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中山與「大元帥大本營」

孫中山與「大元帥大本營」

在廣州市海珠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有一個幽靜的方形院落,在那裡,矗立著南北兩座主體大樓和一座莊嚴的門樓,這就是廣州大元帥府舊址,其前身為建於1907年的廣東士敏土(即水泥)廠,當時為我國第二大水泥廠。

從大元帥到非常大總統

1917年廣州大元帥府門樓

1924年3月18日,孫中山為分令各軍禁封鹽船事

致軍政部部長程潛訓令(部分)。

在大元帥大本營之前,孫中山曾兩次在廣州建立政權。1917年,張勳復辟失敗,段祺瑞把持北京政府,拒絕恢復中華民國國會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7月,孫中山率領駐滬海軍、部分國會議員南下廣東,聯絡西南各省地方實力派,樹起護法大旗。8月25日,非常國會在廣州召開,決議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設大元帥一人,在《臨時約法》恢復前,大元帥為國家行政元首,對外代表中華民國。9月1日,舉行大元帥選舉會,孫中山當選為陸海軍大元帥,帥府設在當時廣東士敏土廠內。後由於盤踞在廣東的桂系軍閥和政學系互相勾結,操縱非常國會,改組元帥製為總裁合議制,護法運動以失敗而告終。1918年5月,孫中山辭去陸海軍大元帥職,離開廣州。

1920年8月,援閩粵軍奉孫中山之命從閩返粵,打敗了盤踞廣東的桂系軍閥,重建廣東革命根據地。11月,孫中山自滬回粵。1921年4月7日,非常國會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政府非常大總統。接著粵軍攻下廣西,孫中山到桂林設立北伐大本營,準備北伐。但陳炯明蓄意破壞北伐,並於1922年6月16日發動反革命武裝叛變,圍攻總統府。孫中山登上永豐艦,堅持討逆,後得知北伐軍回師失敗,乃離開廣州赴滬。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

重建大元帥大本營

護法運動的失敗,使得孫中山重新思考及探索新的出路。1922年5月6日,孫中山在韶關誓師北伐,以許崇智率粵軍第二軍和梁鴻楷第一師及李福林任右翼,在陳炯明等發動叛變後,任命許崇智為東路討賊軍總司令兼第二軍軍長。同時,駐廣西的滇桂軍楊希閔、劉震寰、沈鴻英等部和駐西江的部分粵軍,響應孫中山的號召,組成西路討賊軍,出梧州沿西江東下討伐陳炯明。陳炯明叛軍潰敗,退出廣州,割據東江、潮梅一帶。收復廣州後,沈鴻英為製造江防事變,主客軍矛盾表面化,廣州局勢再度緊張。此時,為直系所控制的北京政府企圖趁機染指廣東,派人赴粵「慰勞」討賊各軍。孫中山不能容忍廣州陷入混亂之中,更不能允許北方軍閥插手廣東,遂應廣東各軍的邀請,於1923年2月21日回到廣州。

1923年3月2日,孫中山在廣州大東門外農林試驗場(滇軍總司令部)設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以下簡稱「大本營」),任陸海軍大元帥,4月3日帥府回遷至士敏土廠。大元帥大本營雖是在戰亂的形勢下產生的特殊的、不完備的政權形式,但卻「有如一個全國性的政府」。在這個政府中任職的大多數都是中國國民黨黨員、孫中山的忠實追隨者。

抗衡北洋軍閥政府

大本營產生於戰亂時期,所面臨的首要任務,即是領導討賊各軍,開展保護廣州革命根據地的軍事鬥爭。大本營建立後,沈鴻英在直系軍閥吳佩孚的支持下,於4月16日兵分三路進攻廣州。孫中山偕同楊希閔部滇軍、劉震寰部桂軍等組成討賊軍,攻佔瘦狗嶺,肅清了廣州外圍。後調駐江門的粵軍會同滇軍第四師,攻佔清遠,切斷了沈軍西北面退路,將沈軍逼退回廣西。而大本營則集中力量對付北路沈軍。孫中山於6月27日親赴北江指揮,次日全線出擊,打敗沈軍。5月9日,陳炯明殘部在東江再次叛亂,大本營為解除這一威脅,在財政嚴重困難、軍事力量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進行了一系列艱苦激烈的軍事鬥爭,終於1925年肅清叛軍,陳軍潰至贛、閩邊境。

