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治國之道:忠臣奸臣手心手背都是肉,一個都不能虧待
說起李煜,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就是一個天賦奇高的詞人,對他的亡國之君命運寄予同情。憑心而論,李煜的智商並不低,也不是那種荒淫透頂的皇帝,他的結局是典型的好人悲劇。
從小,李煜就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且生有異相,豐額駢齒、一目重瞳,所以在大哥死後,他就被父親李璟當做儲君培養。
961年的七月,李煜繼位不久,一個名叫張佖的小官向他上書,提出十項改革措施,一舉簡要,二略繁小,三明賞罰,四重名器,五擇賢良,六均賦役,七納諫諍,八究毀譽,九節用,十屈己。
這十項改革措施可謂對症下藥,如果李煜銳意改革,南唐並非沒有中興的希望,趙匡胤登基也不過才一年而已。
李煜收到張佖的上書後,大為賞識,立即擢升他為監察御史,負責彈劾不法官員,整頓吏治。
張佖上任後,隨即彈劾德昌宮使傅宏玩忽職守導致城牆毀壞、禮賓使孟駢借建造大船中飽私囊,請求下旨嚴辦。然而,李煜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不了了之。
此事一下子讓百官明白了李煜的治國之道,在他心裡,忠臣奸臣手心手背都是肉,怎麼忍心虧待其中一方呢?從此,南唐的吏治依然如故,腐敗的繼續腐敗,怠政的繼續怠政。
十四年後,宋太祖派兵滅掉南唐,李煜成了階下囚,受盡侮辱,最終被宋太宗以牽機葯毒殺之,死狀極慘。
而張佖呢,跟隨李煜降宋後,一直受到重用,最後官至右諫議大夫史館編修,活到近七十歲壽終正寢。
李煜的教訓告訴我們,一個權力越大的人,越不能做一個好人,必要的時候必須狠下心來,不然等待你的將是萬劫不復。


※腦洞大開的古人:限制級大片現場直播,只因自己力不從心
※有這五個證據,基本可以斷定金匱之盟是偽造,趙光義是自立
※能用錢解決的何必蠻力呢?劉邦四萬斤黃金讓項羽身首異處
※趙匡胤年輕時投奔此人被十貫錢打發,稱帝後問他原因,他如此回答
※為什麼劉邦和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而唐太宗和宋太祖沒有這樣呢?
TAG:沉香藝文志 |
※三國殺十個適合忠臣的武將,選他們做忠臣,主公再也不用擔心被坑
※一個一心為國的「忠臣」,因為老婆太囂張,結果全家被斷子絕孫了
※做良臣,還是做忠臣?這個人的一個回答,讓歷代皇帝都啞口無言
※三國最執拗的忠臣,有王佐之才,曹操想殺他,孫權都快被他氣瘋
※他是最忠心的忠臣,接受禪讓成為皇帝,不到一個時辰就戰死
※曹操有三國最強大的勢力,到死前都沒有稱帝,為何要做一個忠臣?
※秦檜真的是大奸臣嗎?非但不是,而且還是忠臣,被歷史給忽悠了
※曹操擁有三國最強大的勢力,為什麼沒有稱帝,卻要做一個忠臣?
※妲己讓紂王的忠臣比干挖心,本以為保了一命,卻因老人的一句話而亡!
※明朝忠臣袁崇煥冤死,為何百姓搶著吃他的肉?真相讓人心驚膽顫!
※大臣:你就是個昏君,連隋煬帝都不如!皇帝:真乃忠臣,必須重用
※明末忠臣的吶喊,若崇禎能明白這些吶喊的含義,亡國不是結局
※他是比岳飛還冤的名將,忠臣被扣了奸臣帽子,後代無奈只能改姓
※看過《琅琊榜》你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皇帝喜歡的從來不是忠臣良將,而是這種人!
※奸臣秦檜的後代卻是抗金忠臣,為國捐軀寧死不降!
※魏忠賢,一個撐起明朝半邊天的忠臣,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惡人
※忠臣中的另類!兩代皇帝都對他怕得發抖,但是卻不敢動手
※臉譜三國|孫堅究竟是大漢忠臣,還是亂臣賊子?
※皇帝偷錢買酒喝,大臣把他毒打一頓,皇帝哭著說:你們都是忠臣
※這樣的忠臣良將,柴榮都覺殺了可惜,可南唐卻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