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能詠吟

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能詠吟

謝道韞出生於陳郡謝氏家族,其家在謝玄時代已經成為江左高門,號稱「詩酒風流」。謝道韞生父為安西將軍謝奕,母親阮容,乃阮籍、阮咸族人。

謝道韞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次叔父謝安問她,「《毛詩》中何句最佳?」謝道韞答道:「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雲,吉甫作頌,穆如清風。 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謝安大讚其雅人深致。

謝道韞長於詩文,劉孝標註《世說新語·言語》引《婦人集》說:謝道韞有文才,所著詩、賦、誄、訟, 傳於世。她的作品《隋書·經籍志》載有詩集兩卷,已經亡佚。《藝文類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擬嵇中散詠松》兩首詩,《全晉文》收其《論語贊》。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也因為這個著名的故事,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後來人稱許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詞語,這段事迹亦為《三字經》「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所提及。

謝道韞不僅詩文寫得很出色,而且具有很高的思辯能力。魏晉時代,「人士競談玄理」(時人稱道家的《老子》、《莊子》和儒家的《易》為「三玄」),清談成為一種風氣。有的人甚至通過談玄,「累居顯職」。謝道韞雖然不想當官,對玄理卻有很深的造詣,並善於言談。據《晉書·王凝之妻謝氏》記載,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獻之在廳堂上與客人「談議」,辯不過對方,此時身在自己房間的謝道韞聽得一清二楚,很為小叔子著急,想幫他一下,遂派遣婢女告訴王獻之要為他解圍。然而,封建時代「男女授受不親」的規矩又限制女人不能隨便拋頭露面。謝道韞就讓婢女在門前掛上青布幔,遮住自己,然後就王獻之剛才的議題與對方繼續交鋒,她旁徵博引,論辯有力,最終客人理屈詞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非魚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子非魚看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女詩人:風流名士王謝家,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卻亂點鴛鴦譜
四月:未若柳絮因風起
未若柳絮因風起:羅馬雪日小記
一場「未若柳絮因風起」引起的對話……夏日狗狗掉毛怎麼辦?
細說茉莉花茶.未若無花收艷骨,一杯茶香續風流
清明·汝祭祖乎?未若祭本心!
「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遊仙詩中所寄託的隱逸情懷
未若哥窯古而雅 古樸筆洗見龍紋
第十七講: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