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敢承認「心既是佛、心即是道」,因此「高推聖境」
圓覺自性就是我們心性的本體,也就是「華嚴經」所講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就是佛,佛就是眾生,三者一體。若真想見佛,不是要見到佛的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基督教說不崇拜偶像,佛教也是一樣不崇拜偶像,《金剛經》上說:「若人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但是,基督教講究不崇拜偶像,卻拜起了十字架。佛教反對崇拜偶像,為什麼又拚命拜佛像呢?其實不是拜佛像,而是拜自心。當你一念誠懇恭敬拜下去的時候,心無雜念,心即是佛。而且你把佛像當成真的佛拜,立假即真,萬法唯心,因為你的誠心,感應道交,自助天助,只要你的心造得出來。它就是真的,自然就有功效。
道在哪裡呢?不要向外找,就在你那兒,道不是修來的,它不增不減,只是你沒有認到而已,不迷,你就在道中間。學佛修道要怎麼修呢?依性起修,從自己的心性上開始起修,修行的意思就是修整自己的心理行為。循諸性起的意思就是中庸上所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先要明心見性,認識生命本有的自性,才能率性,才能自在。禪宗的五祖告訴六祖:「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沒有明心見性以前,不論你修什麼法,不管是顯教、密教,都沒有用。必須明了認識了圓覺自性,循諸性起,依性起修,最好成佛。
先要認定「心即是佛」。一般人學佛修道都在希求一個東西,都向心的外面去找,因此,犯了一個最大毛病--不敢承認「此心就是佛」,這是眾生的大病所在。人總是把佛、菩薩的境界幻想成非常高不可及,深不可測,所謂「高推聖境」。人都受幻想或回憶的牽制,就是不願面對眼前的現實。如果能夠很平實地認清平等的心就是佛,那又何必汲汲外求呢?
若能認清這個道理,那麼便能「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在任何時間,不起虛妄的幻想,此心就是那麼平靜就好了。假如真能做到了,這就是菩薩道,不須再念什麼咒,或是觀想、拜佛。這時就如蒼雪大師所說的:「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什麼是佛呢?心即是佛。什麼是道?平常心即是道。如何平常呢?平常就是不加任何的方法。「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非常平實,這是真正的觀心法門,正修行之路,這也就是禪,如來禪所標榜的法門。
整理自《圓覺經略說》
--------------
我們大家學道,搞了半天,就是想修出來這個東西,但它永遠出不來。下面八個字,「視之不見,近而易求」,一般修道的人,都在找這麼一個東西。講了一句明心見性,又去找明心,又去找見性,講一個道就去找道。如果你去尋找它,那離道已經很遠了,所以你看不見聽不見。「近而易求」,道就在你那裡,不是外面,不是佛菩薩給我們,也不是神仙、上帝給我們。老實講,上帝、菩薩、神仙,還是靠我們捧出來的,我們本身每一個人都是仙佛,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天帝,只是自己把這個生命的本來忘記了,所以說 「視之不見,近而易求」。
自性在哪裡?就在你這裡,不要另外去找,它很淺近的。我們一般人總是把這個道當成高遠的,那是錯誤的。禪宗祖師經常罵人「高推聖境」,學佛修道,把聖人的境界估計得太高了;自己的修養,已經到達那個邊緣,不敢承認,信心不夠。自己想,哪有那麼容易呀!釋迦牟尼佛還修了十二年,呂純陽也搞了一輩子呢!所以高推聖境也是毛病。實際上,道是非常平凡的東西,所以我常說世界上最高深的學問,就在最平凡的道理裡頭;最平凡的地方,就是最高深的地方。一般人知識越高,學問越好,越愛向不平凡處去找平凡的道。
《我說參同契》
--------------
天下這個道在哪裡?套用西方的宗教家說的:上帝在什麼地方?上帝無所在、無所不在。拿佛家來講,就是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就在這裡,在你的心中,不在外面。在道家來講,道即是心,心即是道。不過這個心,不是我們人心的心,也不是思想之個心。這個心必須思想都寧靜了,無喜也無悲、無善也無惡、無是也無非,寂然不動的那個心之體,那就是道。
