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未婚女子在行刑前,為何先要被破除處子之身,原來秘密在這裡
中國封建社會,女子的地位有目共睹。在男權時代,三從四德是女子必修的功課,唯有相夫教子才稱得上賢淑善良。所以在很多史料記載中,女子的地位一直是處於社會底層。
她們在男人的眼中,不過是一件衣服罷了,需要的時候穿在身上,不需要的時候隨意丟棄,由此才有了男人修葺的「七出」理由,也就是有七種借口,男人可以任意趕妻子出門。
但這還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那些犯了罪或者是蒙冤入獄的女子,她們悲慘的命運才更值得人們同情,因為她們被關進了牢房之內,不僅要經受各種刑罰的懲處。
如果是處子之身,還需要將其貞潔之身破除,古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這還要從女犯人所受到的懲罰說起。古代女子一旦身陷牢獄之內,其悲慘的命運簡直無以言表。比較有名的懲罰諸如「坐木驢」、「鐵蓮花」等等聞名後世,尤其是坐木驢,其形象的名字稱謂,對女人殘酷的折磨,更為世人所熟知。
翻閱古代刑獄歷史資料可以得知,所謂的「木驢子」,一般是一張圓長型的木板,下面安裝有四條支撐的木驢腿或滾輪,整個外形似驢背部,有弧度,又有條凳的功能。最讓人驚恐的是,在長木板的正中間,都要安裝一根向上豎起的圓木橛子,橛子粗約二寸,長約一尺,這也是 「木驢子」刑具名稱的由來。
等到女犯被判處死刑時,驗明正身之後,她們身上的衣物就會被全部去除,雙手牢牢捆綁,被人抬上木驢子上面,特定部位正對那根圓木橛子直插下去,同時為了防止她們因為疼痛而掙扎,獄卒還要將女犯人的雙腿用大釘釘在兩旁,然後被人抬著上街遊行。
這一點在描寫宋朝人的名著《水滸傳》一書中也有所反映,對王婆的懲罰有較為詳細的描述,王婆因為撮合潘金蓮和西門慶,而犯下了大錯,所以最後被治罪的時候,就曾遭受過這樣的一種懲罰,不過她也是罪有應得,誰讓她沒事愛管閑事呢?
有時某些地區為了達到對女子心理壓力的目的,還特意會準備一些帶刺的荊條,遊行的過程中一邊抽打那些犯了罪的女人,一邊逼迫其大聲高喊:「奴家某氏,於某月某日犯下風流之罪,於此木驢子上遊街示眾,警示眾人,莫如妾身之下場!」
有人會問,騎木驢子和破除女性的貞潔之間有必然的關係嗎?
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說在古代社會,那些還未婚配的女子,在受到最後的懲罰之前,將其貞潔破除掉,是一種不成文的規定,一方面是為了給那些女子心理上以痛苦和震懾,這樣在遊街的時候不敢過於反抗。另一方面,破除了女子的貞潔之身,有助於將她們抬上木驢,否則女子身上嬌嫩的器官,會因為承受不起木驢的折磨而過早死亡。這樣就沒有興趣可言了,對於那些愛看熱鬧的人士來說,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慶幸的是,時代在發展,文明在進步,這些令人痛恨的刑罰早已被淘汰了,雖然有些女子犯下的罪行確實令人可氣。但在處罰上,還是感覺文明一些好,少了身體上的折磨,一樣可以達到懲戒的目的。


TAG:時光逸想 |
※古代判定女子是否為處子之身的守宮砂是怎麼做出來的?是否有此依據
※古代守宮砂到底是什麼?它真能判斷女子是否處子之身?
※女子懷上雙胞胎卻全然不知,醫院一查發現她還是處子之身
※她美若天仙,曾瘋狂追求溥儀,被拒後終身未嫁,至死仍是處子之身
※公主出嫁幾個月還是處子之身,對此事,皇帝父親情急之下想一妙計
※古代如何一眼辨別女子是否是處子之身,簡單卻殘忍,少數人還在使用
※古代檢驗女子處子身的守宮砂,真那麼神奇?宋朝女子卻因此遭侮辱
※她是金庸勾勒最慘的女子,武功很厲害,卻至死都是處子之身
※古代女子的「守宮砂」真能鑒別處子之身?別再被古裝劇騙了
※文綉入宮9年依舊是處子之身,與溥儀離婚之後,終說出一個大秘密!
※古代女人出嫁,為證明處子,有項檢查必須要做,否則不被男人接受
※歷史上守了一輩子寡的皇后,嫁給親舅舅,至死都是處子身
※她嫁給了皇帝舅舅,美麗賢惠無比,生了太子,死後竟然還是處子身
※史上唯一和皇帝離婚的妃子:結婚九年還是處子,被衛道士譴責至今
※此人被譽中國紙幣之父,當官後瘋狂買妻,但離任時妻子都是處子身
※非處子之身不得入伍:印度對女兵這奇葩要求是為啥?
※明朝最凄慘的公主,生前嫁肺癆鬼,以處子之身守寡至死,十分可憐
※《延禧攻略》順嬪早已不是處子之身,那她進宮時是如何躲過驗身的?
※史上最悲慘的皇后!生前被迫嫁給舅舅,死時仍是處子之身,死後竟被奉為花神!
※據說結婚前是日本演藝圈唯一的處子之身,長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