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漢武帝謀臣,四十餘年不得志,滅了齊國結果卻害死了自己

此人是漢武帝謀臣,四十餘年不得志,滅了齊國結果卻害死了自己

此人名叫主父偃,今山東臨淄人,出身貧寒。在齊國時受到儒生排擠,於是北游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但都沒有受到禮遇。公元134年,主父偃抵達長安,直接上書漢武帝劉徹,終於得見天日,當天就被召見拜為郎中。後得漢武帝破格任用,一年內升遷四次,官至中大夫。

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向漢武帝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關於他的死因,很有趣。

此人是漢武帝謀臣,四十餘年不得志,滅了齊國結果卻害死了自己

漢武帝時期藩王國齊國的國君是齊厲王,他的母親就是紀太后。這紀太后也想學呂后那樣,將齊厲王的表妹許配給齊厲王,可齊厲王並不喜歡這位表妹。於是紀太后就想了個辦法,讓自己的女兒,也就是齊厲王的姐姐去處理他的後宮問題。

齊厲王的姐姐到了後宮,直接就把齊厲王和他的那些宮女給隔絕了開來。她們心想,齊厲王如果和宮女沒了交往,身邊只剩下了一個女人,那他倆的關係不就好了嗎?可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卻永遠都是很骨感的,齊厲王跟自己的姐姐出現了亂倫的關係。這個事情之後,緋聞也就傳開了。

此人是漢武帝謀臣,四十餘年不得志,滅了齊國結果卻害死了自己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很希望自己的外孫女能夠找一個諸侯王做女婿。這時齊國出身,在王太后身邊當宦官的徐甲就說了:「我是齊國人,不如讓我到齊國去說服這個齊厲王,把您的孫女嫁給他。」王太后一聽很高興,因為當時的齊國是一個比較大的諸侯國。就這樣徐甲準備動身了。

但是這件事情走漏了風聲,被主父偃給知道了,於是他就拜託徐甲說:「您這件事情要是辦得順利的話,順便把我女兒也一起送入齊國的後宮吧。」徐甲聽後覺得就是件順手的事兒,就應了下來。可誰料齊厲王的母親紀太后根本就不同意,辦砸事的徐甲怕回去沒法跟王太后交差,於是就撒了個謊,說:「這事兒齊厲王已經答應了,但是他害怕出現燕王那樣的事兒。」

燕王啥事兒呢?那就是燕王劉定國和他女兒也是通姦亂倫,結果這事兒被主父偃給告發了,沒辦法最後燕王選擇了自殺,燕王都死了,這個燕國也就撤銷了。言下之意就是告訴王太后說齊厲王有亂倫之舉,所以王太后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此人是漢武帝謀臣,四十餘年不得志,滅了齊國結果卻害死了自己

可主父偃不這麼覺得,他就是覺得齊厲王不給他面子,於是向齊厲王動手了。

他跟漢武帝說:「一來齊國這個地方很富有,這麼一個富庶的地方理應由皇帝的親兒子、親兄弟來管理。二來齊國的國君在呂太后時就曾叛亂過,吳楚七國之亂時,齊孝王也想過要叛亂,現在又出了亂倫這樣的事件,非查不可。」漢武帝於是就派他去做了齊國的國相,徹底徹查此案。

當時的齊厲王年紀比較小,才做了五年的國君,膽子又是小得不行,再加上前面還有個燕王的事件,結果一嚇就喝葯自殺了。齊厲王年紀小,沒有兒子,突然死了,齊國也同樣被撤銷了,這樣一來主父偃就被夾在了中間。你想啊,狀是主父偃告的,案子也是主父偃查的,人還是在主父偃當國相的時候死的,主父偃可不一下就成了齊厲王自殺的直接責任人了嘛。

此人是漢武帝謀臣,四十餘年不得志,滅了齊國結果卻害死了自己

主父偃一下滅了燕、齊兩國,威名大震,其他的諸侯國都怕得要死。這其中對主父偃最痛恨的還屬趙王,因為趙王的太子也跟他的姐姐妹妹有亂倫,趙王自然也害怕被揭發,所以他想找機會儘快將主父偃扳倒。齊厲王這件事情出來後,趙王覺得正是個好機會,於是就向漢武帝告狀,一說其受賄,二說其謀害齊王。但是主父偃只承認了受賄,不承認謀害齊王,但這足夠了。於是主父偃下了大獄。

