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國維自殺:殉清還是殉文化?

王國維自殺:殉清還是殉文化?

1927年6月2日,51歲的大學者王國維突然在頤和園魚藻軒投湖自殺,這個事件立即震驚了全國知識界。由於死者是一位卓有建樹的國學大師,並且正值學術盛年,因此猜測他的死因成為知識界和輿論界都非常關心的事情。

在王國維自沉昆明湖後的第五天,他生前的良師益友、兒女親家羅振玉從天津趕來,到清華園進行弔唁。同時,羅振玉還帶來了遜帝溥儀的一道「詔書」。因為這道「詔書」,王國維之死被很多人順理成章地認為是「殉清」。王國維自殺兩天後,北京的《順天時報》就以《繼屈平(屈原)投江之後王國維投昆明湖自殺》為題,報道王國維「為勝國遜帝抱悲觀無愧於忠,赴頤和園以死自了傷心千古」。王國維的一些朋友,如清華校長曹雲祥也持這種觀點,認為他自殺是「殉清」。而王國維的學術知己陳寅恪其時也同意這種觀點,《王觀堂先生輓聯》之上聯「十七年家國久魂銷,猶余剩水殘山,留與纍臣供一死」就包含了這個意思。

但是,如果回顧王國維的生平,「殉清」的說法卻讓人感到懷疑。最容易令人產生疑問的就是,清朝1912年就滅亡了,而王國維卻到1927年才自殺,他為什麼要等這麼多年呢?另外,和一直蓄謀復辟清室的羅振玉、鄭孝胥、陳寶琛等人不同,王國維一生潛心學術,心無旁騖,和清廷並沒有太密切的關係。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王國維為了謀生,孑然一身踏上京師之旅。經過羅振玉的推薦,他被派在學部總務司「行走」,這應該是王國維在清廷擔任的唯一一個「公職」。但是,這其實只是一個虛職,王國維的實職,是學部圖書局的編譯,以及名詞館的協修。辛亥革命爆發後,王國維隨羅振玉東渡日本,再回來已經是1916年,一個新的時代了。王國維和遜清最親密的一次接觸,是1923年4月以「海內碩學」的身份「入值南書房」,充任遜帝溥儀的南書房行走。第二年,馮玉祥派兵將溥儀趕出皇宮,王國維的這段經歷也就自動終止了。

顯然,有限的接觸,並不足以成為王國維「殉清」的理由。雖然辛亥革命以後,王國維始終不肯剪去辮子,自稱「亡國之民」,但是他的「自沉」,卻絕非「殉清」可以解釋,必然隱藏著更為深層的內涵。

實際上,民國年間,王國維的「自沉」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個案,在他之前,有清末學者梁濟1918年在北京積水潭投水自盡,還有年輕作家王以仁1926年從輪船上跳海;在王國維之後,則有曾作為茅盾小說原型的青年作家顧仲起1929年跳入黃浦江;被魯迅稱為「中國的濟慈」的詩人朱湘1933年在南京采石磯投水自殺……

透過這些文人自殺的現象,我們無疑可以看到一個社會在轉型期間的重重危機。這種危機不僅是社會現實上的,更是文化思想和價值信仰方面的。而一向善於查看時代風氣之先的文人,也首先遭遇了身份認同和精神追求的矛盾。所有的困惑、迷惘、痛苦乃至自絕,也都因此而生。

這麼說來,王國維投水自殺,似乎應該更確切地稱為「文化殉節」。這其實也是關於王國維死因爭論里最著名的一種說法。而其中最有名的闡釋,又當推與王國維同為清華導師,且精神相通、過從甚密的陳寅恪在《〈王觀堂先生輓詞〉序》中的那一段感喟:「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

陳寅恪的說法觸及到了文化的本義。文,是傳播意義的載體,是故有「文以載道」之說。對於中國傳統文人而言,文就是上古以來代代相傳的詩、書、禮、樂等習俗制度與傳統經典。為「文」所「化」之人,普遍具有「謙謙」的「君子風度」,就像孔子所言:「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為「文」所「化」之人,也同樣具有表裡一致和人格統一的特徵,就像《大學》所言:「誠於中,形於外。」但是,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卻在空前未有之時代變局中日漸衰落,「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為天下後世所極哀而深惜者也」。

