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紀念宗其香誕辰百年:中國水墨蕩漾西方光影

紀念宗其香誕辰百年:中國水墨蕩漾西方光影

南國秋香(國畫) 67.7×76.5厘米 1984年 宗其香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2017年宗其香家屬捐贈)

「總有些藝術家,曾以一腔熱血投入藝術,以赤子之眼觀看世間,他們通過筆墨與色彩留下巨大的精神財富,卻被歷史過早的淡忘;他們雖稱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美術史上的失蹤者』,但卻在後世未能得到充分的發現與研究。在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宗其香先生就是這樣一位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于洋說,作為央美百年歷程的同齡人,宗其香的人格與藝術影響了諸多美院學子,也融入央美精神的文脈傳承之中。6月27日,「共美其香:宗其香百年誕辰紀念展」在中央美院美術館開幕,「民生關切,家國情懷」「夜映生輝,墨色之光」「風土南國,晚來異彩」3個單元,呈現了宗其香各個時期的重要代表作及水彩、速寫、木刻、生平文獻等130餘件,完整梳理了他的藝術探索之路,展現了其獨特的藝術體系。

專攻夜景

為山水畫發展拓出新境

宗其香(1917—1999)是20世紀中國畫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長人物、山水畫,尤長夜景,是我國最早用西方繪畫改造中國山水畫而取得重要成就的藝術家。

宗其香自幼家貧,但酷愛塗鴉。他1939年考入中央大學藝術系並師從徐悲鴻,隨後開始了中西美術融合之路,歷任國立北平藝專講師、中央美術學院水彩教研室主任、中國畫系山水科主任,與葉淺予、蔣兆和、李斛、郭味蕖等共同組成了央美中國畫現代體系的攻關團隊。宗其香藝術中鮮明的時代性和社會責任感,源自於他對世間疾苦的深刻關切,早年艱苦的成長環境使他對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感同身受。早在20世紀40年代,他創作的《秋風裡》《朱門之外》等一系列作品,即反映了勞苦大眾的現實,充滿了悲涼與苦澀的味道。同時,「艱苦萬狀的嘉陵江縴夫」也曾是他反覆研究和創作的課題,這不僅是他在重慶生活所感受到的現實景象,也是他同情和關切勞動者的情感表達。宗其香還有過幾次軍旅生活經歷。1945年,他進入昆明美國盟軍總部工作,由他繪製的抗日宣傳畫被大量印刷,經陳納德部隊的飛機一批批空投至日軍陣地,以瓦解分化日軍鬥志。1949年,宗其香任第三野戰軍美術教官,為部隊培養了大批美術人才。

宗其香一生堅持探索中西藝術的融合,以水墨與色彩表現漁火搖曳的川江夜景是他藝術風格成熟的標識。「1939年,22歲的宗其香流亡求學到重慶,考入中央大學藝術系。情感的挫折與孤獨窮困,使他常常於暮色之中徘徊在嘉陵江畔。面對迷茫幽深的山城與嗚咽流淌的江水,他觸景生情創作了嘉陵江夜景水彩畫。在將夜景水彩畫隨信寄給徐悲鴻後,他得到了徐先生的賞識和建議:『古人畫夜景只是象徵性的,其實並無光的感受,如《春夜宴桃李園圖》等。你是否試以中國畫筆墨融化寫生,把燈光的美也畫出來?』由此,在夜景中探尋墨色的豐富變化,捕捉與表現黑暗中光亮的不同層次與色階,使宗其香找到了藝術創作的突破口。」于洋介紹,宗其香1942年在重慶舉辦「重慶夜景」山水畫展時,徐悲鴻親自主持開幕式並著文道:「宗其香用貴州土紙、用中國畫筆墨作重慶夜景燈光明滅、樓閣參差、山勢崎嶇與街頭雜景,皆出以極簡單之筆墨。昔之言筆墨者,多言之無物,今宗君之筆墨管含無數物象光景,突破古人的表現方法,此為中國畫的一大創舉,應大書特書者也!」6年後,宗其香又在北平辦展,再度引發畫壇側目。