雖說是下了大獄,但主父偃其實還是有翻身機會的,可他自己沒把握住。

此人是漢武帝謀臣,四十餘年不得志,滅了齊國結果卻害死了自己

當年主父偃在他權力巔峰的時候,不斷地告狀,告倒了很多的大臣,甚至把王侯都告倒了,可以書是樹敵眾多。這時就有人勸他了,說你太橫行霸道了,你猜主父偃怎麼說?他說:「不好意思,我主父偃自從結髮遊學以來,四十多年不得志,你知道我這四十年北漂的生活是怎麼過的嗎?受了多少窩囊氣你知道嗎?我爹娘不認我這兒子,我兄弟不把我當自己的骨肉,我的賓客們也都棄我而去。現如今我好不容易熬出頭了,難道我就不能快意恩仇,活得痛快點嗎?你們誰也別勸我,就讓我倒行逆施,好好地禍害一場吧。」

主父偃這個人其實很爽直,有什麼說什麼,但是他這套做派很不好,很不受大家的歡迎,和當時社會的主流輿論不一致,所以他這才受了四十多年的窮,以至於後來得勢就開始瘋狂地斂財。

主父偃做中大夫時,可以說是炙手可熱,眾大臣均巴結他,賄賂他的金錢達數千金之多,對此,主父偃也都是來者不拒,不加收斂。

此人是漢武帝謀臣,四十餘年不得志,滅了齊國結果卻害死了自己

此時的漢武帝其實並不想立即就殺主父偃的,畢竟他是個很有才幹的人。可就在這時,擔任御史大夫(副丞相,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員)的公孫弘出來說話了,說如果不殺主父偃的話,沒辦法向天下人交待。

就這樣,主父偃被砍了腦袋,其家族也盡數被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歷小軍 的精彩文章:

陳平之所以沒能入選「漢初三傑」,原因很簡單,就四個字
都說呂雉是一代惡後,可她為大漢朝付出了多少心血,你們知道嗎?
封建王朝的盛世之所以不長久,主要跟這三點有關,現在也要引以為戒
作為衛國王室後裔的商鞅,之所以會選擇輔佐秦國,原來裡面大有玄機
因為劉秀的一個疏忽,他便起疑心造反,被誅後首級還被人拿去邀了功

TAG:古歷小軍 |

您可能感興趣

原來我們被圍魏救趙騙了兩千年,齊國根本不想救趙,一切都是演戲
劉邦死得最冤的謀臣,成功說服齊國歸順,卻被殘忍烹殺
此將兩刀斬齊國遠四段,其妻更厲害,打傷八火頭軍,薛仁貴也敗逃
打敗齊國,管理朝堂很有一套的這位君王,死因竟是被大糞淹死
趣話歷史,齊國被滅齊王身死,他守住了最後的希望
齊國是最後一個滅亡的諸侯國,卻不是因為他的強大
魯國的這個國君太窩囊,不僅被綠了,還慘死在了齊國
這位君王打敗齊國,清除專政的權臣,頗有成就,卻不幸被大糞淹死
齊國滅宋後,為什麼只有五國伐齊,而不是六國呢?
為了取代齊國,此人戴多少綠帽子都不在乎,莊子說他說是竊國者侯
齊國滅宋後,為什麼只有五國伐齊,而不是六國?
馬陵之戰後,齊國為何沒能走得更遠?一把好牌在手卻被自己打爛
齊國一謀士,被人嘲笑給敵軍送錢,結果此招讓強大楚國空虛,完勝
秦朝滅六國的時候,為何只有齊國可以不戰而降?歷史學家:四個原因
齊國為什麼誰都要打?最後被群毆了吧,不過群毆齊國是誰先牽頭?
此人是古代一「戰神」,幫魯國敗齊國,又幫魏國敗秦國,最後被殺
秦滅五國時齊國在幹嘛,不僅不出兵還心中暗爽,原因到底為何?
淺談爭而不得,最終卻白撿了一個齊國國君之位的齊惠公!
此人乃齊國後裔,死後劉邦大哭不已,手下將士數百人甘心為他殉葬
田氏代齊後,齊國連出了三位明君,結果還是敗給了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