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小學畢業,京城老大爺收30年破爛,身家千萬

小學畢業,京城老大爺收30年破爛,身家千萬

在如今的京城,後海附近的房價是10多萬/㎡,那裡有一個出名的老北京民俗展覽館,50㎡大小,成千上萬件展品,都來自一位北京大爺。

這位大爺叫宋振忠。在京城收藏的江湖裡,他曾有一個風聲水起的名字:阿龍。而現在,江湖人稱三爺。

60年代出生的三爺,家境平凡,小學5年紀就輟學,卻用30年的時間,一手打造了這個估值天價的展室。

可這裡沒有奢侈的宮廷古玩,也沒有香艷女圖,全都是1900年到1970年間老北京胡同里平民百姓生活中的各種物件,大至桌椅、自行車,小到燭台、碗筷。大部分都是老北京拆遷時沒人要的破爛玩意。

展覽室的照片

宋振忠從小就是個學渣,一上學就頭疼,小學五年紀就輟學和父親學做買賣,放到今天,定被人說是個沒出息的,沒念過幾年書,也說不清幾個歷史,一開始還有很多漢字都不認識。

但是宋振忠從小孝順家。母親腿腳不便,他一有空就騎著三輪車帶著母親,陪她去逛舊貨市場,給她買蟈蟈玩。

母親倒是像個小孩子似的,習慣了他的照顧。

以前舊貨市場,外國人很多。每天都能聽到別人感嘆說:「那個外國人又把我們的好東西給買走了。」年級小小的宋振忠嘴上不說,但心裡總不甘心,只要手頭有點零錢,就去買了舊貨。

宋振忠

在北京,說到淘舊貨,人們就會想到潘家園。宋振忠最開始收舊東西的時候,潘家園還沒有現在這麼火,他也不常去。

1990年後,老北京的拆遷,流出了一大批老物件。當時宋振忠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老北京的拆遷區。

收老物件不比其他收藏,不只有錢說了算。有的東西跟了人一輩子,就有了感情,得要宋振忠三顧茅廬。

有一次德勝門附近拆遷時,有個老太太手裡有件上百年的線板。舊時女人做針線活,用這個來纏線。老太太操持家務,這個線板陪了她一輩子的針線活,她念舊不肯賣。

宋振忠為了這個物件,就跑了3趟。第一次去,和老太太聊天,聊老北京胡同里過去的故事;第二次去,提著水果上門,還是聊天。一來二去,老太太到底是看出了宋振忠的心思,她說,「有個韓國人開價500元,我都沒有賣,這個東西我自己也捨不得,但你是真心喜歡,就賣你了。」

所以,那時宋振忠的大部分朋友,還少有鬼市和潘家園做買賣的,大多是那些挨家挨戶,拉著嗓子收破爛的,他們扎入北京老胡同拆遷的血脈中,能牽出魂魄來。

宋振忠收老物件這30年,這些朋友遍布京城,散落在市井之中,藏龍卧虎,自成江湖

「整個北京,我有300多個收破爛的朋友,分布在東南西北城,都很挂念我,他們一旦發現什麼老物件,就會立馬喊叫我去看看,他們都很支持我。」說這話的時候,阿龍的眼神帶著一絲安慰。

所以,阿龍總能在全京城,淘到很多人想也想不到,跑遍舊貨市場也買不到的東西。都是地道的老北京物件。

但即便是這樣用心,比起當時收藏宮廷文物的人,他在很多人眼裡也只算半個收破爛的。連親姐姐都強烈反對,說這是「花錢買破爛」。舊的門,碎了的老鏡子,生鏽破洞了的杯子。經常被姐姐前腳扔出去,後腳就得撿回來。

家裡已經被舊東西堆得太亂了,12間半房堆滿了舊東西,姐姐每天都要說,住在垃圾堆里。

「喲,阿龍又收到什麼寶貝了?」這樣的嘲笑曾經每天都能聽到。

展覽室的照片

除了蹲點拆遷區,宋振忠也會去別人手裡淘貨。潘家園火了之後,宋振忠偶爾也去去,發現東西賣得很貴。陌生人第一次去,隨便買點都可能因為不懂行路被黑。宋振忠錢不多,怕買到假貨,之後去那兒也轉得少。

可假貨哪裡都有。有一次,他在後海野攤兒上看見一個香爐,好多人圍著看,這個出100元,那個出120元,一個個很急迫的樣子。

他仔細端詳,又生怕被人買走了,趕緊說「一百六,我買了」。當時他身上只有20元錢,立馬給了大爺10元錢押金,便騎著車,飛似的從後海回到家裡,進門就跟媽媽說,「今天我看見一個剛出土的香爐,您快給我200元!我得趕緊取回來。」

沒想到第二天,卻發現,是一灘爛泥做的。收舊物的水很深,就算泡在裡面幾十年,買幾件假貨,被騙幾次,也屬正常,有時候會沮喪到奔潰,尤其是連續收到假貨的日子。

入行30年,靠的還得他是對這件事情的堅持。

60年代出生的阿龍,雖然祖上五代是老北京,但解放前老北京的生活對於他來說,隔一代就是隔一座山。要收服這些老器具,還得有點那時候的魂魄。

收來的老物件具體有什麼用途和故事,一竅不通的時候太多了。總歸得給他們編製起來,分門別類不說,還為他們一一建立檔案庫。

所以就得請教胡同里80歲以上的老人。有時同一個東西,老人們各有說法,於是一般至少要找3個老人,聽完大多數的故事,才能最終確認。

有些老人身體已經很不好了,宋振忠很擔心,有一天他收到一個從未見過的老物件,但是沒有人再和他講故事了。

現在的宋振忠,總是習慣穿著一件素衣,出沒於胡同里,眉目和善,目光有神,像是藏身於市井,不動聲色的武林高手。

他有一張清明上河圖般的老北京手繪圖,很多美國老外出過極其高昂的價格,他也沒有賣。其實他的任何一件收藏拿出去都可以換個好價錢,可他捨不得。

「過去,人家玩古玩,都說皇上用過的文物,是上品,可皇上才有幾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才是歷史。歷史不分上品下品。歷史無價。」