新中國成立後,宗其香繼續對夜景畫進行探索和研究。他踏遍祖國的山川江河,先後以三峽夜景、黃浦江夜景、廣西夜景、灕江夜景、武漢夜景等為題材進行了創作。「在20世紀中國畫變革的圖譜上,宗其香先生補傳統之未足,取夜景為專攻,為山水畫的發展拓出了一方新境。」范迪安說。

不囿成法

畫家要有多種才能

在徐悲鴻的眼中,「以中國筆墨用西洋畫法寫生,宗其香、李斛是兩個成功的典型」。除鑽研夜景外,宗其香對少數民族題材也進行了具有現代性的探索。上世紀60年代後,他開始到各地寫生,從北京出發到廣西,經湛江、融水、柳州、桂林到南寧,再由昆明、大理、麗江、中甸到西雙版納,一路創作了大量以少數民族地區風土人情為題材的作品,畫中充滿了熱烈濃郁的生活氣息。80年代後,他的畫面構成和布局更為大膽,注重色彩與物象的結合,與他前期的作品大大拉開了距離。

宗其香在教學中也重激發創新,使很多學生投入具有創新意識的實踐,不拘於傳統表達而將更多可能性付諸傳統筆墨之中,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國畫人才。「宗其香的藝術探索,是與其學院教育思想緊密相連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教學,強調藝術、生活、創作三位一體的培養目標,和速寫、白描、臨摹、默寫『四寫』的能力訓練方法,從靜物寫生到戶外寫生,宗其香的教學十分注重細節,不囿成法,從構圖取景到現場指導無不躬親而為。」于洋說,作為師者,宗其香溫和親切,嚴謹博學,學生對他的印象和評價是「言語不多、剛直不阿、學識淵博、謙和專註、興趣廣泛、瀟洒浪漫、風趣幽默,既有藝術家的儒雅風範,又不失和藹可親。」

宗其香要求學生,「畫畫要事先想好主題,表現什麼、什麼最打動你,首先打動自己,你畫出來才能打動別人,畫畫的人要具有演員、導演、舞台裝置的才能」。已70多歲的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教授賈又福,至今仍記得與恩師學藝的點點滴滴。「宗先生曾多次對我有過極其嚴厲的批評,他在給我上創作課時,指著我說:『賈又福你就知道死用功,對大自然的豐富多彩麻木不仁,扎一錐子不流黃水,總是用別人的眼睛看世界,沒有一點點個人的新鮮感受。』他用手指著窗外說,要熱愛身邊的一草一木,要用自己的腦袋思考,要有自己的認知。假如沒有宗先生這樣多次恨鐵不成鋼的教導,我今天可能還是一個懵懂的人,可能還一無所成。」賈又福說,正是因為有幸遇到了這樣的恩師,至今仍不時自省,不斷追求,不敢稍有鬆懈。

展覽開幕時,住院月余剛剛出院的郭怡孮「激動得整晚沒睡著覺」。郭怡孮的父親郭味蕖和宗其香同是徐悲鴻推薦的教師,由於這層關係,他對宗其香有著極其親切的感覺。「有一次宗先生到桂林的一個溶洞寫生,我看到他抱著鐘乳石一下子就要掉眼淚的感覺。那天他們去了三個人一輛車,後來由於溶洞內漲水了出不來,宗先生抱著鐘乳石呆了一夜。等他們第二天早上出來時,汽車零件都被村民拆光了。」在郭怡孮看來,老一輩藝術家對待生活、對待藝術的態度是今天的藝術家們應該著重學習和吸收的精髓。

