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蘭水仙瓣之謎
弘揚國蘭文化,傳播蘭花知識
手寫蘭詩百首齊,隸行章草自留題。紫砂親赴宜興訂,散布人間寄爪泥-每天學習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
國蘭中有「水仙瓣」花藝。據古蘭譜記述:「捧心有兜起白頭,外三瓣略比梅瓣尖者為水仙。」吳應祥先生說:「梅瓣與水仙是同型的兩種形。」魏亞聲先生和魏亞秫教授經科學研究得出結論:梅瓣與水仙瓣均是花瓣雄蕊化的兜型花。的確,花瓣雄蕊化後花瓣內有花粉細胞,使花前產生形變和色變,花瓣呈現乳白色或黃色並向內呈兜型,梅瓣與水仙瓣在花瓣雄蕊化的程度上不一,以致瓣輪萼形狀上也有差異,水仙瓣花藝的定性和定形問題已解決,然而,其立意一直是個謎。
蘭友們常以水仙的花瓣形狀去對照蘭花中的水仙瓣,但總覺得其形狀並不相似。那麼又為何命名為「水仙」呢?據清朝嘉慶年方時軒編著的《樹蕙篇》載:「世俗以巧花謂之仙,不知何義?是始有仙氣焉。」由此可知近200年前,古人也在探索水仙瓣的創意,然而「是始有仙氣焉耳』」一句撥開了迷霧。水仙花又名「凌波仙子」,此美名取自曹植《洛神賦》中宓妃的神形,原來古人借洛神的麗影創意出了國蘭中的「仙」。曹植在《洛神賦》中讚美洛神體美日:「濃纖得、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束素。」「延頸秀項、丹唇外朗。」我們以這些讚美洛神形體美的詩句來對比國蘭中水仙瓣的形態,發現二者之間真是太巧合了。這不能不使我們驚嘆古人創意之奇,羨慕古人文化藝術修養之精深。高興的是我們終於明白了古人創立國蘭水仙花藝的原意。由此,我們懂得了國蘭梅瓣花藝是欣賞圓的美為主,而國蘭水仙花藝則是欣賞它的線的美為標準的,不過她們的共同特點都是以人體美為基礎,借神仙的形體美來賞蘭,這就是仙瓣的意境。
國蘭水仙花藝品種開花,花朵初透出苞時,花苞色艷彩濃,真可謂綠衣彩衫裹身,花蕾朝天漸漸綻放,好比芙蓉出水,酷似洛神,真可謂凌波也。花朵放瓣漸轉向正方(國蘭普花均低頭後放花瓣),花朵綻放,但見外輪三瓣萼濃纖得,修短合度,即豐盈與苗條適中,長短恰到好處,展現出延秀項,肩如削成,腰如束素的形態美。在賞蘭術語中就成了「主正、肩平、收根放角、緊邊合抱」等詞句了。再看花之內輪,真是雲鬢峨峨,丹唇外朗。水仙花藝的捧瓣均比梅瓣的捧瓣軟潤光潔些,多數為「觀音捧、白玉捧、蒲扇捧、挖耳捧、軟捧等,形和閂頭明顯合乎雲鬢峨峨之形態。梅瓣無大舌,水仙瓣的唇瓣較圓闊而宕,酷丹唇外朗之美,以致人們常誤認為水仙差梅瓣一級,其實不然,水仙花藝是圓與線的巧妙組合,為此又名「巧種」。
中國蘭水仙,外輪三瓣型花藝中,最佳的花品均是水仙與其他瓣型的綜合體。
梅型水仙,外輪三瓣結圓為梅,中宮軟潤光潔,唇瓣宕為仙,這種組合花形端正,內輪展,外輪與中宮配比適度,有梅之美,無梅瓣中宮緊硬、唇瓣短小的特點。春蘭「西神梅」、「集圓」等即為代表。
荷型水仙:外輪三瓣寬闊而收根放角,荷花瓣。中宮軟潤光潔而寬容,多數為「觀音捧」,「觀音捧」是指觀音菩薩包紮髮鬢的巾帕前端的形狀。實物的型在觀音佛像的頭上,荷型水仙的唇瓣較發達,適放而微卷,名為「大鋪舌」。花朵整形配比合度,花容端正,神韻有氣度。一花兼有荷與水仙之特點,為瓣型花之上品。
飄門水仙:外輪三瓣之瓣端有微翹,瓣端微飄,然而,飄瓣不飄根,瓣根部仍呈含抱,唇瓣前端有口名為「歧舌」。捧瓣多數為「白土捧」,若為「蒲扇捧」,唇瓣可圓整,這類水仙花藝品種俗稱「文飄」。飄一致,動中寓靜,奇巧無比,花色多數較俏麗,視為佩中的佳品,型名品「一品」,蕙花之「老巧」。
胸仙:外瓣皺,捧瓣反出,中宮敞口舌,花開五,是為水仙之下品。
國蘭水仙花藝,以洛神仙姿為標準,以此來論形,賞格,評品,並細味其神韻,奇巧無比,妙美難言。
圖文/網路 右上角可收藏或轉發
微信裡面搜索公眾號"蘭花吧"關注後可在線回答您對蘭花方面的提問,發送數字"8"可以購買正品蘭花和蘭花用品,發送數字"1"可以代銷蘭花、蘭盆、植料、肥料、藥劑和蘭花用品,發送數字"6"可以賣蘭花和發帖!
點擊展開全文


TAG:蘭花 |
※中國蘭瓣型之美——梅瓣、荷瓣、水仙瓣、素心瓣、奇瓣
※中國蘭花之奇-葉之奇
※中國蘭花的精神
※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的「中國蘭」
※芝蘭玉樹,中國蘭花文化中的一段佳話
※風來難隱谷中香:中國蘭花博覽會開幕啦!來翁源賞「蘭花世界」
※絕美中國蘭花欣賞
※中國蘭花的發展歷史
※韶關翁源「中國蘭花第一縣」是如何「養」成的
※中國蘭和洋蘭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中國蘭花克隆需謹慎
※晚上看的世界盃,白天賞的中國蘭
※中國蘭的品賞與種植方法
※此蘭花多次獲蘭展金獎,花色艷麗,漂亮喜慶,被贊中國蘭花第一紅
※第二十四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開幕
※中美日三國軍艦在南海碰面!中國蘭州艦距日本航母不到5公里
※第28屆中國蘭花博覽會特金獎蘭花欣賞
※中國蘭花常見品種識別
※第28屆中國蘭花博覽會開幕,萬人赴韶關賞蘭花
※中國蘭花文靜淡雅,養一盆能提升人的氣質,那麼什麼才是中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