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大咖課:第3期

藝術大咖課:第3期

[ 本文共計2108字· 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 ]

文走尋

藝術大咖課

項穆說:「第世之學者,不得其門,從何進手?必先臨摹,方有定趨。」

不僅學書如此,學習很多藝術都有一個模仿入道的過程。而臨摹就是要使自己擺脫固有的習慣,在一種符合法度的方法上立定腳跟,為自己確定正確的發展方向。

應該說,每個識字者都有自己書寫漢字的習慣方法,也就是有一種自己的「語言」。但問題是,這種語言並不就是「藝術的語言」,正如每個會說話者說出的話不都是文學藝術作品一樣。

把自己的語言轉化為藝術的語言,通過臨摹經典,是最容易獲得的途徑之一。對經典作品的臨摹使我們學會用「書法的方式」書寫的基本手段。所掌握的手段越多,則表達越有充分的可能,正如一個外語學習者之從貧乏到從容一樣。

本期「藝術大咖課」精選了七幅作者來稿,由方建光、韓啟超、胡紫桂、孫長銘四位導師點評。希望讀者朋友通過這種單刀直入的對作品的解讀,少走些彎路。詳情見下——

陳志林 臨《黃庭堅諸上座》(局部)

陳志林同道節臨的黃山谷《諸上座帖》可以說初具規模,且有個人的一些理解。用筆使轉比較沉實,起止轉換交代明確,對行軸線的把握和對比關係也有很好的表現。不足處是個別字的書寫不盡合理,如第三行「還」的走之的寫法,形欠圓健,擠壓了字內空間,減弱了開闊的氣象。臨作中點的寫法雖然也經意處理,但是仍覺得不夠凝練活潑。建議在此基礎上歸納原帖的字間組合方式方法,多嘗試字間關係的重組,沉澱出合理的適於自己的表現系統,從而為草書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點評導師:方建光

李俊 臨西周《大盂鼎》銘文

李俊臨的是《大盂鼎》銘文吧?!總體來看卻不像工整嚴謹的《大盂鼎》,有《毛公鼎》的感覺,或許在相對散淡一路下過功夫,寫得較熟練,節奏感較為相同,筆觸尚可,與現在許多展覽體還是不同的,宜動作有疾徐,臨時不要太輕率。臨工整須有工整之象;臨寫意要有寫意之趣。不臨工不知意;不臨意不知工。初始臨摹宜臨像,臨像才能契合古意,然後要汲取其他營養,融會貫通,將自己的文化修養、人生閱歷、品藻、情感等融入到筆端,以達到「技進乎道」的層面,從而形成自己的語言體系。

——點評導師:孫長銘

山月 臨《趙孟頫心經》

山月同道臨的趙孟頫《心經》有比較好的基本功,能初步體現趙孟頫行書的基本特點。存在的問題是:一、點畫漂浮不實,牽絲映帶也顯拖沓多餘,趙的行書多具楷法,骨骼挺健,所以臨習的時候,尤其注重起行收的交代,行筆也要紮實凝練;二、字法問題較多,位置不準確。這需要從少數幾字入手,多寫數遍逐字比照,或有所得。另建議時時摹寫,以增強字的位置感。

——點評導師:方建光

惠含 臨 尹秉綬隸書

從惠含作品看,筆性較好,有點伊秉綬的影子。伊秉綬的隸書從漢碑中來,用筆以篆入隸,勁健沉穩,結字圓潤、寬博與雄渾,適合楹聯、匾額、殿堂等。本作主要問題:一、整體用筆不夠統一,沒有體現出伊秉綬結字的張力等特點;二、章法不夠協調,主要表現在字的大小、顧盼關係以及落款等方面。

