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到廣州買什麼乾貨?

買電器?買自動傘還是電子錶?

俱往矣!《雅馬哈魚檔》的年代漸已走遠,現在的廣州不再充當一個窗口的存在,這是一個現代的廣州,舒適的廣州,快樂的廣州,充滿生活情趣的廣州。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琅琅上口便是「吃在廣州」,面對飢餓時代的消失,這一吃,必是一番風花雪月,必是一番月朗星稀。

成都和杭州等地先後提出了建設休閑之都的概念,其實廣州的實力強於前者,規模大於後者,即便與現今發展勢頭迅猛的深圳上海等地相比,廣州還多了一項根深蒂固的美食傳統。

怎樣來體驗一個休閑的廣州,從多年前的開阜到如今,廣州依然是一個以口舌之娛折服全國的城市,如果為一天安排個時間表,那麼廣州可以做到絕對「原創」,廣州的魅力在於廣州的味道。

在大規模的城市改造浪潮中,大興土木被看作是欣欣向榮的象徵,但是我們不幸地發現我們的視覺越來越雷同,假如有一天你從睡夢中醒來,推窗望去,你卻未必能發現你身在哪一個城市,到處是機械的「石屎森林」。

還好味覺成為一種重要的標識,廣州的城市規劃和文化包裝不一定是全國上選,但這裡的飲食沉澱卻可能是無出其右。

雖然說味覺這種抽象的東西沒有固定的標準,但最好的煲湯和燒鵝一定會首推廣州;把普普通通的早點變成一頓豐盛的大餐,這一定是廣州;到次日凌晨時卻迎來一次聚餐的開始,這只能是廣州。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歡迎來到新鮮出籠的廣州,請不吝拔冗走進一家最近的餐館,品嘗自成一脈的味道,體諒每一個常住者的喋喋不休,因為廣州若未嘗則不可。


聞香識午餐

廣州人一向以來的飲食習慣是晚餐最豐盛,而最有興緻的是早茶、下午茶和消夜。早茶吃到10點左右收檔,稍事整理後,午飯便開始了;2點一過,午飯結束,下午茶又開始了。於是即使是沒時間吃早茶午茶的上班一族,對夾在中間的午飯都會覺得有點尷尬:不能不吃,又不習慣吃得太好。

當吃盒飯吃得腸胃發酸的時候,你會慶幸自己此刻身在廣州。中午時分,沒那麼多時間等酒樓的美味佳肴上桌,只須沿大街小巷亂鑽,聞到香氣就尋過去吧,總有一款適合你。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煲仔飯

看電影《玻璃樽》,舒淇不停地嘮叨自己的夢想:一定要嘗嘗腊味飯。這所謂的腊味飯,準確一點說應該是「腊味煲仔飯」。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雖說午飯吃得隨便,有很多人卻非得有飯下肚才舒服,於是快捷便宜又美味噴香的煲仔飯成了最佳選擇。在廣州大多數寫字樓周圍,都能找到吃煲仔飯的排檔或茶餐廳。

煲仔飯須用廣東最常見的絲苗長米。對於外地人來說,初嘗時刻,多少難免對於這種黏性較低、略顯堅實微硬且氣味獨特的絲苗米稍稍感到不慣,但這許多特性,一旦表現在煲仔飯上,卻分外相得益彰。晶瑩剔透的米飯,吸取了材料的精華後,滋味並非如之前所想像的、飽含了湯汁的濃郁咸重,而是在淡泊的芬芳米香里,每一入口,都延伸著鮮美。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通常的煲仔飯種類有冬菇滑雞煲仔飯、叉燒煲仔飯、排骨煲仔飯、滑蛋牛肉煲仔飯、咖喱牛肉煲仔飯、黃蟮煲仔飯、田雞煲仔飯,近來還有餐館做出高級的蟹粉鮑魚腊味煲仔飯。然而最好吃的卻是最尋常的腊味煲仔飯。先將生米放在沙煲里慢慢地煮,在飯快熟時加入香腸、臘肉、臘鴨以及各種調料,再用小火慢慢燉熟。總共大約20分鐘,一份香噴噴的腊味煲仔飯就做好了。

好吃的煲仔飯整煲飯都是現做出來,而不是在事先準備好的飯上加澆頭再加熱。有兩個不容忽視的特徵,一是跟煲上桌的調味汁,揭開蓋子澆在飯上,有嗞嗞的響聲,此為畫龍點睛之筆;另一處是晶瑩剔透的絲苗米被光滑的煲底燒出的一層金黃的鍋巴,與普通鍋巴不同的是不但脆而且滋味深長,實為一煲之精華。用筷子撥動煲口的鍋巴,然後很輕易地就把幾乎整個底上的鍋巴都剝了下來,脆硬噴香。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廣東人開小店賣煲仔飯,但始終不及在廣州本地吃到的好,或許是材料品質的緣故,更有可能,是煲仔飯出了廣東省「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

