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增強消費自信,「中國造」必須拔掉「山寨」!

增強消費自信,「中國造」必須拔掉「山寨」!

塑造消費自信,唱響中國品牌,必須拔掉「山寨」,鼓勵和保護原創。

連日來,《經濟日報》刊發了「增強消費自信」系列評論,今天刊發文章《給「中國造」灌注創新基因》、《將「打假」進行到底》,探討如何讓創新成為「中國造」的主旋律……

給「中國造」灌注創新基因

江蘇南通市委黨校副教授趙園園

塑造消費自信,唱響中國品牌,必須拔掉「山寨」,鼓勵和保護原創。這固然離不開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尤其是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但是,即便知識產權保護再強有力,其根本還在於讓創新成為主旋律。

近些年,雖然我國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創新成效不斷凸顯,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但總體上看,由於歷史積累不夠,製造業大而不強、利潤率不高等問題仍然存在,品牌建設、質量控制、核心技術攻關和創新協同等方面,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是缺乏消費自信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當下提升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理應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狠抓創新這一關鍵。

提升創新能力首先要有創新意識。有些企業害怕風險,不願承擔創新失敗結果,有些人甚至認為創新是技術人員的事,與己無關……說一千道一萬,都是缺乏創新意識、缺少創新膽識的表現。這就需要企業強化創新意識,從關乎企業生存發展和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高度來看待創新,真正認識到沒有創新就沒有生存的空間,就沒有企業的明天。

創新意識的激活會轉化為精細化的創新思路。消費者是產品的最終檢驗者,對創新成效最有發言權。從這個意義上講,企業需要革除自說自話的思維怪圈,轉而建立消費者導向,在分析和了解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擴展創新思維。比如,針對產品的附屬屬性,對產品的外觀、包裝實行更人性化的設計創新;回應消費者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傳統文化的喜好,在產品生態價值、人文價值等方面開展創新等。

想創新、會創新,只是表明企業具有一定的創新基礎,真正的關鍵還在於加大創新投入。競爭優勢理論表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無法模仿和複製的知識與能力,而不是對其他產品的快速複製。顯然,研發的投入對於這種知識與能力的獲取影響最大,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也影響最大。目前為止,我國90%以上的中小企業沒有自己的研發機構。這就需要企業重視研發投入,下真功夫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

創新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僅需要具備長遠眼光,還需要具有頑強的毅力、長期堅持的精神和敢於承擔失敗的勇氣。對此,國內相關企業必須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將「打假」進行到底

山寨、假貨是多年來困擾我國企業發展的一大痼疾。近幾年,互聯網對生產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打假」的難度也水漲船高,往往是這邊按下葫蘆那邊又浮起瓢。同時,山寨品牌也在不斷地「變臉」,以假亂真的「水平」越來越高,加上流通速度加快,影響範圍越來越大,不少正品商家對此苦不堪言。

屢禁不絕的售假問題嚴重影響國內消費升級和企業的國際化拓展。山寨品不僅重創了正品的銷量和信譽,也給消費者帶來了傷害,更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很容易消解創新熱情,擾亂市場正常秩序,進而影響到國際競爭能力。

面對假貨之烈,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從企業到社會,都在加大力度打擊假貨。2016年,各地查辦侵權假冒違法犯罪案件17萬餘件,抓獲犯罪嫌疑人近2萬人,判決1.5萬餘人。依靠阿里巴巴的大數據打假「新兵器」,去年相關執法部門關閉了約675家假貨的生產、庫存和銷售點。

但也要看到,我國「打假」仍任重道遠,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將嚴肅查處假冒偽劣,近期國務院也印發了《2017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強調要加大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治理力度,加大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工作力度。

國貨創新離不開良好的市場環境。政府、企業、消費者要聯合行動、通力協作,共同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未來在大數據打擊網路假冒侵權行為的同時,還需要運用更嚴格的身份識別和禁入制度,營造誠信守法的商業氛圍,加強和完善相關立法,明確各參與方權利和責任,積極營造創新生態、釋放創新活力,助力國貨提質升級。

編輯/萬政

來源/經濟日報(作者趙園園、記者孫昌岳)

GIF/167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日報 的精彩文章:

長白烏鐵路開啟試運行
中國「星堅強」!火箭異常後,它竟獨自「爬」上2萬多公里外的軌道……
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台啟動
互聯網影業探索新玩法
河北辣椒產業「淡季不淡」

TAG:經濟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印度有信心超越中國,你信嗎?
中國智能手機強者愈強
中國將決定汽車產業的未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特朗普取消投資,蘋果取消中國製造,蘋果手機黨們,這次你們還信仰蘋果嗎?
印度對中國為何如此自信?他深信該武器中國會怕,靠它提升地位
美國找准中國死穴下黑手?傳統弱項必須抓緊補齊但不蠻幹
印度「閉門造車」自稱一種國產裝備中國沒有!
中國式的自信
由「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
中國戰艦製造速度遠超美國,或以此奪得優勢,軍力大幅度增強
轟炸機必須自己造:中國並不考慮買俄羅斯逆火轟炸機
中國痛失史上最大訂單?美國:不承認中國強大!選擇相信弱小日本!
俄羅斯優先賣給中國限產導彈,只因經費不足?性能不及國產貨
印度「迷之自信」,印度人提問:為什麼印度比中國更發達?
特朗普政府又拿中國說事!肆意挑釁小心自食惡果!
你可能不信!歐洲邊緣還有一塊中國「土地」?國人可自由出入
戰鬥力最強悍的帝國,曾妄想滅了中國,後來卻說:中國不可戰勝
專家:「冰上絲綢之路」將為中國緩解來自美國的壓力
除土耳其還有一國曾對中國軍備使絆子?毀約還要賠償?背信棄義!
大國衰敗後是什麼下場?被附屬國印度欺壓,主動交還原中國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