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德語學習而言,網上教學會代替課堂授課嗎?
本
文告訴我們,藉助媒體如何創造新的學習環境,如何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成功,如何讓線下的語言學習收穫更多人的青睞。
網上學習正在不斷補充甚至替代教室課堂的學習。
但是你知道虛擬世界的學習有了怎樣的發展嗎?
虛擬世界的學習對於教學空間和學習環境有什麼影響?
「模擬式「的學習和「數字化「的學習之間又有何關聯?
網上學習的現代形式在空間上和時間上創造了各種可能,也突破了各種限制。現場授課和網上學習之間的差別正逐漸瓦解。使用電腦和移動終端可以創造語言學習的新形式,也能讓語言教學的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
網上學習會代替教室課堂嗎|圖:歌德學院中國
數字+虛擬:創造偽真實的學習環境
電腦輔助教學剛剛興起的時候,方法論和教育法上卻經歷了一次倒退:學員被獨自扔在了家裡,學習那些刻錄在CD光碟上簡單而且不斷重複以加深記憶的習題。如今課堂上和項目中的德語教學注重交際和交流,充滿創造力,並以學生為中心。
使用媒體輔助教學的方法等於塑造了偽真實的學習環境,在課堂中融入了目標語言的文化。語言學習一部分是有意識控制,另一部分通過潛移默化的力量,這兩部分充滿了張力。E-Learning最大的優勢之一在於將這充滿張力的兩者聯繫到了一起,同時也加入了語言學習中的各種「現場」(參見屋多歐姆(Udo Ohm)的文章),也結合了傳統的語言練習題形式,並且考慮了虛擬外語環境中自我摸索的過程。
這樣的做法是否成功或者說,在多大程度上獲得成功,與教學法和方法論的設計、媒體輔助學習方式的理論基礎息息相關, 當然也取決於教學人員和學習者的媒體運用能力。
我們需要區別至少四種媒體和計算機輔助的學習方案:開放式的和封閉式的學習平台形式(E-Learning)、移動終端(如平板電腦或手機(移動學習——M-Learning))上的學習內容,以及作為教材和課堂補充的網上學習資料。
開放式和封閉式的學習平台形式
高校和語言學習機構常常採用開放式的學習平台。「Moodle"、"Illias"是傳播廣泛的平台,用於(例如在學校)組織相關的學習過程。
「開放式」不但指的是技術(編碼),也指教師和學生都可以貢獻教與學的材料。虛擬課堂中可以下載學習指導的信息和教學材料,也能夠交流學習的結果。這些系統在設計伊始便是一個學習管理系統(LMS),即使地理上阻隔著千山萬水,也不會妨礙學生之間的交流(大多數情況是書面的交流),也可以在這個網路平台上設置簡單的作業和學習任務。由於這些學習管理系統並不單單為語言課程所設置,系統剛上線時也顯露出了一些不足。課程的提供方和歌德學院進一步對這些系統做了研發和功能延展,滿足教學法上具有較高要求的、符合不同學生類型的學習任務和練習內容,將不同元素整合在一起。
與開放式的學習平台不同,(技術上) 封閉式的學習平台是為語言學習量身定做的,因此這個系統可以研發高質量和多樣式的複雜學習任務,適合自主和行為為導向的學習方式。在這些學習管理系統中,整個英特網是一個偽現實的學習空間——因此這兩種學習平台都被稱為開放式的學習平台。利用這些平台可以檢索各類信息,找房子、購物、尋找文化活動信息,或者查找一系列的科學領域信息,這些檢索信息也可以在學習中使用,由學習者直接處理這些檢索信息。封閉式的學習平台可以使用計算機語言的自動修訂和糾錯系統,藉助錄入的詞典來反饋學習成功與否。
這兩種形式的學習平台都安排了輔導人員和顧問服務,並設置了虛擬的教室;我們可以觀察到這兩種形式正在不斷接近,變得越來越相似。所謂的網路Web 2.0通過項目對課程進行補充。
移動和課堂補充的E-LEARNING內容
移動媒介輔助學習是相對新成長起來的市場, 目前還不存在可直接用於課程的產品。「移動學習」似乎更多是現實課堂學習的一種補充,或者作為一種學習平台的形式存在。移動學習平台覆蓋面更為廣泛,但質量良莠不齊,提供各種辭彙訓練和遊戲。很多辭彙和語法練習的APP軟體遭到詬病,大眾對它們的評價常常褒貶不一。另一方面,一些以學習為目的的遊戲(比如歌德學院開發的遊戲「星盤的秘密」)卻表明,這類的軟體讓德語學習變得更加引人入勝。移動終端也更適合作為現實課堂和遠程教學課堂的一種交際補充,可以利用聊天室或類似的交際形式來擴大交流的範圍。
