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A股總結:八成下跌,什麼股票上漲
作者---京城操盤手(微博:期貨操作手)
-------------------------------------------------------------------
跟隨我微博比較長的粉絲們知道,我在2016年之前,經常寫股市,很少判斷錯,但2016年以後,包括2017年,就很少寫了,2017年至今都沒寫一篇,因為不看好股市,一直認為股市就是震蕩,就是處於熊市中,至少牛市還不會出,在這種背景下,寫股市,容易誤了粉絲,把粉絲吸進這坑人的行情之中,所以基本就不寫了。
今年上半年的股市,因為分化太顯著,絕大部分股票都下跌,但通常看的上證指數卻沒怎麼跌,很多人容易誤解,以為是自己沒踩上股票,自己運氣差,為此,我單獨來解釋這個問題。
----------------------------------------------------------------------
2017年上半年,個股分化嚴重,約80%個股下跌,個股平均跌幅已經超過2016年,但同時約有5%個股當前股價已經超過或者接近2015年到2016年時的高點。指數分化嚴重,創業板指數的最低點已經到了前兩輪股災時的低點附近,但上證指數跌幅卻遠小於2016年,上證50還創出了2016年以來的新高。A股的分化很嚴重,存在「指數失真、個股嚴重分化」的特徵。
圖:2017年上半年,近80%的個股出現下跌
一、上半年A股整體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貨幣政策收緊、去杠杠不斷加強
相比於歐美股市的不斷攀升,連此前多年低迷的港股都不斷攀升,A股雄冠全球,整體來看,2017年上半年A股是不斷下跌的,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貨幣政策收緊、金融去槓桿。
貨幣政策收緊是上半年A股下跌的一大環境,貨幣邊際收緊。今年3月份,在全國兩會央行記者會上,央行行長周小川表達了緊貨幣和緊信用的態度;4月份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央行行長周小川直言,我們或許已處於寬鬆周期的尾部,標誌著我國貨幣寬鬆的政策已經結束,未來收緊是大趨勢。在行動上,我們也收緊了貨幣政策,央行在1月底、2月初上調逆回購和MLF操作利率,3月份,央行分別上調逆回購和MLF操作利率10個基點。一季度央行整體呈現回籠資金狀態。
去槓桿不斷加強,成為導致A股4月份以來大跌的直接原因。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防控金融風險、去槓桿,今年4月份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將金融安全上升至國家安全的高度,再次強調去杠杠,提出要加大懲處力度。之後,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一行三會)的去槓桿力度突然間加強,央行資產表縮表,銀監會宣布收縮銀行的委外、同業等業務,打壓規模迅速膨脹的影子銀行;證監會要清查券商的資金池、理財業務;保監會規範保險公司的投資業務。今年監管的核心是去通道、拆槓桿、收縮影子銀行鏈條,減少資金體內循環,對信託、私募、基金子公司等一系列機構加嚴了監管,對此前這些機構監管偏松的產品,都加強了審查和提高風險準備金。而監管層清查的這些業務都牽涉到資金的流向,此前這些資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渠道,投資於股市、債券,而當這些業務被收縮或清理的時候,機構為了回收現金,將被迫出售股票、債券,直接導致了股市、債券價格的下跌,4月份以來創業板大跌,債券收益率不斷攀升。
二、上半年A股嚴重分化的原因,是創業板遭遇密集利空,政策嚴打題材炒作
今年以來,各種利空密集針對中小盤股,證監會嚴查A股炒作,加上中小盤的估值本身就高,在去槓桿、貨幣收緊的大背景下,高估值、業績差的股票首當其中。
1、今年是監管年,各種監管文件頻出,針對A股的題材炒作等,導致中小盤無法炒作
2017年2月,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在北京開幕,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表示「嚴懲挑戰法律底線的資本大鱷,逮鼠打狼,敢於亮劍,依法維護資本市場運行秩序」,直指保險資金。
2月17日證監會公布新的再融資規則,發布《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對中小市值的上市公司衝擊明顯,中間提到的18個月融資間隔,讓次新股和績差股的再融資首當其衝。
4月份,針對炒作次新股和快進快出手法等惡性操縱市場行為,證監會部署了2017年專項執法行動第二批案件,今年突然被列入「堅決打擊」對象,次新股一路暴跌,不斷閃崩;4月份,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表示,「10送30」的高送轉方案在全世界罕見,必須列入重點監管範圍,高送轉被「重點監管」,高送轉股由此成為今年的特重災區。
上半年一陣又一陣的「專項執法檢查」,使題材概念很難有好的表現,包括一致看好的雄安概念股在連續五六日漲停後,也被證監會喊話停牌,上半年題材股基本都是曇花一現,題材炒作缺乏賺錢效應。
2、2017年新股發行加快,供給量增加,拉低了中小股票的估值,也衝擊了次新股
2月份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表示,市場自我修復功能比預期好,具備加大IPO力度條件,意味著A股的IPO將加快。2017年A股的IPO數量保持了高速穩定的發行,監管層的目標是先要解決IPO排隊的堰塞湖問題,截止2017年5月13日, IPO已受理、已反饋和已預披露更新的企業有485家。
2017年A股的IPO數量大幅高於2016年,供給量顯著增加,而且剛上市的企業主要是中小市值公司,也就是中小市值股票,會降低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次新股的吸引力也會下降。
