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哈佛商學院最後一課:如何獲得事業的成功與幸福?

哈佛商學院最後一課:如何獲得事業的成功與幸福?

【一】

什麼才是你想要的幸福?

白岩松說:除了幸福,我們似乎擁有一切,可是幸福在哪裡?這已是當下中國從個人到社會的大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時,周圍的人和很多書籍都會直接告訴你答案:要如何生活、如何選擇職業、如何選擇結婚對象。

各種聲音淹沒了我們內心的想法,也讓我們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於是向生活妥協,將就著從事著自己不喜歡的職業,生活波瀾不驚,想要改變卻無從下手。

那麼,如何才能確定,什麼才是你這輩子最重要,也是最適合自己的東西呢?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坦森指出,面對這些人生問題,沒有人能給出「特效藥和快速解決的方法」,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學會正確思考。

這個思考的過程,比思考的結論對我們的人生更有價值

【二】

哈佛商學院的最後一課

2010年春,已被診斷出患有癌症的克里斯坦森受邀為哈佛商學院畢業班的學生做演講,這是他為哈佛商學院上的最後一堂課。

藉助這個機會,他對所有人提出了衡量人生最重要的三個問題:

我將獲得事業的成功和幸福?

我與配偶、孩子、親戚和密友之間的關係是我永久幸福的源泉嗎?

我過著正直的生活,從而遠離犯罪?

在演講中,他的很多觀點都來自直面死亡時對「生命的價值」的感悟。

克里斯坦森把這次演講整理成書《你要如何衡量自己的一生》,書中沒有直接給出如何改善人生的答案,而是提供如何思考的方法,因為正確的思維方法往往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這也正是中國古話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下面我們分別來思考這三個問題。

【三】

如何確定獲得事業的成功和幸福?

史蒂夫·喬布斯有段話:

唯一讓人有工作滿足感的方法就是從事你認為偉大的工作,而通向偉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愛上所從事的工作。如果還沒找到這種工作,那就繼續找。不要將就,要跟隨自己的心,總有一天你會找到的。

我們醒著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工作上,但找到你喜歡的工作,你會覺得這一生沒有一天在工作

通常而言,高薪水、有聲望的頭銜等,是一份好工作的標配,每個人都想事業有成,有職業幸福感。

但法學家霍姆斯說:和內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顯得微不足道。那麼,如何衡量一份工作呢?

作者提議從三個維度來思考:

確定你的「重點」原則

職業中,對你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

如何找到這個真正激勵你的動力呢?作者提到,這種動力因素有:有挑戰性、獲得認可、責任感、個人成長

如果滿足這幾個因素,你將會愛上自己的工作。

為此,你應該問自己不同類型的問題,而不是已經問過的問題。比如,這份工作對我有意義嗎?這份工作會帶給我發展機會嗎?我將會被賦予更多的責任嗎?

正如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所說的,人生的強大動力並非來自金錢,而是來自學習、在責任中成長、為他人奉獻以及成就獲得認可

平衡周密計劃與偶然機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和職業規劃,但剛踏入社會就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也是不太可能的。

未來是不可預見的,生活是個動態過程,當你做好周密戰略時,可能又面臨新的機遇。

因此,還應該有「應急戰略」,根據你所處的階段,以及既有的工作體驗,做出相應調整。

話雖如此,但我們總是在走得太遠後,才意識到做出的選擇達不到預期的結果。對此,有一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避免這一點:「發現—驅動」,即「哪些假設條件需要得到驗證,才能說明這個戰略有效」。

例如:小美是一名職業女性和三歲孩子的母親。假設她現在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寫自己的公眾號,取得像別人一樣的成績。

可是她只能投入別人三分之一的時間來做這件事,卻定下和別人一樣的目標,這個量化目標真的適合嗎?

所以,忽略了假設條件的檢驗,目標就無法與自己的整體戰略匹配。

整體戰略就是基於自己現有的能力以及條件,相應地分配為實現目標花費相應的時間、精力等資源。這也就涉及下面講到的第三點:資源分配的問題。

合理分配資源

一個人的資源包括他的時間、精力和天賦。而如何支配你的資源,將最終決定你的人生戰略

時間的分配在於對目標的精確把握,而這正是我們所缺乏的。

不管是企業戰略還是個人生活戰略,都是從日常決定中產生的,它是關於如何安排時間、精力和金錢的決定。

眾所周知,喬布斯永遠只穿黑色高領衫加牛仔褲,為的是不花太多時間思考要穿什麼。

而喬布斯在公司資源分配問題上,更是如此:他不允許工程師把精力放在自認為的重點優先項目上,專註於一個目標——生產全球最好的產品,用科技改變人們的思維。任何與這個目標不一致的建議都要摒棄。

也就是說,在人生的資源分配上,重要的是明確優先順序,時刻提醒自己,什麼才是自己的人生目標。

這與李笑來的觀點不謀而合:我們要有活在未來的思維,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長、關注你真正愛的人,以及對社會真正有貢獻,才是幸福的關鍵。

【四】

如何確定與親朋好友的關係是你幸福的源泉?