即便阻礙很多,阿龍最後還是依靠龐大的收藏數量實現了開老物件展覽館的夢。忠於過去的人,時間總會給他以厚待。

那些曾經嘲笑他們的人從沒想過,這裝了一屋子破爛玩意的老房子,竟會如此身價不菲。

2008年,阿龍的民俗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他找來了發小王金銘,做展覽館的大當家。

王金銘從小和阿龍一起長大,對這裡的每一件物品都非常熟悉。從過去的人怎麼吃一口飯喝一口水,到他們怎麼賺錢打買賣,他能講三天三夜的好故事。

展覽館被布置得像是一戶人家,很親近。像是胡同的拐角走錯了門,就穿越了。據說有時,阿龍年近八旬的母親會身穿一身艷紅唐裝,戴一串五彩佛珠,坐在正門的榆木太師椅上,神色安詳地看著前來參觀的客人。

這時候,王金銘會給大家沏上一杯老茶,像是過去日子裡那樣,對你說:來,來,過來坐。

這是一種過去的生活。

舊時候的燒水的銅壺,道光年間的糕點模子,寶麗來彩虹相機,摩托羅拉大哥大。在阿龍的展覽室,還有一個物品留言本,可以算是一本獨家版的國際雜誌了。來自全球的外國朋友們一次次來這裡留言。英語、法語、日語……

如今阿龍除了開民俗博物館,還在收集各種老北京的聲音。老北京叫賣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吆喝聲」。舊時京城社會底層的小商小販,在胡同里為了招攬生意、出賣手藝會在街頭巷尾,喊賣。

50多歲的宋振忠,到現在為止,已向50多位老師拜師學藝,其中年長師父有97歲的老大爺。

他還找來了自家4兄妹,組成了民俗吆喝師兄妹,正式出道,經常穿著老北京的衣裳,在外面給大家表演。其中宋振忠的大哥宋振華今年已經66歲了。

有一次,一位近80歲的老人看他們「表演」,誤以為真。

於是語重心長地拉著宋振忠的手說:「你明天還來嗎?"

看見宋振忠的衣服破了口子,老人還說:「明天在這個地方,我拿針線來幫你縫上。」

老人走後不放心,又返回來,硬要塞20元錢給他,讓他去補衣服。

葫蘆兒——冰糖的哎」「送財神爺來啦——請嘍」「哎!活鯉魚呀,活鯉魚……」50多歲的宋振忠依然還在堅持著守護民俗。

民俗博物館,民俗表演,宋振忠的下一個目標是開一家老北京民俗餐廳。

他說:「裡面要擺上老北京最有代表的民間老物,讓每一張桌子,每一個凳子都有一段歷史、一種文化,讓人進了店就有一種回到過去的感嘆:老北京啊!!」

30年前的破爛王,如今是收藏界頗有名氣的大爺,阿龍的故事在民間是一段傳奇。

曾經嘲笑他的人,如今都不得不佩服他。

就像他自己所說:「這些東西曾經又舊又不值錢,和垃圾沒什麼兩樣,不是我讓它們有了第二次生命,是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也不是我運氣好,是很多瑣碎的事情,很多人瞧不上,也堅持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網傳他是最丑富二代,身家過億把妹無數,真相卻是這樣
東北人別笑!南方人真的很能打
大清第一天才家族,建完圓明園後神秘沒落
島國這部大尺度動漫,適合跟兄弟一起看
這些片子竟說:允許出軌,才能帶來幸福婚姻

TAG:牛人班 |

您可能感興趣

他13歲拿奧數金牌20歲博士畢業,花20年擺脫神童標籤成頂級數學家
此人10歲上大學,13歲讀碩士,16歲讀博士,卻讀了八年都還沒畢業
23歲美術生畢業後開了一家鞋店,號稱從來不會撞款,半年收入30萬
834萬大學生迎畢業季:多地放寬落戶門檻搶人
5個老師教1名學生,他畢業的那天,這座「孤島」學校關門了…
美國23歲女老師性侵15歲男學生被逮捕 剛大學畢業就毀掉前途
畢業賣油條年入30萬,大學生擺攤賣油條=大學白讀了?
24歲大學生一畢業就來到這座小島上,一個人干9個人的工作
600年前大學生什麼樣,畢業後做什麼?
畢業三年,你的存款有27萬嗎?
一個人的學校:5個老師教1名學生,他畢業那天,學校關門了
畢業後啃老到47歲! 靠85歲老母親養他 哥哥暴怒:50歲後再也不給錢
這所學校美女太多,畢業後年薪最低50萬還包分配,網友:還要人嗎
泰國女學生畢業後,擺攤賣小丸子,一天只賣4小時卻月入1萬
95歲和孫女一起畢業,99歲成為最高齡博士,農婦實現夢想活到105
「火鍋店招服務員,年薪20萬+,要求985畢業」
北京公積金新政刷屏:22歲畢業,漂到33歲才能貸滿120萬!值得看
5月27日,36年前,新中國最早的18名博士生畢業了
大學畢業那年我去西部走了走|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詩選(六)
畢業20年的學生打老師,這個鍋教育真得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