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位鐵帽子王,溥儀不敢動他,卻用一個字羞辱了他
鐵帽子王是指世襲罔替的王爵,它源於清朝的封爵制度,鐵帽子王比一般的親王享有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
清朝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
即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庄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岳托、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因為他們功勛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享太廟的殊榮。
另外四位屬於恩封,他們是清朝中後期在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鐵帽子王是世襲罔替的王爵,和其他親王相比享有的特權主要有3項:
「世襲罔替」, 隔代不降爵;
俸祿優厚,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
賜予世襲罔替王府,又叫鐵帽子王府。
看似鐵帽子王僅次於皇帝了,但實際上,它就是個閑職。
隨著皇帝地位穩固,國家局勢安定,經過康熙與雍正兩位皇帝對宗室力量的調整,又有了軍機處,參與政事者多為朝中文武官員,議政王大臣會議基本已經消失。這些親王、郡王、貝勒們對國家政事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影響,皇親宗室也極受約束。所以,「鐵帽子王」的後代,如果不關心政事,基本上多過著衣食無憂的愜意生活。
即便在康熙皇帝之前,鐵帽子王依然不能任性,否則下場將是很慘的,比如多爾袞。
多爾袞生前權勢極盛,清代王公屬下人在北京郊區大量圈地,多爾袞佔地最盛,也有強迫獻地的舉措。清朝野史傳說,多爾袞娶了順治帝的母親,野史也側面證明了多爾袞的權勢,順治帝甚至曾稱其為皇父攝政王。
有史料記載,多爾袞被封為皇父攝政王后,禮儀排場也向皇帝看齊。「所用儀仗、音樂及衛從之人,俱僭擬至尊」。但多爾袞一死,順治帝福臨就下詔削多爾袞爵位,撤去廟享,罷黜宗室地位,財產入官,其弟豫親王也被連累。直到乾隆三十八年,多爾袞才被乾隆皇帝平反,追謚為睿忠親王。
即便是皇帝勢微,動不了鐵帽子王,但其死後照樣用「字」罵他,比如最後一位鐵帽子王——慶親王奕劻。
1911年辛亥革命期間,奕劻當了6個月的首任內閣總理大臣,是決定清廷命運的關鍵人物。
在清末最後十年中,奕劻與袁世凱沆瀣一氣,一個掌朝,一個掌軍,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一個「大北洋」政治框架,朝野軍政,大半北洋。甚至於袁世凱在1909年下台,也沒有從根本上打破北洋系在軍事上的壟斷地位,這無疑是為清朝的滅亡備好了掘墓人。
清帝退位後,奕劻遷居天津。憑藉多年積累的不義之財,奕劻在那裡度過了優裕閑適的6年時光,於1918年病死寓中。奕劻去世後,其家人請求謚號。末代皇帝溥儀本想給奕劻「謬」,「丑」、「幽」、「厲」等惡謚,但最終採納上書房意見,給了一個「密」字,意思是讓他「追補前過」,在清代親王謚號中,「密」是最差的一個字。
慶親王僅在滙豐銀行一地的存款,就達到200萬兩之巨。有清一代,奕劻之貪,與和珅不相上下。
最後,如何給予「鐵帽子王」一個客觀的評價?
鐵帽子王不僅高官厚祿、位高權重,而且子孫繼承、世襲罔替。我們不能否認十二位鐵帽子王中的前八位,在滿清大一統的初期做出卓越的貢獻。
但在清朝中後期已成了一個腐朽墮落的既得利益集團,依仗權勢,把持朝政,安插黨羽,貪污受賄,因循守舊,阻撓改革,對國家政治和社會造成了極大消極影響。
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待,他們就是毫無法紀觀念、紀律規矩可言,唯知維護小圈子私利。


※手握聖劍的亞瑟王,真的存在於真實的世界歷史嗎?
※作為水滸梁山的奠基人之一,他選擇做第一個離開宋江之人
※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武器,讓我們不得不讚歎古人的智慧
※作為梁山的軍師,那顆號稱「智多星」的腦袋不只一次失靈
※盧俊義這個人物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原來只是墊腳石
TAG:刀墓手札 |
※溥儀坦言一生最恨兩個人,一個是他嘴裡的亂臣賊子,一個挖他祖墳
※溥儀絕後,但他曾立下一位「太子」,是誰家孩子,下場如何?
※溥儀一生最恨兩個人,一個人是他嘴裡的亂臣賊子,一個挖他祖墳
※如果不是因為他爹一句氣話,最後當上皇帝的也許不是溥儀,而是他
※溥儀拒絕剪辮子,可是一個英國人這樣嘲笑溥儀之後,他就剪了
※溥儀臨死前怒罵一女子,還讓她滾,只因她當年做了這件事
※溥儀被特赦後,領導問他想去哪上班,他說了兩個崗位都被拒絕,最後去做了這種事
※溥儀把自己辮子給剪了,老太妃很生氣,只因他說了這話,羞愧難當
※她是溥儀最後一位妻子,死後竟不願與他合葬,原因讓人心寒!
※溥儀為何沒有子女?原來是宮女小時候對他做了這個,害了他一生!
※溥儀準備騎車歸家,一伙人圍著他喊聖上,他卻回復了幾個字
※溥儀臨死前一直叫著它的名字,讓他的妻子嫉妒不已,究竟是何物?
※溥儀狠心殺了孩子,還間接逼瘋自己的結髮妻子,原因只有一個
※溥儀一生不幸,被人利用了大半輩子,但死前提出的一要求得以實現
※溥儀憋屈了一輩子,有一個始終不敢提的願望,臨死前才敢說出來
※她是清朝最後一位格格,在死前說了一句話,讓溥儀羞愧不已!
※她是溥儀最放心不下的人,因為她,溥儀臨終前嘴裡喊著三個字
※朱棣三十二歲後再沒有孩子,不是太忙,而是和溥儀有一樣的毛病
※溥儀人生最後一刻,一直重複著這句話,讓人聽了心酸不已!
※溥儀親手剪了自己的辮子,只因有人說了這話,讓溥儀羞愧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