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析基於生物相容性材料的3D列印骨骼修復技術

解析基於生物相容性材料的3D列印骨骼修復技術

骨骼修復手術致力於修復因外傷、腫瘤和先天畸形等原因導致的骨組織缺損。這類手術在以前是一種難度很高的外科手術,其中骨骼修復材料起到決定性作用。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骨骼修復材料已經逐漸從自體骨和同種異體骨向人工骨轉變,但是傳統人工骨不僅不易個性化加工,還有可能造成排異反應問題。

GIF/1333K

近些年3D列印技術大量應用於臨床醫學,新技術給骨骼修復帶來了基於生物相容性的人工骨材料。有別於傳統製造方法,3D列印製造的產品不受模具脫模的影響,產品結構可以具有多孔隙、不規則曲面、封閉包裹體等特點,能夠最大限度地還原病患骨骼原始形態。另外,拼接生物相容性材料,可以減 輕因材料排異反應對人體造成的傷害。3D列印技術能夠有效降低骨骼修復的治療成本,較大提升治療成功率,對於骨骼修復手術以及衍生的骨組織培養技術有著引領技術革命的深遠意義。

1 生物相容性材料

國際上,3D列印技術用於個性化組織工程支架和骨骼假體植入物的製造已經有不少研究和應用,其中材料主要分為金屬和非金屬材料,而本文所述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由於會與病患的機體產生恰當反應,而二者會在相互影響中直到達到平衡,或者生物相容性材料發生降解並逐漸消失。目前這類材料絕大多數是非金屬材料,包括醫用高分子材料和生物陶瓷類材料。

GIF/3K

1.1醫用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目前3D列印中最主要的材料之 一,其中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醫用高分子材料按照可降解性分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和非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這兩種雖然都具有生物相容性,但是其用途有較大差別。目前能夠用於3D列印技術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己內酯(PCL)和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等。在很多桌面級3D印表機中應用最廣泛的是PLA,其具有優異的生物降解性,最終降解產物只有水和CO2, 它也是作為最早研究的可降解醫療材料之一 。但是PLA的缺點在於強度較低、吸水性強且耐熱性差。對 於骨骼修復而言,通過3D列印製造的骨骼支架經手術植入病患體內,過快的降解速度使得沒有痊癒就開始降解,使得PLA在骨骼修復手術中具有一定的缺憾。

PCL是近期研究相對較多的可降解醫療材料之一,其自身分子鏈結構中的C—O和C—C鍵能夠自由旋轉,使其宏觀上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加工性。但是因為PCL缺少供生物功能分子或細胞識別的功能基團,也導致其作為生物醫療材料不利於細胞附在其表面生長。因此大量研究著眼於對PCL的改性,取得了不少可供臨床試驗的成果。韓國研究出一種與磷酸三鈣(TCP)相結合的PCL改性材料,結合TCP能夠促進骨再生且同樣可降解的特點以及PCL自身優勢,成功作為3D列印的骨骼修復材料植入實驗者體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圖1為通過熔融噴射工藝的3D列印方式生產的PCL骨骼支架。

Cai等利用電子噴射工藝列印了PCL的骨組織支架,並對材料進行了表面處理,使得材料獲得了良好的親水性,便於軟骨細胞的附著,加快軟骨再生。Lam等利用熔體噴射工藝同樣列印了以PCL為原料的骨與軟骨組織複合的支架結構,並分別將骨細胞和軟骨細胞種植在複合支架的不同位置,得到了兩種細胞分泌的細胞外基質。這些研究均通過改性方式對PCL的缺點進行了彌補,使得骨組織支架能夠有效培養出新的組織細胞,並用於骨骼修復手術當中,具 有實際的臨床應用價值。 生物可降解水凝膠是一種具有生物相容性且可3D列印的高分子材料,水凝膠本身是種含水量高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和力學性能非常適合用於代替軟骨組織。

另外,又由於這種材料具備基本的生物功能,例如:輸送養分和排泄代謝物,因此生物可降解水凝膠還用於製作組織工程支架以及藥物 可控釋放的載體。Tetsu等採用激光快速成型工藝使用PLA和聚乙二醇混合料,列印了水凝膠支架,並用於做骨細胞培養支架,該實驗支架具有較高的力學性能和良好的孔隙連接性,因此骨組織細胞在該材料上能夠快速生長,其被用於骨骼修復手術。張仁坤等利用3D印表機製備膠原蛋白-硫酸肝素仿生脊髓支架,驗證了該材料具有優秀的生物相容性,並能夠促進神經幹細胞的增殖與分化,為治療脊髓損傷提供了細胞載體。

