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胡服騎射實力大增之後,趙國為什麼還打不過秦國?

胡服騎射實力大增之後,趙國為什麼還打不過秦國?

作者:始安公士或

三家分晉後的戰國前期,魏國是當之無愧的霸主,此時趙國的實力遠遜於前者。趙國曾與韓魏聯手共擊秦國,卻被打得滿地找牙。

趙武靈王繼位後,痛定思痛,勵精圖治,推行了震驚四海的胡服騎射改革。誰也沒料到,趙國只用了短短一年時間就脫胎換骨,打得北方諸胡俯首稱臣,幾乎滅掉了長期困擾齊趙燕邊境的中山國。哪怕是天下最強的秦齊兩國,在當時也不願與新興的趙國正面衝突。

趙武靈王兼并了大片胡地,設雲中郡和九原郡。輝煌的勝利讓他豪氣干雲,但多年前敗秦之恨並未消除。趙武靈王萌發了從九原、雲中南襲秦的念頭,欲與秦軍一決雌雄。誰知這一箭之仇,他至死未能報成。原因何在?一切還得從秦國上郡說起。

秦魏爭河西,張儀巧計得上郡

上郡位於黃河西岸,形狀狹長,西面與北地郡、河南地接壤,北面靠近趙國九原郡,南與面秦國內史地區交界,是關中乃至整個秦國的北部屏障。這裡原本是魏國西河郡的西北部分,如同壓在秦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秦孝公抓住魏國在馬陵之戰大敗的良機派商鞅收復了河西地,但那一片主要是內史地區的幾座城池,並不包括上郡。

秦統一後的上郡等諸郡圖

秦惠文王繼承父輩遺志,繼續攻打魏國西河郡的上郡部分,以圖把魏國勢力徹底趕出黃河以西。斬首八萬的河西之戰就發生在上郡南部重鎮雕陰。秦軍殲滅魏國八萬河西軍後佔據了雕陰,又接連攻取數個城市,徹底切斷了上郡與魏國之間的聯繫。上郡十五縣陷入孤立,命運岌岌可危。

雖然上郡北面還有另一個黃河渡口,但對岸是趙國的藺和離石要塞。此時的魏趙關係依然緊張,趙國不會借道給魏國。

由於上郡地形複雜,秦軍沒有選擇直接進攻,而是由秦相張儀進行外交施壓。魏國被迫割讓上郡十五縣,秦國這才把整個黃河以西地區納入自己的版圖。

秦步兵

張儀在秦惠文王更元元年攻取陝城,並修築了「上郡塞」,距離秦得上郡已經三年多。《戰國秦漢上郡軍事地理研究》認為:上郡塞在今陝西綏德縣境內,正好在趙國藺、離石要塞的對岸。這裡恰好構成秦上郡與趙太原郡之間最寬闊的一條東西走向的交通線,扼守此地可以有效阻擊趙軍西進。

秦得上郡後,與趙國接壤的面積一下子增加了許多。失去魏國這個緩衝區,秦趙之間的矛盾也很快激化。

秦趙爭鋒的最前沿

剛得到上郡的秦國只想鞏固新地盤,還不打算進攻魏國河東或趙國太原郡。但趙軍先發制人,將軍趙疵渡河攻打上郡,卻在河西戰場陣亡。秦國則趁機反攻趙境,第一次佔領藺與離石。但這個戰果並不像河西地與上郡那麼容易穩固,藺與離石不久得而復失。

儘管秦趙時不時進攻對方邊城,但大規模交鋒並不多。因為兩國目前所有的接壤地都不適合打大兵團會戰。

秦趙邊境線的地形

秦上郡與趙太原郡以黃河為界,相互對峙。儘管兩個邊郡有著漫長的邊境線,但邊界地形複雜,地廣人稀城邑少。由於大部分土地都是深山老林,兩國只要佔領幾座重鎮就可以控制一大片地盤。秦趙兩軍交戰,要麼在秦國的河西高原打,要麼在趙國的呂梁山以西的狹小平原打,逼仄的兩岸地形限制了大兵團運動,尤其不利於趙國騎兵機動作戰。

《戰國秦漢上郡軍事地理研究》認為:秦上郡的治所最初在高奴,後改設在上郡塞,最終又遷徙到膚施(今陝西榆林市)。這個演變過程與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有很大關係。

