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食葯安全新聞宣傳工作怎麼做?總局新聞宣傳司司長顏江瑛談了這些重點

食葯安全新聞宣傳工作怎麼做?總局新聞宣傳司司長顏江瑛談了這些重點

GIF/168K

司局長訪談錄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新聞宣傳司司長顏江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聞輿論「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並將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意義高度概括為「五個事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

如何在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指引下,全面提升新形勢下的食品藥品安全新聞宣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今年總局新聞宣傳工作獲得了哪些成效?今後將有哪些新舉措?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司司長顏江瑛就上述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公開成常態

從「媒體挖新聞」到「我要發新聞」

總局局長畢井泉曾多次強調,信息公開是強化監管的重要手段,有利於震懾違法者、保護消費者、約束執法者、加強輿論監督、促進誠信體系建設。

眾所周知,食葯監管部門是「新聞富礦」,也是輿情多發地,輿論熱議地。顏江瑛認為,平時能戰,戰時方能勝,對於輿情的主動引導,功夫多在平日。日常信息公開及時準確,新聞發布主動到位,在輿情事件中就能佔據主動地位。

目前,以政府網站為第一發布平台,總局信息公開工作已建立了較完善的制度,形成了較成熟的機制,明確了發布內容、責任部門、發布時限。

目前,總局已建立新聞發布與監管工作融合機制,推動新聞發布與監管工作「同部署、同落實」。通過重點工作通報機制與新聞聯絡員制度,邀請司局長參加發布會和通氣會,推動司局主動設置發布議題。

同時,建立輿情收集、研判和發布會商機制,掌握媒體和公眾的關注點、困惑點、質疑點,把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信息,「翻譯」成公眾聽得懂的話,組織編寫食品安全消費提示信息50餘條,食品安全風險解析信息70餘條,政策解讀圖文並茂,為引導公眾正確認知食葯風險提供權威指導,讓新聞發布既有力度,又有溫度,也有精準度。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畢井泉出席了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並通過「部長通道」主動發聲,回應國內外社會關切。總局其他領導同志也多次參加總局的專題新聞發布會,解讀重大政策措施,引導輿論和公眾認知,避免誤讀炒作造成不必要的被動。

廣開言路

從「單一發布」到「全媒體矩陣」

目前,總局政府網站、微信公號「中國食事葯聞」、微博賬號「中國食品藥品監管」、官網同步的移動客戶端,在推進總局信息公開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總局一直致力於發揮好傳統媒體的作用,運用好新媒體優勢,形成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互補格局,打造食葯新聞宣傳全媒體矩陣。

顏江瑛認為,對不同媒體的建設,要體現各自的傳播特點和優勢。改版後的總局網站欄目設置突出「為民、利民、便民」特點,強化「可視、可讀、可感」,進一步增強政府網站的吸引力、親和力。同時,增加重點信息展示強度,強化信息查詢服務功能,增設「科普知識」專欄和「闢謠平台」,建立120個信息發布欄目、4個互動欄目,成為公眾、媒體、企業、科研人員獲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信息的「第一平台」。

「中國食品藥品監管」客戶端與總局網站內容可同步,資料庫可查詢,信息可反饋。微博、微信內容形式則更為鮮活,實行差異化傳播,通過微博及時發布動態信息,特別是突發事件的信息;通過微信發布公眾關心的信息,微博、微信內容更靈活,形式更多樣。同時,還要建立全國食葯監管系統微信互動機制,以及與醫藥領域較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聯動機制,擴大新聞發布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讓權威聲音佔據網路輿論主陣地。

精準科普

從「統一定製」到「量身打造」

顏江瑛指出,食葯安全既有社會性特徵,更有科學性特徵,必須將科普宣傳放在與新聞發布同等重要的位置,針對不同人群量身打造適合需求的科普產品,產生效果力;順應新媒體發展和公眾閱讀習慣,打造深科普、淺閱讀、可互動、可轉發的可視化科普作品,產生影響力;積極利用、有效整合政府、社會及行業資源投身科普,產生聚合力。

普及科學知識,對提高媒體和公眾科學素養,避免以偏概全判斷我國食葯安全狀況,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形成輿論場理性聲音,具有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2016年,總局發布了500多條科普知識和闢謠信息,官微專門開通「你問我答」欄目,定期回應微友提問。

目前,總局與百度、騰訊等主流媒體建立起科普合作機制,不斷加大科普宣傳的力度,提升宣傳的效果。同時,與農業部、質檢總局、網信辦、新華社等建立「食品藥品監管闢謠聯盟」。今年,在對「塑料大米」「棉花肉鬆」等謠言的闢謠工作中,這些平台聯合出擊,形成輿論合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顏江瑛表示,今後,將進一步提升創新意識和能力,研究傳播規律和「遊戲」規則,充分利用各類輻射面廣、群眾參與度強的宣傳載體,開發真正吸引人、教育人的內容作品,著力提升科普宣傳入腦入心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善待媒體

從「你問我答」到「深度互動」

媒體記者對食葯監管工作的認識水平和理解程度,直接影響著社會公眾對食葯安全的感知,而現實中卻存在著食葯安全監管專業性過強和媒體記者專業素養不夠的矛盾。

顏江瑛認為,記者業務能力越強,素材獲得越豐富,報道才能越準確,對食葯工作的促進作用也越大。近年,總局對媒體採訪需求「零拒絕」,善待記者,做好服務,創新新聞發布形式,從傳統的「你問我答」轉變為和媒體深度互動,共同做好食葯安全報道。

總局通過「走基層」等活動,有計劃地組織媒體記者到監管一線、企業廠區現場採訪,講述食葯監管的故事,發揮媒體的監督和推動作用。同時,加強對媒體記者的培訓,通過和高校合作,開展媒體業務培訓與研討,編寫《食品藥品安全新聞報道服務手冊》,與中國記協合作舉辦編輯記者培訓班,提高記者的食品藥品專業知識水平及其食葯安全報道準確性。

文/《中國醫藥報》 記者 劉雲濤

圖/來源於中國網

新媒體編輯:申楊

統籌策劃:李雪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醫藥報 的精彩文章:

懂得套路,能辨真偽,別讓這些食品謠言一再上演!
全國「雙安雙創」成果展福建館人氣火爆!
我國醫藥外貿產品結構大變化開始,葯企該如何布局?
聚焦G20杭州峰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先進集體
大手筆!為推進仿製葯一致性評價工作,福建這樣做!

TAG:中國醫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開啟教育新聞宣傳新征程
「新聞」中國書協第三期新聞宣傳工作專題研討班在北京舉辦
白宮又搞大新聞!川普剛剛把國務卿開除了!中情局局長接任
蘋果為什麼看上新聞業務?
丁柏銓: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傳播理論
守正創新開創軍隊新聞輿論工作新局面
新品?機遇?新聞發布會解讀零部件最新技術
新聞里看八卦
台灣新聞晚播報:管碧玲將接任台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
祖傳區塊鏈,專治假新聞?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影局、新聞出版署正式揭牌了
大公司重要新聞
一周新聞匯總
《虛假新聞》:社交網路與新聞正義
視頻新聞:新聞報道的語法革命
新聞實務第二期-新聞消息寫作作業
北京國際電影節召開新聞中心成立新聞發布會
朴燦烈姐姐辭去電視台新聞主播職務,將在全新領域開始新的工作
蘋果公司計劃推新聞訂閱服務,可能顛覆新聞業務!
打開新聞傳播史研究的「另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