後,魚販費克里慘死第三天,胡塞馬大街小巷所處可見柏柏爾三色旗、里夫共和國國旗與阿卜杜·克里姆的肖像。一場名為「希拉克」的群眾運動由此開始。市中心廣場數千人集會上,運動領袖、39歲的納賽爾·澤夫扎非激烈斥責摩洛哥當局對里夫柏柏爾人的長期政治高壓與經濟邊緣化。

澤夫扎非在面對西班牙媒體時表示「被碾碎的不只是費克里自己,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感同身受!如果今天我們不站出來發聲,類似的事情將永遠繼續下去。」澤夫扎非的父母均出身於阿卜杜·克里姆的部落,其祖父曾在里夫共和國內務部任職。他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背景下的「2?20運動」中開始得到里夫柏柏爾人的信任與支持。

納賽爾·澤夫扎非

接下來的半年裡,這場以改變經濟現狀與消除政治腐敗為訴求的和平示威運動在摩洛哥各大城市持續發酵。其間,政府曾多次表示將加大里夫地區預算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並改善就業狀況,然而事態並沒有絲毫緩和的趨勢。

僵持中,摩洛哥政府與遊行示威者的耐心均消磨殆盡。2017年4月以來,摩洛哥當局開始加強使用宣傳工具,通過官方媒體將「希拉克」成員塑造成由境外勢力支持的分裂分子,並呼籲群眾不要參與相關示威遊行。憤怒的「希拉克」支持者隨即加大遊行示威力度作以回應。

五月底,在數場聲勢浩大的集會後,摩洛哥當局對澤夫扎非徹底失去耐心。26日,在胡塞馬穆罕默德五世清真寺的周五宣教中,宣教者以宗教為名為政府辯護,在場的澤夫扎非打斷宣教並與之展開辯論。

摩洛哥所有清真寺均由政府下屬的宗教事務部門統一管理,其為政府辯護並不奇怪。而澤夫扎非因此於29日清晨被捕,並於當日轉送卡薩布蘭卡關押。此後一周,里夫地區各大城市已連續出現午夜遊行要求政府釋放「希拉克」成員。胡塞馬於昨日開始罷工,人們走上街頭與警察對峙並已出現數起衝突。

四、何去何從

「希拉克」運動有三方面本質。首先,與近年來發生於阿拉伯世界的絕大多數政治抗議活動一樣,其根本內涵是失業的年輕人走上街頭向政府索要工作。澤夫扎非本人即是一名失業者。其次,這場運動應被視做2011年「2.20運動」的延續。這不僅因為「希拉克」的核心成員大多參與過「2.20運動」,更因為摩洛哥政府當初為應對危機而做出的承諾在六年後看來明顯實踐不足。第三點則更為危險,「希拉克」運動意味著摩洛哥本就愈發尖銳的社會、經濟問題正在逐步與柏柏爾民族問題相互重疊。

柏柏爾民族運動是一個跨越國界、體系完備的民族主義樣本。就摩洛哥來講,這一民族主義樣本兼具「語言文化」、「地理區域」及「共同記憶」三大要素,並跨越至敵對已久的鄰國阿爾及利亞。如其與摩洛哥國內社會經濟問題無限重合的趨勢不加遏制,向來以穩定著稱的摩洛哥社會必將經歷前所未有的考驗。

澤夫扎非被捕後的抗議活動,圖片來源:AFP

就目前來看,里夫地區局勢還在持續惡化之中。摩洛哥政府應對「希拉克」運動時急需處理的問題是如何與示威者重建互信以開展對話。摩洛哥當局處理政治危機時向來善用柔性手段,這與很多其他阿拉伯國家慣用武力鎮壓不同,也確實在短期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如果政府只開空頭支票而不解決實際問題,其後果早晚還要自己承擔。比如,「2?20運動」期間,胡塞馬共有五人在抗議活動中身亡,為化解危機,摩洛哥當局隨即表示會就此展開調查。然而,六年後的今天此案依舊懸而未決,這也從另一個方面激化了由胡塞馬而起的新一輪危機。

當國王表示會徹查費克里死因時,他於這座城市已早無信用可言。此次摩洛哥政府若能重建與抗議者之間溝通管道,其後最為首要的問題則是如何兌現經濟承諾,將里夫地區納入國家整體經濟發展進程中來。畢竟長期經濟發展不平衡所誘發的高失業率才是現實問題的根源所在。

「我們都是澤夫扎非!」示威者們的呼喊每晚回蕩在整個裡夫山。國王穆罕默德六世給自己出了一個難題,現在無論釋放澤夫扎非與否自己都會被動異常。那麼,這次要如何收場呢?里夫山像摩洛哥額頭上長長的傷疤,一揭開便註定滿身是血。

今日主筆 鮑克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加沙民眾「摸黑」過齋月,是誰斷了他們的電?
追殺本·拉登負責人被美國中情局任命為伊朗問題主管
沙特等國屏蔽卡達網站後,伊朗表示願意與卡達加強關係
特朗普時代美國將如何下完阿富汗這盤棋?
伊朗大選後如何求發展和生存?可以參考前輩們的治理經驗

TAG:中東研究通訊 |

您可能感興趣

「北非花園」摩洛哥的一場夢
赤道居然下起雪!在這裡,遇見不一樣的北非後花園!
北非摩洛哥花園
神秘的北非花園——摩洛哥
摩洛哥 享有「北非花園」
中東和北非地區能否再度實現統一?
去北非神秘國度,追尋一種叫做「摩洛哥」的色彩!
佔領整個北非且越過比利牛斯山脈的阿拉伯人,為何沒能拿下法國
北非的後花園,這片上天眷顧的土地,原來美得一塌糊塗!
北非風情——摩洛哥
北非花園摩洛哥真的有傳說中的那麼好嗎
開啟北非奇幻之旅!教你正確玩轉摩洛哥和突尼西亞
「北非雄獅」卡扎菲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絕路的?
北非食肉三巨頭之首,歷史最大獅子亞種,可硬抗東北虎?
看過《紅海行動》再難忘記,非洲西北角的「北非花園」
隆美爾在北非敗給了蒙哥馬利,為何人們普遍覺得蒙哥馬利不如他?
有種色彩名叫「摩洛哥」,原來「北非花園」不止集齊七種顏色!
三毛筆下的神秘夢幻之國——摩洛哥——充滿異域風情的北非後花園
走進《一千零一夜》:這個風情之地,是「北非的後花園」
北非又一國深陷危機,美國再次「出面」,施壓雙方趕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