趙武靈王派兵護送秦昭王回國即位那年,排除種種阻力,在全國推行胡服騎射。在接下來幾年中,趙國的胡服新軍連戰連捷,疆域北擴至燕、代,西邊延伸至雲中、九原(正是黃河「幾」字的那一橫沿岸)。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

這些新地盤基本上都設置了郡縣,其中九原郡與雲中郡正好壓在秦上郡的頭上(秦朝的九原、雲中二郡繼承自趙國這兩郡)。趙武靈王身穿胡服親自指揮士大夫向西北進軍攻略胡地,趙軍在九原雲中集結的兵力也因此超過太原郡。秦上郡的邊防重心也自然由東邊轉移到北邊的膚施。

膚施在無定河邊,扼守著南下上郡的通道,北面就是趙國的挺關。秦昭王把上郡治所北移至此,以便重兵鎮守整個秦國的北大門。

上郡以北的九原郡和雲中郡

易守難攻的秦上郡邊防體系

當年秦國剛從魏國奪得上郡時,趙武靈王想趁機打他個立足未穩,但趙軍從藺縣渡河後要面對地形複雜的黃土高原。如果攻打上郡最北的重鎮膚施有大山擋路,只能先攻克上郡塞,再沿著無定河谷北上……然而,上郡塞與周邊的平周、陽周、高奴三縣形成了一個相互呼應的邊防體系。

趙軍若想南下攻打高奴,依然要突破上郡塞才能獲得進攻高奴的通道。陽周的秦軍不僅可以直接向東馳援上郡塞,也可以策應北面的平周、膚施與南邊的高奴。倘若趙軍突破上郡塞後先打陽周,膚施和平周的秦軍可順著無定河南下切斷趙軍回河東的退路,而高奴秦軍救援陽周也很便利。

趙軍從太原郡攻秦上郡

總之,趙軍即便好不容易正面突破秦軍經營多年的上郡塞,也會遭到附近的平周、陽周、高奴三縣秦軍的三面夾擊。

但機敏的趙武靈王也發現九原與上郡交界處的地勢比黃河西岸要平坦得多,利於騎兵馳騁、大軍壓境。於是他萌發了從九原雲中南襲秦的念頭,打算給秦上郡劈頭一刀……

為了踏勘從九原、雲中的進攻路線,趙武靈王假扮趙國使者,親自入秦偵察地形,順便看看秦昭王的為人。有趣的是,秦昭王覺得這個趙使的英雄氣概過剩,怎麼看都不像人臣,事後派人去追。好在趙武靈王身經百戰,早已馬不停蹄地逃離秦關。但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提南襲秦的事了,而是把戰略重心轉移到其他方向。

原因很簡單,從九原、雲中攻入秦國腹地的難度並不比傳統進攻路線小。

本來九原、雲中向南、膚施以北的地勢較為平坦開闊,有利於趙軍投入大兵團(特別是胡服飛騎)作戰。趙武靈王認為,膚施離九原近,離咸陽遠,很難在趙軍重兵包圍下堅持很久。然而,趙武靈王入秦偵察後卻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且不說膚施作為上郡治所駐紮了精銳重兵,就算趙國能越過秦長城、攻破膚施,也只能沿著無定河谷深入,沿途會遭到上郡塞、陽周、高奴、洛都等重鎮的節節抵抗。

趙軍從九原、雲中南襲秦路線圖

由於南北交通線就那一條,又沒有其他可迂迴的間道,趙軍再勇猛也無法從此長驅直入進關中。秦上郡諸城卻可以從關中得到源源不斷的補給。這樣打下來,襲擊戰就變成了持久戰,無疑對主場作戰的秦國更有利。

因此,儘管趙國多地與秦上郡接壤,但易守難攻的地形,以及還有秦長城與黃河天險的加持,令秦上郡能夠以一挑四,扛住趙國四個邊郡(九原、雲中、雁門、太原)帶來的壓力。

同時,從上郡抵達九原、雲中幾乎只有黃河天險這一道阻礙。換言之,趙南攻秦時戰場越打越窄,秦北擊趙時卻是戰場越打越寬。如此一來,九原、雲中兩郡的趙國邊防軍一面要防備胡人,一面要警惕秦上郡軍從膚施發動突襲。不過,秦昭王君臣暫時不考慮向北方擴張,於是兩國都在這個方向採取守勢。

一個趙國無力實現的戰略狂想

親自勘察上郡地形後,趙武靈王對上述情況有了深刻的認識,意識到南襲秦的成功率微乎其微。由此可見,想要實現從北面殺入關中的戰略,上郡路線基本不能考慮,除非趙國能像漢初的匈奴那樣佔領整個河南地。、

