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不讓江蘇人做狀元,用陝西人代替做狀元,山東人不服寫出千古絕對刁難

乾隆不讓江蘇人做狀元,用陝西人代替做狀元,山東人不服寫出千古絕對刁難

導讀: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度創建於隋朝,此後一直是歷朝歷代選拔官員的重要途徑。清朝時期科舉分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其中考上院試的就是我們俗稱的秀才;考中鄉試的是舉人;考上會試為貢士;考上最後的殿試,就成為了進士,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金榜題名」。

清朝的殿試,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作為全國考試的第一名,狀元都是要由皇帝欽點的。按照清朝慣例,呈送給皇帝的考試卷都是由監考大臣看過之後,他們認為好的卷子,就在上面畫一個圈,誰的圈多,誰就排在前面。前十本要呈交皇帝親自審查。而閱卷大臣會將他們選定的第一名放在最上面,皇帝一般都會直接拿起第一個,宣布為狀元。接下來拿的就是榜眼、探花,以此類推。慣例都是如此,可在乾隆當皇帝的時候,有一年乾隆就沒有選擇大臣提議的狀元,而是親自點名選了另外的狀元。

根據史書記載,乾隆二十六年的會試,由陝西人尹繼善主持,尹繼善是劉墉的學生,曾經四任兩江總督,是乾隆時期的重臣。考試結束之後,尹繼善等監考官準備推薦的狀元是江蘇人趙翼。可卷子送到乾隆面前之後,乾隆覺得江蘇省出的狀元太多了,此時的乾隆正想在北方選撥人才。當時乾隆很欣賞尹繼善手下的幕僚陝西人王傑寫的文章,就問尹繼善:「你們陝西有狀元嗎?」「王傑這個人怎麼樣?」意思是想取王傑作為狀元。

尹繼善自然順水推舟,於是改取王傑為狀元,王傑也成為清朝開國第一名陝西狀元。而原本選定的趙翼被選為探花,為此趙翼始終耿耿於懷。但科舉要服從政治,這是明擺著的道理。

當王傑被乾隆破格選為狀元之後,自認為是孔孟之鄉的山東學子們很不服氣,紛紛上書表示皇帝選拔不公平,認為王傑才學不如山東學子。甚至搬出孔子、孟子出對聯考王傑,山東學子出的上聯是:「孔子聖,孟子賢,自古文章出齊魯。」王傑也不示弱,當即對答道:「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統在西秦。」

王傑不僅對出了這副千古絕對,也贏得了山東學子的尊敬,也反映了王傑的文才確有過人之處。王傑中狀元後,初在南書房當值,後經多次升遷,出任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總理禮部,是乾隆時和珅為數不多的對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史上富有文化涵養的乾隆皇帝
除了京城81號,北京還有很多有故事的老房子……
一腳就能把所有恩怨了結?這個男人讓乾隆帝都不得不佩服
乾隆最寵愛的小女兒:若非女兒身,將會是王儲

TAG:乾隆 |

您可能感興趣

乾隆出對聯定狀元,一人答不上便走,乾隆:等等,你來做狀元
古代的狀元官有多大?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清代狀元寫的《西湖記》,這楷書不愧是狀元!
古代狀元為何都不願娶公主?狀元的一句話戳破了多少人的幻想
一狀元是秦檜後人,卻因出身不好被乾隆帝刁難,說7個字化解危局
此人由乾隆欽點為狀元,有人不服出一上聯為難,他對出後眾人嘆服
別人靠寫文章奪狀元,此人卻靠吃饅頭當上狀元,事後還被康熙讚賞
清朝非漢人不能當狀元 但因這八個字 造就一位蒙古狀元
晚清時期廣東人才輩出,他卻因為是廣東人得罪慈禧,痛失狀元
他是陝西人,考了第三名,皇帝:陝西從未出過狀元,狀元就給你吧
皇帝招狀元為駙馬,上聯刁難其老婆,農婦對下聯,不愧是狀元夫人
古代讀書人為什麼都想當狀元?不是官勝似官!
為什麼人們不說奧登是水貨狀元?
今天狀元和古代狀元相比,然而今之狀元總是缺了些什麼東西
古代狀元不為人知的一些事
狀元郎被刁難,乾隆改下聯,成千古絕對
清代狀元楷書,不愧是狀元!
狀元夫人是男人?乾隆請吃飯,三朝元老都承認,這人說應當封誥命
乾隆寫了三個字太俗氣,大臣沒人敢說,狀元刪掉一個讓人拍手叫好
乾隆曾經出題選狀元,但是一狀元不按套路出牌,沒想到乾隆直接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