生物相容性材料並不一定需要做到完全降解消失,其中醫用高分子材料中非降解材料的使用使得骨骼修復手術有了新的方向。目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包括聚芳醚酮、聚乙烯醇、超高摩爾質量聚乙烯,以及它們與納米羥基磷灰石的複合材料。目前非可降解醫用塑料在骨骼修復中的研究較少,劉瑞等採用碳纖維增強型聚芳醚酮植入下頜骨,並研究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最後發現與聚醚醚酮純樹脂相比,碳纖維增強型聚醚醚酮不僅有優秀的力學性能,而且植入後免疫反應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活性。雖然只是動物實驗,但是這項實驗足以驗證非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骨骼修復手術中應用的潛力。

與單一組分或結構的生物材料相比,複合生物材料的性能具有可調性。由於單一生物材料用3D列印製成產品會存在一定的不足,將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生物材料有機複合在一起,複合材料的各組分既保持性能的相對獨立性,又互相取長補短,優化配置,大大改善了單一材料應用中存在的不足;但是對於理化性質差異較大的兩種材料,如何利用列印的方法將它們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發揮它們組合的最大優勢也是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

1.2生物陶瓷材料

生物陶瓷材料與生物組織有著優異的親和性,並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學穩定性。其中一些具有高強度、低密度、耐腐蝕的生物陶瓷常被用於醫學骨代替物或者輔助支架。雖然生物陶瓷在醫學上的應用已經可以追溯到18世紀初期,但是自身材料的硬且脆的特點,使得加工難度很大,從而導致醫療成本高昂難以普及。隨著3D列印技術的發展成熟,部分生物陶瓷可通過3D列印的方式進行加工,不僅成型周期和成本都有所下降,對於其產品結構複雜程度更是有了巨大的提升。以往生物陶瓷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牙齒、骨骼緊固螺栓等簡單細小的零件上,而3D列印技術帶來的變化使得生物陶瓷材料更為廣泛地應用在下頜骨、髖關節、股骨等複雜的大型骨骼代替物。生物陶瓷材料主要用於整形外科、牙科和脊柱外科等領域,是一種非常具有前景的骨骼修復材料。

目前生物陶瓷材料主要有磷酸鈣、雙相磷酸鈣和硅酸鈣/β-磷酸三鈣等。生物陶瓷除了用於製造骨骼代替物,還可以通過3D列印製造骨骼組織支架。其中,羥基磷灰石做的支架能夠促進神經鞘幹細胞分化成骨細胞,雙相磷酸鈣支架中β-磷酸三鈣則有促進細胞骨性分化的作用,硅酸鈣/β-磷酸三鈣支架中的硅元素的釋放有利於促進骨樣細胞形成骨因子,進而促使細胞的骨性分化。從大量研究文獻中可知,生物陶瓷材料普遍具有與松質骨十分相近的抗壓強度和骨誘導性,不過,生物陶瓷材料由於採用3D列印,因此需要在高溫環境下進行,如果過程中對成型製品進行活性塗層或生物藥物的塗覆,會因為高溫失去活性。另一個缺陷在於一般生物陶瓷材料力學性較脆,抗剪切性差,所以目前3D列印的生物陶瓷支架還停留在硬組織上的應用。

早期使用熔融噴射3D列印技術時,硅酸鈣/β-磷酸三鈣液化後沒有凝固的能力,並且其與水混合會出現影響噴射效果的小晶粒,使得在熔融噴射3D打 印中難以實現該生物陶瓷材料的應用。袁景等採用一定濃度的檸檬酸與β-磷酸三鈣混合,發現在特定溫度下其β-磷酸三鈣可變成均勻的口香糖狀噴塗態,並能夠自行凝固,這使得β-磷酸三鈣可作為熔融噴射3D列印的基材,為3D列印製備骨組織支架做出了開創式的貢獻。隨後對於生物陶瓷在其他3D列印技術中的應用也有不少研究,黃志紅等分別利用光敏樹脂選擇性固化(SLA)、粉末材料選擇性燒結(SLS)、絲狀材料選擇性熔覆(FDM)、箔材疊層實體製作(LOM)等3D技術,將羥基磷灰石或磷酸三鈣用於製造人工骨,對比各種3D列印技術對於該材料的成型工藝的差異性,總結髮現骨組織支架製造較為適合採用SLS,而對於低成本的替代人工骨製造則採用FDM比較合理。

