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我被聰明誤一生

北宋文豪蘇東坡,在擔任徐州太守期間,用一首詞來描述他的日常生活:睡懶覺、值晚班、讀閑書、寫寫畫畫等等,最後用「佔得人間一味愚」這句話來表明心態。

蘇東坡還有一首《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可見在蘇東坡那裡,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最好還是多少有點「一味愚」。

可是蘇東坡小的時候就天資聰穎,志向不凡,曾經寫下一副對聯:「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1057年,二十一歲的蘇東坡和十九歲的弟弟蘇轍,跟隨父親蘇洵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結果三人高中。

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小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蘇東坡的試卷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蘇東坡在文中寫道:「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歐、梅二人非常嘆賞文字的精妙,卻不知道這幾句話是出自於那一本書。

等到蘇東坡來拜見,歐陽修就問他。蘇東坡微笑答道:「只要文辭精美,又何必去管它們出自哪裡!」

古人寫文章是要「用典」的,必須有來源,而蘇東坡為了文辭優雅就憑空生造了一個典故。

歐陽修聽後,先是目瞪口呆,最後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對朋友說:「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幾乎沒有人敢說蘇東坡的文章不好,但是他的仕途生涯卻一直不順暢,受過牢獄之災,一貶再貶,一直到當時人煙稀少的海南島。

回頭看看,也難怪蘇東坡發出這樣的感慨,「我被聰明誤一生」!

佔得人間一味愚

多次貶謫,一路顛簸,到達不毛之地,這對蘇東坡的健康和生活有負面影響,但是對他的心態的磨練起了極大作用。

蘇東坡在遭遇「烏台詩案」,出了牢獄後,他對人生進行了反思,但是沒有改變自己的本性,他決定要以愚人的態度接納人生中所有的一切,「佔得人間一味愚」!

在以後的貶謫生涯里,他欣賞異地的奇特風光,努力為百姓做些事情,寫詩寫文,翰墨丹青,甚至釀酒做菜,給後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老子也自稱「愚人」,但是讀他的書,感覺就像是一個人從天上斷斷續續地傳下來一些話語。

莊子眼光深邃,風趣幽默,見解獨到深刻,但是和這種類型的人接觸,有一種被透視的感覺。

蘇東坡卻不像他們,有更多的人情味,他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這個和電影《天下無賊》中的傻根的想法就很接近了,這就是「佔得人間一味愚」!

蘇東坡那裡,儒、釋、道三家是圓融的,儒家給人的生活提供一個框架和秩序,而道家和佛家則對個體的精神追求做了引導。

他的落寞或歡愉,是人生際遇使然,有悲有歡,有儒有禪,深參天地,乃悟常理。

「佔得人間一味愚」,就是儒家的「慎獨」,在沒有外部約束的情況下,也還是一個真愚人;就是道家的「自然」,赤子之心最難得;就是佛家的「無我」,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

「佔得人間一味愚」,可以使我們像蘇東坡那樣,不管經歷多少坎坷變故,依然瀟洒自在,生命不曾因為外部的摧折而放棄自身的進取和輝煌。

歡迎在文末發表留言評論,

也請別忘了動手點贊支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梁實秋:什麼樣的朋友值得深交
今日高考丨莫言:陪女兒高考
中國四大名園,你最喜歡哪一座
中英對照丨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古人的教子智慧,都濃縮在這些家書中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蘇軾: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