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解恨了,看看四位挑起盧溝橋事變的日本軍官的下場

太解恨了,看看四位挑起盧溝橋事變的日本軍官的下場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盧溝橋事變,掀起全面侵華戰爭。當時駐紮在平津的日軍叫做「中國駐屯軍」,司令官是田代皖一郎中將,其兵力為一個步兵旅團(旅),旅團長為河邊正三少將,下轄兩個聯隊(團),第1聯隊(團)在北平,聯隊長(團長)為牟田口廉也夫大佐(上校),副聯隊長為森田徹中佐(中校)。該聯隊駐丰台的是第三大隊(營),大隊長為一木清直少佐(少校)。盧溝橋事變時,旅團長(旅長)河邊正三去秦皇島附近檢閱步兵第二聯隊,其職務由牟田口廉也代理。田代皖一郎和牟田口廉也秘密授意部下副團長森田徹中校、營長一木清直少校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擴大事態,要求日本關東軍、朝鮮軍和國內向華北增兵。那麼,這幾位戰爭販子有何下場呢?

田代皖一郎:羞憤暴病身亡

田代皖一郎

田代皖一郎秉承東京軍部「先發制人、速戰速決,佔領華北要地和上海附近」的旨意,並不遺餘力地組織實施,大大加快了侵華戰爭的步伐。他增兵進駐丰台,謀求在丰台至盧溝橋的中間地帶建立軍營和機場,蓄意組織策劃事變。

1937年5月,田代皖一郎令所屬第1聯隊在盧溝橋附近舉行軍事演習,由白天漸轉至黑夜,由虛彈演習漸轉至實彈演習,企圖尋找機會挑起事端,製造借口,發動戰爭。

田代皖一郎

1937年7月8日凌晨,田代皖一郎悍然下達了進攻盧溝橋、宛平縣城的命令。

二十九路軍奮起反擊,日軍的囂張氣焰受到打擊,田代皖一郎的陰謀受挫。7月11日晨,日軍統帥部作出了向華北派兵的重大決定,並且認定田代皖一郎指揮作戰不力,任務完成不佳,撤掉了田代皖一郎中國駐屯軍司令官的職務,由香月清司中將接任。田代聞訊後,羞憤交加,心肌梗死急性發作,在天津病床上躺了3天,搶救無效於7月I6日暴斃。

田代成了全面抗戰爆發後死在中國的第一個日本將軍。

牟田口廉也:鬱鬱而終

牟田口廉也

正如前文所述,牟田口廉也是日本華北駐屯軍步兵旅團第1聯隊聯隊長(團長),大佐(上校)軍銜。

1938年,他在關東軍司令部晉陞為少將,1940年晉陞為中將,翌年任第18師團長。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2月15日,參加了導致新加坡陷落的馬來亞戰役。

1944年3月至7月英帕爾戰役爆發,這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在印度英帕爾地區對英印軍發動的進攻戰役。日軍企圖奪取盟軍反攻基地英帕爾,威脅盟軍重要補給基地迪馬布爾,並切斷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緬甸的防禦態勢。

參戰日軍為第15集團軍(轄第15、第31、第33師團),由第5飛行師團提供支援。15集團軍司令官便是牟田口廉也中將。

牟田口廉也

盟軍參戰部隊主力為英軍第14集團軍(司令為斯利姆中將)的第4、第33軍,並有中國軍隊協同作戰。

牟田口廉也為了保障後勤供給,突發奇想,讓日軍掠奪緬甸耕牛作為運輸工具,但沒想到緬甸耕牛不善負重,無法運送補給。日軍的給養難以充足供應,口糧從最初的6兩逐步縮減至1.5兩,最低時甚至只有0.3兩,戰鬥力因而被大幅削弱。而此時的英印軍卻是另一番情景,他們不僅每天的基本生活物資十分充足,而且還可以時不時獲得香煙、甜酒之類的「戰地奢侈品」。

轉眼間就到了雨季,日軍被瘧疾、痢疾、霍亂、流感、傷寒等疾病困擾,患病的士兵達3萬之眾。由於藥品和醫療器械短缺,士兵們得不到有效救治,再加上食物缺乏,很多日軍瘦得成了皮包骨,甚至還有數以千計的士兵相繼死去。

