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專訪華為萬飆:做PC華為技術及創新更有優勢

專訪華為萬飆:做PC華為技術及創新更有優勢

2017年6月7日,華為在CES Asia 2017展會上正式發布了MateBook的三款全新產品-MateBook X、MateBook E及MateBook D。三款產品設計不一,針對的人群也有很大差異,不過在國內的發售價格都相對親民,而且還隨機提供了終身使用的Office及USB Type-C擴展塢,大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新發布的三款產品中,華為Matebook X無疑是重中之重,這一點從發布會的時間分配也可以看得出來,而且這款產品的諸多新特性也比較能展示華為設計和技術上的實力。較為親民的售價及出眾的設計是這款產品的加分項,但作為一款定位商務的生產力工具,這款產品在實際應用中的是否能達到商務人們的要求還要通過實際上手應用方能得知,而且銷售表現也有待市場去檢驗。華為MateBook E則是去年MateBook的升級產品,在之前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優化。而華為MateBook D則是一款切入細分市場的產品,輕薄+大屏的設計對特定群體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發布會結束後,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運營官萬飈也在媒體間參與了專訪,回答了一些媒體記者們關心的話題。

華為進入筆記本市場到目前已經一年,對市場有了怎樣的體驗呢?此外今年的三款產品在面向的人群也越來越廣,而營銷策略方面華為是如何布局的呢?對此萬飈表示,在這個行業發現大家都在轉變,並把產品朝著越做越精緻的方向努力。而華為在這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經過幾年連續的積累和技術創新的優勢更能發揮出來,就像今天新發布的幾款產品,包括設計思路、工藝、智能技術都已經打通了。而華為本身也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在未來有信心和能力讓產品性能、體驗及設計,能夠進一步的發展。而且行業本身也會有很大的變化,我們很難想像未來兩年是什麼,因為世界在加速度發展。而這些變化一定會給筆記本電腦領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翻天覆地不是所有廠家都能跟得上,它必須有很強大的研發底蘊才能趕上這種變化和機遇,而華為在這方面有能力抓住這些機遇。

而在營銷策略方面其實自從去年MateBook上市的時候華為就做了很多思考。在MateBook上面不僅會To C,而且也會進入ToB的市場,並且有專門的團隊與分銷渠道一起去做。華為的三點創新除了產品之外很重要的兩點就是渠道的創新及營銷的創新。

本次國內發布售價相比國外更加實惠,那麼從利潤上面華為是怎樣平衡的呢?萬飆坦言:雖然因為近期原材料一直在不斷上漲,產品的成本壓力很大,不過為了讓更多消費者能體驗到最新產品,華為綜合考慮後最終選擇了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結合高附加值配送的策略。

華為對新發布的三款MateBook產品銷量是否有銷售目標呢。萬飆稱第一代MateBook上面我們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筆記本銷售渠道同手機存在很大差別,但通過華為的努力,MateBook在銷售及口碑上面都達到了華為的預期,進而為後續產品提供了信心,新一代產品也在柏林做了全球發布,不過數據是最難講的,事情也是一步一步做的,我們內部是有銷售目標,但目前並不像公布而帶來太大的壓力。筆記本的產業是巨大的,但創新方面則比較缺乏,因此造成了更新換代周期比較慢,通常要達到3-5年,而智能手機更新換代周期則是18個月甚至更快。我認為還缺乏有創新的產品,沒有刺激到消費者的慾望。當人工智慧、大數據,以及手機、穿戴等等這些產品的連接和互通,以及人工智慧更加懂消費者的時候,就會創造出很多新的空間和領域。

今天發布的三款MateBook新品,一款是二合一,兩款比較傳統。這樣的調整是出於對市場什麼樣的判斷呢?萬飈表示,筆記本有多種應用場景,二合一的場景就是去年發布的產品,適合某些時尚人群和商務人群對移動場景辦公,以及女性產品的用戶。而這次新發布的的MateBook X,面向的是時尚的商務精英,以及時尚的精英女性人群。大家看到有玫瑰金色。無論產品本身還是充電器都是非常小巧的設計,符合這一類的精英商務人士和女性朋友的需求。而MateBook D則在性能上更好,並且兼具輕薄及大屏的特性,對於一些初入職場,還有包括企業採購及對學生市場更為合適。

在台北電腦展上,基於ARM的晶元開始往筆記本電腦領域在進。華為在這方面是如何考慮的?是否會將自己的晶元應用到華為的筆記本電腦上?萬飈表示,目前華為MateBook晶元是和英特爾合作,而對於未來基於ARM架構永遠在線的這種特性華為也在保持密切的關注。從長遠來看,永遠在線是大勢所趨,但是華為短時間內不會做這種產品,我們會密切關注晶元它的性能給消費者帶來的價值,再去確定我們自己的策略。

新發布華為MateBook產品在LOGO上面只看到華為的英文標識,缺少了辨識度極高的花瓣LOGO,這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呢?萬飈認為華為的字體和LOGO都是華為標準的品牌展現的方式。而本次沒有用華為的LOGO主要是從工藝設計的思路考慮。因為華為的花瓣LOGO很漂亮,但是整體工藝比較複雜。如果去做鎦金的話難度比較大,我們在下一代也會考慮如何提升工藝水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極網 的精彩文章:

全透炫彩配金屬 長城魔鏡T600機箱評測
酷開U3B健康教育電視首發優惠直降300
CES Asia開幕 華為發布MateBook系列新品

TAG:天極網 |

您可能感興趣

Find X、NEX創新華而不實 華為:馬上發布更嚇人新技術
iwc萬國手錶創新工藝和獨創技術
刑事技術TRIZ創新及應用
專訪英國全球技術創新聯盟夥伴GTIP創始人:英國的科技趨勢正在引領全世界
華為向世界展示5G等產品技術創新
CESA專訪華為:創新背後是團隊努力的結果
畢馬威調查:中國CEO致力於通過投資科技創新技術以實現增長
育碧專註於XR技術開設XR:MTL創新工廠
通過技術創新驅動CAR-T製造優化
華睿科技喜獲2018LT中國物流技術創新產品獎
五大技術創新,讓你的建築項目更智能
專訪|英特爾劉茵茵:持續優化NLP服務,助推人工智慧創新和落地
華為被曝推出軟硬體協同新技術,創新力媲美P20 Pro三攝
華為董事長梁華:大部分商業模式的變革和創新都離不開ICT
CCIP著力打造中國優秀文化IP的創新融合平台
漢嘉設計:堅持提升建築藝術創作和工程技術的研發創新能力
新華三技術創新重構無界生態
特色專題:粵港澳大灣區「串珠成鏈」,科技創新有多強?
美國的顛覆性技術創新
BCCon議題徵集,引領區塊鏈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