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者黃大年: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 推動歷史向前發展

學者黃大年: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 推動歷史向前發展

央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記者劉柏煊 於中濤)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他,在英國18年,功成名就卻於2009年毅然回國,只因胸懷科技報國之志;他,帶領400多名科學家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技術空白,忘我奮鬥直到生命最後一息。

他就是吉林大學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很多人評價他是「純粹的知識分子」,因為他「什麼職務也不要,就想為祖國做些事」;也有很多人評價他是「另類的科學家」,因為他對待科研只一句「我沒有敵人、也沒有朋友,只有國家利益」。他是如何用堅定的選擇詮釋了愛國者的情懷、又是如何用卓越的成就踐行著科學家的精神?

「我可以8日晚上趕過來,(第二天)參加會議,9日晚上再趕回學校。」當晚,秘書王郁涵本想為黃大年擋掉這場遠在北京的會議,但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要參加。王郁涵說,「我們有的時候問他,有這麼多的會能不能選擇性地參加?他看看說不行,這個題目我在國外做過,我去了可以幫人家少走很多彎路。」

北京深地實驗室論證會、武漢科研項目驗收會、吉林大學交叉學部建設討論會……在黃大年辦公室北面的牆上,貼著12張以月份為單位的日曆,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了他在2016年里的日程安排,一天輾轉多地、一次出差好幾個星期,幾乎成為一種常態。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黃大年辦公室的燈會一直亮到凌晨兩三點,如果哪天黑了,那一定是他又出差了。王郁涵介紹,「他在出差的路上都在打電話,一上飛機,飛機飛平穩了,他就把筆記本打開開始工作。」

翻看王郁涵手機上的訂票記錄,「CZ6180」是黃大年最常坐的航班,也是從北京回長春最晚的一班飛機——晚上11點起飛,零點以後才落地。為了不耽誤白天的工作,選擇午夜航班來回往返,這是黃大年一直以來的習慣。曾經負責接送黃大年的司機師傅劉國秋說,「一開始我真不願意拉他,因為他總坐後半夜的航班回來。我比他年輕,我體力上都受不了。」

然而,無論深夜到得有多晚,出差回來的第二天,黃大年又會精力充沛地準時出現在辦公室里。一件大T恤、一條過膝的短褲、一雙涼鞋、一個雙肩包,這就是他最常見的夏日裝束,而生前好友、吉林大學原校領導韓曉峰說,黃大年一年四季不變的,是他急促的腳步。「永遠停不下來這種狀態,他的所有時間——從睜開眼睛到閉上眼睛,甚至是在做夢的時候都在想他科研的工作。」

有人說,黃大年惜時不惜命。作為一名廣西人,黃大年愛吃米粉,但他嫌湯湯水水的食物會延長吃飯的時間,總要求別人幫他打包學校門口3元一穗的烤玉米,可以一隻手拿著啃,另一隻手還能騰出來工作。

「我叫黃大年,來自吉林大學,我們屬於基礎研究領域,(主攻)移動平台探測技術……」這是黃大年生前在埋頭科研之餘,抽身出來做的多場彙報之一。對於他和團隊而言,日夜無休的拚命工作,為的就是研發出國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測儀器。這種設備就如同一隻透視眼,可以看透地下的每一個角落。黃大年曾說,「我國目前制定了一個長遠的探測計劃,我們要向深空進軍,我們要向深海進軍,同時我們要向深地進軍,這個向深地進軍就是要裝備。」

黃大年科研團隊於平解釋:「這些探測裝備無非就是一個目的,搞清楚地下到底有什麼東西,這個東西既包括自然的,比如說油、氣、礦產資源等;另外也包括人為設置的,比如說軍事上的一些隱伏目標等。」

這樣的高端裝備,國外長期對我國實施嚴格的禁運和技術封鎖,而我們自主研發的裝備,用黃大年的話說,長期停留在「小米加步槍」的年代。2009年,他在海外工作生活了近20年後,毅然從英國歸來,投身科研之中。黃大年科研團隊成員馬國慶表示,「以前可能要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但是黃老師在回來後的短短几年裡就已經推動了它的發展。」

雖然困難比想像的多,但好在辦法也比困難多。沒有樣機,黃大年一連數月泡在銷售無人機模型的店鋪里,看看這個,試試那個,直到店鋪打烊;沒有機庫,黃大年就在學校里尋了塊空地、拉來團隊,揮汗如雨忙活個把月,被別人一度認為是包工頭。黃大年曾說,「我們完成了從無到有、填補空白的這樣一個過程。但是我們所要揭示的奧秘,離我們的目標還差很遠,需要跨世紀的努力。」

就是在這樣不斷的攻堅克難、不懈努力中,黃大年帶領400多名科學家,在歸國的7年時間裡創造了多個「中國第一」:固定翼無人機航磁探測系統工程樣機研製成功、萬米大陸科學鑽探專用鑽機「地殼一號」投入應用、首個國家「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野外實驗與示範基地」順利建成……我國深地探測領域多項技術空白就此填補,5年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20多年走過的艱難路程。他生前曾說,「我希望我能盡自己一份力,能夠把地下兩公里甚至更深的地下的隱伏信息探測清楚,讓它全部透明。」

黃大年微信朋友圈的封面圖片是一張英國劍橋的風景照——劍河沉靜澄澈,穿過一座三拱石橋向遠處延伸。他在個性簽名處寫道:「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歸來離去之間,黃大年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不忘初心的愛國情懷,兌現著他在入黨志願書中寫下的那段誓言:「人的生命相對歷史的長河不過是短暫的一現,隨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那些被美國家庭領養的兒童,被養成什麼樣了?
劉伯承「被犧牲」 鄧小平口授消息闢謠
小特朗普否認父親介入涉俄風波 「見俄國人並不違法」
美機場險釀「驚天空難」:機師看錯跑道直奔4架飛機
蔡英文和賴清德:兩個互敲喪鐘的可笑小丑

TAG:海外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又一小將創歷史!盤一盤這屆冬奧中國驚艷的小將們
歷史上最牛的武狀元,他讓一個搖搖欲墜的王朝延續百年
走進比周庄還豪邁大氣的錦溪古鎮,探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蓮花
袁世凱與黎元洪的博弈:推動近代中國歷史進程的一場大較量
長發飄飄的歷史
歷史上大年初二這天發生的大事情
又一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離世,而有的人還在褻瀆歷史
小行星的發現歷史
中國人尋根問祖的洪洞大槐樹,其實歷史上就是一個車馬站而已
歷史六大經典瞬間,大小流氓霸榜,張伯倫創單場得分新高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神箭手,傳說排名第一的他能把太陽射下來
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宿命的輪迴,華夏王朝的國祚無一超過三百年
菲律賓馬榮火山噴發,場面壯觀,世界歷史上還有哪些出名的火山大爆發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四大盜墓門派,傳承千年手段神奇
暗諷范冰冰,手撕王思聰,看看小鋼炮馮小剛的懟人歷史
長江後浪推前浪 這款FPS的經典之作讓《雷神之錘》退出了歷史舞台
冷觀近日喧囂的重型獵鷹火箭,從大歷史跨度下看中美兩國火箭發展
海賊王歷史上第一高人物,她看奧茲如小弟,路飛像螻蟻
歷史上的今天:一個熱愛音樂的國王出生,給歐洲帶來四十年戰亂
考古重大發現!海南歷史曾經繁華一時的珠崖郡,可能就在舊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