圖:2016年以來每月首發數量
3、深港通的開通,縮小兩地估值差距,對高估值的創業板形成衝擊
兩地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差距巨大,港股中小市值的股票大幅低於港股藍籌股,而A股中小市值的股票大幅高於A股藍籌股,深港通正式開通,縮小了大陸和香港在小盤股上的估值差距。港股企業殼價值非常小,在上市初期破產倒閉的可能性較大,必須以低估值的形式吸引投資者,而當企業成長壯大以後,企業倒閉的風險減少,企業的估值將會得以提升,所以港股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低,2017年年初港股中小市值的估值大約在10倍;而大陸相反,A股投機盛行,中小市值股票比較小,容易炒作,加上有經濟轉型的背景、未來想想空間大,所以估值高,在2017年年初創業板的估值在60倍左右,大幅高於港股中小值的估值。2016年12月底深港通開通,兩地的創業板可以互投,投資者可以投資於兩地的小盤股,拉低了兩地小盤股的差距。
4、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高
2017年截止到3月16日,上證指數、中小板和創業板的PE估值分別為15倍、44.2倍和57倍,雖然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估值一直處於不斷的下跌中,但當時而言創業板的估值仍然處於2010年以來的中高位置,中小板的估值處於中間位置,都大幅高於上證指數的估值,而且上證指數的估值處於歷史的中低位置。
圖:上證(右軸)、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估值
三、績優股、低估值股票受到青睞,價值投資的價值得到體會
從以下幾個角度來描述2017年上半年的市場表現:
第一,從行業漲跌幅情況來看,漲幅最大的是家用電器、食品飲料、金融,下跌最大的是國防軍工、農林牧漁、紡織服裝、傳媒、商業貿易、輕工設備、化工、計算機、通信。
圖:2017年漲幅靠前的申萬一級行業
第二,績優股和低估值股漲幅最大
2017年上半年,A股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龍頭白馬股的行情越演越烈,價值投資的價值終於得到展現。2017年上半年,績優股指數漲幅高達8.7%,遠超大盤及其他各個指數。相反,高估值、績差股的跌幅最大。2017年上半年,PE最低的組合,收益率最高,PE第二低的組合,收益率次之,然後組合隨著PE的遞增而收益率遞減。
圖:2017年績優股指數表現最好
2017年上半年,5%的個股創新高,同時 30%的個股創新低,下面是創新高或者接近前高的股票:
表:2017年上半年,創新高或者接近前高的股票
綜合來看,2017年上半年漲幅最大的行業是家用電器、食品飲料、金融,跌幅最大的行業是國防軍工、農林牧漁;個股來看,漲幅最大的是績優股和低估值股,跌幅最大的個股是高估值股、績差股。2017年市場漲跌背後的共同特點就是兩個指標:「高盈利」和「低 PE」。從行業角度來看,是家用電器、食品飲料、銀行這三個行業,正是當前 A 股盈利能力最強的三個行業(ROE最高),前幾年也是估值低的行業。
圖:2016年權益回報率(ROE)的行業排名
2012年以來,中央將經濟轉型、發展新型產業,作為我國的戰略,中間不斷地推出具體扶持的新興產業,資本市場也圍繞新興產業而展開炒作,投資者瘋狂地追捧者新技術、新興產業,而且這些新興產業中主要是中小市值的股票,以創業板為代表,過去幾年給予了中小創公司很高的估值溢價,在2015年牛市頂峰時期創業板的最高估值達到了150倍左右,比2000年納斯達克的最高估值都要高;相反,投資者拋棄了傳統的周期性行業、防禦性行業,銀行、食品飲料、家電等這些業績穩定、缺乏科技炒作的行業一直表現平平,給了這些公司很大的估值折價,估值一直較低。
2015年股災後,經過了一年半的消化,市場的悲極心理得到了平復,市場情緒開始穩定,此時投資者開始從熊市中選擇業績好、估值低的價值股,因為這些價值股的業績穩定、估值低,無論未來股市如何下跌,他們都具有投資價值,能夠抗跌,長期是沒風險的,加上一些機構,例如股票型基金最低倉位是60%,也就是說無論基金如何看空後市,但都要有60%的倉位,所以他們自然要選擇這些抗跌的價值股,最後形成互抱取暖,推動了這些價值股的上漲。
--------------------------------------------------------------


TAG:京城操盤手 |
※蘋果股票已上市38年 股價累計漲幅超過43300%
※小米30億股票今日解禁,股價半年已跌去34%
※鮮見!1883隻股票市值不足50億,是3年前10倍!500億大股票127隻,成交創四年新低,估值卻沒到底部
※上市一年股價近腰斬,小米斥9999.75萬港元回購股票
※上市一年股價近腰斬,小米斥9999.75億港元回購股票
※台灣一股票去年漲幅800%,全球居冠
※30年最牛的10隻股票
※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小米2018計劃香港上市
※台灣一股票一年漲了908%;中華郵政122年
※160股超越5178點高位,19股漲幅翻倍,這些股票機構持股大增
※3540隻股票上漲!各大指數均創近一個月最大漲幅,成交也激增近2000億!北上資金強買助攻,機構這樣看
※黃曉明18億股票操縱案,在2015年婚禮上就埋下了因
※小米上市股票代碼公布:1810,寓意18年上市10年創立
※近4,300萬股票在本 周上市
※Nvidia股票兩年上漲10倍,AI晶元市場2018年將有「混戰」
※蘋果股票大跌10%,從5388降至2749,庫克高興不起來了
※小米關鍵詞:股票代碼1810,募集61億美元,或於7月9日上市
※為什麼聯想集團的股票在過去五年下降了 56%?
※小米第二次回購:1月18日回購980萬股股票
※巴菲特:月投1萬元回報率12%股票,40年滾到1億176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