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見,我的晃蕩的青春

再見,我的晃蕩的青春

1.花未開全月未圓

小時候,身邊去世的往往都是老人,因此我一直浸淫在一個誤區里:人是到老了才會死的。直到2012年親歷了那場猝不及防的車禍,我才第一次虔誠地重新去審視生命。

當時醫院的房間人滿為患,我和受重傷的父親只能躺在過道上擺著的病床上接受治療。住在過道的那半個月,目睹奄奄一息的父親被插上各種管子,手臂、腳面的血管上落滿了針眼,我方知什麼叫凌厲。

過道的盡頭是一間重症室。有一天,我從外面打盒飯回來,剛好看見重症室的房門緩緩關上,幾個不能跟著進去的病人家屬在門外抱頭痛哭。那天中午,他們哭了很久,整個病房區都安靜得出奇,我小心翼翼地放好盒飯,手足無措地坐在父親的床邊,竟然也跟著難過起來。

又有一天半夜,那間重症室的房門突然打開,將我從熟睡中驚醒過來。我睜開惺忪的雙眼,映入眼帘的有醫生、護士、抱著一大堆衣服的哭哭啼啼的病人家屬,以及全身被白布蓋著的病人。

雜亂的腳步聲漸漸地小了,直至聽不見,我卻再也無法入睡。一方面,為那個陌生的永遠消失的生命而默哀,另一方面,望著空蕩蕩的過道,我感到了空前的恐懼。長久以來,仗著自己年輕,總覺得好多東西都是來日方長,沒真正直面過自己,沒料到生命可以脆弱至此,無論是誰,毫不例外。

醫院固然讓人沉重,但它用豐沛而濃稠的眼淚給我上了一堂深刻的生命教育的課。以前我只知道畏懼死亡,但忘了「畏」的前面還有一個「敬」,拿什麼去敬,我沒想過,更沒在意過。

如今,在朋友圈裡,隔三岔五都能看到各種不同年齡的人在生命的邊緣呻吟求救。我不知道他們最終有沒有挺過去,但我分明在一個又一個有所不同而又本質相似的悲情故事裡咀嚼到了《金剛經》里所說的人生的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你所擁有的今天,正是已故的人夢寐以求的明天。花未開全月未圓,且人生如夢,夢裡輾轉吉凶,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人世間還是有念想的,也意識到時間一天比一天重要。也

2.十年一覺,恍然如夢

當我猛地覺得時間如流水時,有一天刷朋友圈,又意外地發現朋友的小孩會走路了,印象里他的小孩前不久才剛出生。

在街邊,與教過的學生狹路相逢。他一手摟著小孩,一手指著我教小孩向我打招呼:「師公好。」滿臉膠原蛋白的小孩手舞足蹈,不知所以地開心地笑著,我卻因為「師公」這個老氣的稱呼硬是愣了半天。

兒童節那天晚上,學校階梯教室不大明亮的燈光下,整個高三年級的學生齊刷刷地站起來,整齊響亮地念著成年禮的誓言。

那一瞬間,我有過神遊,我的18歲去了哪兒?

同樣是六月,有幸在大學城裡參加了一個學生的大學畢業典禮。夾雜在圖書館門前的人群中的他,戴著學士帽子,穿起了學士服,腳里穿著的,是平時絕緣的皮鞋。

我差點喊出聲來:「年輕真好。」但想了想,止住了,明明我也曾有過一模一樣的明晃晃的青春,為什麼我會這般失態?

唯一的解釋就是承認自己老了。

以前逢人就說「像我們80後」,空氣中飄蕩著不知從何而來的優越感和篤定感,現在對著一張張更為稚嫩的臉孔,我改口說:「像你們90後」、「在座的00後們」,每次話音剛落,我的腦子就自然而然地飛快運轉,陷入計算年齡差的漩渦:這下,我要比他們大多少歲?

產生這樣的心境變化時,我已經30歲。

黃磊在《似水年華》里說過一段獨白:「我去年滿了三十歲,在滿三十歲的那天,我就拿一張紙寫,我說三十歲是什麼?有人說二十歲叫青年,十來歲叫少年,個把歲叫童年,四十來歲叫中年,壯年,然後就是老年,忽然沒有人給我們三十來歲定個名字,我覺得我們有時候像青年,可是已經不青澀,我也覺得有時候我們像中年,又沒那麼中庸,沒有到把生活看的那麼透徹,可是又老覺得自己已經透的不得了,徹的不得了,常常會對生活胡亂髮些感慨,對自己人生做個總結,可是轉過頭看到自己的時候,又覺得像今天看到自己二十歲一樣。」

而立之年,忽然就囿於年齡的錯位里走不出來,感覺有點鬼使神差。

3.向著光亮那方

記得兩年前,一位高中時的死黨當著我的面毫不客氣地開玩笑說:「你們這些體制內的人,思想都被嚴重固化了,唉,無可救藥啦。」

我知道他是戲謔,但同時也是他的真心話,更是社會其他群體共同的聲音。我有點生氣,然而轉念一想:我憑什麼生氣?難道他所言不是事實嗎?

