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西安事變捉蔣主將,事後隱姓埋名,後坐冤獄27年
西安事變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但華清池捉蔣經過仍然撲朔迷離,時至今日,史書上、報刊上、影視上介紹西安事變時,很多仍採用斯諾《西行漫記》所引用的孫銘九回憶,以致以訛傳訛。那麼,歷史真相究竟如何?
張學良與楊虎城一同製造「西安事變」
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為「停止內戰,一致對外」而發動的「西安事變」,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但華清池「捉蔣」經過仍然撲朔迷離,莫衷一是。
華清池「捉蔣」經過為何撲朔迷離?
張學良將軍親口面諭,由上校營長王玉瓚率衛隊第一營步兵連(含手槍排)和騎兵連,去華清池完成「捉蔣」任務。由於「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先是提升了王玉瓚、孫銘九等有功人員,後又擔心執行「捉蔣」任務的衛隊第一營官兵會遭到國民黨當局迫害,每人發了一筆安家費,遣散參加「捉蔣」的主要官兵,王玉瓚離開了東北軍,隱姓埋名,遠走雲貴。1949年王玉瓚任雲南省榮軍第23臨時教養院院長時,參加了雲南起義,1950年本人要求回祖籍遼寧省黑山定居,隨後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因他是國民黨軍上校,以「歷史反革命罪」被錯誤判處有期徒刑12年,在撫順監獄服刑。王玉瓚刑滿釋放後,又戴著「歷史反革命」帽子,被送到偏僻山溝里管制勞動15年,直到1979年「地富反壞右」全部摘帽,他才恢復人身自由。因此,張學良衛隊第一營官兵執行「捉蔣」任務的真相,長期以來鮮為人知。
執行華清池「捉蔣」任務的主將是王玉瓚
根據親歷者王玉瓚的回憶,1936年10月23日和12月4日,蔣介石為督令張學良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的西北軍,配合中央軍「進剿」北上抗日已到達陝甘寧邊區的中央紅軍主力,兩次到西安,他的行轅都設在臨潼縣南門外華清池內,蔣介石只帶了貼身侍衛二三十人,守衛華清池的都是張學良的衛隊第一營。王玉瓚根據張學良的要求,派王世民連長率步兵連負責守衛華清池頭道門和附近公路,派邵興基連長率騎兵連駐十里鋪,擔任從十里鋪到臨潼城的巡邏警戒,派金萬普排長率領的手槍排駐灞橋鎮,擔任該地警衛。蔣介石到達後,進入華清池的二道門以內和行轅五間廳的守衛,均由蔣介石貼身侍衛擔任。
華清池「捉蔣」的具體經過
華清池「捉蔣」的經過是:12月11日下午4點多鐘,張學良與蔣介石談話後,從蔣介石住處五間廳三號房出來,走到頭道門時,王玉瓚正在那裡值勤。張學良說:「王營長,跟我回城去!」王玉瓚奉命來到西安市金家巷一號張公館,當時客廳內就張學良和王玉瓚兩人,張學良態度鎮靜地說:「命令你去把蔣委員長請進城來,要抓活的,不要打死他。」王玉瓚立即堅定地回答:「保證完成任務。蔣委員長的衛隊只有二三十人,華清池外憲兵也只不過幾十人,我用步、騎兩個連三百多人的兵力去包圍,保證捉來。」張學良滿意地瞧了瞧王玉瓚,又以深沉的口氣說:「明天,你死我死都說不定,要有思想準備,要作好行動部署。」頓了一下,張學良又說:「你和孫銘九要互相協助,做好這件事。你們一營是華清池行轅守衛者,應先行動。」講到這裡,于學忠軍長進入客廳,他神色急迫地問:「一切都準備好了嗎?」張學良沒有立即回答他,囑咐王玉瓚改穿藍色棉軍服,以便與蔣介石的貼身侍衛著黃色軍服有所區別,說:「具體事情由譚海副官長告訴你。」王玉瓚退出客廳後,找到譚海,把張學良的話轉告他,譚海說:「好!開始時間是明天拂曉,你先換衣服吧!」譚海讓侍衛把藍色棉軍服取來,王玉瓚邊換衣服邊想:我不能回家過夜,也不能回華清池,萬一走漏風聲,叫蔣介石跑了,可就誤事了。當夜,王玉瓚就在譚海辦公室內椅子上坐了一陣,又上床躺了一會,可他一點也不想睡,心裡總思索著如何完成張學良交付的重任。