1944年7月2日,日軍開始大潰退。而英軍在沿著鐵定公路向欽敦江一路追擊日軍的過程中,所見之景實在慘不忍睹:赤腳露體的日軍士兵的屍體橫七豎八地倒在路上;運輸車和坦克被轟炸、燒毀得殘缺不全;槍支彈藥和軍事裝備被疲憊的士兵扔了一地……

8月20日,日軍撤退到欽敦江邊。由於大雨和山洪的原因,江水已達1500餘米寬,並且所有渡河點都被英軍所監視,時刻面臨著炮火的轟擊和飛機的掃射。8月25日,日軍開始渡河,英軍果斷用大炮轟擊,就這樣戰鬥了幾周,日軍的地堡最終被全部摧毀,5萬名日軍全部陣亡。9月初,欽敦江西岸的日軍第15集團軍已經消失殆盡,日軍徹底宣告失敗。

作為二戰中的一次著名戰役,英帕爾會戰被認為是日本陸軍最慘痛的失敗,簡直可稱之為日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的後勤供給出了問題。當初有9萬人出征,最終只有1.2萬人活了下來,死亡的7萬多人,真正戰死的僅有3.2萬人,其餘全部死於飢餓和傷病。在潰退途中,大量的日軍屍體被遺棄在路邊,景象十分悲慘。此戰後,緬甸的日軍實力大幅度削弱了,盟軍掌握了主動權,開始總攻,日本始終無力抵抗,直到無條件投降。

作為「二戰」時期的日本陸軍中將,牟田口廉也聞名於世並非因為戰功,而是因為他的愚蠢。日軍認為他的危害勝過敵軍,便以「鬼畜牟田口」稱呼他。在英帕爾會戰前後,牟田口廉也的愚蠢也確實貫穿始終。

在戰前討論作戰計劃時,他說:「對於這場戰役,很明顯勝利是屬於我們的,因為我們注意了所有的細小問題,並全部解決掉了。」下屬是這麼嘲諷他的:「軍司令官閣下所指的細小問題,恐怕不包括敵軍的抵抗。」

有一次,前線日軍由於糧食缺乏而發來電報,請求補充軍糧,牟田口廉也是這麼回復的:「大和民族素來就是草食民族。你們身處叢林之中,竟然說食物不足,真是無稽之談!」

日軍第31師團先撤出戰鬥後,牟田口廉也說道:「以沒有武器彈藥和食物作為放棄戰爭的理由,這是萬萬行不通的!……就算沒有子彈,那還有刺刀;就算沒有刺刀,那還有拳頭;就算沒有拳頭,那還有雙腳。哪怕這些全都沒有,我們還有牙齒,還可以咬……無論何時都不能忘記大和魂是日本男人的信仰!日本是片神州,我們必會受到神靈的庇佑……」

牟田口廉也作為英帕爾會戰失敗的第一責任人,他受到了同事、親朋的責難。有人甚至對他說:「剖腹自殺吧,還有什麼臉活在世上!」但他始終沒有自殺。

牟田口廉也在東京大審判中,被國際法庭審判。他孤寂度日,死於1966年。由於遭受到了太多的責難,牟田口廉也的晚年幾乎在痛苦的折磨中度過的。他說:「在譴責中過活,我感到十分痛苦和難受。終日和苦惱相伴,一刻也不得安寧。」

牟田口廉也是海軍將領福地秀男的兄弟。他是一位狂熱的法西斯軍國主義指揮官,精力旺盛,嗜殺成性,且為人粗魯,脾氣狂暴殘忍又好女色,深受部下的痛恨。

森田徹:被蘇軍坦克碾為肉餅

森田徹

正如前文所述,森田徹,1936年調任侵華日軍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1聯隊副聯隊長,中佐軍銜。盧溝橋事變時,森田徹在現揚指揮日軍「演習」,是日方戰地談判代表。

事變爆發後,森田徹又充當急先鋒,指揮所屬部隊猖狂地向中國守軍進攻。在南苑地區戰鬥中,進攻的日軍遇到中國第29軍第38師、第132師的頑強抵抗,傷亡慘重。正當戰鬥進入膠著狀態的時候,森田徹看準了中國守軍缺少重武器和反坦克武器的弱點,急忙請示上級調來重炮和坦克部隊實施猛烈強攻,並親自乘坐坦克,指揮部下攻擊衝鋒。中國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將軍、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將軍就是在這場戰鬥中犧牲的。