我不得不自省,同時質疑自己當下這份工作的意義。

劉同在《向著光亮那方》那本書形容過自己,「我羨慕那種把握得住各種商機的人,也佩服那種能整合各種資源平地起高樓的人,可經過了那麼多年,我很清楚自己成不了那樣的人,頂多是一個不偷不搶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的人。」我自嘲:大概我也是這種人,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難能可貴。

彷徨期間,我去了深圳大芬油畫村。驚嘆怎麼會有這樣一個彷彿與煙火鬧市隔絕的地方之餘,我的目光落在了店內的畫者身上。

以他們的資質,未必算得上名家,頂多就是從當初的文藝青年成長起來的。我從他們身邊繞過,或湊近他們,他們都不聲不響,專註地描摹著筆下的世界。

每個店面都不大,甚至在狹窄的巷道里,同樣擺著很多畫架,畫者坐在小板凳上,肆意揮毫。個別年紀比較大的,我猜測著他們到底在這個地方呆了多少年,但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是:不管他們以前在哪裡,他們的畫筆從來沒有停止過。

我久久端詳著掛在巷道牆壁的那幅《星空》,想到了一句話: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這裡的每一個畫者,在自己人生短短的幾十年內,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其實就已經是恩賜。

一生何求。

從深圳回來後,我重新丈量自己的形狀。因為喜歡文學而當了語文老師,又因為對文學的執著選擇閑暇之餘宅在悶熱的斗室里碼字直至頭暈目眩。

有朋友笑我:「花費那麼多時間在上面,你到底圖個什麼呢?隨便出去做點什麼都不止這丁點收入啦,務實一點吧。」我只能報以傻笑,「『文藝青年』都是窮困潦倒的,習慣就好。」

我太知道,金錢這把秤可以衡量諸多東西,包括世人所認定的成功。我對自己的認知也曾混沌過,被世俗裹挾過,如驚弓之鳥,流離失所。所幸的是,迷霧過後,終知著陸點在哪兒,終知面對自己所愛,是無法把持的。哪怕別人盆滿缽滿,而自己一無所有,也要傻傻地「笨」向未來。

當覺得生活很喪的時候,我會想起電影《陪安東尼渡過漫長歲月》的那句話:「世界上有一條最寂寞的鯨魚叫Alice,它發出的頻率比正常鯨魚高一倍,唱歌時沒人聽見,難過時沒人理睬。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都是Alice。」

我不怕孤獨,只怕眼神飄忽,看不到光亮那方。

4.既然青春留不住

這麼多年,斷斷續續地,在文字裡頭,寫了無數的青春。

就像汪峰歌里的青春那樣,關鍵詞都不新鮮:迷惘、困頓、孤獨、掙扎、不妥協、明媚。青春是如此的大同小異,居然也沒太多人反感。

歲月如歌,唱著唱著,這首歌就結束了。青春,只是歲月里的一個音符,但勝在它會跳動,它會令人耗盡餘生去追憶。

黃磊在《似水年華》的另一段獨白是:「今天我特別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夠用些什麼東西交換,去回到一個你特別想回到的地方。我希望有個魔法師跟我做一個交換,用我生命的最後十年或是二十年去換那一刻,我一定換,我會把我後面生命都換給他,換回一個時刻,和大家坐在一起,我希望他們都對我如次的寬愛,如次的體貼,每個人都是深愛著我,包括有些已經不在的人。」

我的生活里不會有那麼一個善解人意的魔法師跟我做一個贖回青春的交換,甚至都不會有那麼一面「照妖鏡」,讓我的青春重新現出原形,但在那幅春寒料峭的彷如世界末日的畫卷里,我從漫長的冬眠中蘇醒了過來,頓悟了生活的真諦,又在兵荒馬亂中愛過,跌跌撞撞地投入過,像《肖申克的救贖》里的主人公安迪那樣,為了離開暗無天日的監獄,拿著小鎚子,日日鑿,夜夜挖。

縱使一路崎嶇,戴不上王冠,但終究對得起自己。至少,我不再憎惡當下的生活,有酒可溫有夢可做。

高曉松說:「我們都老了,老得可以談婚論嫁了,老得可以坐下來談談未來,再也沒人死於心碎。」

真到了那麼一天,也是好的。

再見,我的晃蕩的青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肥 的精彩文章:

TAG:小肥 |

您可能感興趣

再見啦,我尚好的青春和你
再見了,我無悔的青春,我深愛的你
再見,逝去的青春
「他佔據了我的青春」,金庸小說再度熱賣,網友:再見,青春!
從此再無江蘇卷,我的青春再見啦!
再見了,我們一道杠的青春
再見!我的青春哨位
再見了,我的曾經,我的愛
再見八里村,以及我的青春和理想…
再見,阿根廷!再見,梅西!再見,我的青春!
再見最好的漫威、最好的《復仇者聯盟》,再見小鮮肉,再見青春
青春,我們不說再見!
再見了QQ,再見了青春和不再年少的我!
再見,青春,再見,永遠的世界第二門將,再見,布馮!
再見,美麗的青春之舟
再見了,我的摯愛
張韶涵唱再見青春,她是多少人的青春?
再見上海,再見我的出租屋,再見了我的夢想
《悲傷逆流成河》:再見青春,再見永恆的迷惘
再見了,QQ寵物!再見了,回不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