趙武靈王雕像

河南地指的是黃河「幾」字那一橫以南到秦昭王長城之間的廣闊區域。那裡水草豐美、農牧皆宜,胡人佔得河南地將成為關中的心腹大患,而中原王朝也把河南地當成北伐諸胡的主要跳板。

趙國若能佔據整個河南地,就可以整合九原、雲中二郡資源,建成邯鄲、代地、太原之外的第四大戰區。河南地戰區集合三郡之力,足以讓秦國北方的漫長國境線都不得安寧。如此一來,秦國必需加強北部守備力量,再也不能肆無忌憚地東征了。

但是,複雜的河南地鬥爭形勢,讓這個宏偉計劃淪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河南地再往南就是義渠人的地盤(即後來的秦北地郡)。趙國以九原、雲中二郡之力同時征服河南地的匈奴諸胡與北地的義渠,是一個非常燒軍費的浩大工程。況且,這一帶是秦國的背部,秦昭王君臣的反射弧再長也不會坐以待斃。趙國九原、雲中之兵攻打河南地和北地時,不可能不與秦上郡軍、隴西軍來個硬碰硬的對決。

戰國時期的戰車兵

此外,趙國的力量主要集中在邯鄲、代、雁門、晉陽等方向。受境內地形制約,只有雁門郡能為九原、雲中提供就近支持。但雁門郡民風彪悍,不事農商,自己都依賴內地轉輸物資,無法成為九原、雲中的堅實後盾。

故而趙國很難集中舉國之力來爭奪河南地。秦趙只能在這裡維持現狀,進行規模較小的城池拉鋸戰,而無法像當年秦魏爭河西、上郡一樣反覆進行大戰。

總之,由於不利因素太多,趙武靈王放棄了向南襲秦的構想,把戰略重心轉移到東線的中山國。那裡也是他必欲除之而後快的宿敵。

此後趙國歷代君臣也奉行「西守東攻」的戰略,不再考慮主動進攻秦上郡,而是利用韓魏兩國做阻隔秦軍兵鋒的擋箭牌。但是,秦上郡憑藉自己易守難攻的優勢,不斷加強邊城拉鋸戰的力度。這導致秦趙邊城拉鋸戰的天平越來越向秦國傾斜。

最終,秦國名將白起再次渡河攻取藺縣、離石等地,把秦國的版圖延伸到太原盆地南部。趙國從此再也沒擺脫戰略上的被動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3千步兵大破3萬鐵騎的卻月陣,為什麼只是曇花一現?
9萬官軍死傷過半,薩爾滸之戰大明為什麼輸得那麼慘?
美國海軍史上最慘痛的失敗,比珍珠港還慘!
定都北京為什麼是明朝致命的敗筆?
兩千年前,羅馬帝國如何高科技攻城?

TAG:冷熱軍事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胡服騎射」後,趙國實力大增,為什麼還是打不過秦國?
為何胡服騎射之後的趙國還是輸了天下?
趙國的胡服騎射在當時能對付秦國的商鞅變法嗎?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讓趙國迅速稱霸,一躍成為關東最強大的諸侯國
胡服騎射後趙國討伐匈奴,為什麼秦國出兵相助?真相竟然是這樣
為什麼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能讓趙國迅速成為軍事強國
趙國胡服騎射之後霸業為什麼如此短暫
戰國中期的秦宮驚現騎射壁畫!秦國騎兵出現時間竟比胡服騎射更早?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不搞「胡服騎射」,趙國有滅國的危險
為了得到這位美女,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還滅了一個強大的國家
胡服騎射強國本,孤身犯險入秦國,英雄暮年慘遭難之下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影響中國兩千年,最後卻活活餓死在行宮之中!
與此小國一戰,清軍已經吃了火器的虧,為啥乾隆還是固執於騎射?
入關後八旗子弟有多腐化?竟逼得乾隆大搞「國語騎射」
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啟了新的篇章!
靠胡服騎射運動改寫戰國歷史的明君,為何會被兒子活活餓死?
入關後的八旗子弟到底有多腐化?竟逼得乾隆大搞「國語騎射」
戰國七雄紛紛改革,趙武靈王建立胡服騎射,在當時有何深遠影響?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當漢服對話胡服,一場不同文化的碰撞之旅!
入關後的八旗子弟到底有多腐化?竟逼得乾隆大搞國語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