在廣州吃中午飯,有時間的話不妨找家專賣煲仔飯的排檔,可以看到一排灶頭上擺滿冒著熱氣的煲仔,一個師傅手持竹筷來回巡視,很有架勢。吃煲仔飯通常都送青菜和例湯,十來塊消費的食物非常實惠。

炒牛河

曾在網上看到有人留言問廣州人說的炒牛河是什麼意思。那位老兄必定將「炒牛河」歸在「炒魷魚」一類了。其實,炒牛河不是一種「意思」,而是一種「東西」。牛,就是牛肉;河,就是沙河粉。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沙河粉是廣州一種大眾化的米製品,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鎮而得名。其做法取白雲山上九龍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漿蒸制,切條而成。沙河粉有百多年歷史。其粉潔白薄韌,食法有干炒、濕炒、泡(湯粉)食、涼拌等。

從前茶樓酒館是沒有干炒牛河這款食品的,茶樓的炒河粉是菜遠炒牛河,是在炒好河粉之後,加豆粉芡於菜遠炒牛肉之內,才將它放在炒粉上面的,這種炒牛河今通稱濕炒牛河。

然而吃過炒牛河的人都知道,干炒牛河才是精品。徐克導演的電影《滿漢全席》中,借滿漢樓老闆歐兆豐的口,給炒牛河定了性:「廚房裡有二樣剋星,頭一樣就炒牛河。油太多會膩口,油太少會沾鍋。醬油也要不多不少,才能每一根都要色香味俱全。牛肉先要在油里炸到6成熟,鎖住它的香味,再下鍋與豆芽一起爆炒,這樣才夠嫩口。火要夠大,全靠廚師的腕力,粉在鍋中能充分和空氣接觸,又不會有一根斷裂。炒好的粉放在盤子中,不見一滴油,這才叫夠干身。」這裡說的就是干炒牛河。

我曾在沙河飯店吃過一次沙河粉專席,除了普通的鹹味外,還有酸、甜、苦、辣味道各異的炒河粉,若以顏色計,則有紅、綠、黃、啡,我最愛綠色的鹹魚菜汁粉。

若去一些街頭小食店吃炒牛河,則可以看見當街炒粉的場面:火光熊熊,潔白的河粉在鍋中上下翻飛,澆上醬油,撒上鹽和糖,粉被拋到最高點的時候,高手還會遊刃有餘地用手勺把它打散,最後炒出來的每一根粉成色一模一樣。


燒鵝

當禁吃野味之後,廣州人便很是頭疼:現在該用什麼來代表廣州的飲食文化?有人提議燒鵝,因為沒有其它地方像廣州人這麼愛吃燒鵝。

相傳廣東燒鵝自烤鴨演化而成,北方有二種烤鴨非常有名,一種是早在明朝就有的「金陵燒鴨」,用長叉穿起而燒,另一種就是「北京烤鴨」,它是用勾掛在敞爐而烤,清朝的時候,在新會的一個廚師特發奇想,選用了皮油相對較佳的廣東特產黑鬃鵝來燒,最初是用「金陵燒鴨」的方法烹制,由於產量不大,又改用「北京烤鴨」處理,又見浪費熱力和色澤不夠均勻,於是創出用大酒埕作燒烤爐,這也是我們所稱的「燜爐」的雛形,此爐的特點是保持爐溫以利燒鵝均勻著色。於是「廣東燒鵝」就這樣誕生。經過上百年的改良,燒鵝色澤均勻,耐企,鬆脆,表皮象海棉般化起是最基本的標準。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廣東人吃起鵝腿來,卻非左腿不吃。為什麼?有人說因為鵝睡覺的時候,是單腳站立的,用的就是左腳。其實不然,食家唯靈就講出了真相。他說當年香港的警察,出更消夜時都會向大排檔打主意,大排檔老闆一看到警察就大呼倒霉,因為他們吃了東西向例是不給錢的。所以有一次,一位警察到大排檔叫一碗燒鵝髀瀨粉時,那個老闆就故意說:「這位大人這麼懂吃,不知道你是要左髀還是右髀?」那位警察一聽愣住了,「左髀和右髀有分別嗎?」他問。「有。當然有啦!左髀正過右髀好多。」(粵語,意指左腿比右腿好吃很多)於是,從此,就傳出了吃燒鵝腿,左腳比右腳好吃了。雖然現今的警察已經不會吃霸王飯,但是左腿的神秘感依然左右著燒臘店。不管他們賣的是鴨還是鵝,左邊那隻腳一定是先賣出的。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到廣州來工作,中午若沒時間坐在館子里吃飯,也有辦法吃到特色。只需到賣盒飯的地方只買白飯,然後就近找一家燒臘店「斬料」,高聲招呼「要一隻燒鵝左腿」,可顯示閣下非冤大頭也。最後,應要求店家給你一包燒鵝汁,可用來澆在飯上,極香。