森田徹

看到裝備落後的中國守軍被日軍坦克打得血肉橫飛的時候,森田徹這個野蠻兇殘的法西斯分子竟然爬出坦克炮塔高呼「萬歲」,揮舞戰刀指揮坦克繼續進攻瘋狂地碾過中國守軍的血肉之軀。坦克履帶的「絞肉機」帶著中國軍人的血肉在戰場上馳騁,使森田徹的邪噁心理得到極大滿足。

森田徹在1938年3月1日晉陞大佐,調任關東軍第7國境守備隊隊長。在這個階段,為撲滅中國東北人民的抗日烽火,森田徹在中蘇邊境地區採取「蓖梳式拉網討伐」、「歸屯並戶」、「滿門抄斬」等各種殘酷野蠻的手段,瘋狂地「圍剿」抗日聯軍和其他抗日武裝,製造了多個「無人區」。就是他指揮部下殘忍地將抗聯第1路軍陳翰章部數十名受傷被俘的抗聯戰士扒光衣服,推進鑿開的冰窟窿里溺亡。

1939年5月11日,關東軍挑起諾門坎戰役,與蘇蒙軍激戰,關東軍損失慘重。

1939年春,日本關東軍按照既定的「北進」計劃,挑起了諾門坎之戰,向蘇蒙聯軍發動戰略性試探進攻。5月11日,日軍與蘇軍在哈勒欣河地區展開激戰,日軍遭受沉重打擊。

為挽救敗局,關東軍將「七七」事變的「功臣」、即將晉陞將軍的森田徹於8月初緊急抽調到日軍第6軍第23師團步兵第71聯隊任聯隊長,接替已戰死的原代理聯隊長東京治中佐。

履任新職,森田徹自然想大幹一番,然而,此時他的作戰對手已不再是裝備落後靠大刀奮勇殺敵的中國第29軍和東北抗日聯軍,而是飛機大炮加坦克和騎兵協同作戰的蘇軍立體戰役集群。蘇蒙聯軍在名將朱可夫的指揮下,以150架轟炸機、1600多門火炮、498輛坦克進行強大的空炮火力和坦克集群突擊。

在鋼鐵洪流面前,日軍的防線在很短時間內便徹底崩潰,陣地紛紛失守,官兵傷亡慘重。儘管森田徹和眾多的日軍指揮官不斷瘋狂地組織敢死隊反撲,驅使士兵向蘇軍坦克投擲燃燒瓶和手榴彈,但由於蘇軍在進攻中投入使用的是裝有柴油發動機、裝甲厚、車體高的新型坦克,日軍的反撲無疑是螳臂擋車、自取滅亡。蘇蒙聯軍以強大的「坎內式」(向心)突擊,一舉同殲了哈勒欣河地區的日軍主力5萬多人。森田徹在兩年前「七匕」事變中親自指揮坦克碾軋中國官兵的殘酷場景,也很快輪到了自己頭上。

戰至8月22日,森田徹所部在蘇軍的毀滅性打擊下,大隊長以下軍官幾乎全部戰死。做垂死掙扎的森田徹只得於8月26日下令燒毀軍旗和密碼本,指揮殘餘官兵身綁炸藥充當「肉彈」,向迎面而來的蘇軍坦克群作自殺性「玉碎」攻擊。這個欠下中國人民血債累累的狂熱軍國主義分子當時頭纏白布條,歇斯底里狂叫著揮舞戰刀撲向蘇軍坦克,但很快被迎面而來的坦克機槍掃倒,隨即被坦克鋼鐵履帶碾得粉身碎骨。

一木清直:死於美軍坦克

一木清直

正如前文所述,盧溝橋事變時,一木清直是日本華北駐屯軍步兵旅團第1聯隊第3大隊大隊長(營長),少佐(少校)軍銜。

盧溝橋事變後,一木清直到處狂熱地宣傳是他「為帝國強盛進程打響了信號槍」,日本天皇親自授予他金鷹三級勳章。

短短兩個月內,一木清直就由少佐晉陞為大佐(上校)。隨即又被調升到日本關東軍精銳的第7師團第14旅團第28聯隊任聯隊長,成為將校軍官中的骨幹,擔負「討伐」和「剿滅」東北抗日聯軍和各類抗日武裝的「重任」。

1938年3月,在「圍剿」抗聯第3師第8團的作戰中,一木清直所部400多人受到抗聯戰士頑強阻擊。帶領12名抗聯戰士阻擊日軍的是被稱為「射手之王」的連長李海峰。雖然最終所有抗聯戰士都英勇犧牲,但也斃傷日軍150多人,一木清直也被打傷。