23D生物列印骨骼修復技術的應用

3D列印目前在醫學領域應用很多,極大地推動 了部分手術,尤其是骨骼外科類手術的發展。其中在 骨骼修復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三種情況:

(1)直接列印等比例的人工骨骼代替缺損部位;

(2)列印起校正、支撐或觀察等作用的手術輔助模型;

(3)製備骨組織工程生物支架。

這三種情況基本涵蓋了主要的骨骼修復手段,其得益於3D列印技術的普及和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研究,並且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新的應用會逐漸增多,給骨骼修復臨床醫學帶來深遠的影響。在骨骼修復中3D生物列印最直接的應用是列印 等比例人工骨骼代替缺損部分。張鈺等對人體內踝骨骼進行螺旋斷層掃描,把掃描數據轉換成3D建模,並通過3D印表機對其進行了個性化列印,獲得了內部是閉孔結構的脛骨假體。美國OPM公司也以聚醚酮酮(PEKK)為列印材料,將3D列印的假體替換了一名患者75%的頭骨,這個高難度成功案例為頭骨修復提供了巨大的參考價值。

在針對骨腫瘤的治療過程中,醫務人員根據患者CT值,通過3D列印技術列印出腫瘤的形狀,便能夠更直觀地觀察該腫瘤的界限,在術前進行手術計劃的制訂,另外根據列印的模型對其模擬手術操作,這樣可以為準確切除腫瘤和重建骨關節提供準確數據,較大地減小手術風險,提高治療效果。同時,利用生物相容性材料進行3D列印,將列印的骨關節代替物植入患者體內,準確還原患者骨骼缺損部分,減少後續的併發症,提高治療的成功率。另外,近幾年通過3D列印並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人工骨完全代替缺損骨骼還處在研究和初步應用階段,但是不少成功的案例已經證實在生物相容性材料的支架上塗覆生物活性物質或者直接由細胞列印的支架具有非常大的前景。

憑藉3D列印技術的獨特優勢,將其應用於骨骼 修復當中既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更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生物相容性材料雖然可以被用於臨床醫學的並不多,但是就目前所採用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就已經給骨骼修復手術帶來了較大地改善,能夠解決骨骼代替物排異反應,又能製備成骨組織支架成功培養骨細胞甚至幹細胞。除了能夠讓人工骨材料化學性質和生理機能均接近人體骨骼的同時,還兼具其優異的力學性能和一般加工方式難以得到的特殊結構,這都得益於結合了適當的3D列印成型工藝。因此重點研究結合3D列印技術與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命題,才能得到更有效更廣泛的骨骼修復臨床應用,造福人們的健康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生物物理所等解析單純皰疹病毒2型成熟核衣殼高解析度三維結構
骨腫瘤治療福音,上海硅酸鹽所3D列印功能性生物陶瓷支架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傳統藥材生物鹼抗微生物活性系列謎題解開
Allevi銷售用於骨骼再生研究的超彈性骨骼生物3D列印材料
生物護膚品與傳統護膚品的區別
新型生物活性材料問世 用於感染性創麵皮膚再生
無添加護膚品披上生物科技外衣,徹底告別化學試劑漂白和激素養護
生物物理所等首次解析2型單純皰疹病毒核衣殼高解析度結構
美大學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技術再造生物工程骨髓
水動力分選+生物酶解,聯美生物科技用獨創垃圾處理技術為綠色生活賦能
J Endod:2種生物陶瓷類封閉劑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潛力的比較
3D生物列印「易容術」使皮膚創傷士兵有望「重獲容顏」
俄科學家研發生物質原料製備乙烯技術
新型柔性光聚合物:實現高解析度3D列印,優化生物醫學應用
研究員開發可幫助3D列印人體軟組織的新型彈性可生物降解水凝膠
科研人員解析真菌棒麴黴素生物合成的分子途徑及調控機制
潰瘍性結腸炎黏膜癒合相關生物標誌物的研究進展
胚胎工程與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重點匯總
科研人員應用X射線CT掃描技術研究土壤結構和生物活動的相互作用
無添加護膚品披上生物科技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