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忽必烈如何成就了大元朝

忽必烈如何成就了大元朝

阿科古今談

蒙古族是一個彪悍的草原民族,13世紀中葉忽必烈滅掉南宋,忽必烈繼承汗位建國大元朝。那麼忽必烈是如何在這個分裂的蒙古多部落照片那個脫穎而出繼承大統的呢?

在他們的首領成吉思汗、窩闊台、貴由、蒙哥的帶領下,蒙古鐵騎東征西討踏出了人類歷史上一個空前的大帝國,東自日本海,西到多瑙河,南起淮河,北至極北都納入了這個帝國的版圖。

然而由於帝國的疆域十分遼闊,地域之間的文化和經濟差異空前巨大,成吉思汗所在的黃金家族各系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汗位之爭愈演愈烈,蒙古帝國作為一個由大汗直轄領地與四大汗國做成的龐大的軍事行政聯合體,很快面臨著分裂的危險。

如何在祖先建立的基業上繼續開疆拓土,如何治理好新征服的中原漢地,這些都是蒙哥汗的繼承者,所必須面對的挑戰。

偉大人物的出生,常常與歷史事件的出現如影隨形。公元1215年,蒙古大軍攻克金朝首都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忽必烈就是降生在這一年,這份戰果儼然成為忽必烈的生日大禮。

隨著忽必烈在馬背上漸漸長大,帝國的疆域達到了人類征服史上的頂峰,蒙古正開始它最輝煌的時代,祖先的輝煌遮蔽了忽必烈。

公元1251年,忽必烈終於迎來人生的轉機。這一年的六月兄長蒙哥登上汗位,隨即賦予他總領漠南漢地的重任,忽必烈終於獲得了展示才華的機會,邁開了他政治才華的第一步。

不同於滿眼大漠戈壁的漠北地區,在漠南地區游牧與農耕交錯,二元經濟互動發展,自古成為北方草原民族與中原漢族爭奪的地區,而淮河以北廣闊漢地,更是蒙古帝國重要的物資供應地和蒙古軍隊南下滅宋的戰略要地。如此廣袤的漠南、漢地註定成為忽必烈嶄露頭角的舞台。

春寒料峭,閃電河水冰消雪融,到了夏季這片肥沃的草甸上便會開滿金蓮花,因此得名金蓮川。正是在這片金蓮盛開的草原上,忽必烈廣納賢才,組成了著名的金蓮川幕府,忽必烈把這裡作為他統領漠南、漢地的王邸駐地,並興建開平城。

建開平前後這個階段,忽必烈手邊已經積累了一大批人:有能征善戰的武將,有深謀遠慮的謀士,有飽學的儒士,道家、和尚全有,包括漢人、契丹人、渤海人都為他所用,這就成為他佔有天下之後能夠建立王朝的一個偉業,一個最基本的幹部儲備。

忽必烈明顯地對中原的文化感興趣,他從河北地區找了一大批當時的知識分子進了他的幕府,就在他身邊幫助他介紹中原的文化,幫助他出主意,其中一個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劉秉忠。

劉秉忠從小飽讀詩書,他當過道士,又出家為僧,精通道教、佛教,以及儒教的教義與禮儀。劉秉忠多才多藝,他是個出色的畫家,才華橫溢的詩人,他還是數學家、天文學家和建築學家,後來在師祖海雲法師的引薦下,來到忽必烈的身邊,於是劉秉忠又成為一個政治家。

劉秉忠曾向忽必烈呈上一份萬言書,這是一份結合中國古代政治邏輯和蒙古制度的治國方略,包括采漢法、設學校、選人才,禁屠城、安民眾、輕徭役、減賦稅、興水利、勸農桑等等,其中采漢法是劉秉忠治國的理念的核心,忽必烈對萬言書幾乎全盤接受。

反映出劉秉忠政治思想的主要就是萬言書,他提出一個綱領性的一句話就是以馬上得志,不能以馬上治國,就是說蒙古人可以通過軍事手段征服一個廣大地區,但是你要治理這個地區,你不能用軍事手段,所以說這是劉秉忠的政治思想的中心。

第二點萬言書里講了一點,就是要尊奉孔子,他說只有尊奉孔子將來的基業,國家才會穩固,劉秉忠的話忽必烈聽進去了。

當時的邢州作為封地歸屬於兩個蒙古貴族,一開始他們延續了游牧民族對於征服地區的治理方式,橫徵暴斂,搜刮無度致使當地百姓紛紛逃亡,結果,原來的一萬五千戶的邢州城,最後只剩下五六百戶人家,這兩名貴族無計可施,只好求助於忽必烈。

忽必烈任命自己的手下脫兀脫、張耕為邢州安撫使,劉肅為商榷使,依照漢法恢復農耕、賦稅等,新政實施一個月之內,戶增兩萬,不到一年邢州一躍成為當年地方政績考核之最!

元朝在建立後持續對外擴張發動侵略戰爭,版圖疆域之大令人咋舌,但是元朝後期政治腐敗,終逃不了滅國的厄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元朝牛人錄】東方帝國的創立者:忽必烈!
日本五連續次拒不向元朝稱臣,忽必烈一怒之下兩次攻打日本
那一年他帥軍十萬,迫使日本俯首稱臣,完成了忽必烈的遺願
中國一個偏遠的小山村, 發現元朝皇室後裔, 直系祖先是忽必烈!

TAG:忽必烈 |

您可能感興趣

忽必烈的歷史成就 如何評價忽必烈此人?
元朝不止有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我們都忽略了這個重要的人
忽必烈如何汗位建立元朝的?
強大的元朝為何不到一個世紀就滅亡了?只因忽必烈滅宋時沒做這件事!
元世祖忽必烈之後的皇帝是誰?忽必烈傳位給了誰
忽必烈如何如何平定叛亂,建立元朝?
忽必烈為何能在1年半迅速滅掉宋朝?只因為這三點!
為何察合台後人與窩闊台後人都反對忽必烈?是忽必烈奪位了嗎
阿里不哥為何敗給忽必烈,忽必烈是個明君嗎?
窩闊台後人和察合台後人都反對忽必烈,是因忽必烈奪了汗位嗎
都是讓孫子接班,為什麼忽必烈成功了,朱元璋失敗了?
千年難題被元朝意外解決,忽必烈為中原王朝完成了哪項壯舉
忽必烈本想放了文天祥,為何最後又反悔而殺之
若非他對忽必烈說了一番話,或許文天祥就不會死了
只因忽必烈的這個舉措,使太子提前死亡,更導致元朝成為短命王朝
忽必烈為何兩次遠征日本都以失敗告終?因為他忽略了一個因素
元朝為何快速而亡?忽必烈這些措施影響深遠,其中一點令人髮指
整個草原上的王爺們集體反對忽必烈,為何忽必烈還當上了大汗
忽必烈當年是如何平定大理的?若繼續南下會是怎樣的場景?
忽必烈取代宋建立的強大元朝為何會迅速敗亡,只因沒有參透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