不過,也有反對者認為,陳寅恪的觀點,與其說是對王國維之死的解釋,不如說是他以自己的一種心態來觀照王國維的精神。實際上,王國維在自沉之前,曾留下寫給第三個兒子貞明的遺書一張。遺書非常簡短,只有一百二十二字。全無梁濟投水自殺前在《敬告世人書》裡面的那種慷慨大義,相反,卻是情緒消沉低落至極端。這是王國維性格悲觀所致,還是因為時代風氣造成的?而最有可能的解釋卻是,在王國維之死的背後,有著更複雜的歷史和社會原因。

1926年12月3日,王國維在鬱悶中迎來了五十大壽。其時,正值中國社會的又一次大動蕩時期。早在這年7月,北伐軍從廣州出發,一路打垮了吳佩孚、孫傳芳等軍閥。而在1927年,蔣介石又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屠殺共產黨人。面對如此混亂局面,吳宓絕望地在日記里寫下:「世局時變,江河日下。」和王國維同列清華園四大導師的梁啟超也悲嘆:「國事局面大變,將來未知所屬。」

如果說這些所引起的震撼還不夠強烈。那麼,1927年4月,張作霖在北京絞死李大釗,則重重地震動了北京乃至全國的知識界。在一個信仰強權的時代里,土匪出身的張作霖以政治原因處死了堂堂正正的北京大學教授,這讓京城的學人們感到危險就在眼前。梁啟超等名教授們為了避禍,紛紛開始籌劃逃亡。而王國維腦袋後面拖的那條長辮子,更是大大地增加了他在這兵荒馬亂的歲月里,隨時可能遭遇的羞辱與危險。有人勸王國維趕快把那條惹事的長辮子剪了。但是,王國維的回答卻是:「諸君皆速余剪其辮,實則此辮只有待他人來剪,余則何能自剪之者。」

寧可「留辮取禍」,也不肯自己剪掉辮子消災。是什麼原因讓王國維如此固執,居然置身家性命於不顧呢?從表面上看,王國維似乎表明了自己作為一個清朝遺老的愚忠,實際上,他維護的是作為一個獨立學者的尊嚴、一個真正士人的氣節。正如梁啟超在《王靜安先生墓前悼詞》中所說:「這樣的自殺,完全代表中國學者『不降其志,不辱其命』的精神。」「士可殺不可辱也。」對於王國維來說,辮子意味著尊嚴和氣節。在這一點上,他的自沉,與梁濟一樣,都有耐人尋味的精神與文化含義。

這就難怪梁濟的兒子梁漱溟,在聽說王國維投水自沉之後,「聞訊趕往目睹之下」,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先父昔年自沉於積水潭後,有知交致輓聯雲『忠於清,所以忠於世;惜吾道,不敢惜吾身』」,並且進而想到,此輓聯「恰可移用來哀輓靜安先生」。

對於王國維來說,清朝的滅亡,只不過是一個朝代的滅亡,這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並不新鮮,最重要的是保持傳統的文化精神之道。但是,在辛亥革命後的長期亂局之中,傳統的文化精神之道已經「無可奈何花落去」。

「艱難困苦,僅而不死」,多方面的打擊讓王國維漸漸喪失了通過國學來振興國家的信念。「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面對因為文化價值的斷裂而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王國維最終選擇用自殺的方式來保全自己的人格。從這個意義上說,王國維以及其他民國文人的自殺,雖然看起來消極,甚或有些無奈,卻蘊含了豐富和深刻文化意義。因為在他們的命運里,濃縮了一個過渡時代的困惑與迷茫。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參加過公車上書,鼓動過袁世凱稱帝,入過國民黨,最後加入中共,堪為民國第一奇人
才華橫溢民國四公子之首 袁克文賣字療飢
民國時期有哪些名牌大學
民國時期26所著名大學的校訓

TAG:民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殉清」還是「殉道」,國學大師王國維為什麼投湖自殺?
「殉清」還是「殉道」,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為什麼投湖自殺?
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最後殉清自盡
王國維逝世92周年:被誤讀的「殉清」悲劇,原是好友一手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