12日凌晨2時許,王玉瓚乘三輪摩托車離開張公館到十里鋪,叫醒邵興基連長,傳達了「捉蔣」命令,並令騎兵連包圍華清池外圍地帶,逮捕一切外逃人員,隨後又趕往灞橋鎮,命令金萬普排長帶領手槍排戰士迅速趕往華清池執行「捉蔣」任務。同時,與10日晚剛進駐灞橋鎮的張學良衛隊第二營孫銘九營長約定,以三聲槍響為號,第二營的王協一連50人即趕往華清池助戰。接著他趕到華清池頭道門,找這裡守衛的步兵連連長王世民,命令王世民把馬體玉、匡德潤、王金銘三個排長找到一起,部署「捉蔣」行動。馬體玉說:一排有一班人,與憲兵住里外屋,怎麼辦?王玉瓚答:先下他們的槍,然後派人看守,不讓他們出屋。王金銘說:在華清池外西側禹王廟內,還住著一些憲兵。王玉瓚令王世民連長派人去收繳他們的槍支,不讓他們外出。
一切安排妥當後,王玉瓚帶領王世民、馬體玉、匡德潤、王金銘和步兵連全體戰士,進入頭道門,頭道門哨兵是馬體玉排的,沒動聲色就趁夜色摸向二道門。留在二道門外的步兵連戰士,急著嘩啦嘩啦往槍內裝子彈,王玉瓚怕二道門內蔣介石的貼身侍衛發覺,就小聲對馬體玉說:「別讓他們先上子彈,聽我槍響,再動作趕趟。」此時,約凌晨4時許,王玉瓚向二道門內一看,有一個蔣介石的貼身侍衛在來回走動放步哨,便舉起手槍,連打三槍,命令步兵連戰士開始進攻,同時是通知孫銘九率衛隊第二營王協一連官兵趕來增援。
王玉瓚第一槍就把放步哨的那個蔣介石貼身侍衛打倒,率領王世民、馬體玉等步兵連官兵衝進二道門。守衛二道門的蔣介石貼身侍衛們被槍聲驚醒,他們憑藉門窗作掩護,拚命開槍還擊,頓時二道門內槍聲大作,子彈橫飛,步兵連官兵奮勇攻進。王玉瓚和王世民利用廊柱黑暗角落作掩護,翻過荷花池,繞過貴妃池,躍到五間廳前平台上,看蔣介石住的三號房大門半開著,飛步闖進蔣介石卧室,發現床上無人,被子掀著,伏看床底下也無人,但蔣介石穿的衣服、戴的帽子都在,假牙還泡在杯子里,黑斗篷也掛在衣架上。王玉瓚知道蔣介石已逃跑,但又猜不出跑到什麼地方去了,心急如焚,焦灼萬端,他急忙跑到五間廳外,令衛隊第一營官兵四處尋找。此時,張學良從城內打來電話,說:「捉不到蔣介石,以叛逆論罪。」王玉瓚的心情越發焦躁,孫銘九率衛隊第二營王協一連50人已趕到。衛隊第一營手槍排戰士石志中跑來報告:「三號房後牆下發現蔣介石穿的一隻鞋子。」王玉瓚立即意識到:蔣介石可能越牆逃上後面驪山了。他當即命令衛隊第一營戰士從左側上山搜查,讓孫銘九率領的衛隊第二營戰士從右側上山搜查。從左側上山搜查的第一營手槍排班長劉允政,叫戰士翟德俊向雜草叢附近的大石頭打了一梭子彈,槍聲剛落,雜草叢內站起三個人,其中一個貼身侍衛掩護著蔣介石,王玉瓚命令劉允政班長帶人把蔣介石架下山來,此時已拂曉6時左右。隨後王玉瓚率衛隊第一營從華清池撤兵,與孫銘九的衛隊第二營一起,護送蔣介石返抵西安。


※張學良侄孫女回憶:鄧朴方去看張學良,被他一句話嚇到了
※掃地僧憑什麼說:降龍十八掌為天下第一神功
※古龍筆下三大配角,讓人不討厭!他們也是絕頂高手
※金庸筆下非著名的7種秘籍,有2種比易筋經還牛
※水滸中武力超過魯智深、武松的非梁山好漢,唯有這四人
TAG:史話心說 |
※她曾轟動全世界, 卻因祖國需要隱姓埋名30年,她背後的故事令人敬佩不已……
※老兵退伍後隱姓埋名,30年後鄧小平說:就算是大海撈針也要找到他
※毛主席的三個侄子,最後一個在牢獄裡度過17年,隨後便隱姓埋名
※她是清朝最後一位格格,隱姓埋名活到95歲,臨死前說出隱秘往事
※一個中國老兵隱姓埋名40年,背後故事催人淚下
※她是清朝最後一位格格,隱姓埋名活到95歲,死前竟然說出羞恥往事
※他是毛主席的警衛員,隱姓埋名54年,身份曝光後說出了最後的願望
※臨汾一男子殺人後潛逃,隱姓埋名結婚生子,8年後終被抓!
※他親手殺害楊開慧,隱姓埋名30年,後悔莫及自首,被判死刑
※他隱姓埋名28年,臨終前名揚天下,沒有他中國將一直受到威脅
※此人曾親手殺害主席結髮妻子楊開慧,後隱姓埋名,40年後才被抓住槍斃
※抗日老兵遭謾罵,後隱姓埋名63年,身份曝光後,領導帶頭來道歉
※他隱姓埋名生活了55年,就是因為毛主席的一句話,中央知道後集體迎接他
※槍斃楊開慧的兇手,他隱姓埋名40年無事,坦白後被判槍斃
※太平天國失敗後,他死裡逃生,隱姓埋名到96歲,死前說出當年的秘密卻沒人相信
※她是清朝最後一位格格,隱姓埋名活到95歲,臨死前說出一段羞恥往事!
※悲慘的明朝皇族後裔,隱姓埋名60年,被發現後康熙竟這樣對待他
※老兵隱姓埋名50年,身份曝光後所有人不淡定了,連軍方也被驚動
※老人在郊區隱姓埋名,去世28年後身份被揭開,是曾經的女魔頭
※他隱姓埋名54年,曾是主席身邊的保鏢,如今晚景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