風味夜宵供消夜

消夜是廣州人的生活習俗,一般是晚間十時以後,其他地方的人管這種方式叫「吃夜宵」,廣州人偏愛倒過來講。宵夜的方式因人而異:有的晚上自己動手煮食;有的單獨或邀三五知己好友到街邊大排檔或茶樓食肆的夜市中進食,因而市裡漸漸地形成了多條「夜食街」,以及各個茶樓酒店中的「夜市」茶座。茶樓中的夜市往往開設有音樂茶座,以招徠食客。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本來消夜的目的是睡前補充少許食物,會睡得好,通常一個人吃太無聊,乾脆叫幾個朋友。後來就變成一種交際方式,白天大家都忙著工作,利用消夜時間邊吃邊聊天,一舉數得。故此,消夜吃的食物不會太多,大都選擇不太飽肚的,三兩支啤酒就能盡興。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有電台開設學講廣州話的節目,將吃消夜作為其中一課,可見此風之盛。該節目不停重複兩句話:「我地今晚去食消夜」、「唔該,黎一碟炒田螺」。


炒田螺

若干年前,一列炒田螺攤子,路人蹲在路旁吮田螺,是當時珠江邊夜晚的一道風景。如今人們已經有條件把吃田螺的地方移師室內了。吮田螺一般在天黑後至半夜進行,因此不可避免地進入消夜的行列。

嚴格地說起來,現在廣州街頭賣的那些炒螺大部分都不是田螺而是石螺,取其泥沙不多的好處。舊時西壕路集中有不少小爐攤檔專賣,成為廣州一個品嘗田螺的專門去處,現在不少大排擋、小食店都有售賣,並也登上賓館、酒家的「大雅之堂」。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燒蚝

烤蚝都用炭火,有原只烤與開邊烤兩種。原只烤比較鮮甜,而且可以知道是否新鮮,還容易掌握火候,因為新鮮的蚝殼緊閉,一烤熟蚝殼會稍張開,這時火候剛剛好。但由於廣東附近海域的蚝不是深海蚝,殼內會有很多泥沙,所以多數人選擇開邊烤,即是讓店家先將蚝掰開洗凈再烤。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至於調味,則視負責操作的師傅來自何方,如果是台山人,他會加醬油和辣椒醬,如果是湛江人,則是蒜茸辣汁。廣州的師傅則從保留蚝味的角度考慮,很多採用日本燒汁炭燒,蘸日本芥辣,更有利於襯托蚝味。


涼拌魚皮

曾有北方的朋友到廣州,我要請他吃魚皮,他倒先吃了驚,無論如何不敢相信會是能下肚的東西。在中國大部分地區,一說魚皮,多數會被想到殘忍、虐殺動物、破壞生態平衡等等,因為人們印象中那應該是鯊魚皮、鱷魚皮之類用於做衣服鞋子手袋的材料。

而在廣州,魚皮的定義則是「順德涼拌魚皮」,是用鯪魚或草魚的皮為原料,敬請各位同胞不必大驚小怪,盡可放心食用。

嚴格來說,魚皮算不上消夜的熱門食物。之所以要推薦它,是源於一連串的聯想:消夜——消夜必備的啤酒——下啤酒的最佳小吃——涼拌魚皮。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基本上各家都是傳統方法手工去皮,飛水,然後用自家釀的秘制醬油來調配,口感爽而利口,無腥味。一般是用鯪魚和草魚,鯪魚容易入味,草魚則口感爽脆。魚皮富含固膠元,對皮膚很好。跟魚皮拌在一塊的底料更有滋味,花生粒、蔥、姜、辣椒絲、香菜、芹菜,用生抽和食油調和,味道夠足且各種滋味分明。

由於各家食肆的醬油配方不同,涼拌魚皮吃起來也各具滋味。在西關開了20多年的「陳添記」,多年來雖只在一條很窄的小巷中經營,卻是無人不曉,所售的魚皮特別乾爽,可謂順德魚皮中的代表。晚上逛完下九路步行街,走過去陳添記打包一盒魚皮,回到下處邊看電視邊喝啤酒,就著魚皮便可當一頓消夜。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飯醉分子閆濤 的精彩文章:

親測四國美食界的黑暗料理,我最服的還是它!

TAG:飯醉分子閆濤 |

您可能感興趣

去過廣州和香港,就知道上海話的處境有多差
廣州要跌出一線城市了嗎?
誕生在廣州的通草畫:帶我們了解百年前市井百態
亞洲首台雅馬哈Niken GT與多款稀有車型驚現廣州!你猜猜最便宜的是誰?
「誠如所思:加速的未來」 第六屆廣州三年展
廣州四大發明,粥粉麵飯
廣州艾滋媽媽通過母嬰阻斷順利產子
除了一德路石室 廣州還有兩座石屋
第六屆廣州三年展精彩作品搶先看
一面速度 一面藝術:網易藝術跨界廣州車展,打造最文藝展台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票,《電影眼漫遊中國》修復版難得一見
清乾隆白玉花觚等一批藝術珍品亮相廣州
解密廣州寶藏:清代珠江版「清明上河圖」
從小畫到產業 40年廣州動漫記錄中國動漫成長足跡
廣州加大與港澳台晶元業合作 打造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網易藝術.展訊 | 廣州設計周特別項目「城市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