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給家長和小學生的作文指導

寫給家長和小學生的作文指導

怎樣用映襯、對比手法寫景(六年級學生和家長閱讀)

作文要求:認真觀察一處景物,注意抓住景物靜態和動態的特點,再自己確定題目,寫一個片段。要做到有中心,有條理,讓人讀了感到你寫的景物很美,值得去看。

本次作文要求較高,所以這裡必須強調幾點:一是關於寫靜態景物。在寫靜態的景物時,除了要準確地抓住景物的鮮明特徵外,還要注意在一定的情況下寫出靜態景物的動感來,用靜中之動來突出和強調靜態景物的特點,經常採用的方法有映襯、對比等。如寫深山寺廟的安靜時,在描寫了寺廟周圍環境的安靜(四周無人、也無風、天上也沒有雲彩、看不見一個行人)和寺廟內的安靜(大門緊閉、院子裡面堆滿了落葉)後,可以寫一寫動態的景物(忽然不遠處的叢林中有一隻黑色的老鴰衝天而起,接著傳來了一聲老鴰的驚叫聲),這樣,反而就會把寺廟的環境映襯得更加寂靜了;二是關於寫動態景物。寫動態的景物要注意多角度觀察以了解景物的全部特點,如飛流直下的瀑布時,可以選擇從正面看、從旁邊看、從下面看和從上面看等幾個不同的角度來觀察,瀑布給人的印象也就會有所不同,有時像雲、有時像綢帶、有時像海浪,等等;還要對景物的動態過程進行跟蹤觀察,以把握其全貌。如一株老樹在狂風中搖擺不定時,除了落葉片片,還很有可能連樹上的小鳥也驚飛起來,接著,在樹下避雨的一名流浪漢也會因為被冷風吹得直哆嗦而走掉,另選一個地方睡下,等等;同時,還應該適當地注意在靜態景物的背景之下寫動態的景物,動靜相生,突出和強調景物的動感。同時,注意適當地寫一寫人物的活動情況,與動態的景物描寫相輔相成,相映成趣。三是要注意發揮想像力。無論寫靜態還是動態的景物,都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用想像來把景物真正地寫活,用想像來傳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用想像來是使文章增添迷人的色彩。如寫大海之中的一座小島時,可以想像這座小島像帽子、寶塔、烏龜、飛碟、鍋蓋,甚至還可以想像成正在此處度假的某處長的大肚皮、農民的草帽、流浪漢的碗,等等。家長在輔導的時候,一定要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把景物寫活。

【例文】

一 池 春 水

我們家的旁邊,有一口池塘,是橢圓型的,有點像彎彎的月亮。池塘的四周栽得有幾株高大的楊柳樹。春天的時候,池塘里的水很清,可以看得見水裡面的小魚在水草中游來游去的;水面就像一面很乾凈的鏡子似的,太陽出來的時候,就會閃閃發光,有些刺眼。池塘的中間,長得有一大片碧綠的荷葉,有的高,有的矮,好像下雨的時候人們所打的雨傘一樣;荷葉中間,開得有幾朵潔白的荷花,好像小燈籠一樣,把整個池塘都照亮了。有的荷葉上面,還蹲得有一兩隻小巧玲瓏的青蛙,有的荷葉的上面,還有一大團的晶瑩透明的水珠,就像是珍珠似的,在荷葉上面動來動去的。當一陣微風吹過去的時候,荷葉就開始輕輕地晃動起來了,還不時發出聲響來。這時,荷葉上面的水珠和小青蛙都會掉進水裡去,也發出很輕的聲音。接著,靜靜的池塘水面上就會盪起又細又密的波浪來,在陽光下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來,好像在訴說著什麼動人的秘密似的。這口景色宜人而又寂靜安閑的池塘,就像一個小小的公園似的,看上去很舒服;池塘里的游魚和荷葉荷花等都給了我一種很輕鬆很美麗的印象,我很喜歡在池塘的旁邊讀書寫字。

【評析】這段文字主要寫了自己家旁邊的一口池塘的景色。作者抓住池塘的形狀(橢圓型的、像彎彎的月亮)、池水(很清、可以看得見水底的游魚和水草)、水中的游魚、荷葉(碧綠寬大、像雨傘)荷花(白色的、像小燈籠)、水珠(像珍珠、晶瑩透明)、小青蛙和微風等的顏色、形狀、聲音等特點,對池塘的景色進行了傳神的描寫和表現。在描寫的時候,作者既寫了靜態的景物(池塘的形狀、荷葉荷花等),又寫了動態的景物(小青蛙、微風、水珠等),還寫了由靜態變成動態的景物(微風吹過後,一池春水起波瀾)以及自己的感受(像小公園、很舒服、給人輕鬆的感覺),把池塘的景色寫得很詳細,也很有意境。

【親子活動】

(1)以天空和雲彩為例,寫一篇短文,要求既有動景又有靜景。

(2)摘抄幾首關於寫景的現代流行歌曲的歌詞,體會寫景的一些常用手法。(如《濤聲依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雅寧靜 的精彩文章:

TAG:清雅寧靜 |

您可能感興趣

從倆小學生當街鬧分手,透析兩性投資學
8歲小學生下體受傷事件續:校長、副校長被免職
小學生持刀弒母震驚全國!孩子真不能管太嚴?
強調「救災用」! 超懂事小學生把獎學金捐出去 縣政府感動回覆他
大多數人都做不出來的小學生題目!
以小學生為例,了解一下我們進行數學運算的認知過程
家有小學生,28天不重樣早餐,做法簡單,營養美味,孩子吃得香
小學生神級搞笑試卷答案,看完懷疑自己是否搞錯了九年義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