我們的生命在用中,我們天天在用道,而自己卻見不到「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因為道太近了,道在哪裡?就在你那裡!不在上帝那裡、不在佛那裡、不在菩薩那裡、不在老師那裡,就在你那裡,在你的心中。心在哪裡?不是這個心,也不是這個腦子,你在哪裡就是在哪裡,可是人不懂。
道是不可須臾離的,並不是你修它就有,不修它便沒有。那就不叫做道了。譬如我們今天打打坐,修修道,到教堂禱告一下,上帝就保佑,不禱告上帝就跟我們分家。那算什麼?那不叫做上帝的偉大。我念了佛,佛就保佑,不念佛了,佛就不保佑,那佛不是勢利鬼嗎?那不是道!道在哪裡?道沒有離開過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隨時都在你那裡。「可離非道也」,不修它,它便跑了,修它,它便來了,那還叫道?我送紅包給他他就看我,我不送紅包給他便不看我,那不是道。道,你修也好,不修也好,它永遠在那裡。修道而得道的,不過把自己本來的找出來而已。不修道,不得道,像是你本來放在口袋裡忘了而已,那個東西還在那裡。
得道的人固然有道,但是一切眾生都有道;普通人也有道,只不過普通人沒有見到道,不明白這個道;得了道的聖人當然有道,但是得了道的聖人以為自己得了道,那就是個凡夫,不是聖人了。得了道的人跟普通人一樣,並沒有一個道的境界;真正到了最高位的人,忘記了自己的位置,那才真正是了不起!聖人如果自己執著得了道,他就是凡夫,不是聖人,不是得道的人了。一個普通人如果一下明白了道,他也立刻變成聖人了。
所以我說聖人的境界本來也很平凡,可是大家都被文字困住了,把聖人推得太高了,犯了「高推聖境」的毛病,把聖人的境界,故意塑造得太高太呆板了,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就是那麼平凡。最偉大就是最平凡。換句話說,也就是禪宗所說的不可以「高推聖境」,不可以把聖人的境界高捧得太過了。因為聖人的境界也是很平易、很通達的。天地間越是了不起的學問,越是平易、平凡,這就是不可「高推聖境」的道理。
《易經系傳別講》《易經雜說》
******
歡迎報名!2017年7-8月特別邀請早年師從南懷瑾老師,並在台灣傳授「南師親傳之108式太極拳」近四十年的李蔚亮先生親自教授太極拳,請識別下方二維碼進入了解詳情。
******


※南懷瑾老師:事到臨頭才後悔害怕就晚了,所以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南懷瑾老師:生髮陽氣、得到快樂最好的方法
※南懷瑾老師:很多人認為自己得道了,其實都在魔境中
※南懷瑾老師:我每晚給父母念《金剛經》《心經》,不念睡不著!
※南懷瑾老師:閻王易見,小鬼難纏
TAG: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
※診斷金牛座愛情小毛病!你千萬不要不承認!小心真愛因此離你遠去
※無論是顏值還是「踩屎感」,一切都沒毛病,「匡威」還是我爸爸!
※南懷瑾老師:凡事太過就錯了,過與不及都是毛病!
※如果你的手腳有這些「小毛病」,說明腎不好,再不保護小心腎衰竭
※口是心非,這三大星座男表面上是挑對方毛病,內心卻是非常的珍視對方
※讓張傑火的不是他的歌,而是他的老婆!網友:沒毛病
※警惕!無論是慢性還是急性腎衰竭,對狗狗來說,都是大毛病
※幽默段子:妻子對丈夫說:「你心不在焉的毛病可能會傳染的」
※島國人還真是會玩,明明說好刀刃上有毒,改不掉舔東西的毛病
※為何最後賈母選了寶釵,而不是黛玉?只因她的這個毛病不能忍!
※不是戒律太嚴,是我們的毛病太多了
※金惠珍:她問我是不是韓國的,我說是,她就踢我兩腳,網友:先問國籍,沒毛病
※孩子這些「壞毛病」,其實是聰明的表現,你家娃是不是?
※頭暈說輕鬆是小問題,若是大毛病你可得擔心了!
※寶寶的這些毛病看似小,但是做父母的絕對不能姑息!
※當心了!藥酒是「葯」不是「酒」,這些禁忌弄不清,真能喝出毛病來!
※老實人的四大命門,這些毛病不糾正,吃虧的永遠是你
※孩子的5個大毛病,縱容就是毀了他們,很多寶媽「心太軟」
※又是更衣室失控,切爾西的老毛病又犯了?這不就是老闆自找的嗎
※愛挑別人毛病是自卑 如何「拯救」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