重新品讀

研究梳理還遠遠不夠

黃苗子曾說,宗其香是被遺忘了的藝術名家。其實在中國畫的發展歷程中,很多藝術家都被歷史沖刷得名聲淡然了,可是當我們重新梳理就會發現他們原來是極其珍貴的寶石。宗其香雖然屬於徐悲鴻學派的組成部分,但他有自己的特殊貢獻,他通過筆墨與色彩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宗先生強調優秀的藝術作品應體現淵博的學識,蘊含深厚的民族精神。他的創作不僅刻有鮮明的時代烙印,也展現著他個人的畫學思考。重新品讀和分析這些作品,是為了探討中國畫今後怎麼走、怎麼走得更健康、怎麼開拓新的藝術面貌,這有助於我們對中國畫的發展方向、道路、命題做新的思考。」中央美院教授李樹生說。「宗其香先生還是記錄生活的高手。記錄生活應該是我們傳統繪畫里很重要的內容,但是長久以來人們卻把這項內容忽略了,所以中國畫才會逐漸發展得程式化、漫畫化。」中央美院教授傅以新說。

「舉辦宗其香百年誕辰紀念展,不僅是為了使今人學習宗其香先生鍥而不捨、勤勉從藝的精神,更是要讓這種革新意識與探索經驗成為當下中國畫教學與創作的啟示。宗其香先生性情溫厚,不求聞達,但平生視藝術為生命,近自然以怡養胸襟,於創造中寄注雄心,並以奉獻社會為己任,這種德藝並馨的品格正是中央美院前輩名師的風範所在。」范迪安說,中國美術史對於宗其香夜景山水的生成、發生、演變以及藝術語言、繪畫技巧、美學追求所做的研究還遠遠不足,仍需進一步梳理、策劃和展現。

本次展覽得到了宗其香家屬的大力支持,他們將一大批具有學術研究價值的作品和文獻捐獻給中央美院美術館永久收藏,涉及宗其香創作的各個重要方面,包括中國畫、水彩、版畫、速寫等,體現了宗其香極高的藝術造詣和成就。其中,宗其香早期木刻集和大學期間速寫本、淮海戰役戰地速寫本,尤其是徐悲鴻為宗其香所作的題詞書法作品,也為中國近代美術史的相關研究提供了珍貴文獻。同時,宗其香家屬還為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捐資100萬元設立研究生獎學金,以激勵他們繼承老一輩藝術家的探索精神。

本次展覽入選文化部「2017年度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同時也是中央美術學院「百年輝煌」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文化報 的精彩文章:

這些項目有望躋身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項目
聊聊山水詩與山水畫

TAG:中國文化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五台山水墨畫名家|李春泉墨韻《五台聖境圖》
雪後的西湖 古典水墨中國畫
國畫水墨花鳥畫,四尺斗方《年年有餘》《春江水暖》《暗香》等
名家│水墨奇絕光影的國畫大師
春天裡的徽州,在中國水墨畫里看風景
臻品水墨·陝西青年中國畫四條屏展
山水畫家王兆吉——水墨渲染《五台山聖境圖》
五台山書畫藝術家|王兆吉水墨渲染《五台聖境圖》
漢橋話畫:夏圭《溪山清遠圖》宋代江南水墨山水畫
這個英國人,用水墨風拍了十年中國黃山!
水墨三國古韻悠然 國風大觸徐超淵助陣《墨三國》
梵天畫鋪之 《國畫》水墨江南
中國9大最美水鄉,在水墨畫里穿梭徜徉
水墨古鎮:西塘
國畫清風雅集:李可染水墨中的光影
文藝馥心:走向世界的水墨名家——黃建南
陸汝浩 驚艷了全世界的中國水墨動畫宗師
龍珠超水墨風圖賞:最有國風的還是花果山水簾洞齊天大聖孫悟空!
水墨者歌第十期——電影《無問西東》中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剛毅堅卓,自由民主學術的巔峰
西鳳酒助力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樊帆《獨坐千年》水墨畫展在香港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