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曆皇帝與首輔張居正:老闆和總經理之間的相愛相殺

萬曆皇帝與首輔張居正:老闆和總經理之間的相愛相殺

文 博叔 主播 晶晶

建議閱讀進度:第一章 萬曆皇帝(下半部分)

嘉靖皇帝死得正是時候,這位老兄成天打坐煉丹,修仙的目的是為了長命百歲,他成天乾的都是「吞金自殺」的事情。所謂的金丹,其實就是不等量的汞、金、銀以及其他重金屬混合物。嘉靖皇帝吃了幾十年的金丹,竟然能夠活到六十歲,堪稱化學史上的奇蹟。

裕王朱載垕等了二十幾年,終於等死了他爹。承繼大統,是為隆慶皇帝。隆慶皇帝是個軟骨頭,也許是因為他爹嘉靖皇帝太硬的緣故,而且脾氣古怪,難以捉摸。攤上這麼一個刁鑽霸道難伺候的老爹,裕王一輩子都是低調做人,忍氣吞聲。

忍了一輩子的人,即使當了皇帝也硬不起來了。

剛一上位,下面那幫不安分的大臣就開始搗亂。隆慶皇帝登基,這麼可喜可賀的事情,就算是尋常百姓家也要放幾響鞭炮慶祝;隆慶皇帝想給自己的幾個嬪妃買點珍寶首飾當禮物,讓戶部批點錢,戶部尚書竟然拒絕了皇帝的請求!

封建制度發展到明朝,雖然沒有社會主義好,但是經過兩千多年的不斷修改和完善,在當時的世界上已經足夠先進了。皇帝要花錢可以,在年初先向戶部報一個預算,戶部不通過,對不起,這錢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不能花。

當然也是因為隆慶這位仁兄皇帝當得太窩囊,要是換了他爹,找個由頭把戶部尚書拉出去砍了,換個聽話的人來,錢該花還是花。明朝的國庫就是這樣被嘉靖花出財了政赤字,當年海瑞罵嘉靖,就說他不顧子民死活,嘉靖者,家家盡也。天下的錢財都被他花完了,老百姓都成了賣兒賣女的窮光蛋。輪到隆慶來當家,已經窮到沒錢花了。

大臣不聽話,隆慶皇帝很生氣。別的皇帝生氣就是要砍人,隆慶皇帝生氣就是自己鬱悶。皇帝不好當,國家不好管,那就交給下面的人去辦,自己樂得清閑。而且下面能人也多,搞垮了嚴嵩的徐階已經如日中天,正在蓄勢待發的高拱野心勃勃,深藏不露的張居正還在韜光養晦,就連海瑞老先生也是老當益壯。

按道理國家元氣正在恢復,隆慶皇帝也正值壯年之際,手下一幫能臣猛將,不弄出個中興盛世毫無道理。可是三十六歲的隆慶皇帝,竟然一命嗚呼了。

* * *

歷史上曠工最久的萬曆皇帝就此登場。萬曆皇帝朱翊鈞承繼大統,當皇帝的時候才九歲,還是一個小朋友。正因為是小朋友,所以身負託孤重任的首輔大臣高拱就有點狂。

事實證明,一個人太狂註定就沒有好下場。親自搞掉了徐階的高拱自以為是天下第一能人,哪裡想到一直對他言聽計從的張居正比他更聰明。高拱也是狂得沒邊了,竟然不把小皇帝放在眼裡。

關鍵時刻,小皇帝一句話還是要人命。因為一句話——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高拱被和太監馮保聯合的張居正一腳踹下了內閣首輔的位置,回家養老。

高拱下台之後,天下第一猛人張居正粉墨登場,他將用鐵腕手段告訴大家,只有他能拯救大明朝。

本書有專文論述張居正這個人,這裡就無需贅言。

萬曆皇帝於公元1572年登上皇帝的寶座,時年九歲。老子死了,又沒個靠山,孤兒寡母,靠山就是內閣首輔張居正。萬曆皇帝和他的兩位母親對張居正都有特殊的尊重,稱之為「元輔張先生」,據胡編亂造的野史傳言,張居正和萬曆的生母李太后有一腿,可信度不得而知。

但是根據張居正死後被清算時李太后對待他的態度來看,傳言大概不可信。

萬曆皇帝還小,正如高拱所言,十歲孩童,如何做天子?國家大事,婦孺如何插手?歷史上沒少後宮干政的事情,大多是先皇帝死的早,留下孤兒寡母無依無靠,於是小皇帝他媽就野心勃勃了。典型的兩個例子是武則天和慈禧太后,武則天幹得很成功,好歹上承貞觀遺風,下啟開元盛世;慈溪太后則是胡作非為,把個大清朝搞得烏煙瘴氣。

萬曆皇帝他媽很識趣,知道治理天下,還得依賴元輔張先生。

所以在張居正主政的十年,即公元1572年到公元1582年,他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不世之才。「一條鞭法」和「考成法」的推行,讓明朝的國庫逐漸充盈起來。而且正是因為張居正的改革,萬曆皇帝才能超越他爺爺嘉靖皇帝,在位四十八年,竟創下連續三十年不上朝的記錄。

