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術發展迅猛,傳統手法複位技術會「滯銷」嗎?

手術發展迅猛,傳統手法複位技術會「滯銷」嗎?

《孫子兵法》有云:「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同樣,醫學上也有類似的名句,清代醫家吳謙有云:「手法者,誠正骨之首務哉」。兩個不同時空不同戰場,針對敵手,高手們的見地和真諦,可謂異曲同工。

疾病就是敵人,與敵人間的較量就是戰鬥。茫茫眾敵中,有一類敵人叫骨折。隨著醫療技術的高速發展,各大醫療戰場紛紛採取「手術」來抗擊這類敵人。而古代醫家所繼承下來的手法複位之精要,則用得愈來愈少了。毫不諱言地說,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利」的驅使。

誠然,很多骨折患者需要手術治療,但有相當一部分人完全可以通過手法複位而非手術得到很好的治療。對患者而言,非手術治療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此技術對患者身體和經濟上的「創傷」都是最小化的;對國家而言,也是省去了很大一筆醫療支出。

在此算一筆小小的賬吧。慕名來我院,或他院要手術而來我院可非手術治療的病人不計其數。估算一下,這樣的病例一年有3萬人左右,手術治療估算一人費用3萬,還不包括一年後拆內固定的再次手術費用。而假如是非手術治療,一個病人治療費用算5千,一年費用則會省去5/6。而對於老人及小孩的非手術治療費用則更低,只是幾十塊傳統技術的手法複位費及維持複位的固定費。另外,如果手術治療,還得刨去一個或幾個家庭成員的社會勞動缺失,尚需若干護工陪護。

高昂手術費的大部分是在醫保報銷之列。換句話說,傳承千百年的手法複位技術無聲無息地為國家節約著一大筆醫療開支,不爭名不爭利。然而,這樣的傳統複位技術,又能堅持多久呢?

手法複位看似簡單,其實是很多技巧和知識點的融會貫通。《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有云:「一旦臨證,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做到狠、穩、准、快,要求術者在整復過程中精神高度集中,操作準確,用力恰當,果敢敏捷,靈活機動,才有可能爭取一次性複位成功。而接下來維持保守複位成果也是頗為辛苦的過程,對於醫者來說,隨時要擔心再次移位的風險。

在現實中,手術費用收費高似乎天經地義,而手法整復及維持複位的固定費用卻極其低廉,低廉到足可以讓這項在古代是最高境界的治療技術自生自滅了。比如,技巧加複位的費用只能收130元,而後續維持複位的複雜固定只能收取27元。漸漸的,已經不太有人願意去做這項工作和事業了,越來越多的醫院及醫生都自然推薦骨折病人接受手術治療,其中為數不算少的病例真的可以採取非手術治療,無需白白挨一刀。希望能大力保護這項手法整復技術,讓老百姓受益。

文/浙江省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 吳國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我的前半生》送給千萬女性的一碗心靈雞湯
3大法寶一出手,INS網紅靠邊走
京東、唯品會發文炮轟「二選一」,互聯網大戰再次爆發!
主子駕到,還不接駕?
神煞運用兩例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手機棋牌遊戲手游電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語音助手的發展方向是更像人,科技公司競爭將愈發激烈
「小手牽大手」,促進學科發展
大數據技術推動智能物流發展,帶來了什麼樣的效果?
傳統醫術面臨失傳!百年乾寧齋大力發展手法診療
雙攝像頭——智能手機發展的必要趨勢?
手機硬體已進入發展瓶頸,未來電池技術將如何突破?
智能醫療領域下物聯網技術應該怎麼發展?
技術進步,推動智能建築發展
西方封鎖關鍵技術,中國卻還能發展如此迅速,科技能力強大了
好快強:這些新技術將是未來手機發展趨勢
新能源車發展不能靠忽悠,你掌握「三電」核心技術了嗎?
展望未來電子戰技術發展
王春生:「一手拿刀,一手拿導管」——心血管外科的新技術應用及發展趨勢
反傳銷專家:「資本運作」傳銷為了發展下線會使用這些手段
作物育種關鍵技術的發展
科學技術發展周期和技術發展戰略
核心技術是關鍵 中興之痛刺激科技更快發展
傳統槍彈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如今智能手機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