主要建議:選擇字數相對較多的古代經典篆隸碑帖臨摹,這樣會更好地鍛煉駕馭用筆的能力與筆法的豐富性,在創作時會更自然地把握作好章法。

——點評導師:韓啟超

遠行 臨《張玄墓誌》

從遠行作者所節臨的《張玄墓誌》(《張黑女墓誌》)整體上看,基本上能把握原貼的氣息,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整體臨作書寫性較弱,沒有節奏感;二、大部分用筆與原墓誌不夠吻合,單字結體不準確。起筆、使轉與收筆沒能把握本墓誌的結字特點。起筆不準確如:「十」「酉」「言」「人」等字;使轉不準確如:「動」「軌」「兆」等字;收筆不準確如:「城」「茂」「故」「坂」「東」「泯」等字;個別字用筆遲疑,交代不清:如:「根」「德」「與」「澤」等字;三、對本墓誌內容有誤解,比如第一個字應為「十」字,不是「九」字。

本碑刻北碑特點明顯,大部分結字微扁,以方筆為主兼以圓轉,有自然、靈動、樸厚、舒雅之感。主要建議:一、臨帖先讀帖,了解原作背景,作品內容,感悟整體與局部面貌的準確性,注意因碑殘(風蝕、人為毀壞等因素)帶來的對內容、筆法等的誤解;二、注意臨摹的書寫性,用筆要果敢、行筆盪開,進一步體會北碑用筆的節奏感。

——點評導師:韓啟超

趙俊超 臨鍾繇《薦季直表》

臨作初看氣息古雅,與原帖風格亦較為貼近,大感覺還算不錯,此為臨作之可圈可點處。

臨帖一般為三個方面,一為實臨,二為意臨,三為背臨。前者是後兩者的根基,後兩者是前者的高度概括與提煉,但無論如何,我們是無法繞開前者的。

此作顯然仍屬於前者,我認為書者尚在追求「形似「的初期階段,正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追求「像」,正是因為初期的謹小慎微而導致了諸多問題。細審之如用筆略顯遲滯,行筆亦似猶豫,從而導致線質偏軟,不夠挺拔,少數字的結體亦不太自然,個別線條隸意(古意)缺失。另,款字與正文相比,又遜了一籌。

——點評導師:胡紫桂

子重 臨《秦召版》

子重所臨《秦詔版》的生澀感不錯。《散氏盤》與《秦詔版》是秦與先秦時期最具有寫意性質的官方銘文。與官方整飭類銘文相比,其寫意性表現為:散、聚、非對稱等外在的表現上。此禎作品明顯有此意識,對度的把握也較好。唯有細微處稍顯過之,如「侯」字,即有刻意之嫌;有的橫筆動作過之,一筆三折與韻律節奏並不相同。僅供參考!

——點評導師:孫長銘

學術指導和導師團隊

點擊「藝術大咖課」,免費參與

名家點評,開啟臨帖之旅!

——熱文推薦——

出品人 · 施晗 主編 · 柴天鱗

責編 · 聶海燕 李沅圃美編 · 苗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尋 的精彩文章:

金農的失敗,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成功
星雲大師自述:我生命里的「七七」
敦煌下的無名畫師,真是一面偽藝術家們最好的照妖鏡
1000萬件文物流失海外,未來中國還有什麼
金庸:字是中國人的門面,千萬別把書寫西化

TAG:走尋 |

您可能感興趣

藝術知識點 第17期
五大2017年度中國藝術關鍵詞之「科技」
藝術知識點 第11期
2018年第二屆華人水墨藝術榜十大華人藝術家
第92期人氣藝術家——范丹
國際藝術大展!畢加索版畫藝術4月29日登陸天水
第87期人氣藝術家——趙炎
第98期人氣藝術家——裘柯
青綠山水專輯:《私享藝術》2018年第一期
盤點2017年歐洲藝術博覽會「十大首飾作品」
濰坊高新:4月18日國際藝術節開幕,五大名瓷齊聚
第103期人氣藝術家——代欣
第二屆國家大劇院越劇藝術周4月揭幕
繪畫參考 1955年連環畫大師劉繼卣創作的《大鬧天宮》插圖!經典藝術
2018·第二屆中國藝術治療師培訓 課程大綱 部分
美術館裡過大年享藝術大餐
2018 藝術8·中國青年藝術家獎 提名藝術獎:王拓
2017年十大天價中國藝術品
第101期人氣藝術家——嚴琳
《數碼攝影》助力德國當代藝術遊學——德國當代攝影藝術 2018年春/夏兩季短期課程