* * *

當初張居正趕跑了心懷叵測的高拱,萬曆皇帝就將張先生視為自己人。一條船上的人,原本關係應該很鐵,但是萬曆皇帝卻有點怕這位元輔張先生。原因沒別的,學生都怕老師,張先生就是萬曆皇帝的老師。

萬曆皇帝怕張先生到何種程度?有一次張先生讓他背書讀錯了一個字,張先生一聲大吼,小皇帝如聽驚雷,嚇得哆哆嗦嗦差點兒就給老師跪下了。那時萬曆皇帝還小,這件事也就無足輕重。

公元1580年,小皇帝萬曆已經17歲,正是精力旺盛惹是生非的年紀,在宮裡成天待著,閑極無聊,有一次遇見幾個宮女,突然心血來潮要她們唱歌,小宮女哪裡見過這陣勢,一時間嚇得張口結舌。小皇帝不高興,命令太監們割了小宮女一撮頭髮,意思是說,本來是要殺頭的,朕心地仁慈就以發代首,以儆效尤。

小皇帝如此胡作非為,讓皇帝他媽李太后知道了,叫來小皇帝一頓訓斥。最後翻出《漢書·霍光傳》讓小皇帝自己反省,意思很明白,再不聽話就告訴元輔張先生。張先生可是霍光一般權傾朝野的人物,不聽話就廢了你。

從此在小皇帝的心裡,對元輔張先生就埋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只要張居正一天還佔著內閣首輔的位置,就註定他一天沒有痛快日子。

張居正對小皇帝一直要求很嚴格,他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就是在自己當政時期培養出一位可以比肩唐宗宋祖一般的千古賢君,萬曆皇帝無疑是棵好苗子。所以張先生在內閣十年間,可謂鞠躬盡瘁,嘔心瀝血。

公元1577年,即萬曆五年,張居正當上內閣首輔第五個年頭,內革弊政,外御強敵,正是熱火朝天,蒸蒸日上的關鍵時刻,他爹卻死得不是時候,按照祖制,張居正必須回家「丁憂」,就是守孝三年。明朝以孝道治天下,意思很明白,老爹死了,心裡很悲痛,還有什麼心情處理政務呢?不回家守孝就是禽獸不如。

張居正不想走,皇帝他媽和皇帝本人也不希望張先生走,但是那些虎視眈眈又拿張居正沒辦法的人可不這麼想,滿朝文武都希望張居正趕緊走人。沒辦法,張先生主政期間用力太猛,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他大力革新,損害的不是一兩個利益團體。

張先生被逼無奈假辭職,皇帝說了不許走,那就只好「奪情」。所謂「奪情」就是家裡死了爹心裡很悲痛但是沒辦法朝廷一日不可沒有我張居正,為了大明的江山我張居正只要委屈自己強忍悲痛繼續堅持上班。

這就捅了馬蜂窩。張居正是留下來了,那些看不慣他的人成天上奏疏罵他禽獸不如,大權獨攬,心懷叵測。張居正當政的後五年一直沒有消停過,那些不要命的言官們被貶被流放,還是前赴後繼樂此不疲。

一直到公元1582年,張先生為了大明的江山永固宵衣旰食,精疲力竭,死在任上。一代政治猛人就這樣盍然而逝,留下一幫曾經被他打壓的小人把他搞臭搞垮而且毫無還手之力。

萬曆皇帝為什麼狠下決心搞垮搞臭自己的老師張居正?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叄讀書社 的精彩文章:

哪些消費習慣,正在掏空你的錢包
別讓這些「壞習慣」控制你的生活

TAG:壹叄讀書社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治政理念
都是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 徐階張居正結局為何大不相同?
內閣首輔與黑衣宰相:《永樂大典》的兩位主編
《琅琊榜2》小皇帝和荀首輔等人把老王爺的心給涼透了……
他是明朝的首輔大臣,深受皇帝寵信,還因一件小事被百姓愛戴
明朝最神秘的內閣首輔,居於張居正之上,沒想到生母是個尼姑?
明朝的內閣制度是怎麼回事?為何履丞相之職卻不叫丞相而叫首輔?
面相 | 什麼是權貴官相?從大明首輔張居正身上便知道
姬姓以外最顯赫的家族,既是奪天下的首輔,又是西周滅亡的禍首
大明朝最厲害的內閣首輔: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
明末紅丸案轟動朝野 皇帝身亡 首輔告老 真相撲朔迷離
改變明朝歷史的奇事,內閣首輔強迫皇帝,要他認伯父做親爹
你只知道張居正是明朝權力最大、威名最著的內閣首輔,但卻不知道他的愛情
他讓張居正痛心疾首,成為明朝開國以來最尷尬的首輔
明朝心眼最小的首輔,在張居正死後瘋狂報復,險些滅其族
明成祖朱棣為何非要殺內閣首輔、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
海瑞和張居正同為王陽明的傳人,一個當首輔一個卻一直是縣官
宰相有兩個硬指標,明內閣首輔和清軍機大臣,最多只算半個宰相
明朝皇帝問:靖難之變後,建文帝去了哪裡?首輔:出家當和尚去了
大明狀元、內閣首輔,死於土木堡之變,墓前古文物,後人巧妙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