有句話說,幸福並不取決於財富、權利和容貌,而是取決於你和周圍人的相處

大多數人忽略了與親朋好友之間的親密關係,總是說等事業穩定了,再經營家庭和朋友關係。

事實上,如果你疏於經營親密關係時,最終有可能只是「相交滿天下,知交無一人」。

因此,你要改掉這種思維:只考慮自己需要什麼,而沒有考慮對他人而言什麼是重要的。正確調整優先次序,多用同理心了解家人與朋友,投資時間陪伴他們。

【五】

遠離「邊際成本」錯誤

大多數人都以為,生命中出現重大決定時,都會閃爍著警示燈:請注意,你將面臨重要決定。幾乎每一個人都相信,此時自己必然會做出符合道德的正確選擇。

問題是:你根本看不到任何警告標誌。實際上,大多數人每天都會面臨一系列日常的瑣碎決定,然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會發現,一切都是從這些微不足道的決定開始的

這就導致我們往往不自覺地犯了邊際思維的錯誤:我知道原則是這樣,但這次因為情況特殊,情有可原,下不為例。

然而,邊際成本看似很低,但「僅此一次」的想法就像一個黑洞,會把你吸引進去,你永遠無法想像,鋌而走險的一小步,代價到底有多大

英國巴林銀行新加坡部門首席交易員尼克·里森,起初他的手下的一名交易員操作失誤,造成了6萬英鎊的損失。

里森沒有承認錯誤,而是利用錯誤賬戶掩蓋。為掩蓋損失,他下了一系列的賭注,卻損失連連,只得不停地利用這個錯誤賬戶,徹底走上不歸路。

事情的最終結果是,這家有兩百三十多年歷史的商業銀行出現13億美元的虧損,宣告倒閉。

最初「僅此一次」的一小步,沒人能想到如此嚴重的後果。

因此,作者說,堅守你的原則,永遠不要跨出第一步,以100%的堅持來保持原則要比以98%的堅持更容易

松浦彌太郎在《正直》一書中也指出:正直即是堅守自己的尺度

【六】

你將如何評價你的人生

《幸福公開課》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

想要獲得幸福感,最重要的是,認真思考什麼才是衡量你人生的正確標尺。克里斯坦森說:「上帝衡量我的人生的尺子並不是美元,而是那些我曾經影響過他們人生的人們。」

作者:葫蘆僧,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 的精彩文章:

《歡樂頌2》:邱瑩瑩為啥那麼招人厭?
睡前除了刷手機,這裡的每一本書都能讓你丟掉焦慮與煩惱
你這麼討厭邱瑩瑩,是因為你不敢正視你自己
擁有同理心,才是一個人最高貴的修養
學生時代沒讀過這9本書,你一定會後悔

TAG:精讀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科學獲得「幸福感」?
美科學家勇闖食人族,成功找到怪病的起因,後獲得諾貝爾獎
昂的造型:如何獲得成功?教你美髮加盟店經營
遠離瑣事,獲得成功的最好辦法
田馥甄:我唯一最美的夢,付辛博也因她而獲得幸福
學習佛菩薩的生命情懷,讓自己不再痛苦,獲得理想的幸福
慈禧的一技之長,成功的吸引了咸豐帝,獲得了專房之寵
女人如何才能獲得幸福的婚姻呢?
獲得幸福是人生的終極目的嗎?
如何讓獲得財神爺的寵愛?
科學解釋:為了獲得長期有效記憶,你必須「欺騙」海馬!如何做?
「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有哪些成就,獲得過諾貝爾獎嗎?
如果二戰德國獲得了勝利,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呢?專家:福禍相依
洛桑陀美上師:「信心是獲得一切成就的根本」
目前科學家最感到棘手的幾大謎題,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未必能解決
康熙最早的女人竟然是家奴,獲得百倍寵愛,為何生子後就被失寵?
自卑的姑娘如何獲得幸福?
佛教故事:布施的功德,獲得天人的福報!
這幾個生肖告訴大家如何獲得成功 值得借鑒學習
馬雲獲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