在大元帥大本營成立後,對於北洋軍閥政府,採取的是抗衡與對峙的方略。對於直系軍閥插手、干涉西南諸省的行為,大本營在湘、桂、川、閩諸省,實行了與北洋軍閥政府的全面軍事抗衡。大本營與北洋軍閥政府的抗衡,客觀上節制了封建軍閥對外出賣國家主權、對內實行獨裁統治。

實行新策「以黨治國」

孫中山前兩次在廣東建立的政權,是以護法來維繫的,即以護法凝聚各派系各軍隊,以護法為鬥爭的方向和目標。孫中山受制于軍閥勢力,不能施展自己的革命主義與理想。而這次重建的大本營,是在孫中山確定了聯俄、聯共的意向之後建立起來的。孫中山放棄了護法的旗幟,逐步實施「以黨治國」的思想,以中國國民黨作為大本營的決策機關和領導核心,以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國民革命為號召,並為此而鬥爭。

大本營建立後,採取了一系列施政措施,如計劃引進外資、發展實業,提倡開墾荒地,改革吏治、改造社會,整理和改變為政風氣。大本營於1924年8月26日公布了《考試院組織條例》和《考試條件》,規定按五權憲法精神,考試權與行政權分離獨立,規定今後錄用各級官吏,都應以考試合格人員呈報大元帥批准後才能錄用。這是杜絕任人唯親的弊端,改革體制的嘗試。同時,大力發展教育。1924年初,大本營令將國立高等師範、廣東法科大學、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合并為國立廣東大學(中山大學前身)。大本營還公布《大學條例》,宣布政府除辦好國立大學外,允許創辦公立或私立大學,其目的是廣開辦學門路,促進教育發展。大本營還歡迎華僑回國投資辦教育,以造福社會與國家。另外,大本營還成立了法制委員會,進行司法改革;公布《臨時軍律》,整頓軍紀。在外交上,大元帥大本營有自己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一是實行聯俄;一是力爭「得以列強平等相處,及脫離國際帝國主義之政治、經濟的壓迫」。

1923年下半年,大本營與列強進行了長期的「關余」(是指當時中國每年關稅收入中扣除賠款、償付外債及海關經費後所剩的餘額)外交鬥爭,最終迫使列強讓步,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罕見的強硬外交。

大本營建立後,孫中山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進行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1924年1月,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內容的大會宣言。這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建立和國民革命統一戰線的形成。在國共兩黨的共同努力下,大元帥大本營以新的面目出現在中國民主革命的歷史舞台上,實現了歷史性的突進與飛躍。

1924年10月25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拘禁了總統曹錕,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11月13日孫中山北上,以召開國民會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相號召。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同年7月1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大元帥大本營結束使命。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兩次題額贈延安 一生不負「五老」名
周暉的《金陵瑣事》比正史還好看 生動記敘了科舉考試中如何作弊
高新偉:拓荒數十載,通關第一人——記王輝斌教授學術研究的成就與特色
民間檔案和實證研究

TAG:深圳微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歐文大本營
北大紅樓:新文化運動的大本營
外媒:中俄德等國大舉拋美債後,中國錢或正在美債大本營連下多城
珠峰大本營:窒息的土地
朱芳雨放大招 2大本土大將即將加盟!八冠王有硬實力叫板遼寧隊了
挑戰日韓系「大本營」 福田汽車東南亞銷量和口碑雙豐收
洪秀全、孫中山都是廣東人,廣東是推翻清王朝的發源地和大本營
眾大咖集聚《快樂大本營》,馬思純白敬亭鄧倫全來了
《快樂大本營》楊蓉韓雪吳昕馬思純比美,年齡最大的楊蓉反而最嫩
我的歐洲大本營 法國
《快樂大本營》開啟春季美食大作戰 韓庚自曝「戀愛經」甜蜜升級
吳磊《快樂大本營》化身孫悟空 熱鬧迎新春
快樂大本營吳亦凡 大玩遊戲壁咚
吳昕,《快樂大本營》的綠葉,變成了大家心中的女王
《飛虎極戰》黃宗澤、吳卓羲將參加《快樂大本營》,兩大男神合體上綜藝!
「飛馳男團」亮相快樂大本營 「神級技師」張本煜化身捧場王
《快樂大本營》張藝興攜偶像學員集結 元氣少年實力霸屏馬欄山
日喀則-珠峰大本營
中國木作手藝——最早的中國「御匠」大本營:香山幫
《快樂大本營》陷入「危機」,張大大成何炅謝娜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