一木清直

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1942年4月起,日美兩軍先後在珊瑚島和中途島展開激戰。為了挽救危機重重的戰事,日本不斷從關東軍中抽調大批精銳部隊前往增援。

4月底,關東軍組成「旭字一木支隊」,由一木清直擔任支隊長,率3800多人乘船南下,準備配合海軍參加中途島戰役。6月,日本海軍大敗,4艘大型航空母艦被美軍擊沉。一木支隊未能登陸中途島,轉赴太平洋中的另一個重要戰略要地關島據守。8月初,一木支隊被派往南太平洋,參加爭奪瓜達爾卡納爾島(以下簡稱瓜島)的戰役。

早在7月初,就已有1000多名日軍官兵搶先在瓜島西北端的倫加登陸,並趕修了一個簡易機場。

8月7日,美軍海軍陸戰隊第1師在瓜島登陸,奪取了日軍在瓜島的機場、倉庫、發電站和通訊站等重要設施,將機場取名為亨德森機場。為了奪回瓜島特別是亨德森機場,日軍與美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8月18日,一木支隊在瓜島塔烏娜附近登陸,次日晨向西推進,途中俘虜了一支26人的美軍巡邏隊,一木下令將他們全部殺害。8月20日,一木支隊攻擊亨德森機場,結果傷亡慘重。第二日激戰一天,進攻仍然受阻,未能突破美軍防線半步。至8月23日,一木支隊幾乎全軍覆沒,2000多名日軍官兵陳屍戰場。

一木清直本人也身負重傷,率殘部退到瓜島熱帶雨林中做垂死掙扎。至黃昏時分,一木清直絕望地命令通信兵向大本營發出「一木支隊已全軍玉碎」的訣別電後,銷毀了密碼本和電台,命令殘餘官兵作「效忠天皇」的「最後攻擊」,自己則奄奄一息地躺在潮濕的雨林里,眼睜睜看著殘餘官兵被美軍消滅。

天黑時分,美軍坦克發現一木清直面前幾個日軍圍著他正在焚燒軍旗,便開足馬力沖了過去,這個挑起盧溝橋事變的禍首,下場和他的同夥森田徹一樣,死無完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察察堂 的精彩文章:

罕見侵華日軍侮辱歌女彩色照片,大量彩色照片證明日軍暴行
除了酒池肉林,歷史上還有那些禍國殃民的吃貨
古代女人偷情為何自帶枕頭?那些與枕頭有關的韻事
孫殿英盜挖慈禧墓,到底有沒有奸屍,夜明珠送給宋美齡
她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卻給洪秀全當了女秘書

TAG:察察堂 |

您可能感興趣

曾挑起七七事變的那位日本人,最終下場如何?
那些挑起「七·七事變」的日本人,下場都是怎樣的?
皖南事變中的三個叛徒,最後都是什麼下場?
看看抗戰中,新四軍都幹了些什麼,就知道蔣介石為何發動皖南事變了
挑起七七事變的日本軍隊軍官用幾百人對抗上萬美軍,落得這個下場
皖南事變的劊子手,遇上了新四軍投降!不料卻上了一個大當
李世民玄武門事變是被逼的?看看他對兒子的做法,就知道真相了!
皖南事變時,饒漱石說了啥?葉挺聽後很感動,親自下山談判
關於七七事變的那些事?銘記歷史,戮力前行!看看大家都怎麼說
從九一八事變到盧溝橋事變,整整六年為何日軍都拿不下中國?
張學良事變後,非要送老蔣回南京,為何說是為了事變的和平解決?
張學良的軍事能力過硬嗎?看看「中東路事變」就知道了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竟想向東北移民?想瘋了吧!
九一八事變到底是怎麼回事?張學良暮年說出了真相,真心對得起蔣介石
世事變幻莫測:屬鼠人躲不掉的命,別再掙扎了,看看怎麼回事
從九一八事變到盧溝橋事變,整整六年日軍為何拿不下中國?
九一八事變之後的熱河事變,東北軍為何再次一敗塗地?
七七事變中「失蹤的日本士兵」是誰?最後死了沒?
87年前今天,「九一八」事變爆發,西方媒體咋說,看後讓人心寒
為何七七事變以後 中國仍然沒有向日本宣戰呢?是蔣介石太膽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