之前有不少出版社嘗試開發遠程教學資料無果,現在我們卻獲得了各種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作為對教材的補充,比如有一些小規模的、簡單的測試評級考試和學習階段測試,還有一些教學的輔助材料工具、練習書籍、圖形文件和聲音文件等。這些內容與文件都可以上載到英特網上。但這些有效輔助的材料卻並不能作為方法論和教學法的內容獲得大眾的承認,也不能視為「遠程教學」的形式。因為它們仍然無法勝任課堂教學。出版社目前正在開發互動式的、符合方法論規則的新形式,作為對教案和新教材的補充。這裡的新形式主要指的是混合了教材、練習、考試、互動遠程教學空間和適合多媒體白板教學的教材的電子版本。歌德學院目前的發展與上文所描述的努力方向比較一致,平板電腦、白板和現實課程結合在一起,形成混合的語言學習和考試內容。
去邊界的學習環境
經過差不多二十年的探索,媒體輔助教學終於迎來了春天:數字化學習的增值顯著。新的學習空間和學習環境絡繹不絕地湧現,我們所採用的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已然得到普遍地利用,遊戲的元素更能激勵學習者的興趣。原本難以傳達的題目,不管涉及語法還是國情學,都可以通過真實的信息來源,憑藉動畫讓所有知識點具象化,加入遊戲元素後,知識點的傳達和學習變得更加簡單。學習者在習得外語的過程中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能夠自我掌控學習的過程,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進度,同行也讓學習變得更為獨立自主。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數字化「學習與「模擬」學習面對著同樣的挑戰。學習動機、課堂材料和上課形式、方法論和教學法的大綱,多種多樣的平台,私人照管和補課服務——個人學習輔助工作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成功與否:這一點針對模擬學習、也針對數字媒體。
參考文獻
帕西卡·阿諾德(Patricia Arnold)、拉斯·奇蘭(Lars Kilian);安娜·提羅森(Anne Thillosen);格拉德·齊默(Gehard Zimmer):E-Learning手冊藉助數字媒介學習比勒菲爾德,貝塔斯曼,2011年
約克?霍赫(J?rg Roche)《媒體教學法手冊》易斯曼寧,Hueber出版社, 2008年
狄特瑪?赫思拉(Dietmar R?sler):"德語作為外語和第二語言教學中媒介的作用」發表於:克魯姆;方德羅(Fandrych, Christian);布麗塔·胡斐森(Hufeisen, Britta);芮默:德語作為外語和第二母語國際手冊II手冊(《語言學和交際學手冊》卷35.3),柏林/紐約:德古意特出版社,2010年
原標題:《學習環境和學習形式網路學習課程 不受地區限制的學習?》
作者介紹:漢斯尤哈,是辛德福學院的院長和學術學習預備、考試開發註冊協會的總經理,2012年起擔任歌德學院語言委員會的成員。
版權:歌德學院在線編輯部


TAG:歌德德語世界 |
※專訪中國宗教學會會長卓新平:中國社會仍然存在對宗教的偏見
※一次部門利益的典型表演——評劉京輝女士在中國高教學會外國留學生會議上的講話
※北服國際校友王寬 英式教學會讓你的思維跳躍和前衛
※八字招生,面向想系統專業學會八字的,包教學會,無時間限制
※3分鐘教學會,龜背竹應該怎樣養
※江蘇高教學會評估委員會成立暨首屆江蘇高教質保與評價高峰論壇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